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721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扇的改进,这种电扇的台架可分离成基座和支柱。
现有电扇的台架一般可分离成基座与支柱,日本的已审定实用新型专利58478/1982(F16M11/20)所介绍的电扇便是其中一个可举之例。这类电扇的基座顶面设有凹入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柱底端的支承部分可插入上述支柱支承部分中,基座背面设有通孔,将螺纹体从基座背面一侧经由通孔旋入支柱上的螺纹孔中,基座与支柱便被连接起来。对于这种电扇来说,在基座与支柱彼此连接起来的条件下,装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将与装在支柱上的第二接线端导通,以此来给马达供电。
然而,当基座上的电源线接在插座上时,第一接线端是通电的,因此,在基座与支柱相分离的状态下,不小心使电源线接在插座上并触摸第一接线端将发生电击的危险。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使电扇在基座与支柱在相分离时避免发生电击现象。
本发明概述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所述,所提出的电扇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通过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为可通断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是因固定元件对基座与支柱的固紧作用而被启动的,它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卸下固定元件时又使之断电。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2所述,所提出的电扇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其作用方式是从基座底面一侧接合支柱的支承部分;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通过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为可通断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的作用方式是,在已被装入基座的支柱上,固定元件在其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可使开关启动,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之断电。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3所述,所提出的电扇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其作用方式是与支柱上从基座底面伸出的支承部分接合;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为可通断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开关的动作部分从基座底面外伸,该开关的作用方式是,在固定元件被装在从基座底面伸出的支承部分上时,固定元件将使开关启动,该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之断电。
可推荐采用使保险开关的动作部分位于基座底端以上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5所述,所提出的电扇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为可通断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作用方式是,在基座与支柱被固定元件固紧时,支柱将使开关启动,该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之断电。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6所述,所提出的电扇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其作用方式是从基座底面一侧接合支柱的支承部分;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为可通断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作用方式是,在已被装入基座的支柱上,固定元件在其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可导致支柱启动开关,该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之断电。
