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9430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用于带压状态下钢丝绳的井口密封和顺利下入。
【背景技术】
[0002]油井带压作业技术可减少作业过程中压井液对油层的污染,提高采收率,降低生产成本。随着带压作业技术的发展,带压作业工艺需求也越来越多,包括带压投送堵塞器、带压捞油诱喷等,而带压投送堵塞器、带压捞油诱喷均需要用到钢丝绳作业,由于在带压状态下下钢丝绳时,钢丝绳初始重力小,难以克服摩擦力而顺利下井,这就需要一种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
[0003]目前,钢丝绳作业主要是常规作业,井口无压、也无需井口密封,靠其自身重力下井,液体摩阻大时钢丝绳下部连接加重杆来增加重力。然而,带压状态下的钢丝绳作业,既要井口密封,又要克服密封段的摩擦力和井内压力的上顶力,单靠自重无法下入;另外井口密封状态的加重杆长度有限,应用也不方便。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一种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通过压紧轮和驱动轮之间的配合,使驱动轮、压紧轮与钢丝绳之间始终保持适度的摩擦力,实现钢丝绳顺利下井。
[0006]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其包括:
[0007]—外罩,所述外罩上能穿设一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钢丝绳;
[0008]—驱动部,包括一水平方向放置的驱动轴及一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轴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外罩内,其相邻于所述钢丝绳的一侧,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有一动力装置;
[0009]一从动部,其设有一与所述驱动轴平行设置的从动轴及一能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从动轴上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轴能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外罩内,其相邻于所述钢丝绳的另一侧,所述驱动轮及从动轮压紧于所述钢丝绳的两相对侧,并能驱动所述钢丝绳沿竖直方向移动;
[0010]—能调节所述从动轮与所述钢丝绳之间压紧程度的调节装置,其与所述从动轴相连接。
[0011]如上所述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其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有一调节螺杆及一挡板,所述调节螺杆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所述从动轴的轴向相垂直,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外罩相螺接,其内端插接于所述挡板上对应形成的圆槽内,其外端凸伸出所述外罩,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外罩中,其相邻于所述从动轴设置,所述挡板与所述从动轴之间设有弹性调距装置。
[0012]如上所述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其中,所述调节装置另包括有一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固定于所述外罩的外端面上,并对应套接在所述调节螺杆上。
[0013]如上所述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其中,所述弹性调距装置包括有一限位杆及一调距弹簧,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轴相连接,其另一端水平穿设于所述挡板上形成的圆孔,所述调距弹簧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并位于所述挡板与所述从动轴之间,其两端对应于所述挡板及从动轴相接触,其中,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凸伸出所述外罩。
[0014]如上所述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其中,所述弹性调距装置设置有两个,并位于所述调节螺杆的两相对侧。
[0015]如上所述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轴的两端能转动的枢接于所述外罩的两相对侧壁上,所述外罩的两相对侧壁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一嵌槽,所述嵌槽沿水平方向沿延伸设置,所述从动轴的两端能移动的嵌设在两所述嵌槽内。
[0016]如上所述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其中,所述动力装置为一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安装于所述外罩的外侧面上,其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相连接。
[0017]如上所述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轮及从动轮的外周面分别凹设形成有一环槽,所述环槽的表面对应压紧于所述钢丝绳,且所述环槽的横截面为一圆弧,所述圆弧的半径大于所述钢丝绳的半径。
[0018]如上所述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其中,另设有一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有一下保护套、一压帽、一密封胶筒以及一密封套,所述下保护套的上端插接于所述外罩的底部形成的通孔处,其下端与所述压帽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压帽及密封胶筒由上至下依次嵌设在所述密封套的上端口形成的嵌槽处,且所述压帽与所述嵌槽的侧壁相螺接,所述钢丝绳能移动的穿设于所述下保护套、压帽、密封胶筒以及所述密封套的内腔。
