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269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包括:主阀体,沿竖直方向贯穿有第一滑动腔,主阀体还开设有连通于第一滑动腔的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先导端盖,密封于第一滑动腔的顶端开口,并与主阀体顶面之间形成有先导阀腔;主阀端盖,密封于第一滑动腔的底端开口,并与主阀体底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滑动腔,主阀端盖还开设有连通于第二滑动腔的低压油液进出口;主阀芯,包括阀杆以及位于阀杆顶端的阀头,阀头位于先导阀腔内,阀杆滑动于第一滑动腔并贴合于第一滑动腔的内壁,阀杆沿周向还开设有环形凹槽。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适用于低速船用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具有结构密封、频响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方向控制阀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适用于低速船用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中。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造船工业向着超大型、高附加值船舶方向发展,对其配套柴油机的自主制造、智能性、大型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代船用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来看,低速船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必须具备响应快速、系统稳定、雾化良好安全可靠性高等特性。因此不仅要求控制高压燃油通断的阀块具有良好的启闭特性。更为重要的是,在高温高压,潮湿,多腐蚀性气体的工作环境中,劣质燃油为媒介的工作条件下,要求阀块的密封性高、动作可靠且响应快。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适用于低速船用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具有结构密封、频响高的优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包括:
[0006]主阀体,沿竖直方向贯穿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的主阀体还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滑动腔的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
[0007]先导端盖,密封于所述第一滑动腔的顶端开口,并与主阀体顶面之间形成有先导阀腔;
[0008]主阀端盖,密封于所述第一滑动腔的底端开口,并与主阀体底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的主阀端盖还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二滑动腔的低压油液进出口 ;
[0009]主阀芯,包括阀杆以及位于所述阀杆顶端的阀头,所述的阀头位于所述的先导阀腔内,所述的阀杆滑动于所述的第一滑动腔并贴合于所述第一滑动腔的内壁,所述的阀杆沿周向还开设有可连通于所述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的环形凹槽,所述的阀头与先导端盖之间还设有提供预紧力的弹性件。
[0010]优选的,在上述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中,所述的第二滑动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滑动腔的直径,所述的主阀芯还包括位于所述阀杆底端的活塞,所述的活塞滑动于所述的第二滑动腔内。
[0011]优选的,在上述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中,所述的主阀体还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二滑动腔顶端的回油通道。
[0012]优选的,在上述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中,所述的先导阀腔与出油通道之间连通有先导油通道。
[0013]优选的,在上述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中,所述的阀头为倒圆台形。
[0014]优选的,在上述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中,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簧。[0015]优选的,在上述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中,所述的先导端盖与所述的主阀体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0016]优选的,在上述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中,所述的主阀端盖与所述的主阀体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具有如下效果:
[0018]1.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0019]2.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内部流道的设计可实现主阀芯快速启闭;
[0020]3.主阀芯的正开口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可降低高压燃油的泄漏;
[0021]4.可广泛地应用在各种船舶柴油机和大型发电机组用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中,进一步可以应用于采用重油的重型车用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 体实施例中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高压燃油喷射时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中油液流向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高压燃油喷射结束时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中油液流向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I 主阀体11 回油通道
[0028]12 进油通道13 出油通道
[0029]14 先导油通道2 主阀芯
[0030]3 先导端盖4 弹簧
[0031]5 主阀端盖51 低压油液进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3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包括一主阀体1,主阀体I沿竖直方向贯穿有第一滑动腔,主阀体I还开设有连通于第一滑动腔的进油通道12和出油通道13。
[0034]主阀体I还包括一先导端盖3,先导端盖3结构为中空圆柱体,其边缘密封于第一滑动腔的顶端开口,并与主阀体I顶面之间形成有先导阀腔。先导端盖3与主阀体I优选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先导阀腔与出油通道13之间连通有先导油通道14。
[0035]主阀体I还包括一主阀端盖5,主阀端盖5密封于第一滑动腔的底端开口,并与主阀体I底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滑动腔,主阀端盖5还开设有连通于第二滑动腔的低压油液进出口 51。第二滑动腔的直径优选大于第一滑动腔的直径。主阀端盖5与主阀体I优选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0036]主阀体I还包括一主阀芯2,主阀芯2包括阀杆以及位于阀杆顶端的阀头,阀头位于先导阀腔内,阀杆滑动于第一滑动腔并贴合于第一滑动腔的内壁,阀杆沿周向还开设有环形凹槽。主阀芯2还包括位于阀杆底端的活塞,活塞滑动于第二滑动腔内。阀头的形状为倒圆台形,以实现与第一滑动腔顶部开口的线密封。阀头与先导端盖3顶部之间还设有弹簧4,弹簧4作用于阀头并给予阀头向下运动的力。
[0037]主阀体I还开设有连通于第二滑动腔顶端的回油通道11,回油通道11与外部的燃油箱连通。
[0038]当阀杆移动至特定位置时,进油通道12和出油通道13可通过环形凹槽实现连通。
[0039]以下对上述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的作动原理进行说明:
[0040]参图2所示,高压燃油开始喷射,低压油液通过低压油液进出口 51进入活塞下方的第二滑动腔,并推动主阀芯2向上移动,造成弹簧4压缩。主阀芯2向上移动后,活塞上方第二滑动腔内的燃油通过回油通道11流回燃油箱。主阀芯2向上移动后,高压燃油进油通道12与高压燃油出油通道13相连通,高压燃油通过高压燃油进油通道12进入环形凹槽,并最终通过高压燃油出油通道13流出。部分高压燃油通过高压燃油先导油通道14进入先导端盖3与主阀体I所形成的先导阀腔。
[0041]参图3所示,高压燃油喷射结束,活塞下方的第二滑动腔内的低压油液通过低压油液进出口 51流出。主阀芯2在主阀弹簧4的弹力作用和先导阀腔内高压燃油的压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主阀芯向下移动后,活塞上方第二滑动腔内所需的燃油由燃油箱直接供给。主阀芯向下移动后,高压燃油进油通道12与高压燃油出油通道13断开连接。
[004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具有如下效果:
[0043]1.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0044]2.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内部流道的设计可实现主阀芯快速启闭;
[0045]3.主阀芯的正开口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可降低高压燃油的泄漏;
[0046]4.可广泛地应用在各种船舶柴油机和大型发电机组用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中,进一步可以应用于采用重油的重型车用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0047]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阀体,沿竖直方向贯穿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的主阀体还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滑动腔的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 先导端盖,密封于所述第一滑动腔的顶端开口,并与主阀体顶面之间形成有先导阀腔; 主阀端盖,密封于所述第一滑动腔的底端开口,并与主阀体底面之间形成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的主阀端盖还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二滑动腔的低压油液进出口; 主阀芯,包括阀杆以及位于所述阀杆顶端的阀头,所述的阀头位于所述的先导阀腔内,所述的阀杆滑动于所述的第一滑动腔并贴合于所述第一滑动腔的内壁,所述的阀杆沿周向还开设有可连通于所述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的环形凹槽,所述的阀头与先导端盖之间还设有提供预紧力的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滑动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滑动腔的直径,所述的主阀芯还包括位于所述阀杆底端的活塞,所述的活塞滑动于所述的第二滑动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阀体还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二滑动腔顶端的回油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先导阀腔与出油通道之间连通有先导油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头为倒圆台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先导端盖与所述的主阀体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燃油方向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阀端盖与所述的主阀体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文档编号】F15B13/02GK203453169SQ201320578247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康双琦, 王卫兵 申请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