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及离心导流方法

文档序号:5423352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及离心导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具有轴流风机流量大,可以要求设计成各种不同流量压力比的气流轴向进出的管道式离心风机及离心导流方法,属风机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1、轴流风机就是气流与风叶的轴同方向运行的风机,其性能特点是流量大、压力低;使用优点是安装简便、与管道同轴。其不足之处压力较低,无法实现长距离输送及工艺送排风。2、离心风机是将气流从叶轮前端中部吸入经圆周向外甩出,再从机壳切线方向的出风口排出的风机,其性能特点是可以要求设计成各种不同流量压力比的产品,满足长距离输送及工艺送排风的需求。其不足之处进出风口呈90°排布,安装位置较大且不能在同一轴线上布置风管。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两者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具有轴流风机流量大,可以要求设计成各种不同流量压力比的气流轴向进出的管道式离心风机及离心导流方法。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申请将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两者的长处集中的一种风机(管道式离心风机)上的设计,是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是充分利用轴流风机前进后出、方便安装布局的结构造型式;二是提高风压,使其在轴流风机的机型有利条件下达到离心风机的性能,以满足各种不同工艺的要求;三是科学设计,简化结构,降低加工费用,便于非标设备的拓展,具体体现在一是将机壳由传统的蜗壳状改变为圆筒状,风机整体成为一种极其简单的圆筒形结构,气流在同一轴线上从风机的前端吸入后端送出,极大地方便了安装并省略了其他辅助设施;二是叶轮设计成锥形前盘的离心式叶轮,按各种不同参数的要求,叶片可采用前向、径向、后向型式;三是在叶轮前盘的外周设置整流导流器,与机壳结合,使气流由通常的切线方向的出风口排出改变为直接从风机后部排出。本发明主要由叶轮、机壳、进出风端板、集流器、整流导流器、出风导流器、支座和电机组成。叶轮由叶片、前盘、后盘和轴盘组成,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可采用优质碳素钢或耐腐蚀不锈钢制造,经严格的动平衡校验,运转平稳。机壳做成承载负压的高强度结构,其材料也可按使用要求的不同采用优质碳素钢或耐腐蚀不锈钢制造。技术方案1 一种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机壳呈管道结构,进风端板、出风端板分别安装于机壳的前后端,气流从进风端板的圆口进入风机,从出风端板的圆口排出,达到气流同轴进出的目的;电机位于管道中心,离心式叶轮安装在电机轴上且离心式叶轮与进风端板之间设有集流器,其集流器收敛口适度插入叶轮的入口,顺利规束气流进入离心式叶轮;出风导流器安装于机壳内壁后部,其收敛端对准出风端板的圆口,规束气流由此排出; 整流导流器焊接于机壳内壁,其收敛端与离心式叶轮的上部外缘间隙配合。技术方案2 —种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的离心导流方法,其特征是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离心式叶轮旋转,离心式叶轮旋转所产生的吸甩作用,使气流从进风端板的圆口进入集流器,使气流由通常的切线方向的出风口排出改变为经出风导流器导流由出风端板的圆口排出,达到气流同轴进出的目的。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利用了轴流风机同轴进排风和离心风机压力高的优势,设计成一种全新的高压力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风机领域,使风机的压力上限由轴流风机的1000 提高到本发明的3500Pii,极大地拓展了同轴进排风风机的应用范围,满足了众多行业的需求;二是外形坚固、简洁、美观;三是安装极其简便,仅需装入管道中间即可使用;四是选材广泛,既可选用普通钢材,也可选用不锈钢材或塑料制造。


