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919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散热部件,尤指一种用于对执行信息处理晶片或其它环境进行散热的改良的散热风扇。
由于一般在电脑上所使用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在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会因温度升高,而影响其执行效率,甚至发生损毁等事情,故目前的业者,便常于中央处理单元外固连一散热鳍板,并于该散热鳍板上安装一散热风扇,以增加中央处理单元的散热速率,以维持其正常运作;而目前所揭示的散热风扇,如


图1所示,包括有一风扇框架(100)突设一基座(101)并在其内嵌套一含油轴承(102);一定子构件(200)跨置于该基座(101)之外;以及一风扇构件(300),其中央轮毂(301)的内缘连设一动力构件(302),且嵌套一转轴(303),以枢设于该含油轴承(102)中。但这种习用的散热风扇仍具有以下缺点1、由于风扇体积甚小,且转速快,故当转轴(303)在该含油轴承(102)中快速旋转时,极易将含油轴承内所含的润滑油向外引出,而上述习用的散热风扇中并无任何阻挡润滑油外泄的装置,因此,润滑油极易由基座(101)与中央轮毂(301)间的间隙(A)向外飞散,故常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润滑油不足,致使散热风扇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2、由于定子构件(200)在安装时,其感应片(201)的里侧(201a)是紧贴靠在基座(101)的外缘,致使在感应电动势时,热量直接传递至基座(101)及其含油轴承(102)上,使温度极易升高,且使润滑油极易快速挥发耗尽,而缩短使用寿命。
3、由于风扇构件(300)的中央轮毂(301)内部,是罩覆安装有动子构件(302)、定子构件(200)、基座(101)……等元件,空间甚小,致使在启动感应电动势后,热量无法迅速传递到外界,而影响其散热效率。
4、上述风扇构件(300)的中央轮毂(301)外侧端面(301a)形成一平直面,从而增加了风扇运转时的阻力,导致散热效率降低。
本创作人有鉴于此,积极研究创新,终于研制出新颖的改良的散热风扇。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散热风扇,包括一风扇框架,含有一风扇容置室,且于该风扇容置室的出风口端中央连设一基座,并于该基座上突设一轴承座,以于其内嵌套一含油轴承;一定子装置,跨置于该基座上,嵌套一定子单元并缠绕数组电枢;以及一风扇构件,含有一中央轮毂其外缘连设有多个外叶片,且于里侧中央至少轴向地突伸一突座以于其内嵌套一转轴,以枢设于该含油轴承之中,并于该中央轮毂的里侧周缘固设一动子构件,以罩套于该定子装置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构件的中央轮毂,其突座的底侧端面上突设多个拨片,令各拨片的里侧趋近于该转轴的周缘,以随风扇构件旋转地拨回经转轴向上泄出的含油轴承内所含的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所述的风扇框架的轴承座的外缘径向地凹设多个散热槽,以与该定子装置间形成多个间隙。所述的风扇构件的中央轮毂内突伸多个内叶片,以随该风扇构件旋转地扰动中央轮毂内的气流,该风扇构件的中央轮毂,于各拨片的外侧,至少突设一挡油突缘,以便挡阻未被各拨片拨回的外泄润滑油。所述的中央轮毂的外侧端面轴向地向外渐尖,形成一锥状体。
本实用新型还可采取另一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散热风扇,包括一风扇框架,连设一基座,并于该基座上突设一轴承座,以于其内嵌套一轴承;一定子构件,跨置于该基座上,以及一风扇构件,含有一中央轮毂,其内嵌套一转轴以枢设于该风扇框架的轴承中,且于该中央轮毂的里侧周缘固设一动子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轮毂的里侧突设多个内叶片,以随该风扇构件旋转地扰动该中央轮毂内的气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亦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轴承座的外缘凹设多个散热槽,以与该定子构件间形成多个间隙。