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磁驱动式磁力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998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内磁驱动式磁力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内磁驱动式磁力泵,包括泵体(1)、泵盖(2)、泵轴(3)、叶轮(4)、内磁转子(5)、隔离套(6)、外磁转子(7)、连接架(8)、驱动轴(9),其特征是:外磁转子(7)安装在泵轴(3)的轴端上,内磁转子(5)安装在驱动轴(9)上带动外磁转子(7)和泵轴(3)转动。其形成隔离套(6)外部受压,大大提高了隔离套承压能力。
【专利说明】内磁驱动式磁力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磁力泵。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磁力泵包括泵体、泵盖、泵轴、叶轮、内磁转子、隔离套、外磁转子、连接架、驱动轴,内磁转子安装在泵轴的轴端上,隔离套与泵盖密封固定连接使泵轴和内磁转子密封起来,外磁转子安装在驱动轴上,外磁转子与隔离套内的内磁转子配合带动内磁转子和泵轴转动,从而实现动力的无接触传递。
[0003]现有技术磁力泵由于内磁转子安装在泵轴的轴端上、外磁转子安装在驱动轴上、隔离套与泵盖密封固定连接使泵轴和内磁转子密封起来,隔离套承受内腔压力作用,即隔离套承受内腔压力下的拉力作用。要提高隔离套的承受压力(拉力)能力就需要加厚隔离套的壁厚,和选择优良的材质制造隔离套,相应也提高了制造成本。
[0004]采用金属材质的隔离套时,隔离套切割磁力线产生磁涡流损失,发出大量热能,使隔离套区域温度上升,很容易造成汽蚀现象发生。
[0005]而采用非金属隔离套时,尽管消除了磁涡流损失,但因非金属隔离套抗拉强度较差,很难用于高压(扬程或泵腔压力较高)工况,制约了其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内磁驱动式磁力泵,以改善隔离套的受力状况,提高隔离套的承受工况压力能力,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0007]本实用新型磁力泵包括泵体1、泵盖2、泵轴3、叶轮4、内磁转子5、隔离套6、外磁转子7、连接架8、驱动轴9,其特征是:外磁转子7安装在泵轴3的轴端上,隔离套6与连接架8后端密封固定连接使泵轴3和外磁转子7密封起来,内磁转子5安装在驱动轴9上,内磁转子5与隔离套6外的外磁转子7配合带动外磁转子7和泵轴3转动。
[0008]本实用新型内磁转子5安装在驱动轴9上,隔离套6与连接架8后端密封固定连接,外磁转子7安装在泵轴3的轴端上,内磁转子5与隔离套6外的外磁转子7配合带动外磁转子7和泵轴3转动,其使隔离套6形成承受外部压力作用,即隔离套由原来的承受内腔压力下的拉力作用变成受外部的压力作用,使隔离套6相对大大提高了承受工作压力能力,提高了用于高压(扬程或泵腔压力较高)工况的使用能力。利于隔离套6采用非金属材质,消除金属隔离套带来的磁涡流损失,和磁涡产生的热量等不良结果。
[0009]本实用新型与普通磁力泵相同造成简便、装配容易,维修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现有技术隔离套内腔承受压力示意图。[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隔离套6外部承受压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实用新型磁力泵包括泵体1、泵盖2、泵轴3、叶轮4、内磁转子5、隔离套6、外磁转子7、连接架8、驱动轴9,外磁转子7安装在泵轴3的轴端上,隔离套6与连接架8后端密封固定连接使泵轴3和外磁转子7密封起来,内磁转子5安装在驱动轴9上,内磁转子5与隔离套6外的外磁转子7配合带动外磁转子7和泵轴3转动。
[0015]本实用新型隔离套6呈外部受压,对于隔离套6,特别是非金属隔离套6,其外部承压强度超过内腔承压强度的3倍以上,因此,在相同的设计压力条件下,本结构形式,可将隔离套6设计的更薄,减小磁隙,增大磁力驱动器的扭矩。
[0016]下面给出的是2个相同型号玻璃钢材质的隔离套,分别承受内腔压力和外部压力,变形量试验检测数据。
[0017]
【权利要求】
1.内磁驱动式磁力泵,包括泵体(I)、泵盖⑵、泵轴⑶、叶轮⑷、内磁转子(5)、隔离套(6)、外磁转子(7)、连接架(8)、驱动轴(9),其特征是:外磁转子(7)安装在泵轴(3)的轴端上,隔离套(6)与连接架(8)后端密封固定连接使泵轴(3)和外磁转子(7)密封起来,内磁转子(5)安装在驱动轴(9)上,内磁转子(5)与隔离套(6)外的外磁转子(7)配合带动外磁转子(7)和泵轴(3)转动。
【文档编号】F04D13/02GK203685600SQ201320682865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李岩, 孙玉全, 徐云显, 聂磊 申请人:丹东通博泵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