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导叶式多级中开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636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导叶式多级中开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变容式离心泵,具体是一种卧式导叶式多级中开离心泵。
背景技术
多级中开式离心泵以及卧式单吸多级离心泵是常用的泵型,其各有不同的用途和优点,但也由于各自的结构特点,均造成了泵在维护时的难以安装、拆卸,如需先依次拆卸与泵联接的管线等,或先将泵体上的轴承组件轴向的联接部件拆卸,再进行轴承组件的拆装,极大的增加了这两种泵的维护难度,给使用单位的正常生产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将上述两种泵的优点进行优化组合,从而组合为一种全新结构的通用性强,用途多样化,易于维护的卧式导叶式多级中开离心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卧式导叶式多级中开离心泵,包括加工有进、出水口的泵体,以及与泵体匹配的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泵体沿水平轴线分为上泵体、下下泵体两部分,泵体的压水室采用导叶式结构。
所述叶轮组件、导叶和泵轴串联在一起,这样装配时,由上泵体、下泵体将其扣装在里面,再用螺栓将上泵体、下泵体紧固为一体。
所述泵体上的进、出水口均位于轴线以下的下泵体上,且位于下泵体的两侧,这样在检修泵时,仅需打开上泵体即可。此外为降低生产成本,便于大批量铸造生产,进、出水口与下泵体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上泵体的外部设置串水管,这样在进行检修时,串水管与上泵体就能够一起拆下,避免了传统的泵需先拆卸串水管的不足,使泵的结构更加简洁、紧凑。
本实用新型经以上改进后,由于将上述两种泵的优点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具有通用性强,用途多样化,易于维护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串水管、2上泵体、3泵轴、4下泵体、5叶轮组件、6导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卧式导叶式多级中开离心泵,包括加工有进、出水口的泵体,以及与泵体匹配的叶轮组件5,其特征在于泵体沿水平轴线分为上泵体2、下泵体4两部分,泵体的压水室采用导叶6式结构。
所述叶轮组件5、导叶6和泵轴3串联在一起,这样装配时,由上泵体2、下泵体4将其扣装在里面,再用螺栓将上泵体2、下泵体4紧固为一体。
所述泵体上的进、出水口均位于轴线以下的下泵体4上,且位于下泵体4的两侧,这样在检修泵时,仅需打开上泵体2即可。此外为降低生产成本,便于大批量铸造生产,进、出水口与下泵体4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上泵体2的外部设置串水管1,这样在进行检修时,串水管1与上泵体就能够一起拆下,避免了传统的泵需先拆卸串水管1的不足,使泵的结构更加简洁、紧凑。
本实用新型经以上改进后,由于将上述两种泵的优点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具有通用性强,用途多样化,易于维护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导叶式多级中开离心泵,包括加工有进、出水口的泵体,以及与泵体匹配的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泵体沿水平轴线分为上泵体、下泵体两部分,泵体的压水室采用导叶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导叶式多级中开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叶轮组件、导叶和泵轴串联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导叶式多级中开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泵体上的进、出水口均位于轴线以下的下泵体上,且位于下泵体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导叶式多级中开离心泵,其特征在于进、出水口与下泵体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导叶式多级中开离心泵,其特征在于上泵体的外部设置串水管。
专利摘要一种卧式导叶式多级中开离心泵,属于非变容式离心泵。包括加工有进、出水口的泵体,以及与泵体匹配的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泵体沿水平轴线分为上泵体、下泵体两部分,泵体的压水室采用导叶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经以上改进后,由于将上述两种泵的优点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具有通用性强,用途多样化,易于维护的优点。
文档编号F04D1/00GK2929282SQ20062008718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6日
发明者韩锋杰, 宋遵民, 夏侯战勇 申请人: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