在该结构中,可推荐采用为基座设置加强装置的方案,该加强装置在支承部分与支柱支承部分的分离方向上对支柱起增强作用。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8所述,所提出的电扇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配置给支柱的可动固定元件,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固紧在基座上而使基座与支柱得到固紧;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为可通断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是因固定元件对基座与支柱的固紧作用而被启动的,它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被卸下时又使之断电。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9所述,所提出的电扇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为可通断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是因固定元件对基座与支柱的固紧作用而被启动的,它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两根电源线同时中断。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0所述,所提出的电扇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其作用方式是从基座底面一侧接合支柱的支承部分;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为可通断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作用方式是,在已被装入基座的支柱上,固定元件在其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可使开关启动,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两根电源线同时中断。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1所述,所提出的电扇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其作用方式是与支柱上从基座底面伸出的支承部分接合;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为可通断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开关的动作部分从基座底面外伸,该开关的作用方式是,在固定元件被装在从基座底面伸出的支承部分上时,固定元件将使开关启动,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两根电源线同时中断。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2所述,所提出的电扇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为可通断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作用方式是,在基座与支柱被固定元件固紧时,支柱将使开关启动,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两根电源线同时中断。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3所述,所提出的电扇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配置给支柱的可动固定元件,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固紧在基座上而使基座与支柱得到固紧;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为可通断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是因固定元件对基座与支柱的固紧作用而被启动的,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被卸下时又使两根电源线同时中断。
就第一接线端两根电源线可同时中断的方案来说,保险开关的推荐型式包括为每根电源线均设置触点的单个开关。
可推荐采用为每根电源线均设置开关的方案,而且成对开关在支柱支承部分上彼此相对,二者方位角相差约180°。
附图简介

图1是如本发明某一实施例所述台架组件主要部分的截面放大图。
图2是略去固定元件的台架主要部分截面放大图。
图3是基座中底座的主要部分截面放大图。
图4是支柱螺纹体的仰视图。
图5是支柱螺纹体的侧视图。
图6是台架组件主要部分的截面放大图。
图7是台架组件的截面放大图。
图8是台架组件的仰视图。
图9是处于分解状态的台架截面放大图。
图10是略去固定元件的台架仰视图。
图11是支柱的仰视图。
图12是基座中底座的仰视图。
图13是基座平面图。
图14是表示电扇外形的透视图。
图15是电扇的电路图。
图16所示电路图表示如本发明所述的另一实施例。
图17是电路实施例主要部分的截面放大图。
图18是基座中底座的仰视图。
图19是如另一实施例所述基座的底座仰视图。
图20是如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述主要部分的截面放大图。
图21是略去固定元件的主要部分截面放大图。
图22是装有固定元件的主要部分截面放大图。
图23是如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述主要部分的仰视放大图。
图24是沿图23(含固定元件)中的A-A线所做的截面图。
图25是沿图23(不含固定元件)中的A-A线所做的截面图。
图26是如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述主要部分(含固定元件)的截面放大图。
图27是略去固定元件的主要部分截面放大图。
图28是如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述主要部分(含固定元件)的截面放大图。
图29是略去固定元件的主要部分截面放大图。
图30是如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述主要部分(含固定元件)的截面放大图。