[0019]如上所述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其中,所述外罩包括有两半壳体,所述半壳体的一端为开口端,其另一端为封闭端,两所述半壳体的开口端相对拼合形成所述外罩,所述半壳体的外表面设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开口端,两所述半壳体的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0020]本发明提供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在实际工作时,通过外罩将整个装置整合在一起,使其结构紧凑,保护本发明不受外部干扰;采用气动马达带动驱动轴及驱动轮转动,利用驱动轮和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实现钢丝绳顺利下井;通过调节装置,能手动调节压紧轮与钢丝绳之间的压紧程度,使驱动轮与钢丝绳始终保持适度的摩擦力,保证工作时既不打滑又不过载;通过设置气动马达,只需操作气动马达的开关按钮,就可实现本发明的启动与停止;通过设置防护装置,能防止钢丝绳下井时发生扭曲,造成下压力无法传递,而且,利用密封套的下端连接至井口处,能实现钢丝绳在井口的密封。
[0021]本发明提供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其操作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其节能环保,外部气源以空气作为介质,气源广泛、价格低廉,用过的空气不会产生其他有害物质,不需处理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无污染;具有过载保护功能,过载时,本发明只是转速降低或停止,当过载解除,立即可以重新正常运转,并不产生机件损坏等故障,即转速可随负载改变,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即注入气动马达的气压、气流量都不变),负载增大,转速自动降低,直至超载停机而不会对气动马达产生任何损伤;适应范围广,本发明的功率范围及转速范围较宽,功率小至几百瓦,大至几万瓦,转速可从零一直到每分钟万转以上,工作时不产生电火花、过热、爆炸、等危险因素,不受振动、高温、电磁、辐射等影响,可以远距离操作,能够适用于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各种工况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2]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0023]图1为本发明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的剖视图。
[0024]图2为本发明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的侧视图。
[0025]图3为本发明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的俯视图,图中进行了局部剖。
[0026]图4为图3中Η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0028]1 外罩 101半壳体
[0029]102连接板 103螺栓
[0030]11 嵌槽12 通孔
[0031]2 驱动部 21 驱动轴
[0032]22 驱动轮 3 从动部
[0033]31 从动轴 32 从动轮
[0034]4 调节装置41 调节螺杆
[0035]42 挡板 421圆槽
[0036]422圆孔 43 弹性调距装置
[0037]431限位杆 432调距弹簧
[0038]44 调节螺母5 钢丝绳
[0039]6 动力装置61 输出轴
[0040]7 防护装置71 下保护套[0041 ] 72 压帽 73 密封胶筒
[0042]74 密封套 741 嵌槽
[0043]ρ 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44]本发明提出一种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其包括:一外罩,所述外罩上能穿设一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钢丝绳;一驱动部,包括一水平方向放置的驱动轴及一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轴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外罩内,其相邻于所述钢丝绳的一侧,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有一动力装置;一从动部,其设有一与所述驱动轴平行设置的从动轴及一能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从动轴上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轴能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外罩内,其相邻于所述钢丝绳的另一侧,所述驱动轮及从动轮压紧于所述钢丝绳的两相对侧,并能驱动所述钢丝绳沿竖直方向移动;一能调节所述从动轮与所述钢丝绳之间压紧程度的调节装置,其与所述从动轴相连接。
[0045]本发明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通过压紧轮和驱动轮之间的配合,使驱动轮、压紧轮与钢丝绳之间始终保持适度的摩擦力,实现钢丝绳顺利下井。
[0046]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另外,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0047]图1为本发明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的俯视图,图中进行了局部剖。图4为图3中Η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8]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带压钢丝绳作业装置,包括外罩1、驱动部2、从动部3及调节装置4,其中,所述外罩1上能穿设一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钢丝绳5;
[0049]所述驱动部2包括一水平方向放置的驱动轴21及一设置在所述驱动轴21上的驱动轮22,所述驱动轴21能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外罩1内,其相邻于所述钢丝绳5的一侧,所述驱动轴21的一端连接有一动力装置6,在所述动力装置6提供动力的情况下,所述驱动轴21能带动所述驱动轮22转动;
[0050]所述从动部3设有一与所述驱动轴21平行设置的从动轴31及一能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从动轴31上的从动轮32,所述从动轴31能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外罩1内,其相邻于所述钢丝绳5的另一侧,所述驱动轮22及从动轮32压紧于所述钢丝绳5的两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