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用自动复位液压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0933发布日期:2018-06-30 10:25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油缸罩,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机床用自动复位液压油缸。



背景技术:

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它将液压能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械能。如果液压缸两个方向的运动都依靠液压油来实现,这样的液压缸叫做双作用液压缸,如果液压缸某一个方向的运动是依靠自重或者外力来实现,这类液压缸被称作单作用式液压缸。目前的单作用式液压缸包括缸底、缸体、活塞、活塞杆和缸盖,缸底焊接在缸体一端,缸盖安装在缸体另一端,活塞设置在缸体内,活塞杆一端通过缸盖伸入缸体内与活塞连接,在缸体中活塞与缸底之间形成一油腔,在缸底上设有一输油孔与油腔连通;单作用式液压缸通常使用在举升设备中。设备举升工作时,举升液压缸依靠向油腔中输入液压油生产的推力将货物举升到一定的高度;卸除货物后,停止向液压缸供压力油,液压缸活塞杆依靠自重收回液压缸中。因为液压缸活塞杆回缩时存在一定的摩擦力,所以活塞杆不能快速、可靠地缩回。为此,人们通常的做法是在活塞杆上增加配重,依靠配重的重量来克服摩擦力,实现活塞杆快速、可靠地缩回。这种配重的方式,尽管也能解决问题,但是由于增加了设备的重量,举升时有功率损失,无形中增加了设备的成本。这种结构依靠弹簧的拉力自动收回活塞杆,弹簧固定不够可靠,并且固定结构复杂,中心孔的密封不够可靠,弹簧有可能从固定装置脱落,中心孔可能出现漏油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弹簧固定可靠,中心孔不漏油的一种机床用自动复位液压油缸。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床用自动复位液压油缸,包括缸底、缸体、活塞、活塞杆和缸盖,缸底焊接在缸体一端,缸盖安装在缸体另一端,活塞设置在缸体内,活塞杆一端通过缸盖伸入缸体内与活塞连接,在缸体中活塞与缸底之间形成一油腔,在缸底上设有一输油孔与油腔连通它还包括弹簧和拉杆,在缸底内底面设有突起,对应突起在活塞杆上设有一中心孔,拉杆安装在中心孔内,弹簧一端与突起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拉杆连接,所述突起沿径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固定弹簧的螺栓;拉杆端部沿径向设置有固定弹簧的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有固定弹簧的螺栓;中心孔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端盖,密封端盖与中心孔为螺纹连接;密封端盖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十字槽或一字槽。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机床用自动复位液压油缸,突起沿径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固定弹簧的螺栓;拉杆端部沿径向设置有固定弹簧的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有固定弹簧的螺栓;中心孔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端盖,弹簧固定可靠,中心孔不漏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机床用自动复位液压油缸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图中:

1、缸底 2、缸体 3、活塞 4、活塞杆 5、拉杆 6、密封端盖 7、凹槽 8、缸盖 9、弹簧 10、螺栓 11、突起 12、油腔 13、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附图1可知,一种机床用自动复位液压油缸,包括缸底1、缸体2、活塞3、活塞杆4和缸盖8,缸底1焊接在缸体2一端,缸盖8安装在缸体2另一端,活塞3设置在缸体2内,活塞杆4一端通过缸盖8伸入缸体2内与活塞3连接,在缸体2中活塞3与缸底1之间形成一油腔12,在缸底1上设有一输油孔与油腔连通;还包括弹簧9和拉杆5,在缸底1内底面设有突起11,对应突起11在活塞杆4上设有一中心孔13,拉杆5安装在中心孔13内,弹簧9一端与突起11连接,弹簧9另一端与拉杆5连接,所述突起11沿径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固定弹簧9的螺栓10;拉杆5端部沿径向设置有固定弹簧9的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有固定弹簧9的螺栓10;中心孔13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端盖6,密封端盖6与中心孔13为螺纹连接;密封端盖6的底部设置有凹槽7;凹槽7的底部设置有十字槽或一字槽。

本发明一种机床用自动复位液压油缸,突起沿径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固定弹簧的螺栓;拉杆端部沿径向设置有固定弹簧的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有固定弹簧的螺栓;中心孔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端盖,弹簧固定可靠,中心孔不漏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