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共享阀与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521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流量共享阀与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量共享阀与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流量共享阀(1)包括进油口(J)、出油口(C)和反馈油口(F),两端分别为弹簧腔和控制腔,从该弹簧腔到控制腔的方向上依次形成有截止位、中间节流位和导通位,进油口与控制腔液压连通,反馈油口与弹簧腔液压连通;其中,在中间节流位,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内部连接油路中设有第一节流口(11),进油口与反馈油口之间液压截止;在导通位,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液压连通,进油口与反馈油口之间液压连通。在主换向阀(3)的阀后设置流量共享阀的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中,隔离了负载压力对流量分配的影响,按照主换向阀的阀口开度分配流量,从而在流量不足时也能实现同步性控制。
【专利说明】流量共享阀与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阀,以及使用该液压阀的液压系统,尤其是一种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程机械控制朝着操作简单、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为满足客户对实际操作的个性需求,如工程起重机配重升降机构的同步性要求、吊臂超起升降机构的同步性要求等,其液压控制系统的性能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以汽车起重机为例,其配重升降机构一般采用如图1所示的具有“阀前补偿”功能的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控制两根油缸(即图中的第一执行机构5和第二执行机构6)同步伸缩,以驱动配重块的升降。对起重机配重升降机构的实际控制中,必须保证两根执行油缸的同步伸缩,否则会造成配重块、油缸及其他元件的损坏。而实际使用中由于配重块的重心偏差,油缸内部密封元件的摩擦阻力系数不同,造成两根油缸的实际负载存在差异。因此,在动作同步性控制时,简单的给定液压系统中一定的流量是不足以保证各油缸同步工作的,必须保证供应给两根油缸的流量基本相同,才能实现基本同步工作。
[0003]在图1系统中,具有负荷传感功能的变量泵2通过系统进油油路P最终向第一执行机构5和第二执行机构6泵送液压油,变量泵2与油缸之间设置有二通压力补偿阀8以及由主换向阀3和电比例减压阀4构成的比例方向阀,图1中的左右两个比例方向阀对应控制第一执行机构5和第 二执行机构6。在单个比例方向阀中,主换向阀3两端的两个电比例减压阀4用于比例控制来自控制油源的油液,以控制该主换向阀3的换向操作和阀芯开度,二通压力补偿阀8设置在主换向阀3的“阀前”进油口,主换向阀3的回油口连接系统回油油路T,主换向阀3的工作油口连接第一执行机构5或第二执行机构6。另外,执行机构的负载压力反馈回对应的二通压力补偿阀8,第一执行机构5和第二执行机构6的负载压力经过梭阀7比较后通过负载反馈油路Ls反馈至变量泵2,以控制变量泵2根据系统最大负载相应地进行供油。
[0004]其中,二通压力补偿阀8用于控制多个比例方向阀同时工作时的压力平衡,从而具有“阀前补偿”功能。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二通压力补偿阀8中的阀芯处于平衡位置时,其力平衡方程为:
[0005]PsXQ = PxXQ+F (略去液动力)
[0006]▽ P = Ps-Px = FQ =常数
[0007]式中,F为弹簧力,Q为阀芯两端的受力面积,Ps为比例方向阀的上游压力,Px为比例方向阀的下游压力,▽ P为比例方向阀的前后压差。
[0008]由上述力平衡方程可知,当弹簧较软,调节位移短时,弹簧力F的变化小,从而▽ P近似为常数。因此,当进油油压PO与负载压力(即下游压力Px)之间压差Ptl-Px >▽ P时,二通压力补偿阀8可根据进油压力与负载压力的变化而进行调节,以保持比例方向阀的进出口压差不变。这样,每个执行机构通过各自的二通压力补偿阀8被节流,使各主换向阀3两端的压差被分别限定为给定值。从而仅通过对各主换向阀3的阀口开度的调整,就可以调整流过各主换向阀3的流量,而不会随着各自负载压力的高低而变。只要变量泵2的输出流量足够,就可以避免低负载过快、高负载停止的现象。
