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定子驱动的微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402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定子驱动的微型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单一定子所驱动的微型泵。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仪器于长时间使用时,往往会产生热量,而高温又会影响电子仪器的工作效率,此种情形,以电脑内部安装的CPU最常发生,尤其CPU内部电晶体均是极精密的电子零件,一旦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轻则当机,重则发生CPU烧毁的情况,所以目前的CPU上均需设置有散热装置,以避免产生CPU过热现象。
参阅图1,一般液冷式散热装置1主要是包含一壳座11、一设置于该壳座11中的风扇12,及一设于该壳座11上而罩覆该风扇12的壳盖13。该风扇12具有一扇轮121、一位于该扇轮121内部的定子线圈122、一设于该扇轮121内侧壁的感应磁铁环123,及一与该定子线圈122形成电连接的电路板124。该壳盖13具有一吸水口131及一排水口132。
该风扇12的扇轮121是伸置于该壳盖13的吸水口131与排水口132之间。借由驱动该扇轮121转动,便可使由该吸水口131流进的冷却流体接受该扇轮121的动能,再由该排水口132导出(如图中箭头所示),而达到快速进行热交换的冷却循环目的。
一般液冷式散热装置1在防水设计上主要有二项措施,其一是于该壳座11与壳盖13之间封设一防水垫圈14,使流通于该壳盖13的吸水口131与排水口132间的冷却流体不致由该壳座11与壳盖13之间隙渗漏出,其二是该风扇12的定子线圈122与感应磁铁环123之间具有一接设于壳座11内侧壁的防水隔板15,用以达到阻隔冷却流体渗入的目的。
参阅图2、3,另一种一般液冷式散热装置2,包含有一壳体21、一设于该壳体21内的风扇22、四个定子线圈23、一输入管24,及一输出管25。该壳体21是由一底座211及一封盖212组合而成,且两者相配合界定出一液流空间。
该底座211具有一基壁213、一位于该基壁213周缘的围壁214、一设于该基壁213上且可供该风扇22设置的固定轴215,及四分别对称设于该基壁213底面的容置部216。每一容置部216则可界定出一容室空间,并且与该液流空间隔离不相连通,该四定子线圈23则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容置部216内。
当液体经由该壳体21上的输入管24而进入到该液流空间时,并不会渗出到该容置部216中,该四定子线圈23自然不受影响,可达到防水效果,而该四定子线圈23于通电时会产生磁场,并且可穿透过该底座211而与该风扇22的磁铁环221产生磁性互斥,进而推动该风扇22旋转,带动液体由该壳体21上的输出管25排出。
但是上述一般液冷式散热装置1与另一种一般液冷式散热装置2仍分别具有以下的缺点,以致于实施制造与使用上,尚有不足之处(1)体积较大,防水效果较差一般液冷式散热装置1是利用该防水隔板15而用以阻隔液体接触到该定子线圈122或电路板124。但是此种设计则必须要将该风扇12的厚度增加,也就是说使该风扇12内部形成一可容纳该定子线圈122与防水隔板15的空间,以致整体结构所占体积庞大。
此外,一般液冷式散热装置1使用一段时日后,该防水垫圈14便会因弹性疲乏而逐渐变形,以致无法紧密地贴触于壳座11与壳盖13之间,如此,冷却流体便会由壳座11与壳盖13之间隙渗出,难以达到完全水密的防水效果。
(2)制作成本较高,电磁功率损耗大另一种一般液冷式散热装置2,借由在该壳体21上开设四个不与该液流空间连通的容置部216,并将四个定子线圈23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容置部216内部,以形成一良好的防水结构。但是,此种设计在组装时需同时设置四个定子线圈23,组装过程较为繁琐,组装效率降低,该四定子线圈23不但会增加重量,同时也会提高产品成本,造成产品的利润不易提升。
再者,该四定子线圈23因为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容置部216内,不但对该四定子线圈23的连接带来困难与不便,而且对于各个定子线圈23所缠绕的铁芯也缺乏直通的磁场回路,因此具有电磁功率损耗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不但可以缩小体积、具有良好防水效果、降低制作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电磁功率耗损的单定子驱动的微型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单定子驱动的微型泵,包含有一壳座、一输送单元、一转子,及一单定子单元,该壳座具有一中空本体,及一设置于该本体内部的固定轴,该本体界定出一液流空间,该输送单元是设于该壳座的本体上,并具有一进入管及一排出管,且该进入管与排出管与该液流空间相连通,该转子则位于该壳座的本体内部,并具有一可转动地套设于该壳座的固定轴上的轮毂、一环设于该轮毂周缘的磁铁环,及数个环绕设置于该轮毂底缘的叶片,其特征在于该壳座还具有一位于该本体一侧缘的承接部,该承接部具有一与该壳座的本体相连接的围壁,及一连接该围壁底缘的基壁,该围壁与该基壁相配合界定出一与该液流空间相隔离的容置空间,该单定子单元是设于该承接部的容置空间内,并具有一定子磁极及一电路板,该定子磁极具有一铁芯,以及由该铁芯一体延伸形成的数个极柱,该铁芯上是缠绕有一线圈,且该线圈与电路板形成电连接。当该电路板经由外部电源导电时,可使该定子磁极的线圈通电激磁而产生磁场,进而推动该转子产生旋转,使液体经由该输送单元的进入管输送至该液流空间内,并且再利用该转子的旋转运动,将液体经由该排出管送出该壳座外。
