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锁组件和具有上述的液压锁组件的双向液压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265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液压锁组件和具有上述的液压锁组件的双向液压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锁组件和具有上述的液压锁组件的双向液压锁,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双向液压锁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双向液压锁,包括两组液压锁组件,液压锁组件包括阀体,阀体上开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阀体内定位有一外阀芯,外阀芯的一端与阀体形成进油腔,且在该端开设有与进油腔相连通的贯穿孔,另一端与阀体形成储油腔,外阀芯的外侧壁与阀体内壁之间形成保压腔,外阀芯内插接有内阀芯,在内阀芯上开设有油道,内阀芯与阀体之间设有弹簧一;外阀芯侧壁上开设有过油孔,内阀芯侧壁上开设有通油孔。本液压锁组件能够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液压锁组件和具有上述的液压锁组件的双向液压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压锁组件。
[0002]本实用新型还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向液压锁。
【背景技术】
[0003]双向液压锁广泛用于工程运输起重等机械中的油缸需保压的油路中,主要用来防止执行机构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误动作,如汽车的支腿回路等(汽车吊,轮胎吊),其工作原理是一个油腔正向进油时,另一腔反向出油,反之易然,当两腔正向不进油时,反向也不通,不受外界负荷干扰,起到锁的作用。通常是在执行机构(油缸和马达等)进出口串接一个双向液压锁,以使执行机构不管停在任何位置都能保持。其一般都采用单阀芯结构,将阀芯安装于阀体内部,并将阀芯的前端加工成锥面,与阀体形成密封以此来隔断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的连接。
[0004]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1020509640.2),公开了 一种双向液压锁,其包括阀壳、第一阀座、第二阀座、第一调节堵头、第二调节堵头、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锥阀、第二锥阀及控制活塞,其中,第一阀座以及第二阀座分别固定于阀壳的两端;第一调节堵头、第一弹簧以及第一锥阀安装于第一阀座上,且第一弹簧弹性抵接于第一锥阀上;第二调节堵头、第二弹簧以及第二锥阀安装于第二阀座上,且第二弹簧弹性抵接于第二锥阀上;控制活塞收容与阀壳内。然而,上述双向液压锁在使用过程中,当节油口处的油压较大时,在油液液压力的推动力下起到阀芯作用的第一锥阀或第二锥阀会在瞬间产生作高速的移动,此时第一锥阀或第二锥阀与阀壳之间的腔体的容积迅速减小,从而由此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对双向液压锁的使用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当冲击力过大时,甚至能够将用于密封阀壳的堵头打飞,降低了双向液压锁的使用寿命。
[0005]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1220247455.X)公开了一种双向液压锁,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双向活塞,双向活塞将阀体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独立腔体:腔体一和腔体二,阀体上具有与腔体一相联通的保压油孔和进油孔,与腔体二相联通的另外的保压油孔和进油孔,腔体一和腔体二内均具有阀芯和弹簧,阀芯抵靠在阀体上将腔体一分隔为两个分别与保压油孔和进油孔相通的两个腔体,同时也将腔体二分隔为两个分别与另外的保压油孔和进油孔相通的两个腔体,阀芯一和双向活塞之间、阀芯二与双向活塞之间均具有缓压机构。