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隔声罩通风吸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513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机隔声罩通风吸声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机隔声罩通风吸声结构,尤其适用于室内大型风机的通风降噪。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U形吸声罩和长条形小孔,所述罩体由罩体钢板、罩体阻尼层、罩体隔声层、罩体吸声层和罩体保护层组成,所述U形吸声罩由U形罩钢板、U形罩吸声层和U形罩保护层组成。所述长条形小孔贯通罩体。所述U形吸声罩对应长条形小孔位置焊接于罩体保护层上,将长条形小孔居中包含在内。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同时满足室内风机隔声、吸声、进风和通风冷却的需求,简化了风机隔声罩进风和通风冷却的结构,提高了隔声罩可靠性,降低了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风机隔声罩通风吸声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机隔声罩通风吸声结构,特别适用于有降噪、通风、冷却需求的室内大型风机。本风机隔声罩通风吸声结构将通风、吸声结构结合,同时无需额外冷却设备,简化了隔声罩结构,降低了成本。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大型风机在各行业的大量应用,室内风机噪声逐渐成为影响员工健康的重要因素。风机噪声的来源有很多,各类噪声源的频率各异,故通常用隔声罩将整个设备屏蔽来降噪。由于风机需要进风和通风冷却,故需在封闭罩体上加设通风和冷却结构。这种传统隔声罩设计方式会大大增加罩体体积,而且额外的结构也会增加罩体成本并降低其可靠性。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3]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简化风机隔声罩进风和通风冷却结构的方案。
[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风机隔声罩通风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长条形小孔和U形吸声罩,所述罩体由罩体钢板、罩体阻尼层、罩体隔声层、罩体吸声层、罩体保护层组成,所述长条形小孔贯通罩体,所述U形吸声罩置于罩体内侧,由U形罩钢板、U形罩吸声层、U形罩保护层组成。
[0006]所述长条形小孔宽10mm?2Ctam,长800mm?1200mm。
[0007]所述U形罩吸声层至少采用厚度30mm?60_的矿洛棉、玻璃棉、超细玻璃棉中的一种。所述U形吸声罩对应长条形小孔的位置焊接于罩体保护层,将长条形小孔居中包含在内。所述U形吸声罩长度与长条形小孔长度一致,宽度为60_?100mm。
[0008]本发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解决传统风机隔声罩需额外附加进风和通风冷却结构的不足,从而简化风机隔声罩结构,增加罩体可靠性,降低罩体成本,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是本发明罩体外俯视示意图。
[0010]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0011]图中:1_罩体,2-U形吸声罩,3-长条形小孔,4-罩体钢板,5-罩体阻尼层,6-罩体隔声层,7-罩体吸声层,8-罩体保护层,9-U形罩钢板,10-U形罩吸声层,11-U形罩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0013]本发明是一种风机隔声罩通风吸声结构,包括罩体(1)、U形吸声罩(2)和长条形小孔(3)。罩体(1)由罩体钢板(4)、罩体阻尼层(5)、罩体隔声层(6)、罩体吸声层(7)和罩体保护层⑶组成。U形吸声罩由U形罩钢板(9)、U形罩吸声层(10)和U形罩保护层
(11)组成。长条形小孔⑶贯通罩体(1)。U形吸声罩⑵对应长条形小孔(3)位置焊接于罩体保护层(8)上,将长条形小孔(3)居中包含在内。用本发明所述结构将风机密封包围,可同时满足隔声、吸声、进风和通风冷却的需求。
[001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机隔声罩通风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长条形小孔和U形吸声罩,所述罩体由罩体钢板、罩体阻尼层、罩体隔声层、罩体吸声层、罩体保护层组成,所述长条形小孔贯通罩体,所述U形吸声罩置于罩体内侧,由U形罩钢板、U形罩吸声层、U形罩保护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隔声罩通风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长条形小孔宽1mm ?20mm,长 800mm ?1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隔声罩通风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U形罩吸声层至少采用厚度30mm?60mm的矿洛棉、玻璃棉、超细玻璃棉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隔声罩通风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U形吸声罩对应长条形小孔的位置焊接于罩体保护层,将长条形小孔居中包含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隔声罩通风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U形吸声罩长度与长条形小孔长度一致,宽度为60mm?100mm。
【文档编号】F04D29/66GK104329294SQ201310336714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2日
【发明者】张崇欣, 李克民, 周亚博, 崔安民, 武国平, 李金山, 李永红 申请人:张崇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