[0009]因此,对于实行负荷传感液压系统进行同步性控制时,如果变量泵2的供应流量充裕,通过二通压力补偿阀8的控制,能够实现两个比例方向阀同时工作时的负载压力互不干扰,按照各自的主换向阀3的阀芯开度提供流量,最终实现两根油缸同步工作。但如果变量泵2提供流量少于比例方向阀控制各执行机构的总需求流量时,进油油压PO减小,难以使所有主换向阀3两端的压差都达到上述设定值。结合图2可知,流量不足导致进油油压PO减小时,率先影响到连接高负载的比例方向阀,其主换向阀3的两端压差更早低于设定值,因此对应的二通压力补偿阀8处于全开状态,比例方向阀的上游压力Ps需要积累压力以上升到可以驱动高负载。其结果是,流量不足的状态首先影响到连接高负载的比例方向阀,减少流向高负载执行机构的油液流量,从而导致高负载的执行机构的速度降低,甚至失去速度,无法进行同步控制,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共享阀,以及具有该流量共享阀的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能够消除负载压力对流量分配的影响。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流量共享阀,该流量共享阀包括进油口、出油口和反馈油口,并且两端分别为弹簧腔和控制腔,从该弹簧腔到控制腔的方向上依次形成有截止位、中间节流位和导通位,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控制腔液压连通,所述反馈油口与所述弹簧腔液压连通;其中,在所述截止位,所述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液压截止,所述进油口与反馈油口之间液压截止;在所述中间节流位,所述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内部连接油路中设有第一节流口,所述进油口与反馈油口之间液压截止;在所述导通位,所述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液压连通,所述进油口与反馈油口之间液压连通。
[0012]优选地,在所述流量共享阀内,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反馈油口之间的内部连接油路中设有第二节流口。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节流口为可调式节流口。
[0014]优选地,该流量共享阀包括多个所述中间节流位,在从所述弹簧腔到所述控制腔的方向上,多个所述中间节流位中的所述第一节流口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加。
[0015]在上述流量共享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比例方向阀及其对应控制的执行机构以及上述的流量共享阀;
[0016]其中,所述比例方向阀包括主换向阀,该主换向阀具有阀前油口、阀后油口、工作油口、回油油口以及与所述执行机构相连的第一负载油口和第二负载油口,所述阀前油口与所述液压泵相连,所述阀后油口与所述流量共享阀的所述进油口相连,所述工作油口与所述流量共享阀的所述出油口相连,所述流量共享阀的所述反馈油口液压连接到用于控制所述阀前油口的进油量的负载反馈油路上;
[0017]所述主换向阀具有中间位和换向位,在所述中间位,所述第一负载油口和第二负载油口均液压连接所述回油油口,所述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一负载油口和第二负载油口液压截止,所述阀前油口与所述阀后油口液压截止;在所述换向位,所述第一负载油口和第二负载油口中的一者液压连接所述回油油口,另一者液压连接所述工作油口,所述阀前油口与阀后油口之间的内部连接油路中设有第三节流口。
[0018]优选地,所述执行机构包括第一执行机构和第二执行机构,所述比例方向阀包括与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和第二执行机构 对应的第一比例方向阀和第二比例方向阀,所述第一比例方向阀和第二比例方向阀的所述阀后油口分别连接有所述流量共享阀;
[0019]其中,当所述比例方向阀的所述主换向阀处于所述换向位时,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和第二执行机构中的负载压力更大的一者对应连接的所述流量共享阀处于所述导通位,负载压力更小的另一者对应连接的所述流量共享阀处于所述中间节流位。
[0020]优选地,所述液压泵为负载敏感变量泵,所述负载反馈油路连接所述负载敏感变量泵以控制该负载敏感变量泵的排量。