图31是略去固定元件的主要部分截面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电扇1对本发明的某一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标号2表示一台电扇1的台架,它包括基座3;以可拆方式装在底座3上的支柱4;由支柱4支承、并可在其上滑动的滑动导管5;以及支承在滑动导管5顶端并可作上下移动的颈部接头(图中未加表示)。颈部接头上支承着可作左右移动的电扇头部(装有电动马达)。标号6表示以可拆方式装在马达上的风扇,而标识7表示以可拆方式装在风扇头部并将风扇6罩住的护罩。
基座3由合成树脂底座8及金属盖9构成,底座8的底面设有开口,而金属盖9可将该开口封住。标号10表示支柱支承部分,它大致位于基座3的中心部分。基座3的顶面上设有环绕支柱支承部分的环形凹槽11,同时,基座3上还设有环绕支柱支承部分10底部的类似凹槽12。标号13表示一定位凸块(见图13),它是从支柱支承部分10的周缘处向其内侧上下方向延伸而成的,该定位凸块嵌入设在上述支柱4支承部分25上的定位凹槽33中,从而将支柱4固紧在基座3上。标号14表示设在底座8上的一环形连接槽(见图7),它位于支柱支承部分10周缘的底端,其作用是使上述金属盖9的一环形竖块24嵌入其中。
标号15表示某一设在底座8背面的悬式加强肋,它使底座8周缘与定位凸块13相连并隔出一个电源线16的贮物腔17,同时,该加强肋还通过衬套18支承着电源线16。加强肋15因形成于定位凸块13而对定位凸块13具有加固作用。标号19表示一固定在底座8背面的接线板(见图9),其上的开关等接线器由设在底座8上的动作元件来操纵。标号21表示位于另一定位凸块13处的保险开关,该保险开关固定在由底座8背面延伸而成的悬式凸起物(图中未加表示)上。保险开关21的动作部分22从金属盖9处伸至其背面。在固定元件35与上述支柱的支承部分25旋合时,固定元件35的动作会导致向第一接线端的供电。由于保险开关21的动作部分22位于基底周缘的底端以上,同时也位于支柱4支承部分的底端以上,因此,即使基座在没有固定元件35的情况下落在地板之类的台面上,动作部分22也不会被启动。标号23表示位于支柱支承部分下部的第一接线端,它接收来自接线板19的电源。
构成金属盖9上支柱支承部分10的是一开口,沿这个开口的周缘分布着经加压上撬而成的近似环形竖片24,其作用是与设在底座8中支柱支承部分10周缘底端处的连接槽14相嵌合。
标号25表示支柱4下部的支承部分,它包括与支柱4一体的柱座26和固定在柱座26上的螺纹套28,该螺纹套28上的螺纹部分27可与上述固定元件35相旋合。在支承部分25顶部与柱座26相近处设有环形凸缘29。从环形凸缘29处向下伸出的环形肋骨30可嵌入底座8顶面的凹槽11中,同时,支承部分25的柱座底端处还设有嵌合部分31,它可嵌入支柱支承部分10下缘的凹槽12中。标号32表示支承部分25底面的第二接线端,它与支柱支承部分10底端处的第一接线端保持可拆卸连接,以此向马达供电。标号33表示位于支柱4柱座26侧面的定位凹槽,它与支柱支承部分10上的定位凸块13相对。在支承部分25插入支柱支承部分10中时,定位凹槽33可以通过让定位凸块13嵌入其中而锁定支承部分25相对于支柱支承部分10的位置,同时它还可以抑制支承部分25的转动。标号34表示位于螺纹套28定位凹槽33处的连接爪,在支承部分25完全插入支柱支承部分10中时,该连接爪可与支柱支承部分10的底面接合,从而临时性地将支柱4固定在基座3上。
标号35表示用来将支柱4固紧在基座3上的环形合成树脂固定元件,其外缘、内缘及底缘构成的截面大致为U形。固定元件35的作用是通过将其内缘内表面上的螺纹部分36旋入支柱4的螺纹部分27而将支柱4固定在基座3上。固定元件35大致正对着基座3上支柱支承部分10周缘的下端,在被旋入支柱4的螺纹部分27时,它会压迫保险开关21的动作部分22。固定元件35上设有若干条使内、外缘相连的加强肋。其中的某一加强肋更高一些,其作用是与某一从支柱支承部分10下端向下伸出的扩展肋骨相接触,以免固定元件过紧。
图15描绘了该实施例的电路。标号37表示控制电路,它经由降压电路38而与第一接线端23相连,其中,电源是经降电路38降压至预定电压值后才供给控制电路的。标号39表示某一装在接线板19上并含有一个开关(图中未加表示)的操作开关电路,其作用是将开关的操作信号输出至控制电路37。标号40表示基于控制电路37的信号而对马达加以控制的马达驱动电路,而标号42所示摇动马达驱动电路则依据控制电路37的信号控制摇动马达43,进而使风扇头产生左右方向的摇动。
在如该实施例所述的电路中,保险开关21包括一个为插座44至第二接线端32之间的电源线而设的常开开关,如图15所示。
以下介绍支柱4在基座3上的安装方法。在支柱4的支承部分25插入支柱支承部分10中时,定位凸块13会嵌入定位凹槽33中。在这一插接动作中,由于定位凹槽33与定位凸块13相嵌,支承部分25不会发生转动,因而不会发生对接线端23,32施加压力并使之损坏的现象。
在支柱4的支承部分25被完全装入基座3的支柱支承部分10中时,支承部分25柱座26上的连接爪34会与支柱支承部分10的底面相接合,从而将基座3与支柱4临时地固紧。在通过旋合安装固定元件35时,需要使支柱4与基座3一同反向旋转。由于基座3已被临时固紧,因此只需握住支柱4便可完成反转动作,这一措施也可以避免基座3在反转过程中脱落。所以上述处理具有更好的装配工艺性。
在对临时固紧的基座3及支柱4加以反向旋转并将固定元件35旋入支承部分25的螺纹部分27中之后,基座3与支柱4便被固接好了。继续旋紧固定元件35将会使保险开关21的动作部分22受到固定元件35的压迫,从而使电源经由接线端23,32输入马达中,这样便完成了基座3与支柱4的装配。
被旋入的固定元件35正对着支柱支承部分10的周缘及支承部分25的盘面,因此支柱支承部分10与支承部分25可以被可靠地固紧,同时支柱4可以被稳定地装在基座3上而不发生摇晃。普通结构中固定元件的螺纹是经由支柱支承部分上的一个通孔而从基座底面一侧旋入的,与此相比,在支承部分25外缘旋入固定元件35的做法将增大支承部分25与固定元件35之间的螺旋接合面积,因而可以增强支柱4的支承强度,从而使支柱4稳定地被基座支承。
