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有静压支撑装置的内啮合齿轮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7800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置有静压支撑装置的内啮合齿轮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啮合齿轮泵,尤其是一种设置有静压支撑装置的内啮合齿轮栗。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内啮合齿轮泵通常包括泵体和设于泵体内的外齿轮和内齿轮,所述外齿轮和内齿轮紧靠一边相啮合,而另一边则被月牙板隔开。所述月牙板将外齿轮和内齿轮之间的非啮合区域隔成两个空间,两齿轮脱啮的空间是吸油区,而趋向啮合的空间是压油区。外齿轮一般与传动轴相连或者制成一体,并由驱动装置带动旋转。当内啮合齿轮泵工作时,外齿轮高速旋转并带动内齿轮旋转,在外齿轮与内齿轮传动的过程中,两齿轮脱啮的吸油区密闭空间容积增大,形成负压,从泵体上的进油口吸入油液,而两齿轮趋向啮合的压油区密闭空间容积缩小,将油液从泵体上的出油口挤出。然而目前的上述内啮合齿轮泵主要存在下述问题内啮合齿轮泵工作时,输出压力越高,内齿轮所受的径向不平衡力就越大,内齿轮外周与支撑它的泵体之间的摩擦力、发热就越大,磨损严重,导致齿轮泵的机械效率降低,寿命变短。上述缺陷在高压(高于12Mpa)内啮合齿轮泵上的表现尤其明显,这也就造成了目前国内生产内啮合齿轮泵时压力规格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静压支撑装置的内啮合齿轮泵,这种内啮合齿轮泵能够借助内齿轮外周侧设有的静压支撑装置来承受内齿轮的径向不平衡力,减小内齿轮与其支撑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内齿轮外周与其支撑之间的发热磨损,进一步提高齿轮泵的工作效率,并延长齿轮泵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置有静压支撑装置的内啮合齿轮泵,包括泵体、设于泵体内紧靠一边相啮合的外齿轮和内齿轮以及设于外齿轮和内齿轮之间的月牙板,所述月牙板将外齿轮和内齿轮之间的非啮合区域分隔成吸油区和压油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于内齿轮外侧对应于内部的压油区设置静压支撑装置,该静压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泵体内用于承托内齿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具有与内齿轮外圆周配合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上对应于压油区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通过内齿轮上设有的若干小孔与压油区连通。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凹槽沿内齿轮外圆周延伸至覆盖外齿轮和内齿轮的压油区。更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凹槽同时覆盖外齿轮和内齿轮的啮合区。进一步的,同常规技术一样,本发明中所述泵体内于外齿轮和内齿轮的两侧均设置浮动侧板,所述月牙板通过导销固定在两侧浮动侧板上。更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浮动侧板上固定有限制月牙板移动的止动销。所述止动销通常设置在月牙板的上方。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月牙板的内圆弧面与外齿轮的齿顶接触,而月牙板的外圆弧面与内齿轮的齿顶接触。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支撑板呈圆弧形。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在实际工作时,两齿轮压油区内的部分油液经小孔进入支撑板上的凹槽内用以承受内齿轮受到的径向不平衡力,该部分油液进入凹槽后使得内齿轮外周与其支撑之间形成了一层很薄的油膜,把内齿轮外周与其支撑相隔离,相比常规技术,不仅减小了内齿轮作用于其支撑上的正压力,而且变固体的干摩擦为液体的粘性摩擦,大大减小了内齿轮外周受到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齿轮泵的机械效率。同时油膜的流动也带走了粘性摩擦所产生 的热量,从而降低了内齿轮外周与其支撑之间的磨损,延长了整个齿轮泵的使用寿命,也更有利于提高内啮合齿轮泵的输出压力。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泵体;2、外齿轮;3、内齿轮;4、支撑板;5、凹槽;6、月牙板;7、导销;8、止动销;9、小孔;A、吸油区;B、压油区。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结合图I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这种设置有静压支撑装置的内啮合齿轮泵,其具有泵体I,泵体I内同常规技术一样设有紧靠一边相哨合的外齿轮2和内齿轮3,所述外齿轮2和内齿轮3的两侧均设置浮动侧板(图中未画出),浮动侧板上通过导销7固定有月牙板6,该月牙板6位于外齿轮2和内齿轮3之间并将外齿轮2和内齿轮3的非啮合区域分隔成两个空间,其中两齿轮脱啮的空间是吸油区A,与泵体I上的进油口(图上未画出)连通,而两齿轮趋向啮合的空间是压油区B,与泵体I上的出油口(图上未画出)连通,具体见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动侧板上还固定有限制月牙板6移动(向上浮动)的止动销8,该止动销8位于月牙板6的上方。并且所述月牙板6的内圆弧面与外齿轮2的齿顶接触,而月牙板6的外圆弧面与内齿轮3的齿顶接触。