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可流动性物料气压灌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285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可流动性物料气压灌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以气体为动力的灌注装置,属于低压灌注领域,主要适用于向需进行灌注填充的部位进行一次用料量5-10公斤的水基或无水基可流动性物料的压力灌注。
许多高温下运行的设备都需要采用冷却器等冷却设备进行冷却,如高炉生产铁水时,其出铁口、出渣口、风口及炉壁均需用冷却器冷却。这些冷却器等冷却设备长期处于高温高热负荷条件下工作,经常产生裂纹、内部冷却水管破裂、局部烧损等缺陷。这些缺陷严重影响其冷却效果,如当冷却器产生裂纹后,其整体导热性会急剧下降。而冷却器内部的冷却管道的泄漏也会造成冷却器的功能丧失。为此,在冷却器修复过程中需要对一些裂痕、缝隙及破损部位采用高导热,高强度,高塑性的材料进行灌注填充,以实现冷却设备完整,功能恢复的目的。
在冶金、化工等工业炉窑采用冷却器的部位均为高温部位,现场环境温度高、难以设置电气系统。同时,施工场地狭小,冷却器需修复部位用料也较少。通常的电力驱动灌注设备难以适用。故采用小型气动灌注设备进行低压力灌注成为冷却器缺陷修复工作的关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搬运方便、适用于复杂施工现场环境的便携式可流动性物料气压灌浆机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部分构成,储送料罐体1、罐盖2、紧固旋柄3、压力表控制阀4、安全阀5、充压控制阀6、出料控制阀7、密封圈8、压力表9及进气软管、输料软管组成。安全阀5、充压控制阀6及压力表控制阀4采用螺纹连接固定在罐盖2上,螺纹处采用密封圈密封。压力表9与压力表控制阀4采用螺纹连接,压力表9固定于压力表控制阀4外,出料控制阀7与储送料罐体1采用螺纹连接并采用胶圈密封,固定于储送料罐体底部。
使用时,将气源(0.3MPa-0.45MPa)与充压控制阀通过进气软管相接,出料控制阀与被灌注部位用输料软管相连。将可流动性物料装入储送料罐,关闭储料罐进料盖,旋紧紧固旋柄,使罐盖与储料罐体压紧,罐体与罐盖间接触部位采用密封圈密闭。打开出料控制阀,打开充压控制阀,向罐内输入带压力气体,此时可流动性物料在气压作用下从罐内流出,通过被灌注部位灌注。同时在气压作用下使被灌注部位填充均匀。打开压力表控制阀,通过观察压力表显示,判断物料填充情况。当压力表压力迅速上升与气源压力相同时,表示可流动性物料在气压作用下已将被灌注部位完全填充。关闭压力表控制阀,关闭充压控制阀及出料控制阀。打开安全放散阀,泄去罐内压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体积小,搬运方便,适用于复杂施工现场环境。
2.气源作为动力源,所需压力低0.3MPa-0.45MPa,在没有压缩气泵的条件下,一般充压气筒即可作为动力源。
3.无需电力或其它形式能源驱动,适用性强,性能稳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压灌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储送料罐体、2罐盖、3紧固旋柄、4压力表控制阀、5安全阀、6充压控制阀、7出料控制阀、8密封圈、9压力表。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可流动性物料气压灌浆机,其特征在于由储送料罐体(1)、罐盖(2)、紧固旋柄(3)、压力表控制阀(4)、安全阀(5)、充压控制阀(6)、出料控制阀(7)、密封圈(8)、压力表(9)组成,安全阀(5)、充压控制阀(6)及压力表控制阀(4)采用螺纹固定在罐盖(2)上,压力表(9)与压力表控制阀(4)采用螺纹连接,压力表(9)固定于压力表控制阀(4)外,出料控制阀(7)与储送料罐体(1)采用螺纹连接,固定于储送料罐体底部,所有连接部位采用胶圈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适用于少量低压灌注目的的气压灌浆领域。由储送料罐体、罐盖、紧固旋柄、压力表控制阀、压力表、安全阀、充压控制阀、及出料控制阀、密封圈组成。使用时,将气源(0.3MPa—0.45MPa)与充压控制阀相接,出浆控制阀门与被灌注部位用软管相连。通过气压作用向被灌注部位灌注可流动性物料。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无需电力且适用性强,性能稳定。
文档编号F04F1/00GK2458452SQ0026638
公开日2001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8日
发明者韩庆, 赵民革, 赵世忠, 熊军, 刘庆安, 王颖生, 丁汝才, 魏前龙, 高立春, 王秉军, 张瑞勇 申请人:首钢总公司, 钢铁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