该双向液压锁虽然设置在缓冲机构,但是由于阀芯与堵头之间的腔室始终跟保压腔相连通,即进油孔进入的油液会持续推动缓冲阀芯移动,造成缓冲阀芯移动速度过快,而阀芯打开较慢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且会降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液压锁组件,该液压锁组件能够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液压锁组件,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液压锁阀体,所述阀体上开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其特征在于,在阀体内壁上具有一环形凸沿,所述阀体内定位有一外阀芯,所述外阀芯的一端与阀体形成进油腔,且在该端开设有与进油腔相连通的贯穿孔,另一端与阀体形成储油腔,所述外阀芯的外侧壁与阀体内壁之间形成能够与进油腔相连通的保压腔,上述进油孔与进油腔相连通,出油孔与保压腔相连通;所述外阀芯内插接有内阀芯,在内阀芯上开设有一端能够与进油腔相连通的油道,油道的另一端与储油腔相连通,所述内阀芯与阀体之间设有能够使内阀芯与外阀芯相抵靠并阻断油道与进油腔之间的连通、外阀芯与环形凸沿相抵靠并阻断保压腔与进油腔之间的连通的弹簧一;所述外阀芯侧壁上开设有与保压腔相连通的过油孔,所述内阀芯侧壁上开设有当内阀芯移动时能够阻断或者连通油道与过油孔的通油孔。
[0008]处于保压状态时,内阀芯抵靠在外阀芯上,外阀芯抵靠在环形凸沿上,储油腔通过油道、通油孔及过油孔与保压腔相连通,而储油腔与保压腔均与进油腔阻断;当进油孔进油时,进油腔压力增大,该压力推动内阀芯移动,由于储油腔与保压腔相连通,因此储油腔内的油液被压入保压腔并从出油孔流出;同时储油腔与进油腔相连通,内阀芯在移动一段距离,该距离较小,即通油孔与过油孔迅速被阻断,进油腔内油液对外阀芯压力变大,使得外阀芯移动,外阀芯脱离环形凸沿,进油腔与保压腔相连通,而随着内阀芯的移动,通油孔与过油孔被阻断的时间极短,储油腔又通过油道与保压腔即进油腔相连通,储油腔内的油液被及时压入保压腔,由于内阀芯在移动过程中出现了储油腔与保压腔阻断的过程,使得外阀芯被提前快速打开,进油腔的压力得到快速释放,降低对内阀芯和外阀芯的冲击力,而储油腔中的压力在与保压腔的两次连通过程中均得到释放,因此保护了整体结构,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
[0009]在上述的液压锁组件中,所述内阀芯与外阀芯的抵靠端端面均为锥面,所述外阀芯上具有与内阀芯相配合的锥面,所述环形凸沿上具有与外阀芯相配合的锥面。内阀芯的锥面与外阀芯的锥面抵靠时形成密封,外阀芯的锥面与环形凸沿的锥面抵靠时也形成密封。
[0010]在上述的液压锁组件中,所述油道包括沿内阀芯轴向开设的油道一和若干径向开设的油道二,所述通油孔位于油道一的开口与油道二之间,所述内阀芯的外侧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缺口,该环形缺口延伸至内阀芯的锥面,上述油道二均与环形缺口连通。保压时通油孔与过油孔连通,移动后被阻断进而与油道二与过油孔连通,在内阀芯的移动过程中,油道始终通过环形缺口及贯穿孔与进油腔连通。
[0011]在上述的液压锁组件中,所述内阀芯外侧壁上还具有环形油槽一,上述通油孔与环形油槽一相连通,所述外阀芯内侧壁上具有环形油槽二,上述过油孔与环形油槽二相连通,当内阀芯抵靠在外阀芯上时,所述环形油槽一的槽口与环形油槽二的槽口相对。内阀芯与外阀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相对的转动,环形油槽一与环形油槽二能够保证通油孔与过油孔的连通。
[0012]在上述的液压锁组件中,所述阀体的两端均连接有一堵头,所述堵头与阀体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内阀芯伸出外阀芯的一端外侧壁上具有台阶,所述弹簧一的一端抵压在其中一个堵头上,另一端抵压在台阶上。弹簧一在进油孔停止进油时对内阀芯和外阀芯提供回复力,同时为内阀芯抵靠在外阀芯上、外阀芯抵靠在环形凸沿上提供作用力,保持保压腔稳定;堵头通过螺纹连接在阀体上,旋转堵头能够调节弹簧一的预紧力。[0013]在上述的液压锁组件中,所述阀体内还定位有一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与阀体形成压力腔,另一端具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位于进油腔内且活塞杆的端部具有一圆柱形凸体,该凸体伸入外阀芯的贯穿孔并抵靠在内阀芯端部。当油液流动过程反向时,即出油孔进油,进油孔出油时,压力腔内能够进入油液,该油液能够推动活塞移动,活塞杆端部的凸体能够顶开内阀芯,使得内阀芯与外阀芯分开,进而活塞杆继续移动并顶开外阀芯,使得外阀芯与环形凸沿分开。
[0014]在上述的液压锁组件中,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弹簧二,所述阀体内固连有环形的弹簧座,上述活塞杆穿过弹簧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压在活塞上,另一端抵压在弹簧座上。油液的反向作用过程停止后弹簧推动活塞座回复移动。
