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0937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风扇,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 扇。
背景技术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精密电子产品的运转功率日益提高,然而功率强大的产品使 用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高温,从而形成产品使用时的隐患,因此如今电子装置上皆设有散 热风扇以达到产品的散热要求,如计算机机壳、显示卡、主机板以及其它计算机外设的装置 等皆装有散热轴承风扇以提高散热效能来确保电子装置的正常运作。现有的轴承风扇一般 包括一基座、一定子装置、一转子装置及一轴承。所述轴承上设有一沿轴线方向贯穿所述轴 承的轴孔。所述轴承设于所述基座上且定位于所述定子装置之间。所述转子装置上设有一 沿轴线方向穿经所述轴承的轴孔的轴芯。当所述转子装置相对于所述定子装置旋转时,所 述轴芯及所述轴承之间必须填注有润滑油来降低摩擦力以及运转温度,如此轴承风扇才不 容易产生损坏。所以必须在组装轴承风扇时先于轴芯及轴承之间填注润滑油,或是可选用 含油轴承来省去填注润滑油的加工步骤。然而,轴承风扇在长时间使用下,所述轴芯及轴承 之间的润滑油逐渐外泄,最后将使轴承风扇的轴芯及轴承因缺乏润滑而产生卡死损坏的现 象,如此便必须更换新的轴承风扇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润滑油外泄的具 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其包 括一基座,具有一支撑板及一环绕一轴线形成于所述支撑板顶面上的轴筒;一电路板,穿置 在所述轴筒的外周面;一轴承,收容于所述轴筒内,所述轴承上设有沿轴线方向贯穿所述轴 承的轴孔;一定子装置,穿置在所述轴筒的外周面且与所述电路板叠合,所述定子装置包括 一套设于所述轴筒的外周面且与所述电路板叠合的下线架、一套设于所述轴筒的外周面的 上线架、一套设于所述轴筒的外周面且设于所述上线架及所述下线架之间的矽钢片;及一 转子装置,具有一沿轴线方向穿经所述轴承的轴孔的轴芯;所述轴承与所述轴筒的内周面 之间设有至少一沟槽,所述轴承的顶面、基部的底面及所述轴筒的内周面构成一与所述沟 槽相连通的第一回油空间,所述轴承与所述轴筒的内底面之间设有一与所述沟槽相连通的 第二回油空间,所述上线架具有一设于所述轴承上方的基部,所述基部向所述轴承凸伸有 一环绕轴线延伸形成的环壁,所述轴筒设于所述环壁的内侧且抵顶于所述基部的底面,由 于所述轴芯旋转而渗出的润滑油,由第一回油空间经所述沟槽回送至所述第二回油空间。进一步地,所述沟槽由所述基座的轴筒的内周面向内凹设形成且沿轴线方向延 伸。进一步地,所述轴筒的内表面设有一台阶结构,所述轴筒上部的内周面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轴筒下部的内周面的横截面积。进一步地,所述具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还设有一套置于所述轴芯上且位 于所述轴承上方的挡油环圈。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液压轴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于所述轴承与所述轴筒的 内周面之间设有至少一沟槽,使得由于所述轴芯旋转而渗出的润滑油,由第一回油空间经 所述沟槽回送至所述第二回油空间,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润滑油外泄并回收润滑油,减少润 滑油的损耗及轴承的磨耗,进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 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及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1包括一基座10、 一大致呈圆形的电路板20、一呈圆筒形的轴承30、一定子装置、一转子装置50、一圆环状的 挡油环圈60、一圆形的石墨垫片70、一"h字卡环80、一垫圈90及一设于所述基座10外侧且 将上述构件包覆于里面的外壳1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30为液压轴承。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基座10具有大致呈圆形的支撑板11及一环绕一与所述支 撑板11垂直的轴线形成于所述支撑板11顶面上的轴筒12。所述轴筒12大致呈圆筒状且 开口朝上。所述石墨垫片70设于所述轴筒12的内底面上。所述基座10的轴筒12的内周 面向内凹设形成有若干沿轴线方向延伸且沿所述内周面等间距环列的沟槽121。所述轴筒 12的内表面设有一台阶结构,所述轴筒12上部的内周面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轴筒12下部 的内周面的横截面积。所述沟槽121延伸至所述轴筒12的台阶处。所述轴筒12的底端为 封闭状。然并不限制于此,其亦可为开放状,并可以一底盖(图中未示)封闭所述开口处即 可。所述电路板20穿置在所述轴筒12的外周面。所述轴承30收容于所述轴筒12内;所 述轴承30上设有沿轴线方向贯穿所述轴承30的轴孔(图中未示)。所述定子装置穿置在 所述轴筒12的外周面且与所述电路板20叠合。所述定子装置包括一套设于所述轴筒12的 外周面且与所述电路板20叠合的下线架41、一套设于所述轴筒12的外周面的上线架42、 一套设于所述轴筒12的外周面且设于所述上线架42及所述下线架41之间的矽钢片43。 