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及其所用泵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093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涡旋式压缩机及其所用泵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及其所用泵体。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借助于容积的变化来实现制冷剂的压缩,泵体零件的运动是在偏心轴 的直接驱动下进行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压缩腔,既不同于往复式的又不用于旋转式的,涡旋 式压缩机在密闭壳体里有互相啮合的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静涡旋盘固定在支架上,动涡 旋盘相对于静涡旋盘不进行自转,而是以公转的方式在两涡卷之间形成变化容积压缩机气 体,在背压力作用下,动涡旋盘基板紧紧的压在静涡旋盘上,防止轴向气体力推开动涡旋 盘,避免制冷剂气体泄漏而使压缩机的效率降低。因此,动涡旋盘基板紧贴在静盘端面高速滑动,滑动产生摩擦,使泵体温度升高, 并且产生磨损,增大机械摩擦损失。由于磨损类型多种多样,人们研究了许多表面抗磨技术,如表面化学处理、激光表 面强化、塑料喷涂、复合材料、新型抗磨损材料、添加润滑材料和从结构上进行合理的设计 等,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材料的耐磨性,从而提高运动部件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改善使用 性能。这些方法绝大多数是对整个表面进行处理,处理工期较长,且硬化层厚度较薄,在服 役中很快被磨损掉,失去对运动部件本身的保护作用,降低了运动部件在各种工况条件下 使用的有效性,而且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及其所用泵 体,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降低加工制造成本,并明显改善压缩机的性能,提高压缩机的使 用寿命。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静涡旋盘、动涡旋 盘、曲轴及电机转子,静涡旋盘固定在壳体内,曲轴同时与电机转子及动涡旋盘连接,静涡 旋盘的静端面与动涡旋盘的止推面相配合;静端面及止推面相接触的部分为接触部,该接 触部为平面,在静端面或止推面上设有相对于接触部向下凹陷的凹部阵列。—种涡旋式压缩机用泵体,包括静涡旋盘及动涡旋盘,静涡旋盘的静端面与动涡 旋盘的止推面相配合;静端面及止推面相接触的部分为接触部,该接触部为平面,在静端面 或止推面上设有相对于接触部向下凹陷的凹部阵列。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所述凹部阵列为多个均布的圆坑。所述圆坑的深度为0. 01毫米至0. 06毫米,直径为0. 02毫米至0. 8毫米,间距为 0. 2毫米至2毫米。所述凹部阵列为多个平行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为0. 02毫米至0. 8毫米,深度为0. 01毫米至0. 6毫米,间距为0. 2毫米至2毫米。所述凹槽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凹槽及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 第二凹槽相交叉而形成网状。所述凹槽为方槽或半圆槽。在所述动涡旋盘上设有型线,该型线与静涡旋盘配合,所述凹部阵列位于型线的 外侧区域。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进行说明。通过对自然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发现,生物体表大多呈现种种非光滑形 态,在不同环境中具有多种生态学功能,如减阻、脱附和耐磨等,这是生物为适应环境而经 过亿万年进化优化的结果,这些结果具有明显的工程学意义。在水中遨游的生物(如深海 鲨鱼)、山地与沙漠地带生物(如蜥蜴、穿山甲和海生的贝类)以及植物如竹材等的行为学、 生态学、形态学和磨损性能的观察试验和研究发现,这些生物普遍具有优良的脱附、减阻和 耐磨功能,而这些功能是与其体表的非光滑形态有密切关系。所以,在静涡旋盘的静端面或 动涡旋盘的止推面上设有相对于接触部向下凹陷的凹部阵列后,其摩擦副表面为非光滑的 纹理结构,可以提高接触表面的耐磨性,减少摩擦力和粘附力,减少摩擦系数,进而减少了 摩擦的功耗,提高了机械效率和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涡旋式压缩机用泵体的结构图。图2是动涡旋盘正面的形状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动涡旋盘的止推面的形状图。图4是图3的断面图。图5是实施例二中,动涡旋盘的止推面的形状图。图6是图5的第一种断面图。图7是图5的第二种断面图。图8是实施例三中,动涡旋盘的止推面的形状图。图9是图8的第一种断面图。图10是图8的第二种断面图。图11为采用实施例一所述泵体的压缩机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静涡旋盘,3、动涡旋盘,4、曲轴,5、电机转子,6、静端面, 7、止推面,8、接触部,9、凹部阵列,10、圆坑,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型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至图4所示为实施例一所述涡旋式压缩机用泵体的结构图,其包括静涡旋盘 2及动涡旋盘3,静涡旋盘2的静端面6与动涡旋盘3的止推面7相配合;静端面6及止推 面7相接触的部分为接触部8,该接触部8为平面,在止推面7上设有相对于接触部8向下 凹陷的凹部阵列9。