[0015]在上述的液压锁组件中,所述堵头与阀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圈。增加堵头与阀体连接处的密封性。
[0016]一种具有上述液压锁组件的双向液压锁,包括两组上述的液压锁组件,分别为液压锁组件一和液压锁组件二,所述液压锁组件一与液压锁组件二并列设置,所述液压锁组件一的进油腔通过油路与液压锁组件二的压力腔相连通,所述液压锁组件一的压力腔通过油路与液压锁组件二的进油腔相连通。
[0017]当液压锁组件一的进油孔进油、出油孔出油时,液压锁组件二的进油孔出油,出油孔进油。在液压锁组件一的进油孔进油时,进油腔压力增大,其部分油液通过油路进入液压锁组件二的压力腔,液压锁组件二的压力腔压力增大并推动内阀芯移动,内阀芯的移动过程中能够出现储油腔与保压腔断开过程,因此能够避免储油腔的油液从油道流向进油腔后保压腔的油液又重新进入储油腔的现象,使得储油腔的油液快速排入进油腔,释放压力,在外阀芯打开后储油腔重新与保压腔连通,该过程使得液压锁组件二的安全性能更高,避免堵头被储油腔过高的压力打飞,延长了使用寿命。
[0018]在上述的双向液压锁中,所述液压锁组件一的阀体与液压锁组件二的阀体一体成型。根据加工工艺需求,增加整体的机械强度。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液压锁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0020]1、由于内阀芯在移动时出现通油孔与过油孔被阻断的过程,使得外阀芯快速被打开,因此进油腔的压力得到快速释放,降低对内阀芯和外阀芯的冲击力,而储油腔中的压力在与保压腔的两次连通过程中均得到释放,保护了整体结构,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1]2、由于堵头通过螺纹连接在阀体上,因此旋转堵头能够调节弹簧一的预紧力。
[0022]本具有上述液压锁组件的双向液压锁在进油孔进油、出油孔出油时能够避免储油腔的油液从油道流向进油腔后保压腔的油液又重新进入储油腔的现象,使得储油腔的油液快速排入进油腔,释放压力,在外阀芯打开后储油腔重新与保压腔连通,该过程使得液压锁组件二的安全性能更高,避免堵头被储油腔过高的压力打飞,延长了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液压锁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0024]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5]图3是本具有上述液压锁组件的双向液压锁的结构剖视图。[0026]图4是图3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7]图中,1、阀体;11、进油孔;12、出油孔;13、环形凸沿;14、弹簧座;2、外阀芯;21、过油孔;22、贯穿孔;23、环形油槽二 ;3、内阀芯;31、油道一 ;32、油道二 ;33、通油孔;34、环形缺口 ;35、环形油槽一 ;4、进油腔;5、储油腔;6、保压腔;7、弹簧一 ;8、活塞;81、活塞杆;811、凸体;9、弹簧二 ;101堵头;102、密封圈;202、液压锁组件一 ;203、液压锁组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9]如图1、图2所示,一种液压锁组件,包括液压锁阀体I,阀体I内部具有空腔,阀体I上开设有进油孔11和出油孔12,在阀体I内壁上具有一环形凸沿13,该环形凸沿13上具有一锥面,阀体I内定位有一外阀芯2,外阀芯2的端部具有一锥面,且该锥面能够与环形凸沿13的锥面相抵靠并密封,外阀芯2的该端与阀体I形成进油腔4,且在该端开设有与进油腔4相连通的贯穿孔22,另一端与阀体I形成储油腔5,外阀芯2的外侧壁与阀体I内壁之间形成保压腔6,保压腔6能够与进油腔4相连通,进油孔11与进油腔4相连通,出油孔12与保压腔6相连通。外阀芯2内插接有内阀芯3,内阀芯3的插入端具有一锥面,而外阀芯2的内侧也具有锥面,两者能够相抵靠并形成密封。在内阀芯3上开设有一油道,油道的一端能够与进油腔4相连通,另一端与储油腔6相连通,内阀芯3与阀体I之间设有弹簧一 7,在弹簧一 7的作用下,内阀芯3抵靠在外阀芯2上,外阀芯2抵靠在环形凸沿13上,此时,油道与进油腔4之间被阻断,保压腔6与进油腔4之间也被阻断,保压腔6形成保压状态。外阀芯2侧壁上开设有过油孔21,该过油孔21与保压腔6相连通,内阀芯3侧壁上开设有通油孔33,当内阀芯3抵靠在外阀芯2上时,油道通过通油孔33与过油孔21连通,而内阀芯3移动后,通油孔33能使油道与过油孔21阻断。
