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风冷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479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离心式风冷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种罔心式风冷空压机
(-)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压泵。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对螺杆空压机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从而,促进了高效、低噪、高可靠性的空压机的发展。空压机油气冷却系统负担着把经过给增压后从油气分离器分离出来的高温气体和高温油降温的任务。为了降低风冷空压机冷却系统的噪音和增强散热性能,也从原先的轴流式风扇变成离心式风扇。但是现有技术离心式风冷空压机,离心风机直接吹拂油冷却器和气冷却器,其制冷效果过于剧烈,油冷却器里的油温降的太低,反而油冷却器油路系统出现凝水的问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离心式风冷空压机内油冷却器油路系统凝水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油路内不会产生冷凝水的离心式风冷空压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式风冷空压机,包括一个油气冷却系统,所述的油气冷却系统包括离心式风机、气冷却器、油冷却器,所述离心式风机进风口与大气相连,所述离心式风机出风口连接到气冷却器上的气冷却器进风口,所述气冷却器上的气冷却器出风口连接到油冷却器上的油冷却器进风口,所述的油冷却器上的油冷却器出风口与大气相连。进一步,所述油气冷却系统还包括一个内设有风道的导风罩,所述离心式风机、油冷却器、气冷却器通过导风罩内的风道相互连接。采用所述导风罩而不是皮管,使得风机、油冷却器、气冷却器之间的气流比较顺畅,不至于浪费。进一步,所述的油冷却器上还设有次级油冷却器进风口,所述的离心式风机与次级油冷却器进风口之间还设有一连接支路;所述的次级油冷却器进风口靠近油冷却器上的热油进口侧,所述的油冷却器进风口靠近油冷却器上的冷油出口侧。这样设计,使得油冷却器内热油首先由离心式风机出来连接支路的冷风直接降温,后由经过气冷却器之后的温风缓慢降温使得出来的冷油出口的油温不至于过冷导致油路管道凝水。进一步,所述的离心式风机紧靠着导风罩下侧,所述油冷却器紧靠着导风罩上侧,这样设计以减少导风罩的体积。进一步,所述离心式风机出风口向上穿过风道正对着设于气冷却器下侧的气冷却器进风口,所述气冷却器出风口位于气冷却器上侧;所述油冷却器宽度宽于气冷却器,所述次级油冷却器进风口位于所述油冷却器下侧宽于气冷却器的位置,次级油冷却器进风口与离心式风机之间的连接支路通过位于气冷却器侧的导风罩内的风道实现。这样设计使得导风罩内的风道设置最为方便,且离心式风机的风量能够有效运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同现有风冷空压机一致,其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冷却系统内离心式风机输送的冷却风在经过油冷却器前首先要经过气冷却器加热成微热的风。[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的进入油冷却器的冷却风先经过气冷却器加热,使得不至于对油冷却器内的油降温过度,形成凝水。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油气冷却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油气冷却系统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I结合附图1,一种离心式风冷空压机,包括一个油气冷却系统,所述的油气冷却系统包括一个离心式风机2、气冷却器3、油冷却器4,所述离心式风机2进风口与大气I相连,所述离心式风机2出风口连接到气冷却器3上的气冷却器进风口,所述气冷却器3上的气冷却器出风口连接到油冷却器4上的油冷却器进风口,所述的油冷却器4上的油冷却器出风口与大气I相连。所述油冷却器的上设有热油进口 11和冷油出口 12,所述气冷却器的上设有热气进口 13和冷气出口 14。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同现有风冷空压机一致,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油气冷却系统内离心式风机2输送的冷却风在经过油冷却器4前首先要经过气冷却器3加热成微热的风,并且由于离心机风量大,也不会出现散热效果不足而导致空压机高温当机的问题,能够使油始终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不至于导致凝水。