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233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体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汽车空调系统或者类似系统上的气体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空调系统或者类似系统上使用的气体压缩机,具有在气体压缩机壳体内的压缩机构部分,并且该压缩机构部分抽吸容纳在吸入腔内的低压制冷气体,并且在将其作为高压制冷气体释放进入高压排放腔之前压缩它。此时,刚刚从压缩机构排放出的高压制冷剂气体包含以薄雾状态存在的油,由气体压缩机中的油分离器对该高压制冷剂中的油成分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油用于对压缩机构部分的滑动部件以及其他运动部件进行润滑。
油分离器具有油分离网,它通过将金属丝网滚压成圆柱形而形成。当高压制冷剂气体以高速状态冲击到构成油分离过滤器的金属丝网上时,在高压制冷剂气体中的油成分得以分离,或者当高压制冷剂气体在油分离过滤器内部回转时,通过产生的离心力得以分离。
上述气体压缩机为实现气缸吸入气体功能而在前缸盖开有吸气孔,且后缸盖上有一个与缸体上的通孔连通的吸气口。
然而,在上述现有结构的油分离器内,构成油分离过滤器的金属丝网受到脉动的高速气流的撞击,如果金属丝网不能以适当的方式支撑和固定,在整个金属丝网内会产生比如缠绕振动,结果导致形成金属丝网的金属线材彼此摩擦,并且该金属丝网和支撑件彼此相互接摩擦,从而导致金属丝网产生所谓的微振磨损,损坏金属丝网。
这种结构还由于在后缸盖上开设的吸气口道较长,这样不能有效润滑叶片顶端与缸体内表面的接触部位;而且设于后轴承上的高压油气混合物在进入油分离器前的通道也较长,又增加了排气压力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压缩机,它可以防止由于油分离过滤器的振动而引起的微振磨损,减小了由于吸气孔位置而造成叶片顶端与缸体内表面的润滑不良,防止了由于高压腔油气混合物通道较长而增加的排气压力损失,从而达到了改进气体压缩机性能,提高系统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气体压缩机由压缩机壳体、端盖、压缩机构部分、油分离器组成,所述压缩机构部分由缸体、转子、前缸盖、后缸盖组成,缸体固定于前缸盖、后缸盖之间,转子由贯穿于缸体并由前、后缸盖支撑,转子径向上分布有多个叶片槽,置于叶片槽中的叶片能沿叶片槽径向沿缸体内壁伸缩,在缸体椭圆的短径附近还设有压缩气体排气阀,在前缸盖和缸体内均开有吸气通道,且缸体上的吸气通道由缸体与前缸盖接触端面开始深入至缸体轴向中部,然后径向向缸体内开口形成,在后缸盖上开有一通孔,该孔与其上的方槽相通,且其上的方槽与油分离器上的方槽直接相对形成空腔。
为了进一步减少含油高压气体的压力损失,使气体一通过后缸盖上的通孔即进入油分离网,因此在后缸盖上的方槽与油分离器上的方槽相对形成的空腔中放置油分离网,且油分离网置于后缸盖上的通孔处,这样,含油高压气体从小高压腔穿过后缸盖后就可以直接进行油分离,然后进入大高压腔。
所述油分离网由一段具有一定宽度的条状金属网折叠而成,其断口边缘均被焊接牢固,其折叠后的长度大于容纳它的由后缸盖上的方槽与油分离器上的方槽形成的空腔长度。即,将油分离器与油分离网装配好后,使油分离网在容纳腔内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该油分离网即使受脉动高压气体冲击也不会发生振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方面含油低压气体的吸入通道减短,降低吸气压力损失,另一方面含油低压气体径向进入压缩腔使其中的油份很好的附在叶片顶部,润滑了叶片与缸体的结合面,减少了摩损;取消了后轴承上通孔到油分离器的气体通道,降低了排气压力损失;折叠多层分离网使油气分离效果提高,从而该气体压缩机性能得到了改善,系统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中的缸体5的端面图。
图4为图3中B-B剖视图。
图5为后缸盖6的示意图。
图6为油分离器9的示意图。
图7为油分离网10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该气体压缩机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压缩机构部分C容纳在一端开口型的压缩机壳体12内,并且,在该压缩机构部分C和安装到压缩机壳体12的开口端上的端盖1之间,形成了一低压吸入腔3,在压缩机壳体12的内部的封闭端和压缩机构部分C之间,形成高压排放腔13。
压缩机构部分C具有一内腔为椭圆形的缸体5,前缸盖4和后缸盖6安装在缸体5的两端,在缸体5内,转子2穿过缸体5,水平安装于前缸盖4和后缸盖6之间,并且由前缸盖4和后缸盖6支撑。
