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402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扇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扇叶结构,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各种风机的扇叶结构,且该扇叶结构的叶片与轮毂之间为组接式的关系。
背景技术
关于风机所使用的扇叶,过去有一体成型的全金属式扇叶,然而其重量偏重,因此又有组接式的扇叶研制出来,如图1和图2所示的公知的第一种组接式扇叶1,以及图3和图4所示的公知的第二种组接式扇叶2。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的公知的第一种组接式扇叶1,其包括一轮毂11及多个组接于该轮毂周围的叶片12,轮毂11由一对盘体111、112对合而成,叶片12一端设有固接体121,各所述的叶片12通过固接体121组接于该对盘体111、112之间。然而,就该对盘体111、112而言,其仅具有单一轮轴113,马达在运转时就会有偏向一边的情形;再就叶片12而言,其固接体121上仅具有一定位柱122和两固定孔123,其定位柱122在定位于盘体111的定位孔114后(如图1的左侧所示),位于该定位柱两侧的两固定孔123将难以对准,螺丝的锁附(参见图1的右侧)常出现不稳固的情况,扇叶1在高速旋转时将造成危险。
请参阅图3、图4所示的公知的第二种组接式扇叶2,就其轮毂21而言,也有前述第一种组接式扇叶的缺陷;而就其叶片22而言,其固接体221上仅具有用以定位的沟槽222以及用以固定的固定孔223,其中,沟槽222定位于轮毂21的两相对盘体211、212的各所述的边缘213处,固定孔223则与盘体211或212产生固定,然而由于其仅具单一沟槽222与单一固定孔223,因此,其虽然对准固定孔223较为容易,但其定位效果不佳而易于松动,产生噪音,甚至松脱。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改善上述各种缺陷的扇叶,为本实用新型人所欲克服并加以解决的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扇叶结构,其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三个受力面、一个抵接面,优选再以凸部塞置于凹陷部内的方式,使叶片与轮毂的组接能具有较佳的受力强度且结构稳固,同时叶片也不易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扇叶结构的再一目的是使轮毂具有双轮轴,使马达在运转时不会有偏向一边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扇叶结构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扇叶结构,其用以对合的两个盘体为相同的盘体,因而具有不必分别开模制造盘体的节约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扇叶结构,其包括一轮毂及多个组接于该轮毂四周的叶片,其中该轮毂具有彼此对合的两个盘体,各所述盘体的周缘延伸出一凸缘,各所述凸缘设有多个固定孔和框围住至少两个固定孔的沟槽;及多个固定体,各所述的固定体形成于各所述的叶片一端,该固定体的两端面各具有至少两个安装孔和一框围住所述这些安装孔的定位框,该固定体的各所述的安装孔对应于各所述的固定孔而利于彼此固接,而该定位框则对应于该沟槽而在彼此嵌接后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的两个盘体为相同的盘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各所述的盘体具有一轮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各所述的盘体具有一定位体和一相对于该定位体的定位孔,所述的两个盘体彼此对合,第一盘体的定位体定位于第二盘体的定位孔内,而第一盘体的定位孔则被第二盘体的定位体所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各盘体的凸缘上进一步形成有多个凸部,所述的各固定孔形成于各所述的凸部上,在该固定体两端面的各所述的安装孔的位置处则为凹陷状而分别进一步形成一凹陷部,各所述的凹陷部对应于各所述的凸部,各所述凸部则塞置于各所述的凹陷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该盘体的凸缘上形成有多个隔板,各所述的隔板框围住至少两个凸部,所述的沟槽形成于各所述的隔板与其内的凸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一、轮毂具有双轮轴,马达在运转时将不会有偏向一边的情形,同时还因为用以对合的两盘体为相同的盘体,所以其兼具有不必分别开模制造两个盘体的节约效果。
二、固定体的定位框与盘体之间,由于能形成第一~三受力面以及一抵接面,且盘体的凸部还能塞置于固定体的凹陷部内,甚至在该凸部与凹陷部之间还利用一固接组件加以固定,因此其具有较佳的受力强度与结构稳固性,且叶片也将难以松动。


图1为公知的第一种组接式扇叶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公知的第一种组接式扇叶中的叶片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公知第二种组接式扇叶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公知的第二种组接式扇叶中的叶片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扇叶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扇叶的平面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扇叶中的其中一盘体和其中一叶片在组接前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扇叶依据图6的组合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扇叶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扇叶11轮毂 111盘体112盘体113轮轴114定位孔12叶片 121固接体 122定位柱 123固定孔2扇叶21轮毂 211盘体 212盘体 213边缘 22叶片221固接体 222沟槽 23固定孔3扇叶4轮毂41盘体 411轮轴 412定位体 413定位孔 414周壁42凸缘 421凸部 422沟槽423固定孔 43隔板5叶片6固定体