其中,在动涡旋盘3上设有型线13,该型线13与静涡旋盘2配合,凹部阵列9位于型线13的外侧区域,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部阵列9为多个均布的圆坑10,圆坑的深度为 0. 03毫米,直径为0. 3毫米,间距为0. 9。本实施例由于在动涡旋盘3的止推面7上设有相对于接触部8向下凹陷的凹部阵 列9后,其摩擦副表面为非光滑的纹理结构,可以提高接触表面的耐磨性,减少摩擦力和粘 附力,减少摩擦系数,进而减少了摩擦的功耗,提高了机械效率和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图5、图6、图7为实施例二所示的止推面7的结构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部阵列 9为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凹槽11,其中的第一凹槽11为半圆槽(如图6所示)或方槽(如 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图8、图9、图10为实施例三所示的止推面7的结构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部阵列 9为多个平行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凹槽11及多个平行设置的第 二凹槽12,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2相交叉而形成网状。其凹槽为半圆槽(如图9所示) 或方槽(如图10所示)。所述凹槽的宽度为0. 2毫米,深度为0. 1毫米,间距为1. 2毫米。 本实施例的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图11所示为采用实施例一所述泵体的压缩机的结构图,其包括有壳体1,在壳体1 内设有静涡旋盘2、动涡旋盘3、曲轴4及电机转子5,静涡旋盘2固定在壳体1内,曲轴4同 时与电机转子5及动涡旋盘3连接,静涡旋盘2的静端面6与动涡旋盘3的止推面7相配 合;静端面6及止推面7相接触的部分为接触部8,该接触部8为平面,在静端面6或止推 面7上设有相对于接触部8向下凹陷的凹部阵列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 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静涡旋盘、动涡旋盘、曲轴及电机转子, 静涡旋盘固定在壳体内,曲轴同时与电机转子及动涡旋盘连接,静涡旋盘的静端面与动涡 旋盘的止推面相配合;其特征在于,静端面及止推面相接触的部分为接触部,该接触部为平 面,在静端面或止推面上设有相对于接触部向下凹陷的凹部阵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阵列为多个均布的圆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坑的深度为0.01毫米至0. 06 毫米,直径为0. 02毫米至0. 8毫米,间距为0. 2毫米至2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阵列为多个平行设置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宽度为0.02毫米至0. 8 毫米,深度为0. 01毫米至0. 6毫米,间距为0. 2毫米至2毫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 凹槽及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交叉而形成网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方槽或半圆槽。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涡旋盘上设有 型线,该型线与静涡旋盘配合,所述凹部阵列位于型线的外侧区域。
9.一种涡旋式压缩机用泵体,包括静涡旋盘及动涡旋盘,静涡旋盘的静端面与动涡旋 盘的止推面相配合;其特征在于,静端面及止推面相接触的部分为接触部,该接触部为平 面,在静端面或止推面上设有相对于接触部向下凹陷的凹部阵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用泵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涡旋盘上设有型 线,该型线与静涡旋盘配合,所述凹部阵列位于型线的外侧区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及其所用泵体,该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静涡旋盘、动涡旋盘、曲轴及电机转子,静涡旋盘固定在壳体内,曲轴同时与电机转子及动涡旋盘连接,静涡旋盘的静端面与动涡旋盘的止推面相配合;静端面及止推面相接触的部分为接触部,该接触部为平面,在静端面或止推面上设有相对于接触部向下凹陷的凹部阵列。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降低加工制造成本,并明显改善压缩机的性能,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4C18/02GK201851358SQ20102058062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6日
发明者单彩霞, 史正良, 李小雷, 洪国善, 潘健, 邹圆刚 申请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