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式吹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46686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背负式吹叶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负式吹叶机。该吹叶机包括:机架,该机架包括背板,所述背板限定了背板平面;以及吹风机系统,该吹风机系统连接至所述机架。所述吹风机系统包括具有驱动轴的马达,所述驱动轴限定了轴线,其中所述轴线相对于所述背板平面形成大约5度至大约35度的夹角。
【专利说明】背负式吹叶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叶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背负式吹叶机。
【背景技术】
[0002]吹叶机是一种园艺工具,用于推动气体从喷嘴喷出以移除诸如树叶、树枝等庭院碎屑。通常,这些设备包括诸如内燃机或者电动机的动力源,以驱动吹风机在压力作用下排出气体。在大多数的吹叶机设计中,从吹风机排出的气体在被引导穿过输出部位之前,必须穿行一些类型的弯头或者弯曲管道,这样会导致设备的效率降低。另外,现有的吹叶机通常设计成使马达(通常是吹叶机最重的部分)远离使用者的背部,这种设计增加了使用者的负担并导致使用者不能舒适地佩戴该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由使用者佩戴的吹叶机,该吹叶机包括:机架,该机架包括背板,背板限定了背板平面;以及吹风机系统,该吹风机系统连接至机架。吹风机系统包括具有驱动轴的马达,驱动轴限定了轴线,其中轴线相对于背板平面形成大约5度至大约35度的夹角。
[0004]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由使用者佩戴的吹叶机,该吹叶机包括机架,该机架包括背板和从背板延伸的底板,其中背板和底板之间形成夹角。该吹叶机还包括吹风机系统,该吹风机系统连接至机架的底板。另外,背板和底板之间的夹角为大约55度至大约85度。
[0005]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由使用者佩戴的吹叶机,该吹叶机包括:机架,该机架包括背板,背板限定了背板平面;以及吹风机系统,该吹风机系统连接至机架。吹风机系统包括外壳,外壳限定了腔室和至少部分地位于腔室中并且具有旋转轴线的叶轮。外壳限定了大体上垂直于叶轮的旋转轴线的工作平面,其中外壳的工作平面相对于背板平面形成大约55度至大约85度的夹角。
[0006]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由使用者佩戴的吹叶机,该吹叶机包括:机架;以及吹风机系统,该吹风机系统连接至机架。吹风机系统包括外壳,外壳限定了腔室和至少部分地位于腔室中并且具有旋转轴线的叶轮。外壳限定了大体上垂直于叶轮的旋转轴线的工作平面。该吹叶机还包括输出管,输出管限定了从其中穿过的轴线,输出管的轴线大体上与工作平面配合。
[0007]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由使用者佩戴的吹叶机,该吹叶机包括:机架,该机架包括背板,背板限定了背板平面;以及吹风机系统,该吹风机系统连接至机架。吹风机系统包括具有重心的马达,并且其中当从背板平面垂直地测量距离和长度时,背板平面和重心之间的距离小于吹叶机的整体长度的一半。
[0008]通过参照详细的描述和相应的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将会变得明显。【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由使用者佩戴着的背负式吹叶机的第一侧视图;
[0010]图2是图1所示的吹叶机的第二侧视图;
[0011]图3是图1所示的吹叶机的后视图;
[0012]图4是图1所示的背负式吹叶机的吹风机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0013]在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实施方式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本申请文件中的实施方式的细节和下文中所描述的或者附图中所显示的元件的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或者实施。另外,应该理解的是,此处所使用的措辞和术语是以描述为目的而不应被理解为用作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图1至图4显示了由使用者佩戴的类似背包的吹叶机10。该吹叶机10包括:机架14 ;捆束(未示出),该捆束用于将机架14系在使用者身上;吹风机系统18,该吹风机系统18连接至机架14 ;以及输出管22,该输出管22用于引导吹风机的排气。在使用过程中,吹风机系统18产生能够从给定的区域清理树叶、树枝和其他碎屑的高压气流。在所显示的实施方式中,机架14上的吹风机系统18的定向允许在不使用弯头或者其他弯曲管道的情况下连接输出管22。由此,本实用新型降低了气体阻力,并从而提高了设备的效率。
[0015]如图1和图2中所显示,吹叶机10的机架14为吹风机系统18提供安装点,并且该机架14的形状使得使用者能够舒适地佩戴。在所显示的实施方式中,机架14大体上呈“L”形,并具有背板26和底板34,背板26限定了背板平面30,底板34从背板26的底部38延伸并且限定了底板平面42。当佩戴吹叶机10时,机架14的背板26接触使用者的背部,并且大体上与使用者的脊柱配合(图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背板26的轮廓能够更好地对应使用者背部的曲率。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背板26可以包括诸如泡沫材料或者织物的衬垫以增加舒适度。
[0016]机架14的底板34从背板26的接近底部38的部位延伸,并且与背板26形成夹角A。夹角A优选为大约55度至大约85度。在所显示的实施方式中,夹角A为大约65度。