61安装孔 62定位框 621凹陷部 625第一受力面626第二受力面 627第三受力面 628抵接面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5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扇叶结构,该扇叶结构3包括一轮毂4及多个组接于该轮毂周围的叶片5。
该轮毂4由两个相同的盘体41对合而成,因此仅需针对单一盘体41开模即可。该盘体41的盘中具有一轮轴411,盘面处则设有一定位体412和一相对于该定位体的定位孔413。该盘体41的周壁414向外延伸而形成一圈凸缘42,该凸缘42上形成有多个凸部421,所述各凸部421均具固定孔423,且如图7所示,该凸缘42上还设有多个隔板43,各所述的隔板43框围住至少两个凸部421,如图6、图7所示,使各所述的隔板43与其内的凸部421之间形成有定位用的沟槽422。
两个盘体41在对合时,仅需将其中一个盘体41转动一个角度,就能让第一盘体41的定位体412和定位孔413分别与第二盘体41的定位孔413和定位体412彼此定位在一起,以对合成所述的轮毂4。
各所述叶片5的一端形成有一固定体6,用以组接于前述的轮毂4上。
各所述固定体6的形状对应于前述的各所述隔板43或各所述沟槽422,且其具有对应于前述两个固定孔423的两个安装孔61,各所述固定体6上还形成有一框围于这两个安装孔外的定位框62,这两个安装孔61沉入定位框62内,以形成对应于前述凸部421的凹陷部621。此外,固定体6的结构是上下对称的,以利于与上、下两个盘体41分别固定。
当叶片5利用其固定体6组接于两个盘体41之间时,固定体6上的定位框62能嵌接于盘体41的沟槽422内而定位,同时盘体41的凸部421能塞置于固定体6的凹陷部621内,以利于固接组件固接于凸部的固定孔423与凹陷部的安装孔61之间。
请参阅图7,由于定位框62呈马蹄状的三边嵌接于盘体的沟槽422内,以在具有定位功能之外,还兼具有受力功能,从而分别形成第一~三受力面625~627,而其第四边则抵接于盘体41的周壁414而形成抵接面。如此而具有较佳的受力强度与结构稳固性,且叶片5也将难以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一、轮毂4具有双轮轴,马达在运转时将不会有偏向一边的情形,同时因为用以对合的两个盘体41为相同的盘体,所以其还具有不必分别开模制造两个盘体41的节约效果。
二、固定体6的定位框62与盘体41之间,由于能形成第一~三受力面625~627以及一抵接面628,且盘体41的凸部421能塞置于固定体6的凹陷部621内,甚至在该凸部421与凹陷部621之间还可利用一固接组件来加以固定,因此其具有较佳的受力强度与结构稳固性,且叶片5也将难以松动。
然而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扇叶结构,其包括一轮毂及多个组接于该轮毂四周的叶片,其特征在于该轮毂具有彼此对合的两个盘体,各所述盘体的周缘延伸出一凸缘,各所述凸缘设有多个固定孔和框围住至少两个所述固定孔的沟槽;及该扇叶结构还包括多个固定体,各所述固定体形成于各所述叶片的一端,所述固定体的两个端面各具有至少两个安装孔和一框围住所述安装孔的定位框,该固定体的各所述安装孔对应于各所述固定孔而可彼此固接,而该定位框则对应于该沟槽而彼此嵌接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盘体为相同的盘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盘体均具有一轮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盘体均具有一定位体和一相对于该定位体的定位孔,所述的两个盘体为彼此对合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该第一盘体的定位体定位于该第二盘体的定位孔内且该第二盘体的定位体定位于该第一盘体的定位孔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盘体的凸缘上进一步形成有多个凸部,各所述固定孔形成于各所述凸部上,在所述固定体两个端面的各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处为凹陷状并分别进一步形成一凹陷部,各所述凹陷部对应于凸部,各所述凸部塞置于各所述凹陷部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凸缘上形成有多个隔板,各所述隔板框围住至少两个所述的凸部,所述的沟槽则形成于各所述隔板与所述隔板内的凸部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扇叶结构,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各种风机且为组接式的扇叶结构。该扇叶结构包括一轮毂、多个组接于该轮毂周围的叶片及多个固定体,其中,该轮毂具有彼此对合的两盘体,所述各盘体的周缘延伸出一凸缘,所述各凸缘设有多个固定孔和框围住至少两固定孔的沟槽;各所述的固定体形成于各所述的叶片一端,固定体的两端面各具有至少两个安装孔和一框围住所述安装孔的定位框,固定体的各所述的安装孔对应于各所述的固定孔而利于彼此固接,而定位框则对应于沟槽而在彼此嵌接后定位。
文档编号F04D29/38GK2839672SQ20052012928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7日
发明者黄坤森, 张佑政 申请人:铭崙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