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油层点火井的完井方法_2

文档序号:9694310阅读:来源:国知局
Nm3/m.d,点火完毕后持续注入氧气的注入强度为300-400Nm3/m.d。
[0035]利用本发明的火烧油层点火井的完井方法,在点火井点火注气前和点火注气过程中向点火井的油套环空中注入少量惰性气体,利用惰性气体可以保护套管不易腐蚀的优点,来保护点火井套管,减少点火井套管的腐蚀。
[0036]在射孔前要计算油层层段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将该油层层段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与整体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对比,得出对比值,根据该对比值判定射孔方式。当油层层段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大于整体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的50%,采用低密度、小孔径负压射孔。当油层层段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小于或等于整体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的50%,采用高孔密、大孔径的油管传输射孔。
[0037]具体地,如果油层层段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大于整体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的50%,说明油层在点火前动用程度较大,点火井附近的流动油较少,前期点火时油层不易点燃,所以采用负压射孔,使点火井内的压力小于地层内的压力,会使油层内的流动油向点火井的射孔回引,这样在前期点火时容易引燃油层。其中,负压射孔的负压值为1η ΔΡ= 5.471-0.36681ηΚ,Δ Ρ为负压差值,kg/cm2,Κ为渗透率,mcL
[0038]而且油层层段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大于整体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的50%,表示地层吸力强,会容易吸收通过射孔注入的气体,所以采用低密度、小孔径射孔以平衡油层中的注气量。
[0039]相反,若油层层段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小于或等于整体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的50%,说明油层在点火前动用程度较小,点火井附近的流动油较多,前期点火时油层易点燃,所以采用常规的油管传输射孔。而且油层层段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小于或等于整体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的50%,表示地层吸力弱,会不易吸收通过射孔注入的气体,所以采用高孔密、大孔径的射孔以平衡油层中的注气量。
[004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衬管2的顶端位于油层9顶界,所述内衬管2的末端相对所述套管1的末端靠近所述点火井的井口处,所述悬挂器3设置在所述内衬管2的顶端。所述水泥由所述内衬管2的末端注入所述内衬管2和所述套管1之间的环空内进行固井。
[004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固井完毕之后射孔之前向点火井内下入测试仪(图中未示出),所述测试仪会发出超声波,通过检测所述超声波返回的数值来检测固井的质量。
[0042]另外,将油管布置在距离所述套管1末端垂直距离为10-20米处,惰性气体从油管和套管1的油套环空中注入,将抵压原本在点火井中的压井液向下流,直至压井液通过油管的末端流入油管内,从油管靠近井口的一端排出点火井,把压井液压出点火井后再点火注气。
[0043]所述注入管5的注入头7位于所述点火井的射孔4位置处。注入头7的出气口位置对准射孔层,可以使得注入的气体最大化地注入油层9,避免气体流失。注入管5中的氧气和通过单流阀6进入的少量惰性气体由注入管5的注入头7流出,再通过注入头7下方的射孔4注入油层9。
[0044]所述套管1、所述油管、以及所述注入管5都采用含铬的碳钢发汗材料制成,所述发汗材料的发汗成分为铝。套管1、油管、以及注入管5采用发汗材料制成,可以利用发汗材料的散热特性减缓高温对套管1、油管、以及注入管5的腐蚀。
[0045]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4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火烧油层点火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点火井的套管中下入带有悬挂器的内衬管,通过所述悬挂器将所述内衬管悬挂在所述套管的内壁上; 利用压井液向所述内衬管和所述套管之间注入水泥来固井; 固井完毕之后,利用射孔枪向所述内衬管和所述套管的管壁上射孔; 射孔完毕之后,向所述点火井的套管中下入油管,向所述套管和所述油管的油套环空中注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将剩余的压井液自所述油管远离所述点火井井口的一端压入,从所述油管靠近井口的一端压出所述点火井; 惰性气体将剩余的压井液压出点火井后,将所述油管提出点火井,向所述点火井内下入带有单流阀的注入管,所述注入管与所述套管之间的环空内设置有封隔器,所述封隔器相对所述单流阀远离所述点火井的井口处,在所述注入管内点火并注入氧气,向所述注入管与所述套管之间的环空内注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经所述单流阀进入注入管内与氧气一同通过射孔注入油层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烧油层点火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射孔前计算油层层段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将该油层层段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与整体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对比,得出对比值,根据该对比值判定射孔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烧油层点火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油层层段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大于整体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的50%,采用低密度、小孔径负压射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烧油层点火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射孔的负压值为1η ΔΡ = 5.471-0.36681nK;其中,Δ Ρ为负压差值,kg/cm2 ;Κ为渗透率,md。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烧油层点火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油层层段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小于或等于整体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乘积值的50%,采用高孔密、大孔径的油管传输射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烧油层点火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的顶端位于油层顶界,所述内衬管的末端相对所述套管的末端靠近所述点火井的井口处,所述悬挂器设置在所述内衬管的顶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烧油层点火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由所述内衬管的末端注入所述内衬管和所述套管之间的环空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烧油层点火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井完毕之后射孔之前向点火井内下入测试仪,所述测试仪会发出超声波,通过检测所述超声波返回的数值来检测固井的质量。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烧油层点火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距离所述套管末端的垂直距离为10-20米。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烧油层点火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管的注入头位于所述点火井的射孔位置处。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烧油层点火井的完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所述油管、以及所述注入管都采用含铬的碳钢发汗材料制成,所述发汗材料的发汗成分为铝。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烧油层点火井的完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点火井的套管中下入带有悬挂器的内衬管,通过悬挂器将内衬管悬挂在套管的内壁上。利用压井液向内衬管和套管之间注入水泥来固井。利用射孔枪向内衬管和套管的管壁上射孔,然后向点火井的套管中下入油管,向套管和油管的油套环空中注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将压井液自油管远离点火井井口的一端压入,从油管靠近井口的一端压出点火井;接着将油管提出点火井,向点火井内下入带有单流阀的注入管,在注入管内点火并注入氧气,向注入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内注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经单流阀进入注入管内与氧气一同通过射孔注入油层内。利用本发明的完井方法可以减少套管在高温环境的腐蚀。
【IPC分类】E21B33/13, E21B43/16, E21B43/243
【公开号】CN105464619
【申请号】CN201510973650
【发明人】于晓聪, 阚长宾, 张思敏, 王磊, 袁东旭, 国苏欣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