[0021]优选地,该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流量控制阀,该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比例方向阀的所述阀前油口之间的系统进油油路中,所述液压泵为定量泵,所述负载反馈油路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以控制所述系统进油油路中的油液流量。
[0022]优选地,所述比例方向阀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主换向阀两端的电比例减压阀,该电比例减压阀设置在控制油源与所述主换向阀端部的弹簧腔之间的控制油路中。
[0023]优选地,所述工作油口包括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在所述主换向阀的所述换向位,所述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中的一者连通所述第一负载油口或第二负载油口,另一者截止。
[002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流量共享阀以及在主换向阀的阀后(下游)设置该流量共享阀的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中,可通过该流量共享阀来对各执行机构的分流流量进行控制,流量共享阀能通过其中的第一节流口的自动调节,使在低负载侧的主换向阀下游产生节流作用,以提高了该侧的压力,使该侧的下游压力和高负载侧主换向阀的下游压力几乎相等,从而使得低负载和高负载的主换向阀的两端压差相等,流过其中的流量只与主换向阀的阀芯开度有关,而隔离了负载压力的影响。即使在泵送液压油不足时,低负载和高负载的主换向阀的两端压差依然相等,系统按照主换向阀的阀口开度分配流量,从而在系统流量不足时也能实现同步性控制。
[0025]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7]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具有“阀前补偿”功能的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0028]图2为图1所示的二通压力补偿阀的工作原理图;
[0029]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流量共享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具有“阀后补偿”功能的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0032]I流量共享阀2液压泵
[0033]3主换向阀4电比例减压阀
[0034]5第一执行机构6第二执行机构
[0035]7梭阀8二通压力补偿阀
[0036]11第一节流口12 第二节流口
[0037]31第三节流口PO进油油压
[0038]Ps上游压力Px下游压力
[0039]C出油口F反馈油口
[0040]J进油口Tl回油油口
[0041]A第一负载油口B第二负载油口
[0042]Gl第一工作油口G2第二工作油口
[0043]Pl阀前油口P2阀后油口
[0044]Ls负载反馈油路P系统进油油路
[0045]T系统回油油路K控制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47]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 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另外,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左、右”通常是指的纸面横向的左右方向。
[0048]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流量共享阀,该流量共享阀I包括进油口J、出油口 C和反馈油口 F,并且两端分别为弹簧腔和控制腔,从该弹簧腔到控制腔的方向上依次形成有截止位、中间节流位和导通位,进油口 J与控制腔液压连通,反馈油口 F与弹簧腔液压连通;其中,在截止位,进油口 J与出油口 C之间液压截止,进油口 J与反馈油口 F之间液压截止;在中间节流位,进油口 J与出油口 C之间的内部连接油路中设有第一节流口11,进油口 J与反馈油口 F之间液压截止;在导通位,进油口 J与出油口 C之间液压连通,进油口 J与反馈油口 F之间液压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流量共享阀中特别设计了中间节流位,使得流量共享阀的阀芯处于中间节流位时能够产生节流效果,以使得进油口 J的油压能够积累增大,从而在流量共享阀设置在主换向阀的下游的情况下,能够提高主换向阀的下游压力,进而隔离负载压力对流量分配的影响,以下将具体述及。