本发明的设计要点在于所述泵体I内于内齿轮3外侧对应于内部的压油区B设置静压支撑装置,该静压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泵体I内用于承托内齿轮3的支撑板4,本实施例中该支撑板4呈圆弧形,其内圆弧面与内齿轮3外圆周配合,并且圆弧面上对应于压油区B设有一个凹槽5,所述凹槽5通过内齿轮3上设有的若干小孔9 (本实施例图I中可见两个小孔9)与压油区B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5沿内齿轮3外圆周延伸至同时覆盖外齿轮2和内齿轮3的压油区B和啮合区,具体见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外齿轮2同常规技术一样与传动轴(图中省略)相连,并由电机(图中省略)带动旋转,泵体I内于外齿轮2两侧固定端盖(图中省略),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至端盖上。外齿轮2旋转时带动内齿轮3旋转,在外齿轮2与内齿轮3传动的过程中,两齿轮脱啮的吸油区A密闭空间容积增大,形成负压,从泵体I上的进油口吸入油液,而两齿轮趋向啮合的压油区B密闭空间容积缩小,将油液从泵体I上的出油口挤出。本发明在实际工作时,压油区B内的部分油液经小孔9进入支撑板4上的凹槽5内用以承受内齿轮3受到的径向不平衡力,该部分油液进入凹槽5后使得内齿轮3外周与其支撑之间形成了一层很薄的油膜,把内齿轮3外周与其支撑相隔离,相比常规技术,不仅减小了内齿轮3作用于其支撑上的正压力,而且变固体的干摩擦为液体的粘性摩擦,大大减小了内齿轮3外周受到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齿轮泵的机械效率。同时油膜的流动也带走了粘性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了内齿轮3外周与其支撑之间的磨损,延长了整个齿轮泵的使用寿命,也更有利于提高内啮合齿轮泵的输出压力。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设置有静压支撑装置的内啮合齿轮泵,包括泵体(I)、设于泵体(I)内紧靠一边相啮合的外齿轮(2)和内齿轮(3)以及设于外齿轮(2)和内齿轮(3)之间的月牙板(6),所述月牙板(6)将外齿轮(2)和内齿轮(3)之间的非啮合区域分隔成吸油区(A)和压油区(B);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I)内于内齿轮(3 )外侧对应于内部的压油区(B)设置静压支撑装置,该静压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泵体(I)内用于承托内齿轮(3)的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具有与内齿轮(3)外圆周配合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上对应于压油区(B)设有至少一个凹槽(5),所述凹槽(5)通过内齿轮(3)上设有的若干小孔(9)与压油区(B)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设置有静压支撑装置的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沿内齿轮(3)外圆周延伸至覆盖外齿轮(2)和内齿轮(3)的压油区(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有静压支撑装置的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同时覆盖外齿轮(2)和内齿轮(3)的啮合区。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设置有静压支撑装置的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Cl)内于外齿轮(2)和内齿轮(3)的两侧均设置浮动侧板,所述月牙板(6)通过导销(7)固定在两侧浮动侧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置有静压支撑装置的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侧板上固定有限制月牙板(6 )移动的止动销(8 )。
6.根据权利要求I或4或5所述的设置有静压支撑装置的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月牙板(6)的内圆弧面与外齿轮(2)的齿顶接触,而月牙板(6)的外圆弧面与内齿轮(3)的齿顶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设置有静压支撑装置的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呈圆弧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有静压支撑装置的内啮合齿轮泵,包括泵体、设于泵体内紧靠一边相啮合的外齿轮和内齿轮以及设于外齿轮和内齿轮之间的月牙板,月牙板将外齿轮和内齿轮之间的非啮合区域分隔成吸油区和压油区;其特征是泵体内于内齿轮外侧对应于内部的压油区设置静压支撑装置,该静压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泵体内承托内齿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具有与内齿轮外圆周配合的圆弧面,圆弧面上对应于压油区设有至少一凹槽,凹槽通过内齿轮上设有的若干小孔与压油区连通。本发明通过静压支撑装置来承受内齿轮的径向不平衡力,减小内齿轮外周与其支撑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降低两者的发热和磨损,从而提高齿轮泵的输出压力和机械效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4C15/00GK102966535SQ20121042956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杜彦亭, 孙伟光, 郭登飞, 姚威, 郭烽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