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向气液增压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861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导向气液增压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冲床等设备的动力驱动系统,属于气动液压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从物理学中知道,两点可以决定一条直线,因此把它应用到气液增压缸的工作活塞上,只要在活塞杆两头各设一个受力支撑点,则活塞杆将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从面大大的改善了气液增压缸在工作过程中工作活塞杆的偏摆问题,从面大大提高了气液增压缸工作的稳定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利用该原理制造的气液增压缸问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原理制造的一种气液增压缸;从而改善普通气液增压缸在使用过程中工作活塞杆偏摆的问题;同时还实现了油气隔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双导向气液增压缸,包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工作活塞杆,在工作活塞杆的前部设有前导向自润轴承,而后部设有后导向自润轴承,所述的前、后导向自润轴承为工作活塞杆在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支撑点。进一步,还包括前法兰、工作气缸、工作活塞、后支撑座、液压油缸、中盖、增压活塞杆、增压气缸、增压活塞、后法兰、油筒前法兰、油筒、排气孔、排气孔堵头、排气孔盖板、储油活塞、油筒后法兰、回程进气口、快进进气口、增压气缸返程进气口、增压气缸进气口 ;所述前法兰套设于工作活塞杆的前部,且前导向自润轴承位于前法兰内;后支撑座套设于工作活塞杆后部上且后导向自润轴承设于其内;工作活塞设于工作活塞杆上且位于工作气缸内;中盖设于液压油缸与增压气缸之间,中盖上设有增压气缸返程进气口 ;增压气缸的后端部设有后法兰,其上设有与增压气缸连通的增压气缸进气口 ;增压活塞杆前端部位于设于中盖的横向通道内,而后端与增压活塞固定连接;油筒与增压气缸相连接,油筒前、后法兰分别设于油筒前、后端上,油筒前法兰上设有与油筒连通的纵向通道,该纵向通道与设于中盖上的纵向通道连通;油筒后法兰上设有与油筒连通的快进进气口 ;油筒上还设有排气孔,在排气孔上分别设有排气孔堵头及排气孔盖板。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1、工作活塞采用双导向双支撑结构,使得工作活塞在工作时不易产生偏摆,稳定性高,大大提高加工时产品质量;2、工作活塞快速小力接触工件,具有软到位技术;3、油气隔离,使得增压出力更加稳定;4、油压测量接口可以对油缸内的高压油进行检测,并反馈信号,通过控制气源压力保持输出力的恒定;5、极低的噪声,无污染,保养维护简单。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双导向气液增压缸包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工作活塞杆1,在工作活塞杆I的前部设有前导向自润轴承2,而后部设有后导向自润轴承6,所述的前、后导向自润轴承2、6为工作活塞杆I在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支撑点。还包括前法兰3、工作气缸4、工作活塞5、后支撑座7、液压油缸8、中盖9、增压活塞杆10、增压气缸11、增压活塞12、后法兰13、油筒前法兰14、油筒15、排气孔16、排气孔堵头17、排气孔盖板18、储油活塞19、油筒后法兰20、回程进气口 21、快进进气口 22、增压气缸返程进气口 23、增压气缸进气口 24。所述前法兰3套设于工作活塞杆I的前部,且前导向自润轴承2位于前法兰3内;后支撑座7套设于工作活塞杆I后部上且后导向自润轴承6设于其内;工作活塞5设于工 作活塞杆I上且位于工作气缸4内;中盖9设于液压油缸8与增压气缸11之间,中盖9上设有增压气缸返程进气口 23 ;增压气缸11的后端部设有后法兰13,其上设有与增压气缸11连通的增压气缸进气口 24 ;增压活塞杆10前端部位于设于中盖的横向通道内,而后端与增压活塞12固定连接;油筒15与增压气缸11相连接,油筒前、后法兰14、20分别设于油筒15前、后端上,油筒前法兰14上设有与油筒15连通的纵向通道25,该纵向通道25与设于中盖9上的纵向通道连通;油筒后法兰20上设有与油筒15连通的快进进气口 22 ;油筒上还设有排气孔16,在排气孔16上分别设有排气孔堵头17及排气孔盖板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1、主控阀接通快进进气口 22进气时,工作活塞5快速顶出,完成从起始位置到接触工件之间的快速行程,当接触到外载时;2、主控阀接通增压进气口 24进气,增压活塞12动作,带动增压活塞杆I动作,使液压油缸内的油压升高,完成增力自适应过程;3、液压油缸8的高压油作用于工作活塞5上,完成从接触工件到增压力行程;4、当主控阀接通回程进气口 21进气及增压返程进气口 23进气时,工作活塞5及增压活塞12复位。
权利要求1.双导向气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工作活塞杆,在工作活塞杆的前部设有前导向自润轴承,而后部设有后导向自润轴承,所述的前、后导向自润轴承为工作活塞杆在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支撑点。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导向气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法兰、工作气缸、工作活塞、后支撑座、液压油缸、中盖、增压活塞杆、增压气缸、增压活塞、后法兰、油筒前法兰、油筒、排气孔、排气孔堵头、排气孔盖板、储油活塞、油筒后法兰、回程进气口、快进进气口、增压气缸返程进气口、增压气缸进气口 ;所述前法兰套设于工作活塞杆的前部,且前导向自润轴承位于前法兰内;后支撑座套设于工作活塞杆后部上且后导向自润轴承设于其内;工作活塞设于工作活塞杆上且位于工作气缸内;中盖设于液压油缸与增压气缸之间,中盖上设有增压气缸返程进气口 ;增压气缸的后端部设有后法兰,其上设有与增压气缸连通的增压气缸进气口 ;增压活塞杆前端部位于设于中盖的横向通道内,而后端与增压活塞固定连接;油筒与增压气缸相连接,油筒前、后法兰分别设于油筒前、后端上,油筒前法兰上设有 与 油筒连通的纵向通道,该纵向通道与设于中盖上的纵向通道连通;油筒后法兰上设有与油筒连通的快进进气口 ;油筒上还设有排气孔,在排气孔上分别设有排气孔堵头及排气孔盖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导向气液增压缸,包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的工作活塞杆,在工作活塞杆的前部设有前导向自润轴承,而后部设有后导向自润轴承,所述的前、后导向自润轴承为工作活塞杆在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支撑点。从而改善普通气液增压缸在使用过程中工作活塞杆偏摆的问题;同时还实现了油气隔离。其有益效果1、工作活塞采用双导向双支撑结构,使得工作活塞在工作时不易产生偏摆,稳定性高,大大提高加工时产品质量;2、工作活塞快速小力接触工件,具有软到位技术;3、油气隔离,使得增压出力更加稳定;4、油压测量接口可以对油缸内的高压油进行检测,并反馈信号,通过控制气源压力保持输出力的恒定;5、极低的噪声,无污染,保养维护简单。
文档编号F15B3/00GK202520675SQ20112034201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3日
发明者刘宝 申请人:刘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