[0049]其中,在流量共享阀I内,进油口 J与反馈油口 F之间的内部连接油路中还可设有第二节流口 12,使得能够采集到进油口 J的油压并使得采集的少量液压油通过反馈油口 F和负载反馈油路Ls反馈至图4中的变量泵2。当然,此第二节流口 12也可设置在反馈油口F外的负载反馈油路Ls任意位置处。
[0050]此外,上述第一节流口 11可以是可调式节流口,例如在进油口 J与出油口 C之间的内部连接油路中设置可调式节流阀,以使得流量共享阀I处于中间节流位时,能够通过调节节流效果,以调节进油口 J的油压。可选择地,流量共享阀I也可包括多个中间节流位,在从图3所示的弹簧腔到控制腔的方向上,多个中间节流位中的第一节流口 11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加。这样,在合理设置弹簧的弹性力的基础上,可使得流量共享阀I在连接到低负载执行机构对应的主换向阀时,流量共享阀I的阀芯能够自动处在具有合适节流效果的中间节流位上,并满足进油口 J与出油口 C之间的节流效果以及流量共享阀I两端的受力平衡,还使得进油口 J压力与其他高负载执行机构对应的流量共享阀I的进油口 J压力大致相当,以下将结合图4具体阐述。
[0051]在上述流量共享阀I的结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阀后补偿”功能的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2、比例方向阀及其对应控制的执行机构以及上述的流量共享阀I ;其中,比例方向阀包括主换向阀3,该主换向阀3具有阀前油口 P1、阀后油口 P2、工作油口、回油油口 Tl以及与执行机构相连的第一负载油口 A和第二负载油口 B,阀前油口 Pl与液压泵2相连,阀后油口 P2与流量共享阀I的进油口 J相连,工作油口与流量共享阀I的出油口 C相连,流量共享阀I的反馈油口 F液压连接到用于控制阀前油口 Pl的进油量的负载反馈油路Ls上;主换向阀3具有中间位和换向位,在中间位,第一负载油口 A和第二负载油口 B均液压连接回油油口 Tl,工作油口与第一负载油口A和第二负载油口 B液压截止,阀前油口 Pl与阀后油口 P2液压截止;在换向位,第一负载油口 A和第二负载油口 B中的一者液压连接回油油口 Tl,另一者液压连接工作油口,阀前油口 Pl与阀后油口 P2之间的内部连接油路中设有第三节流口 31。在本实用新型中,流量共享阀I设置在比例方向阀的“阀后”,即下游位置处,使得不同负载的负载压力互不干扰,系统流量按照各比例方向阀的阀芯开度分配供油,以实现各执行机构的同步控制。具体而言,流量共享阀I能通过其中的第一节流口 11的自动调节,使在低负载侧的主换向阀3的下游(即阀后油口 P2与流量共享阀I之间)产生节流作用,以提高了该侧的压力,使该侧的下游压力和高负载侧的主换向阀3的下游压力几乎相等,并且各主换向阀3的阀前油口 Pl均连接到液压泵2的出油口而压力相等,从而使得低负载和高负载的主换向阀3的两端压差几乎相等。这样,流过其中的流量只与主换向阀3的阀芯开度有关,而隔离了负载压力的影响。即使在泵送液压油不足时,低负载和高负载的主换向阀3的两端压差依然相等,系统按照主换向阀3的阀口开度分配流量,从而在系统流量不足时也能实现各执行机构的同步性控制。
[0052]具体地,以两个执行机构为例,如图4所示,执行机构包括第一执行机构5和第二执行机构6,比例方向阀包括与第一执行机构5和第二执行机构6 对应的图4中左侧的第一比例方向阀和图4中右侧的第二比例方向阀,第一比例方向阀和第二比例方向阀的阀后油口 P2分别连接有流量共享阀I ;其中,当比例方向阀的主换向阀3处于换向位时,第一执行机构5和第二执行机构6中的负载压力更大的一者对应连接的流量共享阀I处于导通位,负载压力更小的另一者对应连接的流量共享阀I处于中间节流位。
[0053]例如,当图4中左侧的第一执行机构5的负载压力大于第二执行机构6的负载压力,并且左侧的主换向阀3处于下换向位时,第一执行机构5的活塞杆回缩,第一负载油口 A连通回油油口 Tl,通过系统回油油路T回油,第二负载油口 B连通第二工作油口 G2,第一工作油口 Gl截止。此时,阀前油口 Pl与阀后油口 P2之间存在第三节流口 31的节流减压,经过节流减压后的阀后油口 P2的油压作用于流量共享阀I的下端,向上顶升阀芯,使得流量共享阀I处于下导通位,左侧主换向阀3的阀后油口 P2的压力在克服弹簧力和负载反馈油路Ls上的反馈压力后即为高负载执行机构的压力,即第二负载油口 B的压力。此时,负载反馈油路Ls采集到左侧的主换向阀3的阀后油口 P2的油压。同时,在负载压力小的右侧第二执行机构6中,右侧主换向阀3的阀前油口 Pl的压力与左侧主换向阀3的阀前油口 Pl的压力相当。