图1是管道式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参照附图1和2。一种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它包括进风端板1、集流器 2、机壳3、叶轮4、整流导流器5、电机6、电机座7、风机座9、出风导流器10、出风端板11 ; 机壳3呈管道结构,进风端板1、出风端板11分别安装于机壳3的前后端,气流从进风端板 1的圆口进入风机,从出风端板11的圆口排出,达到气流同轴进出的目的,即所述进风端板 1、出风端板11用端板固定螺栓12分别安装于机壳3的前后端,因叶轮4的吸甩作用,气流从进风端板1的圆口进入风机,从出风端板11的圆口排出,达到气流同轴进出的目的;电机 6位于管道中心,即电机6与电机座7用电机固定螺栓联接,电机座7焊接于机壳3内部;离心式叶轮4安装在电机6轴上且离心式叶轮4与进风端板1之间设有集流器2,其集流器2 收敛口适度插入叶轮4的入口,顺利规束气流进入离心式叶轮4 ;出风导流器10安装于机壳3内壁后部,其收敛端对准出风端板11的圆口(30-40度范围内任选项且包括端值),规束气流由此排出;整流导流器5焊接于机壳3内壁,其收敛端与离心式叶轮4的上部外缘间隙配合。所述电机座7焊接于机壳3内部。所述电机6与电机座7用电机固定螺栓8联接。所述整流导流器5与机壳3内壁组合成一定的角度(40-50度范围内且包括端值), 规束气流从叶轮4的周边甩出转变为轴向后排,即整流导流器5焊接于机壳3内壁,其收敛端与叶轮4的上部外缘间隙配合,整流导流器5与机壳3内壁组合成一定的角度,规束气流从叶轮4的周边甩出转变为轴向后排。所述机壳3外壁底部对称焊接有风机座9,即风机座9对称焊接于机壳3外壁底部。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的离心导流方法,启动电机6,电机带动离心式叶轮4旋转,离心式叶轮4旋转所产生的吸甩作用,使气流从进风端板1的圆口进入集流器2,使气流由通常的切线方向的出风口排出改变为经出风导流器导流由出风端板11的圆口排出,达到气流同轴进出的目的。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其特征是机壳呈管道结构,进风端板、出风端板分别安装于机壳的前后端,气流从进风端板的圆口进入风机,从出风端板的圆口排出,达到气流同轴进出的目的;电机位于管道中心,离心式叶轮安装在电机轴上且离心式叶轮与进风端板之间设有集流器,其集流器收敛口适度插入叶轮的入口,顺利规束气流进入离心式叶轮;出风导流器安装于机壳内壁后部,其收敛端对准出风端板的圆口,规束气流由此排出;整流导流器焊接于机壳内壁,其收敛端与离心式叶轮的上部外缘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电机座焊接于机壳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电机与电机座用电机固定螺栓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其特征是所述整流导流器与机壳内壁组合成一定的角度,规束气流从叶轮的周边甩出转变为轴向后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其特征是进风端板、出风端板用端板固定螺栓分别安装于机壳的前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其特征是所述机壳外壁底部对称焊接有风机座。
7.一种管道式轴流离心风机的离心导流方法,其特征是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离心式叶轮旋转,离心式叶轮旋转所产生的吸甩作用,使气流从进风端板的圆口进入集流器,使气流由通常的切线方向的出风口排出改变为经出风导流器导流由出风端板的圆口排出,达到气流同轴进出的目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具有轴流风机流量大,可以要求设计成各种不同流量压力比的气流轴向进出的管道式离心风机及离心导流方法,机壳呈管道结构,进风端板、出风端板分别安装于机壳的前后端,气流从进风端板的圆口进入风机,从出风端板的圆口排出,达到气流同轴进出的目的;电机位于管道中心,离心式叶轮安装在电机轴上且离心式叶轮与进风端板之间设有集流器,其集流器收敛口适度插入叶轮的入口,顺利规束气流进入离心式叶轮;出风导流器安装于机壳内壁后部,其收敛端对准出风端板的圆口,规束气流由此排出;整流导流器焊接于机壳内壁,其收敛端与离心式叶轮的上部外缘间隙配合。
文档编号F04D29/40GK102162470SQ20111004960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日
发明者吴伟, 吴澂喆 申请人:杭州日通风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