[0030]具体来说,油道包括油道一 31和油道二 32,油道一 31沿内阀芯3轴向开设,油道二 32具有若干个,分别径向开设,油道一 31的一端与储油腔5连通,另一端与油道二 32连通,通油孔33位于油道一 31的开口与油道二 32之间,内阀芯3的外侧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缺口 34,该环形缺口 34延伸至内阀芯3的锥面,油道二 32均与环形缺口 34连通,在内阀芯3的移动过程中,油道始终通过环形缺口 34及贯穿孔22与进油腔4连通。内阀芯3外侧壁上还具有环形油槽一 35,通油孔33与环形油槽一 35相连通,外阀芯2内侧壁上具有环形油槽二 23,过油孔21与环形油槽二 23相连通,当内阀芯3抵靠在外阀芯2上时,环形油槽一 35的槽口与环形油槽二 23的槽口相对,避免内阀芯3与外阀芯2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相对转动后通油孔33与过油孔21被阻断的现象。阀体I的两端均连接有一堵头101,堵头101与阀体I内壁螺纹连接,堵头101与阀体I之间均设有密封圈102,增加堵头101与阀体I连接处的密封性。内阀芯3伸出外阀芯2的一端外侧壁上具有台阶,弹簧一 7的一端抵压在储油腔5 —端的堵头101上,另一端抵压在台阶上,弹簧一 7在进油孔11停止进油时对内阀芯3和外阀芯2提供回复力,同时为内阀芯3抵靠在外阀芯2上、外阀芯2抵靠在环形凸沿13上提供作用力,保持保压腔6稳定;堵头101通过螺纹连接在阀体I上,旋转堵头101能够调节弹簧一 7的预紧力。
[0031]阀体I内还定位有一活塞8,活塞8的一端与阀体I形成压力腔,该压力腔较小,活塞8纟而部具有凸块,并通过凸块抵罪在堵头101上,而活塞8?部与堵头101之间的间隙即为压力腔,活塞8另一端具有活塞杆81,活塞杆81位于进油腔4内且活塞杆81的端部具有一圆柱形凸体811,凸体811的外径小于活塞杆81的外径和贯穿孔22的内径,而活塞杆81的外径大于贯穿孔22的内径,凸体811伸入贯穿孔22并抵靠在内阀芯3端部,活塞杆81端部到外阀芯2端部的距离小于通油孔33到油道二 32的距离。活塞杆81上套设有弹簧二 9,阀体I内固连有环形的弹簧座14,活塞杆81穿过弹簧座14,弹簧二 9的一端抵压在活塞8上,另一端抵压在弹簧座14上,油液的反向作用过程停止后弹簧二 9推动活塞8做回复移动。
[0032]一种具有上述液压锁组件的双向液压锁,如图3、图4所示,包括两组液压锁组件,分别为液压锁组件一 202和液压锁组件二 203,液压锁组件一 202与液压锁组件二 203并列设置,液压锁组件一 202的进油腔4通过油路与液压锁组件二 203的压力腔相连通,液压锁组件一 202的压力腔通过油路与液压锁组件二 203的进油腔4相连通。根据加工工艺需求,增加整体的机械强度,液压锁组件一 202的阀体I与液压锁组件二 203的阀体I 一体成型。
[0033]处于保压状态时,内阀芯3抵靠在外阀芯2上,外阀芯2抵靠在环形凸沿13上,储油腔5通过油道、通油孔33及过油孔21与保压腔6相连通,而储油腔5与保压腔6均与进油腔4阻断。当液压锁组件一 202的进油孔11进油时,进油腔4压力增大,该压力推动内阀芯3移动,由于储油腔5与保压腔6通过通油孔33相连通,因此储油腔5内的油液被压入保压腔6并从出油孔12流出,同时内阀芯3离开外阀芯2后储油腔5与进油腔4相连通,内阀芯3在移动一段距离,该距离较小,即通油孔33与过油孔21迅速被阻断,进油腔4内油液对外阀芯2压力变大,使得外阀芯2移动,外阀芯2脱离环形凸沿13,进油腔4与保压腔6相连通,而随着内阀芯3的移动,其移动距离为通油孔33与油道二 32之间的距离,储油腔5又通过油道与保压腔6及进油腔4相连通,因此储油腔5与保压腔6之间被阻断的时间极短,但该时间足以使外阀芯2被打开。由于内阀芯3在移动过程中出现了储油腔5与保压腔6阻断的过程,使得外阀芯2被提前快速打开,进油腔4的压力得到快速释放,降低对内阀芯3和外阀芯2的冲击力,而储油腔5中的压力在与保压腔6的两次连通过程中均得到释放,因此保护了整体结构,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而就在液压锁组件一 202的进油孔11进油、出油孔12出油的同时,液压锁组件二 203的进油孔11出油,出油孔12进油,在液压锁组件一 202的进油孔11进油时,进油腔4压力增大,其部分油液通过油路进入液压锁组件二 203的压力腔,液压锁组件二 203的压力腔压力增大并推动内阀芯3移动,内阀芯3的移动过程中能够出现储油腔5与保压腔6断开过程,且由于活塞杆81端部到外阀芯2端部的距离小于通油孔33到油道二 32的距离,因此在储油腔5与保压腔6连通之前,活塞杆81能够顶开外阀芯2,使得保压腔6与进油腔4连通,因此能够避免储油腔5的油液从油道流向进油腔4后保压腔6的油液又重新进入储油腔5的现象,使得储油腔5的油液快速排入进油腔4,释放压力,在外阀芯2打开后储油腔5重新与保压腔6连通,该过程使得液压锁组件二 203的安全性能更高,避免堵头101被储油腔5过高的压力打飞,延长了使用寿命。
[003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5]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阀体11、导向套一 111、连接板一 112、阀帽12、导向套二 121、连接板二 122、进口端13、出口端14、阀杆2、压板3、垫圈4、挡板5、弹簧6、密封面
