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输入插口的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733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输入插口的水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输入插口的水泵,尤其涉及该水泵与其输入插口相关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大部分家用电器中所安装的水泵的输入插口的结构为:将定子线圈和线圈与连接器件的焊接部分密封于塑料或橡胶壳内而插片露出于密封壳外,安装时由插片与其外部电源线的插套连接。该结构可见本申请人在先申请CN203850945U。由于插片和电源线的连接部分外露,当遇到外部溅水或潮湿的工作环境时,水容易污染插片和其外部电源线连接的部分,造成短路或漏电。该方面的技术要求可见国家标准GB4706和GB14536。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输入插口的水泵,其能够在溅水和潮湿等环境更安全地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输入插口的水泵,包括驱动叶轮转动的转子、支撑转子和定子铁芯的泵体、具有插片和输入插口的定子线圈,所述的插片电连接定子线圈且位于定子线圈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围所述输入插口和插片的第一挡水壳和第二挡水壳,第一挡水壳和第二挡水壳组成挡水壳,将所述输入插口和插片覆盖于挡水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子线圈外壳设有对称分布的凸台,所述的第一挡水壳通过凸台固定于定子线圈外壳上。

具体地,所述的第一挡水壳与定子线圈接触面设有弹性扣,所述弹性扣上设有凸筋,所述凸筋条与定子线圈外壳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挡水壳外设有两组导线卡扣,两组导线卡扣的开口方向互为反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水壳和第二挡水壳之间为卡扣连接。

具体地,所述的第一挡水壳上设有导水凸条,所述的导水凸条位于与第二挡水壳的连接位之间。

具体地,所述第一挡水壳背后设有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

更具体地,所述第二挡水壳背后设有一挡水板,连接后所述第二挡水壳的挡水板位于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挡水壳上至少开设有一个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输入插口之外设置有双重的挡水外壳,提升水泵的防水、防潮功能。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分解图;

图2为定子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挡水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挡水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挡水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图。

图中标记:叶轮-1 转子-2 泵体-3 定子线圈-4 插片-4.1 定子线圈凸台-4.2 输入插口-5 第一挡水壳- 6第一凹扣-6.1 第一组导线扣-6.2 第二组导线扣-6.3 第二凹扣-6.4 导水凸条-6.5 弹性扣-6.6 凸筋-6.6.1 第一挡水板-6.7 第二挡水板-6.8 第二挡水壳-7 凸扣-7.1 散热孔-7.2 挡水板-7.3 挡水壳-8 挡水壳腔-8.1 定子铁芯-9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各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输入插口的水泵,包括叶轮1、转子2、泵体3、定子线圈4、输入插口5、定子铁芯9、第一挡水壳6和第二挡水壳7。第一挡水壳6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凹扣6.4,第二挡水壳7外设有对称分布的凸扣7.1,第一挡水壳6和第二挡水壳7通过卡扣组装成挡水壳8。挡水壳8将插片4.1和输入插口5覆盖于挡水壳腔8.1内。第一挡水壳6两侧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凹扣6.1,定子线圈外壳设有对称分布的凸台4.2,定子线圈4与第一挡水壳6通过卡扣连接。

如图3所示,第一挡水壳6与定子线圈外壳接触面的地方设有弹性扣6.6,在弹性扣6.6上设有凸筋6.6.1,第一挡水壳6与定子线圈装配后,凸筋6.6.1与定子线圈外壳紧贴,使第一挡水壳紧固与定子线圈外壳上。

如图5所示,第一挡水壳6上开设有2组导线扣,第一组导线扣6.2和第二组导线扣6.3,第一组导线扣与第二组导线扣的开口互为相反。如图6所示,第一挡水壳6的底部还开设有一导水凸条6.5,位于与第二挡水壳7的连接位之间。第二挡水壳7的表面还开设有散热孔7.2。

如图6所示,第一挡水壳6背后设有第一挡水板6.7和第二挡水板6.8,第一挡水板6.7和第二挡水板6.8之间设有间隔间隙。第二挡水壳7上同样地设有挡水板7.3,装配后挡水板7.3位于第一挡水板6.7和第二挡水板6.8之间,连接定子插片的电源线可从挡水板间的间隔间隙引出。

具体应用时,挡水壳8装配于水泵定子线圈的外壳上,挡水壳8将定子线圈外露的插片4.1覆盖并容纳与挡水壳腔8.1中,挡水壳8为可拆装的结构。连接时,先将第二挡水壳7打开,电源线与定子线圈插片4.1连接。连接完成后,合上第二挡水壳7,电源线可绕导线扣6.2和6.3向外引出。由于定子线圈插片4.1容纳于挡水壳腔8.1中,使水泵能够在潮湿或外部溅水的环境中安全工作,且第一挡水壳上的导水凸条6.5能够有效地阻挡水进入挡水壳腔8.1内,第二挡水壳7上的散热孔能有效地给定子线圈4进行散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