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使风扇的摆动角度发生改变的多级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919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能使风扇的摆动角度发生改变的多级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使风扇的摆动角度发生改变的多级调整机构。
传统的立式风扇在摆动时,由于受到传动机构体积的限制,其摆动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要加大摆动角度,只能在摇臂的后端做一些改变设计。
通常为了增大风扇的摆动角度,采用的设计是在转动机构上加装一个偏心曲柄来带动摇臂,从而加大摆动角度,最大摆动角度一般可达120度。
采用上述设计,风扇的摆动角度虽然足以应付一般使用的需要,但由于是单一制式,摆动角度无法加以调整,所以当需要吹风面积缩小时,它还作过大角度摆动,这不仅会造成吹风效率的浪费,而且风扇在使用中不能随吹风需要而相应调整摆动的角度,其适用性仍有相当程度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能使风扇的摆动角度发生改变的多级调整机构,克服上述缺陷,达到可以按需要多级调整风扇摆动角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是通过在风扇的转枢结构上增加一个偏心轮来控制摇臂的摆动位移,此偏心轮上凹设有一套枢槽孔,该套枢槽孔内凹设多个排列角度不等的卡梢孔,并在偏心轮的套枢槽孔内配套有一个调整轮,该调整轮顶部一个偏心位置上凸伸有可卡入卡梢孔中的卡梢,而将摇臂组装在调整轮底部的另一偏心位置上,当卡梢随意卡入其中一个卡梢孔中,也就改变了摇臂与偏心轮轴心间的距离,达到可以多级调整改变摇臂摆动位移的目的,从而使风扇的摆动角度发生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所产生的显著效果就是克服了传统风扇不能调整摆动角度的缺点,创造性地设计出一种使风扇的摆动角度可以进行多级调整的机构,使用时只需极其简便的操作,即能令风扇具有可加大或缩小摆动角度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偏心轮与调整轮相结合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图5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参看
图1、2、3,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是在风扇马达后面的固定架上组装了转枢结构10、压持结构20及调整结构30,其中转枢结构10设有一压转轴11及一个可受压转轴11控制传动的驱动轴12(因转枢结构10是现有技术结构,其内部的详细构造不再赘述,以下仅就其应用过程进行说明)。
上述压持结构20,由控制拉头21、压持板套22、压杆23、延伸座板24及曲板25组成,其中控制拉头21卡接于前述压转轴11顶部,压持板套22套装于控制拉头21内并可滑移,其顶部受到压杆23的压持,底部与延伸座板24抵触压持,该延伸座板24的内部装有弹簧241,底部连接一曲板25。
控制拉头21向上拉持或向下压触时可控制压转轴11的位移,操纵驱动轴12被啮合转动或不被啮合而停止转动,压杆23下压则可通过压持板套22控制延伸座板24向下的位移,延伸座板24内弹簧241的作用是使延伸座板24发生位移后复位到原始状态,曲板25一端扣接于该延伸座板24的底部扣耳242上,另一端扣插于固定架上,这样,压杆23下压时还同时带动曲板25向下压持。
上述调整结构30,由弹簧套筒31、偏心轮32和调整轮33组成,其中弹簧套筒31套装于转枢结构10的驱动轴12上,并将偏心轮32锁定于驱动轴12的底部用以控制定位,弹簧套筒31的顶部则受内部弹簧311顶持而与曲板25保持常态抵触,该弹簧套筒31的底边一侧还延伸有一个凸耳312;偏心轮32的底部凹设有一个套枢槽孔321,该套枢槽孔321内加工有多个以不等角度排列的卡梢孔322;调整轮33套装于偏心轮32的套枢槽孔321内,顶部有一心轴331,此心轴331凸伸出偏心轮32顶部,并与弹簧套筒31的凸耳312套枢枢连接,在该调整轮33的顶部适当位置还设有可卡入卡梢孔322的卡梢332,调整轮33底部偏离中心的位置有一个联结轴333,联结轴333上还凸接一齿孔板334,底端套枢连接一摇臂4。
弹簧套筒31在受压后,由于有弹簧311的顶持作用而复位保持原始状态,调整轮33由于心轴331凸伸出偏心轮32顶部并与弹簧套筒31套枢连接成一体而定位于套枢槽孔321中,并可随着弹簧套筒31的位移而活动移位。