在支承部分25顶部的环形肋骨30嵌入支柱支承部分10顶缘凹槽11的同时,支承部分25底部的接合部分31也会嵌入支柱支承部分10下缘的凹槽12中,因此,在支柱4受到槽向外力作用时,即使固定元件35未被旋入或未被完全旋紧,环形肋骨30与凹槽11以及接合部分31与凹槽12之间的接合作用也会保证支柱4被稳定地支承住。
在基座3不意被踩踏时,支柱支承部分10的周缘易于发生沿其内侧方向的径向变形,但在本发明中,由于支承部分25的接合部分31嵌入支柱支承部分10下部的凹槽12中,同时金属盖9的竖片24也嵌入接合槽14中,因此支柱支承部分10的强度得以提高,这样就避免了支柱支承部分10周缘的变形。
如果支柱4的环形凸缘29不意被踩踏,它将易于发生向上的弯曲变形,但在本发明中,由于支承部分25的环形肋骨30嵌入支柱支承部分10上缘的凹槽11中,而且支承部分25的接合部分31也嵌入支柱支承部分10的下缘中,所以支柱4下部的强度得以提高,支柱4的变形也因此而得以避免。
此外,固定元件35对保险开关21的启动作用是在支柱4被装入基座3中以及固定元件35被旋入支柱4的支承部分25中时才发生的。换言之,保险开关21只有在基座3与支柱4被可靠固紧时才会启动,因此,如果在支柱4与基座相分离时不小心触摸到第一接线端23,那么即使电源线插在插座上也不会被电击。另外,在固定元件尚未被装好而使支柱4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条件下,上述措施可以保证电扇无法接电运转,这样便进一步保证其安全性。
保险开关21的动作部分22位于基座3周缘的底端以上,因此,即使基座3在拆除固定元件35的情况下落在地板一类的台面上,保险开关21的动作部分22也不会被地板之类台面所启动,因此电击事件上得以有效地避免。
在上述实施例中,保险开关21仅设在插座44至第一接线端23之间电源线的一根线上,其实,插座44至第一接线端23之间的两根电源线上均可设置保险开关,如图16所示。在某一根电源线中断的条件下,如果使用者在接地状态下触碰到与另一根电源线相连的某个触点,那么漏电现象将极易发生,因此线路结构设计应保证第一接线端23不易被导通。而在两根电源线均可中断的本实施例中,为防止漏电而采取的第一接线端23部分的结构型式得到了简化。
图17和图18中表示了一种关于两根电源线均断开的结构型式,其中,双根电源线上设置了一个带有常开触点的双触点保险开关21,且保险开关21的动作部分22由固定元件35驱动。由于单个保险开关21即可中断两根电源线,因此该结构更为简单。
在图19中,每根电源线上都设置了保险开关21,21,为此每个保险开关21,21的动作部分22,22均应被固定元件35驱动。在该结构中,保险开关21,21在支柱支承部分10上的位置可推荐采取在大约180°方位上彼此相对的形式。与采用单个保险开关21的方案相比,在采用两个保险开关21,21的结构中,保险开关21,21动作部分22,22的回复力会导致一个较大的作用力,该作用力的方向恰好是使固定元件35与支柱4相脱离的方向。因此,如果保险开关21,21偏置在支柱支承部分10的某一侧,那么保险开关21,22动作部分22,22的回复力将作用在使固定元件35撬动的方向上,从而带来固定元件35操作性差的问题。而对于保险开关21,21在大约180°方位上彼此相对配置的结构来说,保险开关21,22动作部分22,22的回复力并不是偏心地作用在固定元件35上,因此固定元件35的操作性能并未被削弱。
在上述实施例中,固定元件35是被旋入并固紧在支柱4的支承部分25上的,但在图20至图22中,支承部分25的侧面大致相对位置设有近似圆柱的凸部45,同时固定元件35内表面也设有近似L形的连接槽46,支承部分25上的凸部45可嵌入该连接槽46中。该结构中固定元件35的装配方法是在凸部45嵌入连接槽46的条件下,使固定元件35顺着连接槽46在支柱轴向移动,然后顺着连接槽46转动固定元件35,直至凸部45越过连接槽46末端的锁紧凸缘47为止。完成这种装配方式之后,固定元件35压迫着保险开关21的动作部分22,从而实现了第一接线端23电源的接通。
如图21和22所示,可推荐采取使连接槽46的水平部分倾斜的方式,倾斜程度以凸部45接近末端时固定元件35贴紧基座为限,这样,基座3与支柱4即可通过固定元件35的旋转而得到牢固的固紧。
与前述实施例相比,在该结构中,装、拆固定元件35时的旋转动作较为简单,因此装拆操作性得到了改进。
此外,支柱4的支承部分25以及固定元件35还可采取图23至图25所示的结构。亦即,在支承部分25的侧面设置相对的凹槽48,同时固定元件35也被做成扁圆形,其内侧表面上设有沿固定元件35纵向分布的、可插接在凹槽48中的连接肋49。
如图23和图25所示,该结构中的支承部分25是从固定元件35上无连接肋49的一端插入其中的,固定元件35的移动方向如图23中箭头所示,而且连接肋49以图24所示方式嵌八凹槽48中。连接肋49以如下方式倾斜越靠近末端则越接近基座3,而凹槽48的倾斜方式也具在连接肋49的插接方向上逐渐贴紧基座3的特点,因此,固定元件35通过其滑动便可使基座3与支柱4相互靠近并固紧。凹槽48和连接肋49上分别设有相应的凸50、凹部51,在连接肋49嵌入凹槽48中时,上述凸、凹部50、51可相互咬合,因此固定元件35不会脱落。
在固定元件35装好之后,它便驱动保险开关21以接通通向第一接线端23的电流,如图24所示。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支柱4的支承部分25是从基座3的支柱支承部分10处伸向其底面一侧的,而固定元件35则将伸出基座3底面的支承部分25固紧,从而使基座3与支柱4连成一体。但图26和图27所示实施例采取的却是另一种结构带螺纹53a的固定元件53在穿过开在支柱支承部分10底面的通孔52后又被旋入支承部分25的底面中,从而使支柱4与基座得以固紧,固定元件53在使基座3与支柱4固紧的同时也压迫保险开关21使之启动。
在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结构中,保险开关21是由固定元件35、53驱动的,但图28和图29所示的另一种结构则是保险开关21被设置在其动作部分22可由支柱4驱动的位置上,同时基座3的支柱支承部分10底面处配有可将支柱4上顶的弹性构件54,因此,如果仅仅将支柱4的支承部分25插在支柱支承部分10中,保险开关21是不会被支柱4启动的,只有将固定元件53旋入支承部分25中,保险开关21才会被支柱4启动。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固定元件35、53的设计方案是将其从基座3底面一侧装在支柱4上,其实其设计方案也可采取从基座3顶面一侧装配的方式,如图30和图31所示。
