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流风机的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5274阅读:1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流风机的轮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流风机,具体为一种轴流风机的轮毂。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轴流风机可以用于智能冷却发动机系统当中,下面的描述参照的内容无论如何都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智能冷却发动机系统中,轴流风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叶轮、扇罩、电机、线束等部分组成,其中电机通过电机轴带动叶轮进行吹风散热,电机放在叶轮的中心区域,将叶轮和扇罩左右组装起来构成风机。

已知的风机叶轮包括轮毂、等间距与轮毂连接的叶片,叶轮轮毂上设有嵌件孔,电机轴通过该嵌件孔将叶轮和电机压在一起,叶轮在电机驱动下转动,电机内部的电子电路的各电子元件在正常工作下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在导热硅泥和设计的电机翅片下会导出到电机壳表面,而电机后盖面与轮毂底端面的内侧相邻,如何在轮毂上增大电机后盖面的散热面,提高电机散热效率对电机工作效率有重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流风机的轮毂,在所述轮毂底端面上的中间区域沿环形设置v型通孔可增大底端面内侧的电机后盖的散热面积,提高电机以及风机的整体散热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所述轮毂的叶轮,所述叶轮配置在轴流风机上,对智能冷却发动机系统进行吹风散热。

上述目的将用一种有独立权利要求1和一个或多个从属权利要求中所定义的特征的风机轮毂来实质性地达到。

附图说明

附图在不限制本发明的应用范围的情况下说明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轴流风机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轴流风机轮毂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轴流风机轮毂上v型通孔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轴流风机轮毂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叶轮1、外圈2、叶片3、轮毂4、v型通孔5、轮毂上的嵌件孔6、轮毂的中心轴线7、v型通孔的内外连接壁在底端面投影后的内外连接线的中间点依次连接起来构成的外圆8、v型通孔的外部曲壁在底端面投影后的外部曲线的中间点连接起来构成的内圆9、外圆半径r2、内圆半径r1,轮毂半径r,轮毂底端面41、轮毂环形侧壁42、v型通孔的内部直壁51、v型通孔的内部曲壁52、v型通孔的外部直壁54、v型通孔的外部曲壁55、v型通孔的内外连接壁53、内外连接壁在底端面投影后的内外连接线的中间点531、外部曲壁在底端面投影后为一条外部曲线的中间点55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照附图1,标号1标识本发明轴流风机的叶轮1,叶轮1包含外圈2、叶片3和轮毂4,轮毂4呈圆柱形状,由底端1和环形外壁42组成,轮毂底端41和环形外壁42界定的空间内部放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轴穿过底端中心轴线7处的嵌件孔6从而带动轮毂4沿着中心轴线7旋转,多条叶片3等间距的布置在轮毂的环形外壁42上,叶片3的外围由外圈2来界定连接,轮毂4的底端41的中间区域沿环形设置v型通孔5,v型通孔5垂直于轮毂底端41所在的平面,其等间距的均匀分布在轮毂底端41面上,具体为v型棱柱的形状,以当前视角为从轮毂底端41外侧看向底端41内侧,与底端41内侧相接触的电机后盖可通过底端41面上设置的v型通孔5进行散热。

图1-图4中均详细说明v型通孔5,v型通孔5的开口朝向轮毂4的环形外壁42,v型通孔5的数量与轴流风机上叶片3数量相同,轮毂底端41面上设置的v型通孔5由第一端壁、第二端壁、第三端壁、第四端壁和第五端壁51-55来共同界定,具体如图2所示,第一端壁为v型通孔5的内部直壁51、第二端壁为v型通孔5的内部曲壁52、第三端壁为v型通孔5的外部直壁54、第四端壁为v型通孔5的外部曲壁55、第五端壁为v型通孔5的内外连接壁53,v型通孔5的第一端壁、第三端壁和第五端壁均为相等的两段,v型通孔5的第二端壁和第四端壁均为一段。

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轮毂上v型通孔5的连接构成,假设以v型通孔5的内外连接壁53为起点,那么作为起点的内外连接壁53是一个v型通孔5中以朝向环形外壁42的方向为参照点下的左侧的内外连接壁53,在轮毂底端41面外侧上沿顺时针方向来看,v型通孔5各端壁的连接依次为内外连接壁53-内部直壁51-内部曲壁52-内部直壁51-内外连接壁53-外部直壁54-外部曲壁55-外部直壁54。

本实施方式优选的,v型通孔5的内部直壁51、内部曲壁52、外部直壁54、外部曲壁55和内外连接壁53均垂直于轮毂4的底端面41。

本实施方式优选的,v型通孔5的内部直壁51和外部直壁54平行,v型通孔5的内部直壁51、外部直壁54均与内外连接壁53垂直。

本实施方式优选的,v型通孔5的内部直壁51和内部曲壁52平滑连接,内部直壁51沿着内部曲壁52的横切面朝着背向轮毂4的底端面41上的嵌件孔6方向延伸。

本实施方式优选的,v型通孔5的外部直壁54和外部曲壁55平滑连接,外部直壁54沿着外部曲壁55的横切面朝着背向轮毂4的底端面41上的嵌件孔6方向延伸。

每个v型通孔5的两段内外连接壁53在轮毂4上的底端面41投影后为两段内外连接线,内外连接线均有中间点531,如图3和图4所示。

本实施方式优选的,将所有的v型通孔5的内外连接壁53在轮毂4上的底端面41投影后的内外连接线的中间点(531)平滑的依次连接起来,构成以r2为半径的外圆8。

每个v型通孔5的外部曲壁55在轮毂4上的底端面41投影后为一条外部曲线,外部曲线上设有中间点551,如图3和图4所示。

本实施方式优选的,将所有的v型通孔5的外部曲壁55在轮毂4上的底端面41投影后的外部曲线的中间点551平滑的依次连接起来,构成以r1为半径的内圆9。

轮毂4上底端面41的半径为r,v型通孔5的内外连接壁53在轮毂4的底端面41上投影后的内外连接线到轮毂4的环形外壁42在底端面上投影的环形外线的距离为r-r2。

v型通孔5的外部曲壁55在轮毂4的底端面41上投影后的外部曲线到轮毂4的底端面41上的嵌件孔6的距离为r1,即为内圆9的半径。

本实施方式优选的,v型通孔5处于轮毂4的底端面41的中心区域,v型通孔5的内外连接壁53在轮毂4的底端面41上投影后的内外连接线到轮毂4的环形外壁42在底端面上投影的环形外线的距离r-r2等于v型通孔5的外部曲壁55在轮毂4的底端面41上投影后的外部曲线到轮毂4的底端面41上的嵌件孔6的距离r1。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流风机的轮毂,所述轴流风机中包括叶轮(1),所述叶轮(1)包含外圈(2)、叶片(3)和轮毂(4),所述轮毂(4)呈圆柱形状,由底端(41)和环形外壁(42)组成,由所述底端(41)和环形外壁(42)界定的空间内部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轴穿过所述底端中心轴线(7)处的嵌件孔(6)从而带动所述轮毂(4)沿着中心轴线(7)进行旋转,所述轮毂(4)的底端(41)的中间区域沿环形设置V型通孔(5),所述V型通孔(5)垂直于所述底端(41)所在的平面,其等间距的均匀分布在所述底端(41)面上,具体为V型棱柱的形状,以当前视角为底端(41)外侧,与底端(41)内侧相接触的电机后盖可通过底端(41)面上设置的所述V型通孔(5)进行散热,提高电机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蒋剑;王宇峰;王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驿力机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9
技术公布日:2018.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