一种压裂混砂车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250320阅读:来源:国知局
罐的顶部设置有进砂口,缓冲罐的底部设置有出砂管,该出砂管与压裂砂入口 601连通,且出砂管上串接有闸门。这样,可通过控制闸门来控制是否加砂和加砂量。优先选择缓冲罐的出砂口位于压裂砂入口 601的上方,利用压裂砂的自身重力导入。
[0045]在制作压裂液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压裂液的性能,还需要添加液体,为了便于添加液体,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裂混砂车,还包括:设置于底盘I上的液体添加装置8 ;该液体添加装置8的排出口与压裂液出口或者基液入口连通。当需要添加的液体较多或者种类至少为两种时,优先选择液体添加装置8的数目至少为两个。
[0046]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裂混砂装置中,动力系统为液压动力系统7 ;混砂装置设置于底盘I的后部,混砂车的控制室9设置于底盘I上且位于混砂装置的前部,液体添加装置8位于控制室9的前部。需要说明的是,压裂混砂车的车头为前,压裂混砂车的车尾为后,则自车头到车尾,液体添加装置8、控制室9和混砂装置依次分布。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的分布方式进行分布,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地限定。当动力系统为液压动力系统7时,优先选择液压动力系统7的液压缸可为多个单级液压缸也可为多个多级液压缸,这样便于控制四连杆机构的转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四连杆机构的转动稳定性。
[0047]为了提高混砂装置的移动稳定性,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裂混砂车中,四连杆机构为双摇杆机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杆10和第三连杆5为两个摇杆。由于双摇杆机构的特性可知,混砂装置能够竖直移动和水平移动,使得混砂装置的移动较稳定。为了进一步优化方案,优先选择第一连杆10的长度和第三连杆5的长度相等。
[0048]为了有效提高该压裂混砂车的排量,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裂混砂车中,混砂装置的数目为两个。需要说明的是,闭式混合泵6的体积较小,大约为现有混砂罐的体积的一半,且闭式混砂泵6的混配效率与现有混砂罐的混配效率相当,则在不增加压裂混砂车占地面积的前提下,能够增加闭式混合泵6的数目,即设置两个闭式混合泵6,从而提高了整个压裂混砂车的排量,经试验该压裂混砂车的最大排量能够达到38m3/min,几乎是传统混砂装置的两倍。
[0049]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裂混砂车中,当混砂装置的数目为两个时,即闭式混合泵6的数目为两个,相应的,四连杆机构、纤维添加装置12、干粉添加装置13、压裂液导出管3和基液导入管4均为两个;第二导出管302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导出管302分别与第一导出管301的两端连通;缓冲罐的出砂口通过两个闸门分别与压裂砂入口 601连通,这样,可选择使用其中一个闭式混合泵6,也可同时使用两个闭式混合泵6 ;动力系统为液压动力系统7,通过液压缸与第一连杆10相连。
[0050]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裂混砂车中,两个混砂装置的基液导入管4连通,两个混砂装置的压裂液导出管3连通;基液导入管4的连通处和压裂液导出管3的连通处上均串接有蝶阀。这样,更加便于对每个闭式混合泵6的控制,两个闭式混合泵6可以互换使用。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基液导入管4的连通处串接有蝶阀,两个压裂液导出管3的连通处串接有蝶阀。
[0051]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压裂混砂车中,控制室9实现对混砂装置的集中控制。动力系统除了驱动四连杆机构转动,还可为混砂装置、干粉添加装置13、纤维添加装置12和液体添加装置8提供动力。
[005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压裂混砂车,包括:底盘(I);设置于所述底盘(I)上方且具有混砂器的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砂器为闭式混合泵(6),所述压裂混砂车还包括: 承载所述混砂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混砂装置移动以使所述闭式混合泵(6)的底座能够与地面接触的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10)和第三连杆(5)均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底盘(I)上,所述混砂装置设置于所述四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11)上,所述第二连杆(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10)和所述第三连杆(5)转动连接; 与所述第一连杆(10)相连,且驱动所述四连杆机构转动以使所述闭式混合泵(6)的底座与地面接触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设置于所述底盘(I)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混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砂装置的压裂液导出管(3)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I)上的第一导出管(301),和通过旋转接头与所述第一导出管(301)连通的第二导出管(302);其中,所述第一导出管(301)的轴线与所述压裂混砂车的轮胎(2)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连杆(10)与所述第一导出管(301)转动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杆(10)的转动中心线为所述第一导出管(301)的轴线,所述第二导出管(302)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11)上,所述第二导出管(302)与所述压裂液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裂混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通过第一滑动轴承与所述第一导出管(30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裂混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出管(302)包括:与第一导出管(301)连通的第一分管(3021),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分管(3021)和所述压裂液出口连通的第二分管(3022);所述第二分管(3022)通过第二滑动轴承(14)的内圈(1401)与所述第一分管(3021)连通,所述第二滑动轴承(14)的外圈(1402)与所述第一连杆(10)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连杆(11)与所述外圈(1402 )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混砂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11)上的干粉添加装置(13)和纤维添加装置(12);所述干粉添加装置(13)的排出口和所述纤维添加装置(12)的排出口均与所述压裂砂入口(60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混砂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11)上,且容纳压裂砂的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设置有进砂口,所述缓冲罐的底部设置有出砂管,所述出砂管与所述压裂砂入口(601)连通,且所述出砂管上串接有闸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混砂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I)上的液体添加装置(8 );所述液体添加装置(8 )的排出口与所述压裂液出口或者所述基液入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混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裂混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0)的长度和所述第三连杆(5)的长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裂混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砂装置的数目为两个。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裂混砂车,包括:底盘;设置于底盘上方且具有混砂器的混砂装置,该混砂器为闭式混合泵;承载混砂装置,能够带动混砂装置移动以使闭式混合泵的底座能够与地面接触的四连杆机构,该四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均可转动的设置于底盘上,混砂装置设置于四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上;设置于底盘上并与第一连杆相连,且驱动四连杆机构转动以使闭式混合泵与地面接触的动力系统。上述压裂混砂车采用闭式混合泵作为混砂器,通过四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承载混砂装置,使得闭式混砂泵的底座能够与地面接触,降低了闭式混合泵高度,提升了吸入能力,从而能够导出较多的压裂液,提高了该压裂混砂车的排量,能够满足大规模压裂作业的需求。
【IPC分类】E21B43-26
【公开号】CN104563994
【申请号】CN201310503131
【发明人】韩增平, 吕亮, 李守哲, 张海波, 刘凯深, 张怀智
【申请人】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2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