以下结合图30及图31对该实施例加以详述。标号55表示合成树脂固定元件,其外缘、内缘及顶缘所构成的截面大致为U形,其内缘下部的内表面上设有螺纹部分56,内缘上还设有向内侧延伸、并且可以与支柱4上的环形凸缘29相接触的环形凸缘57。标号58表示设在基座中支柱支承部分10周缘上的环形凹槽,其上的螺纹部分59中可旋入固定元件55的螺纹部分56。
在该实施例中,支柱4的支承部分被嵌入基座3的支柱支承部分10中,且固定元件55因被旋入基座3的凹槽58中而起着固接作用。在这种状态下,如图30所示,固定元件55的环形凸缘57因与支柱4的环形凸缘29相接触而将支柱4与基座3固接起来,此时,固定元件55外缘的压迫作用因启动保险开关21的动作部分22而使接线端23接通电流。
该实施例也可采用图16至图19所示实施例的一项方案,即两根电源线16均被中断。
综上所述,对于如本发明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来说,在基座与支柱相分离的状态下,电击事件可以有效地得到防止,同时,接电状态只有在基座与支柱被固定元件固紧时才可能实现,因此,在基座与支柱尚未固紧好的不稳定状态下,电扇是不可能被误用的,这样就获得了更好的安全效果。
对于如本发明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来说,在基座与支柱相分离状态下可以保证不发生电击现象,同时,接电状态只有在基座与支柱被固定元件固紧时才可能实现,因此,在基座与支柱尚未固紧好的不稳定状态下,电扇是不可能被误用的,这样就改善了电扇的安全性。用固定元件从基座底面一侧固紧支柱的做法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固定元件未被外露的特点使得电扇的外观形象不致削弱。
对于如本发明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来说,在基座与支柱相分离状态下可以保证不发生电击现象,同时,接电状态只有在基座与支柱被固定元件固紧时才可能实现,因此,在基座与支柱尚未被固紧好的不稳定状态下,电扇是不可能被误用的,这样就改善了安全性。被固定元件所固紧的支柱的支承部分是从基座底面一侧伸出的,这种结构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固定元件未被外露的特点使得电扇的外观形象不致受损,同时支柱在基座上的固紧效果也更稳定。
对于如本发明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来说,如果只是使基座落在地板之类的台面上,保险开关是不会被台面启动的,而且,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也肯定不会发生电击现象。
对于如本发明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来说,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不可能发生电击现象,同时,接电状态只有在基座与支柱被固定元件固紧时才可能实现,因此,在基座与支柱尚未被固紧好的不稳定状态下,电扇是不可能被误用的,这样,电扇的安全性等方面便得以改进。
对于如本发明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来说,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不可能发生电击现象,同时,接电状态只有在基座与支柱被固定元件固紧时才可能实现,因此,在基座与支柱尚未被固紧好的不稳定状态下,电扇是不可能被误用的,这样便改善了安全性。使固定元件从基座底面一侧固紧支柱的做法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固定元件未被外露的特点使得电扇外观形象不致受损。
对于如本发明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来说,在固定元件被拆除的条上,可以可靠地保证保险开关无法被支柱所启动,另外,在基座与支柱尚未被固紧好的不稳定状态下,电扇是不可能被误用的,这样,电扇的安全性等方面便得以改进。
对于如本发明权利要求8所述的结构来说,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不可能发生电击现象,同时,接电状态只有在基座与支柱被固定元件固紧时才可能实现,因此,在基座与支柱尚未被固紧好的不稳定状态下,电扇是不可能被误用的,这样,电扇的安全性等方面便得以改进。
对于如本发明权利要求9所述的结构来说,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不可能发生电击现象,同时,接电状态只有在基座与支柱被固定元件固紧时才可能实现,因此,在基座与支柱尚未被固紧好的不稳定状态下,电扇是不可能被误用的,这样便改进了安全性。由于保险开关可以同时中断第一接线端的两根电源线,因此,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的漏电保护可靠性等性能便得以保证。
对于如本发明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结构来说,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不可能发生电击现象;同时,接电状态只有在基座与支柱被固定元件固紧时才可能实现,因此,在基座与支柱尚未被固紧好的不稳定状态下,电扇是不可能被误用的,这样便改善了安全性。保险开关可以同时中断第一接线端的两根电源线,这样就可在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可靠地避免漏电现象。此外,使固定元件从基座底面一侧固紧支柱的做法也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固定元件未被外露的特点使得电扇外观形象不致受损。