实施例2结合附图2至3,一种离心式风冷空压机,包括一个油气冷却系统,所述的油气冷却系统包括一个离心式风机2、气冷却器3、油冷却器4,所述离心式风机2进风口与大气I相连,所述离心式风机2出风口连接到气冷却器3上的气冷却器进风口,所述气冷却器3上的气冷却器出风口连接到油冷却器4上的油冷却器进风口,所述的油冷却器4上的油冷却器出风口与大气I相连。所述油冷却器的上设有热油进口 11和冷油出口 12,所述气冷却器的上设有热气进口 13和冷气出口 14。所述的油冷却器4上还设有次级油冷却器进风口 8,所述的离心式风机2与次级油冷却器进风口 8之间还设有一连接支路6 ;所述的次级油冷却器进风口靠近热油进口侧,所述的油冷却器进风口靠近冷油出口侧。这样设计,使得油冷却器4内热油首先由离心式风机2出来连接支路6的冷风直接降温,使得油冷却器内的热油不至于降温达不到要求,然后 在经气冷却器出来的微热的风控温到合适温度。所述油气冷却系统还包括一个内设有风道的导风罩7,所述的离心式风机2紧靠着导风罩7下侧,所述油冷却器4紧靠着导风罩7上侧,所述离心式风机2、气冷却器3、油冷却器4通过导风罩7内的风道相互连接。所述离心式风机出风口向上穿过风道正对着设于气冷却器下侧的气冷却器进风口,所述气冷却器出风口位于气冷却器上侧;所述油冷却器宽度宽于气冷却器,所述次级油冷却器进风口 8位于所述油冷却器4下侧宽于气冷却器3的位置,次级油冷却器进风口与离心式风机2之间的连接支路6通过位于气冷却器3侧的导风罩内的风道实现。这样设计使得导风罩内的风道设置最为方便,且离心式风机的风量能够有效运用。采用所述导风罩而不是皮管,使得风机、油冷却器、气冷却器之间的气流比较顺畅,并减少导风罩的体积。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同实施例I 一致,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油气冷却系统内设有连接支路6使得油冷却器内热油首先由离心式风机出来的冷风直接 降温,使得油冷却器内的热油不至于降温达不到要求,然后在经气冷却器出来的微热的风控温到合适温度,达到油路管道防凝水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离心式风冷空压机,包括一个油气冷却系统,所述的油气冷却系统包括离心式风机、气冷却器、油冷却器,所述离心式风机进风口与大气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风机出风口连接到气冷却器上的气冷却器进风口,所述气冷却器上的气冷却器出风口连接到油冷却器上的油冷却器进风口,所述的油冷却器上的油冷却器出风口与大气相连。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离心式风冷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冷却系统还包括一个内设有风道的导风罩,所述离心式风机、油冷却器、气冷却器通过导风罩内的风道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离心式风冷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冷却器上还设有次级油冷却器进风口,所述的离心式风机与次级油冷却器进风口之间还设有一连接支路;所述的次级油冷却器进风口靠近油冷却器上的热油进口侧,所述的油冷却器进风口靠近油冷却器上的冷油出口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式风冷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冷却系统还包括一个内设有风道的导风罩,所述离心式风机、油冷却器、气冷却器通过导风罩内的风道相互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式风冷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式风机紧靠着导风罩下侧,所述油冷却器紧靠着导风罩上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式风冷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风机出风口向上穿过风道正对着设于气冷却器下侧的气冷却器进风口,所述气冷却器出风口位于气冷却器上侧;所述油冷却器宽度宽于气冷却器,所述次级油冷却器进风口位于所述油冷却器下侧宽于气冷却器的位置,所述次级油冷却器进风口与离心式风机之间的连接支路通过位于气冷却器侧的导风罩内的风道实现。
专利摘要一种离心式风冷空压机,包括一个油气冷却系统,所述的油气冷却系统包括离心式风机、气冷却器、油冷却器,所述离心式风机进风口与大气相连,所述离心式风机出风口连接到气冷却器上的气冷却器进风口,所述气冷却器上的气冷却器出风口连接到油冷却器上的油冷却器进风口,所述的油冷却器上的油冷却器出风口与大气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的进入油冷却器的冷却风先经过气冷却器加热,使得不至于对油冷却器内的油降温过度,形成凝水。
文档编号F04B39/06GK202370797SQ20112057297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岑焕军, 黄集骏 申请人:宁波德曼压缩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