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风量的大厦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2751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风量的大厦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风量的大厦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大厦式风扇,简称大厦扇,因其外形似一栋大厦而得名。现有技术大厦扇多数呈纵向柱状,内部采用贯流式风机组件,即风叶为圆柱形(轴向尺寸远大于直径,出风口为细长形状)贯流风轮,纵向安装;这种风扇结构的优点是外观时尚,纵向出风口长,而且噪音也比普通风扇低很多,但是这种风扇的缺点是,出风口风速小,风量低,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使用,其送风乘凉效果不佳,若使用时距离较远,使用者的切身体感也会很差。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大厦扇,以克服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
背景技术
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风量的大厦扇,它使用超大离心风轮,采用鸭颈外型的离心风道设计,通过出风口设计压制气流集中输出,达到增大风量风速的目的,从而解决传统技术上出风量小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大风量的大厦扇,其包括:一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一进风口及一出风口;一离心风道,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离心风道相互连通,所述离心风道设有一第一送风部,所述第一送风部呈圆形且所述第一送风部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离心风道设有一第二送风部,所述第二送风部自所述第一送风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送风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送风部的直径,所述离心风道还设有一第三送风部,所述第三送风部自所述第二送风部向上且向所述出风口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三送风部连通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三送风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送风部的直径,使得所述离心风道呈鸭颈外型;所述第一送风部上设有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上的一离心风轮及一离心风机,促使所述机壳外的空气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离心风道,并驱使所述离心风道内的空气从所述出风口排出。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口上安装一导风片,用于扩大所述大厦扇的送风角度。所述进风口上安装一防尘网,用于防止灰尘影响述大厦扇的运行。所述机壳下宽上窄呈梯形,所述机壳下端连接一底座,所述第一送风部设于所述机壳下方,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机壳下方的侧边。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机壳上方的侧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心风道设有一第一送风部,所述第一送风部呈圆形且所述第一送风部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离心风道设有一第二送风部,所述第二送风部自所述第一送风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送风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送风部的直径,所述离心风道还设有一第三送风部,所述第三送风部自所述第二送风部向上且向所述出风口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三送风部连通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三送风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送风部的直径,使得所述离心风道呈鸭颈外型,从而使得所述出风口压制气流集中输出,气流通过所述离心风道的特殊鸭颈外型结构,气流集中在该处形成强劲有力的瓶颈效应,而且可以有效改善气流流动的密集性,达到增大了所述大厦扇的风量风速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大风量的大厦扇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大风量的大厦扇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机壳2进风口3出风口4离心风道5第三送风部53离心风轮6第一送风部51第二送风部52离心风机7底座1导风片8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风量的大厦扇,其包括:一机壳2,所述机壳2上设有一进风口3及一出风口4;一离心风道5,所述进风口3和所述出风口4通过所述离心风道5相互连通,所述离心风道5设有一第一送风部51,所述第一送风部51呈圆形且所述第一送风部51连通所述进风口3,所述离心风道5设有一第二送风部52,所述第二送风部52自所述第一送风部51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送风部5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送风部51的直径,所述离心风道5还设有一第三送风部53,所述第三送风部53自所述第二送风部52向上且向所述出风口4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三送风部53连通所述出风口4,所述第三送风部5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送风部52的直径,使得所述离心风道5呈鸭颈外型;所述第一送风部51上设有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2上的一离心风轮6及一离心风机7,促使所述机壳2外的空气从所述进风口3进入所述离心风道5,并驱使所述离心风道5内的空气从所述出风口4排出。所述机壳2下宽上窄呈梯形,所述机壳2下端连接一底座1,所述第一送风部51设于所述机壳2下方,所述进风口3设于所述机壳2下方的侧边。所述出风口4设于所述机壳2上方的侧边。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出风口4上安装一导风片8,用于扩大所述大厦扇的送风角度。所述进风口3上安装一防尘网,用于防止灰尘影响述大厦扇的运行。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大夏扇工作时,所述离心风机7带动离心风轮6工作,如图2箭头指示方向,将空气从所述进风口3吸进离心风道5,所述空气先经过所述第一送风部51,再经过所述第二送风部52,因为所述第二送风部52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送风部51直径,所述空气在所述第二送风部52集中压制,即空气集中在所述第二送风部52形成强劲有力的瓶颈效应使得空气加速,然后空气自所述第三送风部53从所述出风口4处吹出,空气再经所述出风口4处的所述导风片8实现大角度送风。实用新型的所述离心风道5设有一第一送风部51,所述第一送风部51呈圆形且所述第一送风部51连通所述进风口3,所述离心风道5设有一第二送风部52,所述第二送风部52自所述第一送风部51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送风部5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送风部51的直径,所述离心风道5还设有一第三送风部53,所述第三送风部53自所述第二送风部52向上且向所述出风口4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三送风部53连通所述出风口4,所述第三送风部5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送风部52的直径,使得所述离心风道5呈鸭颈外型,从而使得所述出风口4压制气流集中输出,气流通过所述离心风道5的特殊鸭颈外型结构,气流集中在该处形成强劲有力的瓶颈效应,而且可以有效改善气流流动的密集性,达到增大了所述大厦扇的风量风速的目的。所述大厦扇,它采用离心风道5设计,使用超大离心风轮6,使用大功率双滚珠轴承离心风机7,风量强劲、出风量大,解决了传统技术上出风量小的缺点。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