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注水井配水器测调管柱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748831阅读:来源:国知局
η个爬行器8首尾连接设置在注水管柱2内时,各个爬行器8的两爬行臂20所处的平面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夹角)为360/2η度,η为正整数。例如:当两个爬行器8首尾连接设置在注水管柱2内时,两个爬行器8的两爬行臂20所处的平面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夹角)为90度,即该两个平面相互垂直;当3个爬行器8首尾连接设置在注水管柱2内时,各个爬行器8的两爬行臂20所处的平面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夹角)为60度,以此类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为各个爬行器8的两爬行臂20所处的平面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相等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实际工况或条件的限制,可能并不能实现各平面之间的夹角完全相等,可能会有一定角度的误差,但这种误差是允许的,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行器8的实际应用。并且,即使仅设置一个爬行器8,也能够带动测调仪器管柱串在注水管柱2中移动。因此,上述的爬行器8的数量及相互之间的夹角均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0043]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斜注水井配水器测调管柱,由于设置有能够沿着注水管柱移动的爬行器,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注水井测调仪器串的起出或下入作业,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井下的测调作业。并且,能够避免由于注水井中井筒脏、结蜡、结垢、井斜而造成的测调失败,提高井下测调作业的效率。
[0044]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斜注水井配水器测调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注水井配水器测调管柱包括:套管⑴、注水管柱⑵、测调电缆⑶、注水测调仪⑷、多个注水封隔器(6)、多个注水配水器(7)及至少两个爬行器(8),其中: 所述的套管(I)套设在所述的注水管柱(2)外,所述套管(I)与所述注水管柱(2)之间形成一环形空间; 所述注水测调仪(4)与各个所述爬行器(8)沿所述注水管柱(2)的轴向并排连接,组成测调仪器管柱串,所述的测调仪器管柱串沿所述注水管柱(2)的轴向设置,并通过所述爬行器(8)下入所述注水管柱(2)内,各个所述爬行器(8)首尾连接,所述注水测调仪(4)位于所述测调仪器管柱串靠近所述斜注水井的井底的一端; 所述的测调电缆(3)设置于所述注水管柱(2)的内腔中,各个所述的爬行器(8)及所述注水测调仪(4)分别与所述的测调电缆(3)连接; 所述的多个注水封隔器(6)设置于所述的环形空间中,且各所述注水封隔器(6)之间均形成有一第一注水空间(61),靠近所述套管(I)的末端的注水封隔器(6)与所述套管(I)的末端之间形成有一第二注水空间(62); 所述的多个注水配水器(7)设置在所述的注水管柱(2)上,各所述注水配水器(7)分别设置于所述的第二注水空间¢2)及各个所述的第一注水空间¢1)中; 所述的爬行器(8)包括:爬行控制电机(9)、爬行电机锥形传动轴(10)、万向传动轴(II)、爬行臂连接轴(12)、爬行棘轮(13)、电推杆(14)、爬行轮传动轴(15)、电推杆导锥斜面(16)、中心杆(17)、电推杆电机(18)、自适应弹簧(19)及两个爬行臂(20),其中, 所述中心杆(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爬行控制电机(9)的外壳及所述电推杆电机(18)的外壳连接; 所述的两个爬行臂(20)分别通过所述的爬行臂连接轴(12)与所述中心杆(17)靠近所述爬行控制电机(9)的一端连接;所述爬行臂(20)上设置有多个爬行棘轮(13),所述的爬行棘轮(13)沿所述注水管柱(2)的轴向并排设置在所述的爬行臂(20)上,相邻两个所述的爬行棘轮(13)之间通过一调节棘轮(21)相互咬合; 所述的爬行控制电机(9)通过所述的爬行电机锥形传动轴(10)、万向传动轴(11)及爬行轮传动轴(15)与所述爬行臂(20)上靠近所述爬行控制电机(9) 一侧的所述爬行棘轮(13)连接; 当所述的两个爬行臂(20)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爬行臂(20)贴合于所述中心杆(17)的外壁;当所述的两个爬行臂(20)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一所述的爬行棘轮(13)与所述注水管柱(2)的内壁接触; 所述的电推杆(14)套设于所述中心杆(17)外,所述电推杆(14)的一端与所述的电推杆电机(18)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的电推杆导锥斜面(16),当所述电推杆电机(18)驱动所述电推杆(14)向所述爬行臂(20)移动时,所述的电推杆导锥斜面(16)插入所述两个爬行臂(20)的内侧,使所述的两个爬行臂(20)处于所述的打开状态; 所述的自适应弹簧(19)设置于所述电推杆电机(18)与所述电推杆电机(18)的外壳之间,且与所述电推杆电机(18)沿所述注水管柱(2)的轴向并排设置,所述自适应弹簧(19)带动所述电推杆电机(18)沿所述注水管柱(2)的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注水井配水器测调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注水井配水器测调管柱还包括:丝堵(5),所述的丝堵(5)设置于所述注水管柱(2)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注水井配水器测调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行器(8)还包括:涨力簧片(22),所述涨力簧片(22)的一端与所述爬行臂(20)靠近所述电推杆电机(18)的一端连接,所述涨力簧片(2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推杆电机(18)的外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注水井配水器测调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行器(8)还包括:归位弹簧(23),所述的归位弹簧(23)贴附于所述的电推杆(14)上,并连接所述的电推杆导锥斜面(16)与所述的电推杆电机(18)的外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注水井配水器测调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行器(8)还包括:过电推杆限位板(24),所述的过电推杆限位板(24)设置于所述电推杆(14)与所述电推杆电机(18)的连接处,以限制所述电推杆电机(18)向所述爬行臂(20)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注水井配水器测调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行器(8)还包括:滚轮(25),所述的滚轮(25)设置于所述爬行臂(20)的内侧,当所述电推杆导锥斜面(16)插入所述爬行臂(20)的内侧时,所述滚轮(25)沿所述电推杆导锥斜面(16)滚动,使所述的爬行臂(20)处于所述打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注水井配水器测调管柱,其特征在于,当多个所述爬行器(8)首尾连接设置在所述的注水管柱(2)内时,各个所述爬行器(8)的两个爬行臂(20)所形成的平面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斜注水井配水器测调管柱,其特征在于,当η个所述爬行器(8)首尾连接设置在所述的注水管柱(2)内时,所述的一定角度为360/2η度,η为正整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注水井配水器测调管柱,包括:套管,套设在注水管柱外,套管与注水管柱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注水测调仪,与各个爬行器沿注水管柱的轴向并排连接,组成测调仪器管柱串,沿注水管柱的轴向设置,并通过爬行器下入注水管柱内,各个爬行器首尾连接,注水测调仪位于测调仪器管柱串靠近斜注水井的井底的一端;测调电缆,设置于注水管柱的内腔中,各爬行器及注水测调仪分别与测调电缆连接;多个注水封隔器,设置于环形空间中,且各注水封隔器之间均形成有一第一注水空间,靠近套管的末端的注水封隔器与套管的末端之间形成有第二注水空间;多个注水配水器,设置在注水管柱上,各注水配水器分别设置于第二注水空间及各第一注水空间中。
【IPC分类】E21B43-20, E21B47-00
【公开号】CN204457694
【申请号】CN201420856453
【发明人】阚长宾, 高立江, 于晓聪, 阚兴艳, 胡昌蓬, 汪淼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