[0017]如图1、图2和图4所显示的,吹风机系统18连接至机架14,并且包括:马达46 ;叶轮48,该叶轮48由马达46驱动;以及外壳50,该外壳50至少部分地包围叶轮48并且具有气体入口 54和气体出口 58。在使用过程中,马达46驱动(例如旋转)叶轮48以使得叶轮48把气体吸入到气体入口 54中以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出口 58排出。更具体地,所显示的吹风机系统18是离心式吹风机,其具有的叶轮48轴向地吸入气体通过入口 54以把气体离心地迫出出口 58。
[0018]在所显示的实施方式中,吹风机系统18通过三个隔振元件62 (例如橡胶垫片、弹簧等)连接至机架14。在所显示的实施方式中,隔振元件62在吹风机系统18和机架14(例如底板34)之间延伸。在使用过程中,隔振元件62至少部分地吸收和消除在使用过程中由吹风机系统18形成的任何振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更少的或者更多的隔振元件62。
[0019]吹风机组件的马达46包括驱动轴64,该驱动轴64限定了从其中穿过的轴线66。当吹风机组件18组装时,驱动轴64的轴线66相对于背板平面30形成夹角B (图1)。夹角B优选为大约5度至大约35度。在所显示的实施方式中,夹角B为大约25度。在所显示的实施方式中,马达46是内燃型马达,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电动机或者其他类型的动力源。
[0020]马达46相对于机架14的定位允许马达46的重心CG设置为更加靠近使用者的背部,从而使得背负式吹叶机10的佩戴更加舒适和易于携带。更具体地,当从背板26垂直地测量每一个距离时,重心CG与背板26之间的距离16 (S卩,CGd)小于吹叶机10的整体长度L 的一半(即,CGd < L/2)。
[0021]参考图4,吹风机系统18的外壳50限定了腔室68,该腔室68限定了气体入口 54和气体出口 58。在操作过程中,马达46使得叶轮48在外壳50中旋转,从而使得气体通过入口 54吸入并且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出口 58排出。虽然在附图中没有显示,但是外壳5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通道或者壁以引导腔室68中的气体。外壳50还限定了工作平面70,该工作平面70大体上垂直于叶轮48的旋转轴线66。在所显示的实施方式中,工作平面70相对于背板平面30形成夹角C。夹角C为大约55度至大约85度。在所显示的实施方式中,夹角C为大约65度。
[0022]输出管22从外壳50的气体出口 58延伸并且引导吹风机系统18的高压排气。在所显示的实施方式中,输出管22包括连接到气体出口 58的柔性部74,以及从柔性部74延伸到管出口 76刚性部78。在组装时,使用者可以调整刚性部78,将刚性部78用作喷嘴以从吹风机系统18引导高压气流。当柔性部74呈直线并且与刚性部78对齐时(例如,“直线配置”时),输出管22沿着管轴线82延伸。
[0023]在所显示的实施方式中,输出管22的管轴线82能够与外壳50的工作平面70配合并且位于外壳50的工作平面70中(图1)。另外,在所显示的实施方式中,当输出管22的刚性部78位于静止位置(rested position)时(例如,柔性部74呈直线时(直线配置)),轴线82大体上垂直于叶轮48的旋转轴线(以及垂直于驱动轴64的轴线66)。通过输出管22的管轴线82与外壳50的工作平面70配合并且位于外壳50的工作平面70中,由吹风机系统18产生的高压气流直接从出口 58排出,并且在不会遇到任何不必要的阻力(例如,在弯管或者类似结构中穿行的阻力)的情况下穿过输出管22。
[0024]输出管22还包括控制把手86,该控制把手86连接至刚性部78以帮助使用者控制输出管22的方向。在所显示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把手86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的诸如触发器或者节流阀(throttle)的控制器90,以调整马达的速度、引燃等。
[0025]虽然本实用新型描述的实施方式与吹叶机相关,但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诸如风机吸尘器(blower vacs)等的其他设计中使用类似的形状和定向。
[0026]虽然已经参考了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在如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一个或者多个独立方面的范围和精神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型和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由使用者佩戴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该吹叶机包括: 机架,该机架包括背板,所述背板限定了背板平面;以及 吹风机系统,该吹风机系统连接至所述机架,其中所述吹风机系统包括具有驱动轴的马达,所述驱动轴限定了轴线,其中所述轴线相对于所述背板平面形成大约5度至大约35度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大约2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系统通过至少一个隔振元件连接至所述机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底板,并且其中所述隔振元件在所述吹风机系统和所述底板之间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背板大体上与使用者的背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限定了重心,并且其中当从所述背板平面垂直地测量距离和长度时,所述背板平面和所述重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吹叶机的整体长度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该吹叶机还包括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连接至所述吹风机系统,并且在至少一种配置中沿着管轴线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轴线大体上垂直于所述驱动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包括刚性部和柔性部,在直线配置时,所述刚性部和所述柔性部沿着所述管轴线延伸。
