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开式多级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306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开式多级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中开式多级泵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具体为一种中开式多级泵。
技术背景[0002]多级泵是指很多单级泵简单串联组合在一起,它的输出水压可以很大,是离心泵的一种,也是依靠叶轮的旋转获取离心力。原有的多级泵体积庞大,效率较低,多级泵的转子部装的支承处于浮动状态,因此结构的抗震效果差。泵的维修需整个拆卸,使得维修十分不便而且也会影响泵的使用寿命。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开式多级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000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5]中开式多级泵,包括泵盖、流道、泵座、转子部装,所述泵盖盖在所述泵座上,所述泵座内贯穿着所述转子部装,所述转子部装的两端穿出所述泵座,所述转子部装上安装有两个以上的叶轮,所述两个以上的叶轮背靠背安装在所述泵座内,所述流道为双流道,所述泵座上设有吸入口和吐出口,所述转子部装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轴承部装和后轴承部装, 所述前轴承部装与所述泵座之间、所述后轴承部装与所述泵座之间均设有挡油罩,所述叶轮与所述泵座之间设有泵体后密封环、泵体前密封环,中间密封环、低压端密封腔密封环和高压端密封腔密封环。[000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泵座内还可设卸压管,所述泵座下连接有排油系统和排污系统,所述泵盖上连接有放气冲洗系统,所述排油系统、排污系统和放气冲洗系统都与同一出口管相连。所述中开式多级泵为中心线支撑。[0007]有益效果[0008]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工况设有不同的密封及冲洗结构,密封性能良好,同时采用双流道式结构,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水力效率较高;泵座上设吸入口和吐出口,使得维修不需拆卸管道、泵座、电机及泵盖,维修方便快捷。而且叶轮为背靠背安装,平衡了轴向力, 双流道式结构平衡了径向力,延长了机械密封及轴承的使用寿命。


[0009]图1为中开式多级泵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0011]参见图1,中开式多级泵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中开式多级泵,包括泵盖10、流道、泵座1和转子部装9,所述泵盖10盖在所述泵座1上,所述泵座1内贯穿着所述转子部装 9,所述转子部装9的两端穿出所述泵座1,所述转子部装9上安装有两个以上的叶轮13,所述两个以上的叶轮13背靠背安装在所述泵座1内,所述流道为双流道,所述泵座1上设有吸入口和吐出口,所述转子部装9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轴承部装11和后轴承部装7,所述前轴承部装11与所述泵座1之间、所述后轴承部装7与所述泵座1之间均设有挡油罩12,所述叶轮13与所述泵座1之间设有泵体后密封环2、泵体前密封环3,中间密封环4、低压端密封腔密封环和高压端密封腔密封环。[00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泵座1内还可设卸压管,所述泵座1下连接有排油系统5和排污系统6,所述泵盖10上连接有放气冲洗系统8,所述排油系统5、排污系统6和放气冲洗系统8都与同一出口管相连。所述中开式多级泵为中心线支撑。[001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从传统的整体泵脚、水冷型轴承体、单蜗壳等体积庞大型到现在的中心线支撑、可供选择的冷却方式(水冷、风冷、自然冷却)、双蜗壳、双流道等结构紧凑型泵,不仅使泵的外形更美观,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泵的可靠性。[0014]本实用新型中,多级泵的吸入口和吐出口均在固定的泵座上,对泵进行维修时,无需拆卸管路及电机,而且维修更换机械密封和轴承时,不需拆动泵座及泵盖,拆装极其简单。泵的流道采用蜗壳式,而非一般多级泵的导叶式,因此泵能保持较高的水力效率,且泵的高效区宽,泵的效率均达到国家标准A线或A线以上。[0015]本实用新型中,该泵级数多,压力高,叶轮局部采用由首级压出室经内流道(或外流道)直接到高压端,压出室布置在泵体中间或采用卸压管平衡两端机封腔的压力,这样高压端机械密封所承受的压力大大降低,延长了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叶轮采用背靠背安装, 大大平衡了轴向力,蜗壳采用双流道及180°倒置分布,使径向力得以平衡,泵座两端的轴承只需承受很小的轴向力及径向力,这样大大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0016]本实用新型中,泵体排油系统、排污系统、放气冲洗系统出口都汇总到一起与外界连接,符合环保要求,本实用新型使得中开式多级泵从无监测控制到目前的远程监控,真正实现了现场无人操作,与国外先进泵水平完全接轨。[001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中开式多级泵,包括泵盖、流道、泵座、转子部装,所述泵盖盖在所述泵座上,所述泵座内贯穿着所述转子部装,所述转子部装的两端穿出所述泵座,所述转子部装上安装有两个以上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的叶轮背靠背安装在所述泵座内,所述流道为双流道,所述泵座上设有吸入口和吐出口,所述转子部装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轴承部装和后轴承部装,所述前轴承部装与所述泵座之间、所述后轴承部装与所述泵座之间均设有挡油罩,所述叶轮与所述泵座之间设有泵体后密封环、泵体前密封环,中间密封环、低压端密封腔密封环和高压端密封腔密封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开式多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座内设有卸压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开式多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座下连接有排油系统和排污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开式多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上连接有放气冲洗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中开式多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系统、排污系统和放气冲洗系统都与同一出口管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开式多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开式多级泵为中心线支撑。
专利摘要中开式多级泵,包括泵盖、流道、泵座、转子部装,所述泵盖盖在所述泵座上,所述泵座内贯穿着所述转子部装,所述转子部装的两端穿出所述泵座,所述转子部装上安装有两个以上的叶轮,所述两个以上的叶轮背靠背安装在所述泵座内,所述流道为双流道,所述泵座上设有吸入口和吐出口,所述转子部装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轴承部装和后轴承部装,所述前轴承部装与所述泵座之间、所述后轴承部装与所述泵座之间均设有挡油罩,所述叶轮与所述泵座之间设有泵体后密封环、泵体前密封环,中间密封环、低压端密封腔密封环和高压端密封腔密封环。本实用新型密封性良好,不容易污染环境,结构紧凑、维修方便,效率较高且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04D29/42GK202326269SQ20112044601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3日
发明者李希春, 罗幼如 申请人:湖南天一奥星泵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