本实用新型利用该壳座的承接部是位于该本体的一侧,且该承接部的容置空间与该本体的液流空间互相隔离不相连通,该单定子单元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就可使该单定子单元具有防水效果,同时,该转子也可设计为较小的体积与厚度,使整体结构偏向轻薄短小,以便安装于厚度较薄的设备内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只需设置单独一个单定子单元,就可推动该转子旋转,借此方式,除了减轻整体重量外,也可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组装效率,提高产品的利润与竞争力。再者,该单定子单元只具有一定子磁极,所以能够与该转子的磁铁环构成闭合磁场回路,而不会有磁场泄漏的现象产生,所以整体电磁功率损耗大为降低。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单定子驱动的微型泵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剖视图,说明一般液冷式散热装置。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另一种一般液冷式散热装置。
图3是一剖视图,辅助说明图2所示的另一种一般液冷式散热装置。
图4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单定子驱动的微型泵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5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各元件组装分解位置。
图6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组装完成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单定子驱动的微型泵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壳座3、一输送单元4、一转子5,及一单定子单元6。
参阅图5与图6,该壳座3具有一中空本体31、一设置于该本体31内部的固定轴32,及一位于该本体31一侧缘的中空承接部33。该本体31是由防水材质所制成,并具有一第一封盖311,及一与该第一封盖311相互对应结合的第二封盖312,两者相配合界定出一液流空间313。
该承接部33则设于该第一封盖311的一侧,且具有一与该第一封盖311相连接的围壁331、一可供该单定子单元6设置的基壁332,及一盖设于该围壁331顶缘的顶盖334,三者相配合围绕可界定出一容置空间333,且该围壁331介于该容置空间333与液流空间313之间,使两者形成隔离状态,不互相连通,避免该液流空间313内部的液体渗入到该容置空间333,接触到位于该容置空间333内的单定子单元6,致使该单定子单元6毁损而无法使用,借此方式,使该单定子单元6具有一良好的防水效果。
该输送单元4设于该壳座3的本体31上,并具有一进入管41及一排出管42。该进入管41是设于该第一封盖311上,该排出管42则借由该第一、第二封盖311、312组装而形成,且该进入管41及排出管42皆与该液流空间313相连通。
该转子5位于该壳座3的本体31的液流空间313内,并具有一可转动地套设于该壳座3的固定轴32上的轮毂51、一环设于该轮毂51周缘的磁铁环52,及数个环绕设置于该轮毂51底缘的叶片53。
该单定子单元6是设于该承接部33的容置空间333内,并具有一定子磁极61及一电路板62。该定子磁极61具有二间隔设于该承接部33的基壁332上的支架610、一设于该二支架610上的铁芯611,以及由该铁芯611一体延伸形成的二个极柱613,而使该定子磁极61呈一U形状,并令该二极柱613的极面与转子5的轮毂51上的磁铁环52相对应,该铁芯611上是缠绕有一线圈612,且该线圈612与电路板62形成电连接。
当该电路板62经由外部电源导电时,因为该线圈612与该电路板62电连接,所以可使该线圈612通电激磁产生磁场,所产生的磁场借由该二极柱613的极面而隔着该承接部33的围壁331,相对该转子5的磁铁环52感应产生磁性互斥作用,进而推动该转子5旋转。
本实施例是借由该转子5被驱动旋转时,将液体经由该输送单元4的进入管41输送至该液流空间313内,再利用该转子5的旋转运动,使液体接受该转子5的每一叶片53的动能带动,而经由该排出管42送出该壳座3外。
于实际使用上,本实施例可搭配一电脑的CPU(图未示)进行运转使用,当吸收CPU热量的液体经过致冷器(图未示)时,便可降低温度,再利用本实施例将液体送回CPU处以再次吸收热量,而能达到快速进行热交换的冷却循环目的,当然,此种方式只是说明其中一种搭配运用的实施态样,所以不应局限于本实施例的说明。
因此,该较佳实施例于实际制造与应用上,确实能发挥下列功效(1)缩小体积与厚度在目前电器用品偏向轻薄短小的设计趋势下,搭配电子仪器使用的散热装置也必须朝向轻薄化的设计,才能顺利配合使用。一般液冷式散热装置1的设计方式,是增加该风扇12的厚度,以使内部形成一可容纳该定子线圈122与防水隔板15的空间,以致整体结构所占体积庞大,不易安装于轻薄的电器用品内部。本实用新型将该单定子单元6设置于位在该壳座3侧边的承接部33内部,而不是设置于该转子5内部,所以可使该转子5缩小体积与厚度,整体结构便可以设计为轻薄化的态样,适合安装于厚度较薄的电器用品内部(例如笔记型电脑等)。