同样地,在右侧主换向阀3和流量共享阀I中,阀前油口 Pl与阀后油口 P2之间存在第三节流口 31的节流减压,经过节流减压后的阀后油口 P2的油压作用于右侧流量共享阀I的下端,向上顶升阀芯,由于右侧负载相对更小,右侧的第二工作油口 G2的压力更小,为使得左右两侧的主换向阀3的阀后油口 P2的压力大致相当(在实际应用中,右侧阀后油口 P2的压力略低于左侧阀后油口 P2的压力,但此压力差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应使得右侧的流量共享阀I处于中间节流位,通过第一节流口 11和第三节流口 31的共同节流作用,使得右侧主换向阀3的阀后油口 P2获得增压效果。处于中间节流位时,右侧流量共享阀I的反馈油口截止,负载反馈油路Ls中的油压为左侧流量共享阀I的反馈油口的油压,该油压同样作用于右侧流量共享阀I的弹簧端。考虑到流量共享阀I的阀芯的受力平衡,可事先通过对左右两侧的流量共享阀I的弹簧等结构的合理设计,使得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高负载侧的流量共享阀I处于导通位,低负载侧的流量共享阀I处于中间节流位,并使得在各节流口的节流作用下,左右两侧的主换向阀3的前后压差大致相当。
[0054]这样,在液压泵2的泵送流量充足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
[0055]M = K*Q* ^fAp
[0056]M为主换向阀3的通过流量,K为流量常数,Q为主换向阀3的阀芯的过流面积,▽P为主换向阀3的前后压差。
[0057]由于左右两侧的主换向阀3的前后压差大致相当,流过其中的流量只与主换向阀3的阀芯开度有关,而隔离了负载压力的影响。即使在泵送液压油不足时,那么泵出口的压力下降,左右两侧主换向阀3的两端压差的设定值也跟着下降(但依然几乎相等),主换向阀3的实际有效开度减小,从而流过左右两侧主换向阀3的流量均减少,系统仍然按照主换向阀3的阀口开度分配流量,流量分配比例不变,从而在系统流量不足时也能实现各执行机构的同步性控制。
[0058]其中,液压泵2优选为负载敏感变量泵,负载反馈油路Ls连接负载敏感变量泵以控制该负载敏感变量泵的排量,使得变量泵2根据系统最大负载相应地进行供油。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液压泵2也不必然为负载敏感变量泵,可以是定量泵。此时,该液压控制系统还可包括流量控制阀(图中未显示),该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液压泵2的出油口与比例方向阀的阀前油口 Pl之间的系统进油油路P中,负载反馈油路Ls连接流量控制阀,通过该流量控制阀来控制系统进油油路P中的油液流量。流量控制阀的结构和控制功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细述。
[0059]另外,在图4所示的主换向阀3中,根据所连接的执行机构的特性,工作油口可包括多个,例如第一工作油口 Gl和第二工作油口 G2。在图4中,在主换向阀3的换向位,第一工作油口 Gl和第二工作油口 G2中的一者连通第一负载油口 A或第二负载油口 B,另一者截止。此外,比例方向阀优选为电液比例阀,还可包括连接于主换向阀3两端的电比例减压阀4,该电比例减压阀4设置在控制油源与主换向阀3端部的弹簧腔之间的控制油路K中,以控制主换向阀3的换向操作和阀芯开度。
[0060]综上,对多个执行机构进行同步速度控制时,当变量泵2提供的流量少于控制的多个执行机构的总需求流量时,比例方向阀组通过流量共享阀I的控制,能够实现通过各主换向阀3的流量减少只与阀芯开度有关,而与负载压力无关。而现有技术的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中,通过二通压力补偿阀8的作用,必须首先减少向高负载压力对应的主换向阀3的流量供应,即降低高负载执行机构的速度,以满足低负载的执行机构的流量需求。
[0061]就同步性控制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能够完全满足不同系统流量时的各执行机构的同步性要求。
[0062]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6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64]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流量共享阀,其特征在于,该流量共享阀(1)包括进油口(J)、出油口(C)和反馈油口(F),并且两端分别为弹簧腔和控制腔,从该弹簧腔到控制腔的方向上依次形成有截止位、中间节流位和导通位,所述进油口(J)与所述控制腔液压连通,所述反馈油口(F)与所述弹簧腔液压连通; 其中,在所述截止位,所述进油口(J)与出油口(C)之间液压截止,所述进油口(J)与反馈油口(F)之间液压截止;在所述中间节流位,所述进油口(J)与出油口(C)之间的内部连接油路中设有第一节流口(11),所述进油口(J)与反馈油口(F)之间液压截止;在所述导通位,所述进油口(J)与出油口(C)之间液压连通,所述进油口(J)与反馈油口(F)之间液压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共享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量共享阀(I)内,所述进油口(J)与所述反馈油口(F)之间的内部连接油路中设有第二节流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共享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口(11)为可调式节流口。