对于如本发明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结构来说,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不可能发生电击现象,同时,接电状态只有在基座与支柱被固定元件固紧时才可能实现,因此,在基座与支柱尚未被固紧好的不稳定状态下,电扇是不可能被误用的,这样便改善了安全性。保险开关可以同时中断第一接线端的两根电源线,这样就可在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可靠地避免漏电现象。另外,被固定元件所固紧的支柱的支承部分是从基座的底面伸出的,这种结构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固定元件未被外露的特点使得电扇外观形象不致受损,同时基座对支柱的支承也更稳定。
对于如本发明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结构来说,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不可能发生电击现象,同时,接电状态具有在基座与支柱被固定元件固紧时才可能实现,因此,在基座与支柱尚未被固紧好的不稳定状态下,电扇是不可能被误用的,这样便改善了安全性。保险开关可以同时中断第一接线端的两根电源线,因此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的漏电保可靠性等性能便得以保证。
对于如本发明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结构来说,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不可能发生电击现象,同时,接电状态只有在基座与支柱被固定元件固紧时才可能实现,因此,在基座与支柱尚未被固紧好的不稳定状态下,电扇是不可能被误用的,这样便改善了安全性。保险开关可以同时中断第一接线端的两根电源线,因此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的漏电保护可靠性等性能便得以保证。
对于如本发明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结构来说,为保证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的漏电保护可靠性等性能而设置的结构是简单的。
对于如本发明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结构来说,无需牺牲旋转构件的拆卸方便性便可以保证基座与支柱相分离时的漏电保护可靠性等性能。
以上介绍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需要指出,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内容,在本发明的思路及范围内还存在一些可能的变化型及改进型。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扇,它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才可通断地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是因固定元件对基座与支柱的固紧作用而被启动的,它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卸下固定元件时又使之断电。
2.一种电扇,它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其作用方式是从基座底面一侧接合支柱的支承部分;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才可通断地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的作用方式是,在已被装入基座的支柱上,固定元件在其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可使开关启动,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之断电。
3.一种电扇,它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其作用方式是与支柱上从基座底面伸出的支承部分接合;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才可通断地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开关的动作部分从基座底面外伸,该开关的作用方式是,在固定元件被装在从基座底面伸出的支承部分上时,固定元件将使开关启动,该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之断电。
4.如权利要求2和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扇,其中,保险开关的动作部分位于基座底端以上。
5.一种电扇,它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才可通断地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作用方式是,在基座与支柱被固定元件固紧时,支柱将使开关启动,该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之断电。
