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冷却液柱塞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3969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床冷却液柱塞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塞泵,特别是输送机床冷却液的交流电柱塞泵。
现有国内使用的机床冷却液泵均为小电机带动的离心泵,这整套冷却液输送装置有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不易制造和安装,在使用中易出故障,常有渗漏现象,难于维修,功率规格单一且偏大,故耗电较多;鉴于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87204441公开了一种机床冷却液柱塞泵,它明显地简化了现有泵的结构,可制成适合小型机床用的泵,节省电能,但其流量不够均匀,散热效果较差而不宜长时间使用,且使用寿命还待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床冷却液柱塞式泵,其结构简单、造价低、耗电较少、流量均匀、使用寿命较长、散热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案是,在已有的由线圈、缸体、柱塞、硅二极管、吸液阀和排液阀组成的基础上,泵的壳体两端分别安装有凹形空间的上盖和下盖,缸体采用铜材制成,缸体的内壁和柱塞外壁电镀有工业硬质铬。
下面,依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


图1所示的其结构示意图为一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述。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减震垫1、上盖2、排液阀弹簧3、壳体4、挡圈5、下盖6、吸液阀7、吸液接头8、主弹簧9、缸体10、密封圈11、硅二极管12、排液阀13、线圈14、柱塞15。
本泵主要由线圈14、缸体10、柱塞15、硅二极管12、吸液阀7和排液阀13构成,在本的壳体4两端分别安装了带凹形空间的上盖2和下盖6,缸体10采用铜材,在缸体10内壁和柱塞15的外壁皆电镀有工业硬质铬。线圈14装于壳体4中,线圈14两端与上盖2和下盖6间各有一密封圈11,使液体不能渗入壳体4内的电气元件中,在上盖2的顶部装有减震垫1,吸液阀7装于缸体10靠下盖6的一端,主弹簧9则置于吸液阀7和柱塞15间,柱塞15的下端依次装入排液阀弹簧3、排液阀13和挡圈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泵在输入电压220v时,经优化的较佳匹配为,柱塞外径和缸体内径为16.5~26.5mm,线圈数为3500~4200匝,线径为0.38~0.63mm;在输入电压为36V时,柱塞外径和缸体内径为16.5~26.5mm,线圈数800~1200匝,线径0.38~0.63mm。
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看,以交流电柱塞泵代替机床上常规的冷却液泵,可简化泵结构、降低造价、节省电能,在泵的壳体两端安装可储存一定液体的带凹形空间的上盖及下盖,可使其工作平稳,流量均匀;缸体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铜材,可有效地让液流将线圈中产生的热量带走,因而轮班使用机床时,不至于过热而损坏泵;在泵的缸体和柱塞上电镀工业硬质铬,使泵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权利要求1.一种机床冷却液柱塞泵,主要由线圈14、缸体10、柱塞15、硅二极管12、吸液阀7和排液阀13构成,其特征是壳体4两端分别安装带凹形空间的上盖2和下盖6,缸体10为铜材制成,缸体10内壁和柱塞15外壁电镀有工业硬质铬。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冷却液柱塞泵,其特征是线圈14两端与上盖2和下盖6间各有一密封圈11,上盖2顶部装有减震垫1。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床冷却液柱塞泵,其特征是当线圈14的输入电压为220v时,泵的较佳匹配是,柱塞15外径及缸体10内径为16.5~26.5mm,线圈数为3500~4200匝,线径为0.18~0.28mm。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床冷却液柱塞泵,其特征是当线圈14的输入电压为36v时,泵的较佳匹配是,柱塞15外径及缸体10内径为16.5~26.5mm,线圈数为800~1200匝,线径为0.38~0.63mm。
专利摘要机床冷却液柱塞泵。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液体输送设备,特别是在机床上使用的冷却液柱塞泵。本泵在现有的由线圈、缸体、柱塞、硅二极管、吸液阀和排液阀组成基础上,在壳体两端分别安装带储液空间的上盖及下盖,缸体采用铜材,缸体及柱塞上电镀有工业硬质铬。本泵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造价低、体积小、耗电少、流量均匀、散热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文档编号F04B17/03GK2128975SQ9222474
公开日1993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9日
发明者张攸仕, 赵国伦 申请人:张攸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