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瓶专用淌酸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6010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瓶专用淌酸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药工业中的器具,特别是与转盘式冲瓶机配套,可输送强酸(如硫酸或清洁液)、强碱类腐蚀性介质,对输液瓶进行淌酸淌碱处理的装置。
现有的对输液瓶进行淌酸淌碱处理的耐腐蚀泵均为卧式泵,在其传动部分与离心叶轮交接处装有密封装置,但该密封装置在强腐蚀性介质中易磨损,产生泄漏现象,造成不安全因素,腐蚀泵体的运转部分,其使用寿命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不会产生泄漏现象的输液瓶专用淌酸泵。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电机,泵体,传动轴,离心叶轮和导管,传动轴穿过泵体,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离心叶轮连接,其特点是,泵体由卧式改为立式,且在传动轴的位于泵体内的下部位置固定装有密封叶轮,密封叶轮的结构与现有的离心叶轮结构相同,只是它们的入液口相反,离心叶轮的下面中间有一圈入液口,其上面封闭,而密封叶轮是在上面中间有一圈入液口,下面封闭,且密封叶轮的直径大于离心叶轮的直径。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叶轮主剖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如
图1,泵体1为立式,电机2固定在泵体1的上部外表面,泵体1下部外表面与泵壳3连接,泵壳3固定在支架4上,传动轴5两端穿过泵体1,上端与电机1连接,下端与安装在泵壳3内的离心叶轮6连接,在传动轴5的位于泵体1内的下部位置上安装有密封叶轮7,密封叶轮7如图2、3,其结构与现有的离心叶轮相同,所不同的是密封叶轮7的下底面为密封面,中心有一孔,用以穿过传动轴5,其上面中间有一圈入液口8,在密封叶轮7的轴套侧壁上开有横向小通孔9,且密封叶轮7的直径大于离心叶轮6,泵体1内固有圆形上、下挡板10、11,上挡板10中心有一小圆孔,用以穿过传动轴5,下挡板11中心有一稍大一点的圆孔,用以穿过密封叶轮7的轴套,密封叶轮7的叶轮上表面与下挡板11的底面留有间隙,只须保证密封叶轮7运转时不与下挡板11底面摩擦即可,离心叶轮6的叶轮出口与导管12连接,导管12的出口13与配套的冲瓶机连接。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下面放置装有强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容器,将离心叶轮6及其入口14浸入强腐蚀性液体介质中,启动电机2,带动离心叶轮6和密封叶轮7运转,在离心叶轮6的作用下,强腐蚀性液体介质不断从离心叶轮6的入口14吸入,并经离心叶轮6的出口从导管12的出口13喷出,喷到所配接的冲瓶机上的瓶口内,尔后流回本实用新型下面装有强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容器内,再次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由于没有装配密封件,在工作过程中,总会有一部分受到上压力作用的强腐蚀性液体介质随传动轴5流入泵体1内,当这部分液体介质顺传动轴5流到密封叶轮7时,它们会从密封叶轮7的轴套侧壁上的横向小通孔9直接流入密封叶轮7的入液口8,或者从密封叶轮7的轴套顶部流出落下,从密封叶轮7和下挡板11之间的间隙汇同该间隙压出的液体一同流入密封叶轮7的入液口8,密封叶轮7的运转就将这部分液体介质甩回泵体1的下部,密封叶轮7的流出量大于它和下挡板11之间间隙流出的液体量,且由于密封叶轮7的直径大于离心叶轮6的直径则密封叶轮7的离心力大于离心叶轮6的离心力,所以流向密封叶轮7入液口8的液体介质可完全被反压回下挡板11下段的泵体1内,不会溢出下挡板11之上,同时密封叶轮7的运转产生一个反相的压力,使泵体1内的液体介质不会继续上升,在运转中实现平衡,从而起到了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无需密封装置,只在传动轴上安装一个反压密封叶轮,同样起到密封效果,且不会发生磨损和泄漏现象,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瓶专用淌酸泵,它包括有电机2,泵体1,传动轴5,离心叶轮6和导管12,传动轴5穿过泵体1,一端与电机2连接,另一端与离心叶轮6连接,其特征在于泵体1为立式,在传动轴5的位于泵体1内的下部位置固定装有密封叶轮7,密封叶轮7的下底面为密封面,上面中间有一圈入液口8,且密封叶轮7的直径大于离心叶轮6的直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瓶专用淌酸泵,其特征在于密封叶轮7的轴套侧壁上开有横向小通孔9。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瓶专用淌酸泵,其特征在于密封叶轮7的叶轮上表面与泵体1内的下挡板11底面留有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对输液瓶进行淌酸淌碱处理的装置,它改卧式泵体为立式泵体,并在传动轴上加装一只反压密封叶轮,省去了原泵体中的密封装置,同样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文档编号F04D7/06GK2067334SQ9021151
公开日1990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1月5日 优先权日1990年1月5日
发明者庄德康, 陈士祥, 韩宝文 申请人:庄德康, 陈士祥, 韩宝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