如图2中所示,在转子2内,径向地形成五个切口状的叶片槽23,在这些叶片槽23中的叶片22可以从转子2的外圆周面向缸体5的内圆周面伸出。
如图1、2中所示,通过缸体5的内壁、前缸盖4和后缸盖6的内表面、转子2的外圆周表面以及叶片22前端部的侧表面,将缸体5的内部空间分成多个压缩容腔20,压缩容腔20分别随转子2旋转而发生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的体积变化。
在前缸盖4和缸体5内均开有吸气通道,如图3、4所示,缸体5上的吸气通道25由一端面开始深入至缸体轴向中部,然后径向向缸体5内开口24而形成。在压缩容腔20的体积加大时,含油的低压气体经两部分通道进入压缩容腔20,即先经一个前缸盖导流口进入,再通过吸气通道25进入压缩容腔20。随着转子的运动,压缩容腔20体积逐渐减小,其中的气体随之被压缩,当压缩容腔20体积变到最小时,由于压缩的高压气体的压力,靠近缸体5的椭圆短径部分设置的缸体排放孔19的排气阀21被打开,于是压缩容腔20内含油的高压气体通过排气阀21而进入小高压腔18。
这样,一方面含油低压气体的吸入通道减短,降低吸气压力损失,另一方面含油低压气体径向进入压缩容腔可使其中的油份很好的附在叶片顶部,润滑叶片与缸体的结合面27(见图1),从而减少了摩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如图5、6所示,后缸盖6上的通孔8与其上的方槽28相通,且与油分离器9上的方槽29直接相对形成空腔(见图1)。排到小高压腔18的油气混合物通过后缸盖6上通孔8进入由后缸盖6与油分离器9组成的方形油分离空腔内,从而实现油气分离。其后,气则经孔11进入高压排放腔13内,再从外壳上的一个排出口7进入外部管道。通过油分离网10分离出来的油经孔11进入高压排放腔13,汇聚到高压排放腔13底部存储,然后在大高压腔内气体压力作用下,沿后缸盖6、缸体5、前缸盖4上通道14、15、16、17进入各运动部分,如前、后轴承与转子配合处,缸体内各表面,并在叶片槽23后形成叶片背压。
上述后缸盖6上的方槽28与油分离器上的方槽29相对形成的空腔中放置有油分离网10,且油分离网10放置于后缸盖6上的通孔8处(见图1),这样,含油高压气体从小高压腔18穿过后缸盖6后就可以直接进行油气分离,从而使具有该结构的气体压缩机的含油高压气体的排气压力损失降低了,因此改善了气体压缩机的性能。
图7为油分离网10的立体结构视图。油分离网10由一段具有一定宽度的条状金属网折叠而成,其断口边缘均被焊接牢固,其折叠后的长度大于容纳它的由后缸盖6与油分离器9形成的空腔长度,即,将油分离器9与油分离网10装配好后,使油分离网10在容纳腔内有一定的弹性变形,即使受脉动高压气体冲击也不会发生振动,减少了噪声与摩擦,同时折叠多层分离网,也使含油气体通过时,油气分离效果提高,从而达到改进气体压缩机性能,提高系统工作效率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气体压缩机,由压缩机壳体、端盖、压缩机构部分、油分离器组成,压缩机构部分由缸体、转子、前缸盖、后缸盖组成,缸体固定于前缸盖、后缸盖之间,转子贯穿于缸体并由前、后缸盖支撑,转子径向上分布有多个叶片槽,置于叶片槽中的叶片能沿叶片槽径向沿缸体内壁伸缩,在缸体椭圆的短径附近还设有压缩气体排气阀,其特征在于在前缸盖和缸体内均开有吸气通道,且缸体上的吸气通道由缸体与前缸盖接触端面开始深入至缸体轴向中部,然后径向向缸体内开口形成;在后缸盖上开有一通孔,该孔与其上的方槽相通,且其上的方槽与油分离器上的方槽直接相对形成空腔,该空腔中放置油分离网,且油分离网置于后缸盖上的通孔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网由一段具有一定宽度的条状金属网折叠而成,其断口边缘均被焊接牢固,其折叠后的长度大于容纳它的由后缸盖上的方槽与油分离器上的方槽形成的空腔长度。
专利摘要一种气体压缩机,该压缩机由压缩机壳体、端盖、压缩机构部分、油分离器组成,压缩机构部分由缸体、转子、前缸盖、后缸盖组成,在前缸盖和缸体内均开有吸气通道,该吸气通道使气体先经前缸盖导流口进入,再由缸体上的气体吸入通道进入压缩容腔,后缸盖上的通孔与油分离器上放置油分离网的方槽直接相连,并且将油分离网放置在后缸盖上的通孔上,油分离网由一段具有一定宽度的条状金属网折叠而成,其断口边缘均被焊接牢固,从而减少含油高压气体的压力损失,减少了噪声与摩擦,提高了油气分离效果,提高了气体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F04C18/34GK2663691SQ0323760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9日
发明者吕永法, 高立峰 申请人:浙江日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