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扇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988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扇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扇轮,尤其是一种鼓风式风扇的散热扇轮。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l所示,现有鼓风式风扇的扇轮9具有一轮毂91,该轮毂91 的外周壁形成有数个叶片92,各该叶片92彼此之间分别具有一夹角(6 ), 各该夹角(6 )的角度完全相同。借此,该扇轮9可装设于一鼓风扇框(未 绘示)内部,并可借由一定子(未绘示)以驱动该扇轮9旋转作动,以便 该扇轮9可导入外界气流,并驱动外界气流进行散热作用。
一般而言,由于现有扇轮9的各叶片92彼此之间的夹角(6 )相同, 因此,当该扇轮9的各叶片92驱动外界气流进行散热作用的过程中,则容 易产生相同振动频率的噪音(Tone),并经由空气的传递进一步形成单一频 率的噪音。如图2所示的实验测试图所示,即可看出现有扇轮9于单一频 率确实容易产生高频尖锐的噪音,故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扇轮,以有效降低该散热扇轮所产生的单一频率 噪音的强度,为其主要的发明目的。
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借由该技术手段所 能达到的功效包含有
一种散热扇轮具有一轮毂,该轮毂的外周壁形成数个叶片,该叶片的
总数为n个,任意两个相邻叶片之间分别具有一夹角(e 。 e2、 e3........
6n),且由夹角(6!)沿该散热扇轮的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依序为夹
角(e2)、夹角(e3)........夹角(en),其中夹角(ej <夹角(e2)
<夹角(63) < ...... <夹角(6n),使各该叶片的夹角依序形成增量角度
4流进 行散热作用的过程中,比较不容易产生相同振动频率的噪音,以有效降低 该散热扇轮所产生的单一频率噪音的强度。
因此,使得该散热扇轮在驱动外界气流进行散热作用的过程中,各该
叶片彼此之间较不易产生相同振动频率的噪音(Tone ),故确实可进一 步降 低其所产生的单一频率噪音的强度,以便于有效提升本发明散热扇轮的产
口 口 在 口口口p乂臾e


图1:现有扇轮的俯-见图。
图2:现有扇轮所形成的噪音强度的实验测试图。 图3:本发明散热扇轮以逆时针方向形成增量角度设计的俯视图。 图4:本发明散热扇轮的叶片总数为7个时的俯视图。 图5:本发明散热扇轮以顺时针方向形成增量角度设计的俯视图。 图6:本发明散热扇轮与现有扇轮所形成的噪音强度的比较实验测试图。 图7:本发明散热扇轮与现有扇轮的驱风量的比较实验测试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轮毂 20 叶片 21 第一端
22 第二端 23 外环 9 扇轮
91 轮毂 92 叶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散热扇轮具有一轮毂IO及数个叶片20。该 轮毂IO主要装设于一鼓风扇框(未绘示)内部,以便借由一定子驱动该轮 毂IO旋转作动;各该叶片20以辐射状排列方式径向连接于该轮毂10的外周面,且各该叶片20彼此之间具有不同的夹角,以便使各该叶片的夹角依 序形成增量角度的设计,进而有效降低该散热扇轮所产生的单一频率噪音 的强度。借此,当本发明散热扇轮驱动外界气流进行散热作用的过程中, 由于各该叶片20的角度完全不同,故较不易产生相同振动频率的噪音 (Tone )。
该轮穀10的内侧可供组装如永久磁铁、封磁片或中心轴等构件,以便 该轮毂10可装设于该鼓风扇框内部,并借由该定子驱动该轮毂IO旋转作 动,以便利用各该叶片20导入外界气流,进而可驱动外界气流进行散热作 用。
各该叶片20以辐射状排列于该轮毂10的周边,且各该叶片20分别具 有一第一端21及一第二端22,其中各该叶片20的第一端21连接该轮毂 IO的外周面,而各该叶片20的第二端22较佳同时连接一外环23,以便借 由该外环23增加各该叶片20的结构强度。
更详言之,本发明散热扇轮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设定该叶片的总数 为n个,且各该叶片20的任二相邻叶片20之间分别具有一夹角(6。 62、
63........ 6n)时,请再参照图3所示,由夹角(沿该散热扇轮的逆
时针方向(A)依序为夹角(62)、夹角(63)........夹角(6n),其
中夹角(ej <夹角(e2) <夹角(e3) <…… <夹角(en)。借此,
本发明的各该叶片2o之间除具有不同角度的夹角(e!、 e2、e3........ en)
外,更可依序设定各该夹角(e^ e2、 e3........ 6n)形成增量角度设
计,以便在不至于影响本发明散热扇轮的整体散热效果的条件下,也可有 效降低该散热扇轮所产生的单一频率噪音的强度。
前述设定各该夹角(e。 e2、 e3........ en)形成增量角度的方式,
较佳可采用如下所述的公式"《+-("-1)^ = 360。 2
其中n为叶片总数,该叶片总数较佳为7个~31个;6,为最小角度的 夹角;ot为夹角增量,该夹角增量较佳介于O.l。
~17。之间。借此,即可
利用上述公式来设定各该夹角(e,、 e2、 e3........ en)形成增量角度。
如图4所示,假设11 = 7且01=2。时,依据上述公式即可求得夹角(e!) 为45.43° ,由于夹角增量a预设为2° ,因此,其他夹角(62)、夹角(63)、
夹角(e4)、夹角(e5)、夹角(e6)、夹角(e7)可依序推导为47.43° 、
49.43° 、 51.43° 、 53.43° 、 55.43° 、 57.43° ,以此类推。借此,即可按照
不同的叶片总数,而借由上述公式依序设定各该夹角(e。 e2、 e3........