(2)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利用该承接部33的围壁331介于该容置空间333与液流空间313之间,使两者形成隔离状态,不互相连通,避免液流空间313内部的液体接触到位于该容置空间333内的单定子单元6,借此方式,使该单定子单元6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3)降低制造成本如另一种一般液冷式散热装置2,具有四个定子线圈23,使得整体重量增加、组装效率较低、且制造成本提高。而本实用新型只使用单独一个单定子单元6,使得整体重量减轻、组装时较为迅速简便、并能有效提升组装效率,同时,不需制造设置多个单定子单元6,用以减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利润与竞争力。
(4)电磁功率损耗较低另一种一般液冷式散热装置2,该四定子线圈23因为分别位于对应位置的容置部216内,所以无法形成一闭合的磁场回路。而本实用新型的单定子单元6由于只具有一定子磁极61,且该定子磁极61的二极柱613是由该铁芯611一体延伸形成,因此与对应转子5的轮毂51上的磁铁环52构成闭合磁场回路,便不会有磁场泄漏的现象产生,所以整体电磁功率损耗就可以大为降低且提高效率。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单定子驱动的微型泵,一方面利用该承接部33的围壁331介于该液流空间313与容置空间333之间,使两者互相隔离不相连通,避免该液流空间313内部的液体渗入到该容置空间333,接触到位于该容置空间333内的单定子单元6,致使该单定子单元6毁损而无法使用,借此方式,就可使该单定子单元6具有最佳的防水效果。此外,利用该单定子单元6设置于位在该壳座3侧边的承接部33内部,而不是设置于该转子5内部,用以使该转子5设计为较小的体积与厚度,整体结构偏向轻薄短小,本实用新型便易于安装于厚度较薄的设备内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只需设置单独一个单定子单元6,不但整体重量减轻,且于组装过程中也较为迅速简便,而且也不需制造设置多个单定子单元6,可有效控制成本,借此方式,提高产品的利润与竞争力。再者,该单定子单元6的定子磁极61的二极柱613由于是由该铁芯611一体延伸形成,因此能够与该转子5的磁铁环52构成闭合磁场回路,所以电磁功率损耗较低。而由以上所述的改良设计,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单定子驱动的微型泵,包含有一壳座、一输送单元、一转子,及一单定子单元,该壳座具有一中空本体,及一设置于该本体内部的固定轴,该本体界定出一液流空间,该输送单元是设于该壳座的本体上,并具有一进入管及一排出管,且该进入管与排出管与该液流空间相连通,该转子则位于该壳座的本体内部,并具有一可转动地套设于该壳座的固定轴上的轮毂、一环设于该轮毂周缘的磁铁环,及数个环绕设置于该轮毂底缘的叶片,其特征在于该壳座还具有一位于该本体一侧缘的承接部,该承接部具有一与该壳座的本体相连接的围壁,及一连接该围壁底缘的基壁,该围壁与该基壁相配合界定出一与该液流空间相隔离的容置空间,该单定子单元是设于该承接部的容置空间内,并具有一定子磁极及一电路板,该定子磁极具有一铁芯,以及由该铁芯一体延伸形成的数个极柱,该铁芯上是缠绕有一线圈,且该线圈与电路板形成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定子驱动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该壳座的本体具有一第一封盖,及一与该第一封盖相互对应结合的第二封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定子驱动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该输送单元的进入管是设于该第一封盖上,该排出管是由该第一、第二封盖共同界定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定子驱动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该定子磁极的铁芯是一体延伸设置有二个极柱而呈一U形状,并令该二极柱的极面与该转子的轮毂上的磁铁环相对应。
专利摘要一种单定子驱动的微型泵,包含有一壳座、一设于该壳座上的输送单元、一转子,及一单定子单元。该壳座具有一中空本体,及一位于该本体一侧缘的承接部。该转子位于该本体内部,该单定子单元则位于该承接部内部。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利用该壳座的承接部与该本体内部隔离不相连通,而使设于该承接部内的单定子单元具有防水效果,该转子也可设计为较小的体积与厚度,使本实用新型易于安装于厚度较薄的设备内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只需设置单独一个单定子单元,可用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能够与该转子的磁铁环构成闭合磁场回路,而不会有磁场泄漏的现象产生,所以可有效降低电磁功率的损耗。
文档编号F04D13/06GK2839657SQ20052012928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7日
发明者陈建荣, 刘智光 申请人: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