摇臂4上可有一凸点41用来与齿孔板334卡持,使摇臂4与调整轮33连成一体随偏心轮32运动,即以联结轴333距偏心轮32轴心的距离为回转半径作摆动位移,使风扇具有一定的吹风摆动角度。另外,在摇臂4的一端下方设有一支撑垫片5,目的是当调整轮33向下移动时,摇臂4仍能保持原来的高度,使齿孔板334贴近摇臂4,此时凸点41即可进入齿孔板334周边的圆孔3341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如图4所示,将压杆23向下按压时,通过压持板套22向下压持延伸座板24,连动曲板25对弹簧套筒31向下压持产生位移,从而带动调整轮33向下位移,使调整轮33上方的卡梢332脱离偏心轮32内卡梢孔322的卡持,此时偏心轮32因受转枢结构10的驱动轴12带动而持续转动,而调整轮33因底部衔接的齿孔板334一并下移与摇臂4的凸点41相扣持,所以调整轮33不跟随偏心轮32一起转动,故当偏心轮32底部的套枢槽孔321内另一卡梢孔322转至调整轮33的卡梢332上方时,因调整轮33的心轴331受弹簧套筒31内的弹簧311的顶持作用得以复位,从而卡梢332顺利卡扣入另一卡梢孔322中定位,使调整轮33跟随偏心轮32转动,带动摇臂4以联结轴333距偏心轮32轴心的距离为回转半径作摆动位移,进而风扇的摆动角度发生改变。同样地,重复上述过程,让调整轮33的卡梢332卡扣入任一卡梢孔322中定位,使摇臂4得到不同的回转半径,达到多级调整风扇的摆动角度的目的。
简言之,本实用新型利用调整结构30的偏心轮32上多个不等角度的卡梢孔322设计,通过调整轮33的卡梢332与多个卡梢孔322变换扣合,可控制改变摇臂4在偏心轮32上不同的回转半径,使风扇在使用上具有可多级调整摆动角度的特性,能够按照使用者所需要的吹风面积来调整摆动角度,极具实用性,与传统的单一制式摆动角度的风扇产品相比,则具有了更加显而易见的改进效果,这一创新设计在相关产业中有着很好的利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可使风扇的摆动角度发生改变的多级调整机构,包括转枢结构(10)、压持结构(20)及调整结构(30),其中转枢结构(10)设有一压转轴(11)及一个驱动轴(12),其特征在于,压持机构(20)由控制拉头(21)、压持板套(22)、压杆(23)、延伸座板(24)及曲板(25)组成,其中控制拉头(21)卡接于压转轴(11)顶部,压持板套(22)套装于控制拉头(21)内并可滑移,其顶部装有压杆(23),底部与延伸座板(24)抵触压持,该延伸座板(24)的内部装有弹簧(241),底部连接一曲板(25);调整结构(30)由弹簧套筒(31)、偏心轮(32)和调整轮(33)组成,其中弹簧套筒(33)套装于转枢结构(10)的驱动轴(12)上,并将偏心轮(32)锁定于驱动轴(12)的底部,弹簧套筒(31)顶部则受内部弹簧(311)顶持而与曲板(25)保持常态抵触,该弹簧套筒(31)的底边一侧延伸有一个凸耳(312),偏心轮(32)的底部凹设有一个套枢槽孔(321),该套枢槽孔(321)内加工有多个以不等角度排列的卡梢孔(322),调整轮(33)套持于偏心轮(32)的套枢槽孔(321)内,顶部有一心轴(331),此心轴(331)凸伸出偏心轮(32)顶部,并与弹簧套筒(31)的凸耳(312)套枢连接,在该调整轮(33)的顶部适当位置还设有可卡入卡梢孔(322)的卡梢(332),调整轮(33)底部偏离中心的位置有一个联结轴(333),联结轴(333)上还凸接一齿孔板(334),底端套枢连接一摇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风扇的摆动角度发生改变的多级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套枢在连接轴(333)底端的摇臂(4)上有一凸点(41)。
专利摘要一种能使风扇的摆动角度发生改变的多级调整机构,包括转枢结构、压持结构及调整结构,转枢结构设有一压转轴及驱动轴;压持结构由控制拉头、压持板套、压杆、延伸座板及曲板组成;调整结构由弹簧套筒、偏心轮及调整轮组成。向下按压压杆时,通过延伸座板操纵曲板带动弹簧套筒向下压移调整轮,使调整轮的卡梢与偏心轮内的多个卡梢孔变换扣合,改变摇臂的回转半径,也就调整改变了风扇在摇臂带动下的摆动角度。
文档编号F04D25/02GK2319610SQ9724950
公开日1999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20日
发明者林靖为, 范伯宇, 林焜焰 申请人:林靖为, 范伯宇, 林焜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