7、过滤网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锁组件,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液压锁阀体(1),所述阀体(1)上开设有进油孔(11)和出油孔(12),其特征在于,在阀体(1)内壁上具有一环形凸沿(13),所述阀体(1)内定位有一外阀芯(2),所述外阀芯(2)的一端与阀体(1)形成进油腔(4),且在该端开设有与进油腔(4)相连通的贯穿孔(22),另一端与阀体(1)形成储油腔(5),所述外阀芯(2)的外侧壁与阀体(1)内壁之间形成能够与进油腔(4)相连通的保压腔(6),上述进油孔(11)与进油腔(4)相连通,出油孔(12)与保压腔(6)相连通;所述外阀芯(2)内插接有内阀芯(3),在内阀芯(3)上开设有一端能够与进油腔(4)相连通的油道,油道的另一端与储油腔(5)相连通,所述内阀芯(3)与阀体(1)之间设有能够使内阀芯(3)与外阀芯(2)相抵靠并阻断油道与进油腔(4)之间的连通、外阀芯(2)与环形凸沿(13)相抵靠并阻断保压腔(6)与进油腔(4)之间的连通的弹簧一(7);所述外阀芯(2)侧壁上开设有与保压腔(6)相连通的过油孔(21),所述内阀芯(3)侧壁上开设有当内阀芯(3)移动时能够阻断或者连通油道与过油孔(21)的通油孔(33)。
2.根据 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阀芯(3)与外阀芯(2)的抵靠端端面均为锥面,所述外阀芯(2)上具有与内阀芯(3)相配合的锥面,所述环形凸沿(13)上具有与外阀芯(2 )相配合的锥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包括沿内阀芯(3)轴向开设的油道一(31)和若干径向开设的油道二(32),所述通油孔(33)位于油道一(31)的开口与油道二(32)之间,所述内阀芯(3)的外侧壁上周向具有环形缺口(34),该环形缺口(34)延伸至内阀芯(3)的锥面,上述油道二(32)均与环形缺口(3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阀芯(3)外侧壁上还具有环形油槽一(35),上述通油孔(33)与环形油槽一(35)相连通,所述外阀芯(2)内侧壁上具有环形油槽二(23),上述过油孔(21)与环形油槽二(23)相连通,当内阀芯(3)抵靠在外阀芯(2)上时,所述环形油槽一(35)的槽口与环形油槽二(23)的槽口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液压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两端均连接有一堵头(101),所述堵头(101)与阀体(1)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内阀芯(3)伸出外阀芯(2)的一端外侧壁上具有台阶,所述弹簧一(7)的一端抵压在其中一个堵头(101)上,另一端抵压在台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还定位有一活塞(8),所述活塞(8)的一端与阀体(1)形成压力腔,另一端具有活塞杆(81),所述活塞杆(81)位于进油腔(4)内且活塞杆(81)的端部具有一圆柱形凸体(811),该凸体(811)伸入外阀芯(2)的贯穿孔(22)并抵靠在内阀芯(3)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81)上套设有弹簧二(9),所述阀体(1)内固连有环形的弹簧座(14),上述活塞杆(81)穿过弹簧座(14),所述弹簧二( 9 )的一端抵压在活塞(8 )上,另一端抵压在弹簧座(14 )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101)与阀体(1)之间均设有密封圈(102)。
9.一种双向液压锁,包括两组液压锁组件,其中一组为液压锁组件一(202),另一组为液压锁组件二(203),所述液压锁组件一(202)与液压锁组件二(203)并列设置,所述液压锁组件一(202)的进油腔(4)通过油路与液压锁组件二( 203)的压力腔相连通,所述液压锁组件一(202)的压力腔通过油路与液压锁组件二(203)的进油腔(4)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向液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锁组件一(202)的阀体(I)与液压锁组件二( 203 )的阀体(1 ) 一体成型。
【文档编号】F15B15/26GK203516291SQ20132056158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0日
【发明者】罗学荣 申请人:浙江苏强格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