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液压油的检测控制,具体指一种船上液压油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液压传动系统具有功率体积比大、可实现无级调速、平稳寿命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液压油的使用性能受到粘度的影响,当粘度低于工作粘度时,液压油会从旁路的缝隙中漏出,液压油失效,无法进行工作。尤其是在高负载、高频率和高功率工作状态下,液压油的温升很快,导致粘度降低,无法达到工作压力,导致液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即时检测和控制液压油粘度从而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船上液压油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船上液压油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的内壁上设有在线粘度传感器,所述在线粘度传感器的检测端探入到液压油内;所述液压油缸内设有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入口和出口均连接冷却水箱;
所述冷却水箱内设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水泵;
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入口和出口均连接船外海水或河水;
所述在线粘度传感器连接控制芯片上对应的输入端口,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水泵、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水泵均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
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尽快提高液压油粘度,所述第一换热管可以盘绕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缸内;所述第二换热管可以盘绕设置在所述冷却水箱内。
作为改进,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还可以连接用于显示液压油粘度的显示屏。
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还可以连接蜂鸣报警器,以及时提醒人们液压油粘度已经超过工作粘度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船上液压油控制系统通过在线粘度传感器对液压油温进行实时监测,当粘度达到设定的警报值时,控制芯片自动打开电磁阀和水泵, 对液压油进行冷却,从而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彻底解决了液压油粘度降低所导致的性能失效问题;同时液压油采用淡水冷却,淡水采用海水冷却,避免了海水对管道的腐蚀,并且采用海水作为冷却介质,节能降耗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芯片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该船上液压油控制系统包括:
液压油缸1,其内盛有液压油,为液压系统的压力介质。
在线粘度传感器2,固定在液压油缸1的内壁上,其检测端探入到液压油内,用于实时检测液压油的粘度;在线粘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连接控制芯片6上对应的输入端口。
第一换热管3,盘绕设置在液压油缸1内,用于降低液压油的油温从而提升液压油的粘度;其第一换热管3上设有第一电磁阀31和第一水泵32;第一换热管3的入口和出口均连接冷却水箱4。
冷却水箱4,其内盛有淡水,提供第一换热管所需循环冷却水;第二换热管5上设有第二电磁阀51和第二水泵52。
第二换热管5,用于冷却冷却水箱4内的淡水,盘绕设置在冷却水箱4内,其入口和出口均连接船外海水或河水;第二换热管5上设有第二电磁阀51和第二水泵52。
显示器7,用于实时显示液压油的粘度,连接控制芯片6的输出端口。
蜂鸣报警器8,连接控制芯片6的输出端口,用于在液压油超过预设粘度时发出蜂鸣声报警,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
显示器7和蜂鸣报警器8可以设置在驾驶舱内,或者其它方便观察的地方。
控制芯片6,为液压油温的控制中心,在线粘度传感器2连接控制芯片6的输入端,第一电磁阀31和第一水泵32、第二电磁阀51和第二水泵52均连接控制芯片6的输出端。
该船上液压油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
在线粘度传感器对液压油温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实时传递到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将接收到数据实时显示在显示屏上,并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当液压油实时粘度低于预设粘度时,控制芯片在启动蜂鸣器报警的同时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水泵,通过第一换热管对液压油缸内的液压油进行冷却;与此同时,控制芯片还同时打开第二电磁阀 和第二水泵,使用海水或河水对冷却水箱内的淡水进行冷却;当液压油缸内的油温达到预设的工作温度时,控制芯片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水泵、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水泵以及蜂鸣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