6.一种电扇,它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其作用方式是从基座底面一侧接合支柱的支承部分;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才可通断地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作用方式是,在已被装入基座的支柱上,固定元件在其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可导致支柱启动开关,该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之断电。
7.如权利要求5和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扇,其中,基座上设有加强装置,该加强装置在支承部分与支柱支承部分的分离方向上对支柱起加强作用。
8.一种电扇,它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配置给支柱的可动固定元件,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固紧在基座上而使基座与支柱得到固紧;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才可通断地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是因固定元件对基座与支柱的固紧作用而被启动的,它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被卸下时又使之断电。
9.一种电扇,它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才可通断地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是因固定元件对基座与支柱的固紧作用而被启动的,它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两根电源线同时中断。
10.一种电扇,它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其作用方式是从基座底面一侧接合支柱的支承部分;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才可通断地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作用方式是,在已被装入基座的支柱上,固定元件在其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可使开关启动,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两根电源线同时中断。
11.一种电扇,它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其作用方式是与支柱上从基座底面伸出的支承部分接合;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才可通断地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开关的动作部分从基座底面外伸,该开关的作用方式是,在固定元件被装在从基座底面伸出的支承部分上时,固定元件将使开关启动,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两根电源线同时中断。
12.一种电扇,它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才可通断地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作用方式是,在基座与支柱被固定元件固紧时,支柱将使开关启动,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从支承部分上被卸下时又使两根电源线同时中断。
13.一种电扇,它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配置给支柱的可动固定元件,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固紧在基座上而使基座与支柱得到固紧;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它与第一接线端才可通断地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是因固定元件对基座与支柱的固紧作用而被启动的,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被卸下时又使之又使两根电源线同时中断。
14.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扇,其中,保险开关包括为每根电源线均设置触点的单个开关。
15.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扇,其中,为每根电源线均设有开关,而且成对开关在支柱支承部分上彼此相对,二者方位角相差约180°。
全文摘要
一种电扇,它包括以下部分设有支柱支承部分的基座;支柱,其下部的支承部分由基座的支柱支承部分支承;用来固紧基座与支柱的固定元件;装有马达、并由支柱支承的电扇头部;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罩住风扇的护罩;设在基座上的第一接线端;以及设在支柱上、并与马达接通的第二接线端,它与第一接线端保持由支承部分在支柱支承部分上的安装才可接通的可中断连接,其中,基座上设有保险开关,该开关是因固定元件对基座与支柱的固紧作用而被启动的,开关在启动后使第一接线端通电,而且在固定元件被卸下时又使之断电。
文档编号F04D25/06GK1158390SQ9611246
公开日1997年9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24日
发明者稻积秀吉, 村田贤一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