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围岩注浆加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3047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围岩注浆加固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围岩注浆加固系统,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加固系统包括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外侧的多个锁脚锚杆以及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为中空杆,其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注浆管内部连通的注浆孔,所述注浆管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后,所述注浆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0~45°。待隧道初期施工完成后在隧道中架设所述加固系统,架设完成后向超前注浆小导管和注浆管中泵送浆液即可,可紧随隧道挖掘工作进行,注浆效率高,适合大面积作业。
【专利说明】
一种隧道围岩注浆加固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围岩注浆加固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一系列战略的相继实施,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些轨道交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软岩、浅埋、临近建筑、下穿公路、下穿河流、下穿既有隧道等等层出不穷的问题,尤其是软岩隧道在施工中所出现的工程事故最多。
[0003]隧道通过围岩地段,对设计和施工都带来极大的困难,要顺利通过,确保安全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就是用压送的手段把具有一定凝结时间的浆液注入到松散土层或者含水岩层裂隙中,浆液凝固后同周围的土颗粒或者岩石固结在一起,使围岩的性状得以改善,这种方法称为注浆法。
[0004]就围岩注浆加固来说,有全断面超前预注浆、超前小导管预注浆,以及径向注浆、局部注浆、地表注浆等等。这些方法对控制围岩变形产生了积极作用,其中全断面超前预注浆、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作为超前预加固技术,对稳定掌子面有非常大的作用。径向注浆、局部注浆、地表注浆等则是后注浆加固法,即根据隧道开挖后的监控量测数据,根据变形情况采取相应的注浆加固,起到控制围岩变形的作用。但是径向注浆和地表注浆费时费力,局部注浆只能针对局部范围注浆加固。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围岩注浆加固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径向注浆和地表注浆费时费力,局部注浆只能针对局部范围注浆加固的问题。
[0006]—种隧道围岩注浆加固系统,包括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外侧的多个锁脚锚杆以及多个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为中空杆,其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注浆管内部连通的注浆孔,所述注浆管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后,所述注浆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0?45°。
[0007]较佳地,所述支撑板为倒“U”型结构,所述锁脚锚杆包括第一锁脚锚杆、第二锁脚锚杆以及第三锁脚锚杆,所述第一锁脚锚杆位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第三锁脚锚杆位于靠近所述支撑板末端的位置,所述第二锁脚锚杆位于所述第一锁脚锚杆和第二锁脚锚杆之间。
[0008]较佳地,所述支撑板在所述第一锁脚锚杆两侧对称设有多个超前注浆小导管。
[0009]较佳地,所述注浆管为直径为42mm的无缝钢管,长度为4.5m,所述注浆孔的直径为6mm ο
[0010]较佳地,所述注浆管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锁脚锚杆两侧,且沿所述支撑板的纵向方向排列,所述注浆管在所述支撑板的纵向方向上的间距为2m。
[00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隧道围岩注浆加固系统,在支撑板上设有多个锁脚锚杆、超前注浆小导管和注浆管,待隧道初期施工完成后在隧道中架设所述加固系统,架设完成后向超前注浆小导管和注浆管中栗送浆液即可,可紧随隧道挖掘工作进行,注浆效率高,适合大面积作业。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围岩注浆加固系统的切面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加固系统的俯视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100-支撑板,101-第一锁脚锚杆,102-第二锁脚锚杆,103-第三锁脚锚杆,104-超前注浆小导管,105-注浆管,106-注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7]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围岩注浆加固系统的切面图,所述加固系统包括支撑板100,所述支撑板100上设置有多个锁脚锚杆、多个超前注浆小导管104以及多个注浆管10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100为倒“U”型结构,所述锁脚锚杆包括第一锁脚锚杆101、第二锁脚锚杆102以及第三锁脚锚杆103,所述注浆管105为空心结构,其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注浆管105内部连通的注浆孔106。
[0018]一并参照图2,在隧道初期施工完成后,将所述支撑板100架设到隧道中,然后依次将所述第一锁脚锚杆101、第二锁脚锚杆102、第三锁脚锚杆103、超前注浆小导管104以及注浆管105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0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脚锚杆10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01顶部的中央,所述第三锁脚锚杆103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00靠近末端的位置,所述第二锁脚锚杆102固定在所述第一锁脚锚杆101和第三锁脚锚杆103之间。所述超前注浆小导管104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一锁脚锚杆101两侧,且沿所述支撑板100的纵向方向延伸。
[0019]所述注浆管105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锁脚锚杆101两侧,且沿所述支撑板100的纵向方向排列。具体地,所述注浆管105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00上位于所述第一锁脚锚杆101和第二锁脚锚杆102之间的位置,即对应于隧道的拱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浆管105—端穿过所述支撑板100并插入到隧道的围岩中,另一端露出在所述支撑板100内部。在所述注浆管105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00上之后,所述注浆管105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40?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浆管105为直径为42mm的无缝钢管,长度为4.5m,所述注浆孔106的直径为6mm,所述注楽管105在所述支撑板100的纵向方向上的间距为2m。
[002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注浆管105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安装在所述支撑板100的其他位置,例如所述支撑板100的顶部、或者靠近末端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所述注浆管105的位置不做限制。
[0021]在所述加固系统架设完毕后,向所述超前注浆小导管104和注浆管105中栗送浆液,浆液从所述超前注浆小导管104和注浆管105渗入围岩的裂隙中,待浆液凝固后,围岩即得到有效加固。所述浆液可以使用水泥浆液加水玻璃浆液的混合液,其中,水泥浆液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为0.6?0.8:1,水玻璃中水和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1。
[00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隧道围岩注浆加固系统,在支撑板上设有多个锁脚锚杆、超前注浆小导管和注浆管,待隧道初期施工完成后在隧道中架设所述加固系统,架设完成后向超前注浆小导管和注浆管中栗送浆液即可,可紧随隧道挖掘工作进行,注浆效率高,适合大面积作业。
[0023]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隧道围岩注浆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00)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0)外侧的多个锁脚锚杆以及多个注浆管(105),所述注浆管(105)为中空杆,其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注浆管(105)内部连通的注浆孔(106),所述注浆管(105)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00)上后,所述注浆管(105)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0?4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0)为倒“U”型结构,所述锁脚销杆包括第一锁脚销杆(101)、第二锁脚销杆(102)以及第三锁脚销杆(103),所述第一锁脚锚杆(101)位于所述支撑板(100)的顶部,所述第三锁脚锚杆(103)位于靠近所述支撑板(100)末端的位置,所述第二锁脚锚杆(102)位于所述第一锁脚锚杆(101)和第三锁脚锚杆(103)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0)在所述第一锁脚锚杆(101)两侧对称设有多个超前注浆小导管(10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105)为直径为42mm的无缝钢管,长度为4.5m,所述注浆孔(106)的直径为6mm。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105)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锁脚锚杆(101)两侧,且沿所述支撑板(100)的纵向方向排列,所述注浆管(105)在所述支撑板(1 O)的纵向方向上的间距为2m。
【文档编号】E21D21/00GK205618172SQ201620269789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8日
【发明人】霍滨, 桑百有, 曹小平, 张文学, 李国振, 李斌, 魏周斌, 杨志团
【申请人】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