所述的中央轮毂的外侧端面贯穿有多个导气孔;另,可于该中央轮毂的外侧端面突设多个导气叶片,以导引外界空气经各导气孔窜入中央轮毂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习用散热风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3-3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5-5方向部分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扇构件的仰视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图;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风扇构件俯视图。
请参阅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风扇框架(1)连设有一基座(11)并将一含油轴承(12)嵌套于其内;一定子构件(2)跨置于该基座(11)上;以及一风扇构件(3)于其中央轮毂(31)内侧周缘固设一动子构件(32),且自中央轴向地突伸一突座(33)以将一转轴(331)嵌套于其内,并枢装于该含油轴承(12)中,令该突座(33)的底侧端面上突设多个拨片(332),以随风扇构件(3)旋转地将该含油轴承(12)沿转轴(331)向外泄出的润滑油,拨回汇集于该转轴(331)或含油轴承(12)上,以维持正常润滑效能防止l润滑油向外飞散;另于该中央轮毂(31)内突设多个内叶片(34),以随该风扇构件(3)旋转地扰动中央轮毂(31)内的气流,并送风冷却该中央轮毂(31)内所包覆的各元件,以增加散热风扇本身的散热效率,维持正常的运作。
上述风扇框架(1)包括一风扇容置室(10)以容置风扇构件(3)并枢装于其内,且于该风扇容置室(10)的出风口端(10a)中央连设一基座(11),在该基座(11)上突设一轴承座(111)以将一含油轴承(12)嵌套于其内,如图3、5所示,在该轴承座(111)的周缘凹设多个散热槽(111a),使该定子装置(2)跨置于基座(11)上时,各定子单元(21)的内侧端缘(21a)与轴承座(111)间形成多个间隙,可不紧密套合,而可由各散热槽(111a)迅速散热,以降低因定子构件(2)感应电动势转动风扇构件(3)时所产生的热能。
上述定子构件(2)包括一定子座体(20),该定子座体(20)中嵌套一定子单元(21),可由多个金属板体堆叠组成,并于定子单元(21)外缠绕数组电枢(211)以激磁驱动该风扇构件(3)旋转,并令定子单元(21)的内侧端缘(21a)吻合地嵌套于该轴承座(111)的外缘。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风扇构件(3),如图2、3、4、6所示,包括一中央轮毂(31),其外缘连设有多个外叶片(310),且自里侧中央至少轴向地突伸一突座(33)以将一转轴(331)嵌套于其内,并枢装于该含油轴承(12)之中,令突座(33)的底侧端面(如图4、6所示)突设多个拨片(332),且令各拨片(332)的里侧端趋近于该转轴(331)的周缘;以及一动力构件(32)由磁性物质制成,固装于该中央轮毂(31)的里侧周缘,以罩合于定子构件(2)之外,以及多个内叶片(34)突设于中央轮毂(31)的里侧轮毂面上,以随该风扇构件(3)的转动扰动中央轮毂(31)内的气流,从而降低该定子构件(2)所产生的热能。
如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突座(33)底侧所突设的各拨片(332),可将该拨片向外斜伸或呈弧形状延伸,使各拨片(332)可随风扇构件(3)旋转地将循转轴(331)上升、外泄的含油轴承(12)中的润滑油,重新拨回汇集于该转轴(331)上,以在停止旋转风扇构件(3)后,使润滑油重新注入含油轴承(12)中,避免润滑油飞散至外界,以维持转轴(331)与含油轴承(12)间正常的润滑,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中央轮毂(31)的突座(33),位于各拨片(332)的外侧,至少突设一挡油突缘(35),以阻挡未被各拨片(332)拨回的外泄润滑油,以避免润滑油向外飞散,形成一防护挡墙,使所阻挡的润滑油可重新流回含油轴承(12)内。