6n)形成增量角度的设计。
又,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各该叶片20之间所形成的夹角(e,、 62、 63........ 6n),也可由夹角(e!)沿该散热扇轮的顺时针方向(B)依序
为錢(e2)、錢(e3)........抽(en),其中錢(e,) <抽(e2) <夹角
(e3) < ...... <夹角(en),且也可按照上述公式依序设定各该夹角(e。
e2、 e3........en)形成增量角度的设计。借此,同样可在不至于影响
本发明散热扇轮的整体散热效果的条件下,而有效降低该散热扇轮所产生 的单一频率噪音的强度。
为证明本发明散热扇轮确实具有可降低单一频率噪音强度的优点,且 也不至于影响其整体散热效果。以下是以本发明散热扇轮与现有扇轮比较 实验结果说明。
请参照图6所示,可看出本发明于单一特定频率(约2300Hz)所产生 的单一频率噪音强度明显低于现有扇轮所产生的单一频率噪音强度,其大 致可降低13.8dBA左右;另外,请参照图7所示,更可看出本发明散热扇 轮在借由改变各该叶片20的夹角角度设计,以达到可降低单一频率噪音强度优点的同时,本发明散热扇轮与现有扇轮的驱风量仍大致相同,故并不 会影响本发明散热扇轮的整体散热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散热扇轮确可借由各该叶片20之间具有不同角度的
夹角(e t、 e2、 e3........ en),并依序设定各该夹角(e ,、 e2、 e3........
6n)形成增量角度设计,使得在驱动外界气流进行散热作用的过程中,各
该叶片20彼此之间较不易产生相同振动频率的噪音(Tone),故确实可进 一步降低其所产生的单一频率噪音的强度,以有效提升本发明散热扇轮的
产品品质。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扇轮,其具有一个轮毂,该轮毂的外周壁形成数个叶片,该叶片的总数为n个,任意两个相邻叶片之间分别具有一个夹角(θ1、θ2、θ3、......、θn),其特征在于由夹角θ1沿该散热扇轮的逆时针方向依序为夹角θ2、夹角θ3、......、夹角θn,其中夹角θ1<夹角θ2<夹角θ3<......<夹角θn。
2、 才M居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扇轮,期争棘于各该夹角(…、e2、 e3........6 n)形成增量角度的方式采用如下所述的公式w《+^("-l)a = 360° 2其中n为叶片总数;6,为最小角度的夹角;a为夹角增量。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扇轮,其特征在于该夹角增量介于O.r ~ 17°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散热扇轮,其特征在于该叶片总数介 于7个~31个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散热扇轮,其特征在于各该叶片 分别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各该叶片的第一端连接该轮毂的外周 面,各该叶片的第二端同时连接一个外环。
6、 一种散热扇轮,其具有一个轮毂,该轮毂的外周壁形成数个叶片, 该叶片的总数为n个,任意两个相邻叶片之间分别具有一个夹角(62、63........ 6n),其特征在于由夹角6r沿该散热扇轮的顺时针方向依序为夹角62、夹角63........夹角6n,其中夹角e,〈夹角62<夹角63<……〈夹角6n。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扇轮,其特征在于各该夹角(6!、 62、 63........ 6n)形成增量角度的方式采用如下所述的公式—("-l)a = 360o 2其中n为叶片总数;6,为最小角度的夹角;oc为夹角增量。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扇轮,其特征在于该夹角增量介于 0.1。 ~ 17°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散热扇轮,其特征在于该叶片总数介 于7个~31个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6、 7或8所述的散热扇轮,其特征在于各该叶片 分别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各该叶片的第一端连接该轮毂的外周 面,各该叶片的第二端同时连接一个外环。
全文摘要
一种散热扇轮,其具有一轮毂,该轮毂的外周壁形成数个叶片,该叶片的总数为n个,任二相邻叶片之间分别具有一夹角(θ<sub>1</sub>、θ<sub>2</sub>、θ<sub>3</sub>、......、θ<sub>n</sub>),且由夹角(θ<sub>1</sub>)沿该散热扇轮的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依序为夹角(θ<sub>2</sub>)、夹角(θ<sub>3</sub>)、......、夹角(θ<sub>n</sub>),其中各该叶片的夹角可依序形成增量角度的设计,使各该叶片的夹角皆不相同。借此,当该扇轮驱动外界气流进行散热作用的过程中,比较不容易产生相同振动频率的噪音。
文档编号F04D29/38GK101676568SQ200810211989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6日
发明者卢加达, 洪银树, 陈建宏 申请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