4.根据权 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共享阀,其特征在于,该流量共享阀(I)包括多个所述中间节流位,在从所述弹簧腔到所述控制腔的方向上,多个所述中间节流位中的所述第一节流口( 11)的通流面积逐渐增加。
5.一种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2)、比例方向阀及其对应控制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量共享阀(I); 其中,所述比例方向阀包括主换向阀(3),该主换向阀(3)具有阀前油口(P1)、阀后油口(P2)、工作油口、回油油口(Tl)以及与所述执行机构相连的第一负载油口(A)和第二负载油口(B),所述阀前油口(Pl)与所述液压泵(2)相连,所述阀后油口(P2)与所述流量共享阀(I)的所述进油口(J)相连,所述工作油口与所述流量共享阀(I)的所述出油口(C)相连,所述流量共享阀(I)的所述反馈油口(F)液压连接到用于控制所述阀前油口(Pl)的进油量的负载反馈油路(Ls)上; 所述主换向阀(3)具有中间位和换向位,在所述中间位,所述第一负载油口(A)和第二负载油口(B)均液压连接所述回油油口(Tl),所述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一负载油口(A)和第二负载油口(B)液压截止,所述阀前油口(Pl)与所述阀后油口(P2)液压截止;在所述换向位,所述第一负载油口(A)和第二负载油口(B)中的一者液压连接所述回油油口(Tl ),另一者液压连接所述工作油口,所述阀前油口( PI)与阀后油口( P2 )之间的内部连接油路中设有第三节流口(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第一执行机构(5 )和第二执行机构(6 ),所述比例方向阀包括与所述第一执行机构(5 )和第二执行机构(6) 对应的第一比例方向阀和第二比例方向阀,所述第一比例方向阀和第二比例方向阀的所述阀后油口(P2)分别连接有所述流量共享阀(I); 其中,当所述比例方向阀的所述主换向阀(3)处于所述换向位时,所述第一执行机构(5)和第二执行机构(6)中的负载压力更大的一者对应连接的所述流量共享阀(I)处于所述导通位,负载压力更小的另一者对应连接的所述流量共享阀(I)处于所述中间节流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2)为负载敏感变量泵,所述负载反馈油路(Ls)连接所述负载敏感变量泵以控制该负载敏感变量泵的排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流量控制阀,该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液压泵(2)的出油口与所述比例方向阀的所述阀前油口(Pl)之间的系统进油油路(P)中,所述液压泵(2)为定量泵,所述负载反馈油路(Ls)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以控制所述系统进油油路(P)中的油液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方向阀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主换向阀(3)两端的电比例减压阀(4),该电比例减压阀(4)设置在控制油源与所述主换向阀(3 )端部的弹簧腔之间的控制油路(K)中。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荷传感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油口包括第一工作油口(Gl)和第二工作 油口(G2),在所述主换向阀(3)的所述换向位,所述第一工作油口(Gl)和第二工作油口(G2)中的一者连通所述第一负载油口(A)或第二负载油口(B),另一者截止。
【文档编号】F15B11/22GK203717513SQ201420095582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4日
【发明者】李仁福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