本实用新型风扇构件(3)的中央轮毂(31)的外侧端面,是向外轴向地渐尖,形成一锥状体,使风扇构件(3)旋转向后侧出风时,外界进入风扇构件(3)的气流可顺利、快速地进入风扇构件(3)中,可降低风扇构件(3)的风阻,以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启动运转时,由于风扇构件(3)的高速运转,使转轴(331)将含油轴承(12)内所含润滑油(S)向上提升,如图4所示,当润滑油(S)沿转轴(331)继续上升触及至该突座(33)旋转中的拨片(332)时,即被各拨片(332)重新拨回转轴(331)上,避免润滑油(S)继续向外飞散,并能重新注入含油轴承(12)内,使转轴(331)可获得良好的润滑,避免含油轴承(12)内所含的润滑油在短时间内飞散耗尽,以提高使用寿命。另在该风扇构件(3)旋转的同时,在中央轮毂(31)内所突设的各内叶片(34)亦扰动中央轮毂(31)内的气流(A),使气流可窜流于该轴承座(111)与定子构件(2)间的散热槽(111a)中,并对定子构件进行送风冷却,以提高散热风扇本身的散热效率,避免温度过高而损坏。
如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为提高中央轮毂(31)内的散热效率,在中央轮毂(31)的外侧端面可贯穿多个导气孔(311),且于该中央轮毂的外侧端面突设多个导气叶片(312),使风扇构件(3)在旋转时,可使外界空气经导气叶片(312)的导引而自各导气孔(311)窜入中央轮毂(31)内,以提高风扇本身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可有效避免含油轴承内的润滑油向外飞散耗尽,可维持转轴与含油轴承间的适当润滑,以提高使用寿命。
2、可对风扇构件的中央轮毂内所罩覆的部件,进行送风冷却,以降低风扇本身的温度,避免温度上升而损坏。
3、风扇轮毂形成一流线的锥状体,以降低风扇构件旋转阻力,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形态可在不违背本创作精神及范畴下予以修饰应用,另,本实用新型可供中央处理单元CPU以外的需要散热的装置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散热风扇,包括一风扇框架,含有一风扇容置室,且于该风扇容置室的出风口端中央连设一基座,并于该基座上突设一轴承座,以于其内嵌套一含油轴承;一定子装置,跨置于该基座上,嵌套一定子单元并缠绕数组电枢;以及一风扇构件,含有一中央轮毂其外缘连设有多个外叶片,且于里侧中央至少轴向地突伸一突座以于其内嵌套一转轴,以枢设于该含油轴承之中,并于该中央轮毂的里侧周缘固设一动子构件,以罩套于该定子装置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构件的中央轮毂,其突座的底侧端面上突设多个拨片,令各拨片的里侧趋近于该转轴的周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框架的轴承座的外缘径向地凹设多个散热槽,以与该定子装置间形成多个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构件的中央轮毂内突伸多个内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构件的中央轮毂,于各拨片的外侧,至少突设一挡油突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轮毂的外侧端面轴向地向外渐尖,形成一锥状体。
6.一种改良的散热风扇,包括一风扇框架,连设一基座,并于该基座上突设一轴承座,以于其内嵌套一轴承;一定子构件,跨置于该基座上,以及一风扇构件,含有一中央轮毂,其内嵌套一转轴以枢设于该风扇框架的轴承中,且于该中央轮毂的里侧周缘固设一动子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轮毂的里侧突设多个内叶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座的外缘凹设多个散热槽,以与该定子构件间形成多个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轮毂的外侧端面贯穿有多个导气孔;另,可于该中央轮毂的外侧端面突设多个导气叶片。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散热风扇,包括一风扇框架,突设一基座并嵌套一含油轴承;一定子构件跨置于基座上;一风扇构件,其中央轮毂内侧周缘连设一动子构件,且轴向地突伸一突座,以吻合枢设于含油轴承内,突座的底侧端面上突设有多个拨片,以随风扇构件旋转地将含油轴承向外泄出的润滑油拨动回流于转轴或含油轴承上,避免润滑油向外飞散,维持正常润滑功效;中央轮毂内突设多个内叶片,旋转风扇构件时,可送风冷却内部结构。
文档编号F04D17/00GK2332835SQ97249289
公开日1999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28日
发明者蔡金福 申请人:蔡金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