10.一种由使用者佩戴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该吹叶机包括: 机架,该机架包括背板和从所述背板延伸的底板,其中所述背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夹角;以及 吹风机系统,该吹风机系统连接至所述机架的底板;并且 其中所述夹角为大约55度至大约85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大约65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系统通过至少一个隔振元件连接至所述底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背板大体上与使用者的背部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该吹叶机还包括输出管,该输出管连接至所述吹风机系统,并且至少在直线配置时沿着管轴线延伸,所述管轴线大体平行于所述机架的所述底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该吹叶机还包括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连接至所述吹风机系统,并且至少在直线配置时沿着管轴线延伸,所述管轴线与所述背板形成大约55度至大约85度的夹角。
16.一种由使用者佩戴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该吹叶机包括: 机架,该机架包括背板,所述背板限定了背板平面;以及 吹风机系统,该吹风机系统连接至所述机架,所述吹风机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限定了腔室和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腔室中并且具有旋转轴线的叶轮,其中所述外壳限定了大体上垂直于所述叶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工作平面;并且 其中所述外壳的工作平面相对于所述背板平面形成大约55度至大约85度的夹角。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大约65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系统通过至少一个隔振元件连接至所述机架。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大体上与使用者的背部配口 ο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该吹叶机还包括输出管,所述输出管包括柔性部和刚性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该吹叶机还包括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连接至所述外壳,并且至少在直线配置时沿着管轴线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管轴线位于所述工作平面中。
22.一种由使用者佩戴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该吹叶机包括: 机架; 吹风机系统,该吹风机系统连接至所述机架,所述吹风机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限定了腔室和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腔室中并且具有旋转轴线的叶轮,所述外壳限定了大体上垂直于所述叶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工作平面;以及 输出管,该输出管连接至所述外壳,并且至少在直线配置时沿着管轴线延伸,并且所述管轴线位于所述工作平面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包括柔性部和从所述柔性部延伸的刚性部,并且其中所述输出管的轴线由所述刚性部限定。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该吹叶机还包括具有驱动轴的马达,其中所述叶轮绕所述驱动轴旋转。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柔性部位于静止位置时,所述输出管的轴线大体上与所述工作平面配合。
26.一种由使用者佩戴的吹叶机,其特征在于,该吹叶机包括: 机架,该机架包括背板,所述背板限定了背板平面;以及 吹风机系统,该吹风机系统连接至所述机架,所述吹风机系统包括具有重心的马达,并且其中当从所述背板平面垂直地测量距离和长度时,所述背板平面和所述重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吹叶机的整体长度的一半。
【文档编号】F04D25/08GK203412787SQ201320280586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C·C·塔克瑞, C·K·龙 申请人:创科户外产品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