所述上线架42具有一设于所述轴承30上方的基部421,所述基部421向所述轴承30凸伸 有一环绕轴线延伸形成的环壁422。所述轴筒12设于所述环壁422的内侧且抵顶于所述基 部421的底面。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转子装置50具有一沿轴线方向穿经所述轴承30的轴孔的 轴芯51。所述轴芯51的近基座10端面抵顶于所述石墨垫片70上。所述轴芯51大致呈 圆柱形。所述轴芯51近基座10端的外周向内凹设有一圆环状的卡持槽511。所述十字卡环80套设于所述轴芯51的近基座10端且设于所述轴筒12台阶处的上方。所述十字卡环 80卡持于所述卡持槽511中。所述垫圈90套设于所述轴芯的近基座10端且设于所述轴承 30及所述十字卡环80之间。所述转子装置50的四周设有若干倾斜设置的扇叶52。所述 挡油环圈60套置于所述轴芯51上且位于所述轴承30的上方。所述轴承30的顶面、基部 421的底面及所述轴筒12的内周面构成一与所述沟槽121相连通的第一回油空间102 ;所 述轴承30与所述轴筒12的内底面之间设有一与所述沟槽121相连通的第二回油空间103。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当转子装置50环绕定子装置旋转时,所述扇叶52开始旋 转而所述轴承30内高速旋动的轴芯51,会在旋动过程中产生循环气流,将第二回油空间 103内的储油向上抛甩后沿着轴芯51上升,此时,所述润滑油会受阻于挡油环圈60向周侧 散溢,使润滑油由第一回油空间102经所述沟槽121回送至所述第二回油空间103。借此, 可以有效防止润滑油外泄并回收润滑油,减少润滑油的损耗及轴承30的磨耗,进而延长轴 承30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1于所述轴承30与所述轴 筒12的内周面之间设有至少一沟槽121,使得由于所述轴芯51旋转而渗出的润滑油,由第 一回油空间102经所述沟槽121回送至所述第二回油空间103,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润滑油外 泄并回收润滑油,减少润滑油的损耗及轴承30的磨耗,进而延长轴承30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1),其包括一基座(10),具有一支撑板(11)及一环绕一轴线形成于所述支撑板(11)顶面上的轴 筒(12);一电路板(20),穿置在所述轴筒(1 的外周面;一轴承(30),收容于所述轴筒(12)内,所述轴承(30)上设有沿轴线方向贯穿所述轴承 (30)的轴孔;一定子装置,穿置在所述轴筒(1 的外周面且与所述电路板00)叠合,所述定子装置 包括一套设于所述轴筒(12)的外周面且与所述电路板00)叠合的下线架(41)、一套设于 所述轴筒(12)的外周面的上线架(42)、一套设于所述轴筒(12)的外周面且设于所述上线 架(42)及所述下线架(41)之间的矽钢片(43);及一转子装置(50),具有一沿轴线方向穿经所述轴承(30)的轴孔的轴芯(5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0)与所述轴筒(1 的内周面之间设有至少一沟槽(121),所 述上线架0 具有一设于所述轴承(30)上方的基部021),所述基部021)向所述轴承 (30)凸伸有一环绕轴线延伸形成的环壁022),所述轴筒(12)设于所述环壁022)的内 侧且抵顶于所述基部G21)的底面,所述轴承(30)的顶面、基部021)的底面及所述轴筒 (12)的内周面构成一与所述沟槽(121)相连通的第一回油空间(102),所述轴承(30)与所 述轴筒(12)的内底面之间设有一与所述沟槽(121)相连通的第二回油空间(103),由于所 述轴芯(51)旋转而渗出的润滑油,由第一回油空间(102)经所述沟槽(121)回送至所述第 二回油空间(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1),其特征于所述沟槽 (121)由所述基座(10)的轴筒(12)的内周面向内凹设形成且沿轴线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 筒(12)的内表面设有一台阶结构,所述轴筒(12)上部的内周面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轴筒 (12)下部的内周面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 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1)还设有一套置于所述轴芯(51)上且位于所述轴承(30)上 方的挡油环圈(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 (30)为液压轴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其包括一基座,具有一支撑板及一环绕形成的轴筒;一收容于所述轴筒内及设有轴孔的轴承;一穿置在所述轴筒的外周面的定子装置,所述定子装置包括一下线架、一上线架及一矽钢片;一转子装置,具有一沿轴线方向穿经所述轴孔的轴芯;所述轴承与所述轴筒的内周面之间设有至少一沟槽,所述上线架具有一设于所述轴承上方的基部及一环绕轴线延伸形成的环壁,所述轴承的顶面、基部的底面及所述轴筒的内周面构成一与所述沟槽相连通的第一回油空间,所述轴承与所述轴筒的内底面之间设有一与所述沟槽相连通的第二回油空间。从而本实用新型具有多重防漏油结构的轴承风扇可以有效防止润滑油外泄并回收润滑油。
文档编号F04D29/063GK201827126SQ20102058071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6日
发明者方立忠 申请人:方立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