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风叶注塑模具的进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7595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轴流风叶注塑模具的进胶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流风叶注塑模具的进胶装置。



背景技术:

轴流风叶是汽车、家电产品一个常用重要的塑胶件。由于零件的特殊性,它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动平衡、轴跳、径跳等测试项目也是非常严格,这些测试结果对产品的震动、噪声有较大影响,行业中高端产品对这些关键参数要求严格。

现有的轴流风叶进胶装置通常包括一个主流道和若干个分流道,这种进胶方式产生的废料也多(约160g),这些废料大部分不能回收,造成大量浪费;而且,进胶不平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轴流风叶注塑模具的进胶装置,减少浇口废料,节约材料,而且实现料流平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轴流风叶注塑模具的进胶装置,所述注塑模具具有型腔,所述型腔的用于成型所述轴流风叶的轮毂的部位放置有轮毂嵌件,所述轮毂嵌件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进胶装置包括:

浇口套,所述浇口套设置于所述轮毂嵌件的一侧,且所述浇口套的头端部与所述轮毂嵌件的轴孔相对,所述浇口套的中心具有沿轴向贯通的流道,所述浇口套的头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浇口,该浇口与所述型腔连通;以及

分流针,所述分流针装于所述轮毂嵌件的轴孔内,且与轴孔密封配合,所述分流针具有伸入所述流道内的分流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浇口的数量与所述轴流风叶的轮辐的数量一致,且所述浇口的位置与所述型腔的用于成型所述轮辐的部位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端部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一端与所述浇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流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端部的内壁面为喇叭形状,所述引流槽的与所述流道连通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头端部的内壁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端部的外周面具有向内台阶状收缩的台阶面,所述浇口设置于所述台阶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针的分流部的顶面为球形,且在所述分流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浇口套可绕其轴线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注塑模具内,所述进胶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浇口套旋转的驱动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靠近所述头端部的所述浇口套的内壁面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所述浇口套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浇口套的尾端部上;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以及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齿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齿条沿直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流风叶注塑模具的进胶装置,采用一点式轮辐式进胶(即在一个流道的周侧设置若干浇口),并通过分流针使胶料均匀的分向四周,通过浇口均匀充填到模具型腔,实现了料流平衡;而且,水口重量约6g,大大降低了浇口废料的产生,节约了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轴流风叶注塑模具的进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轴流风叶注塑模具的进胶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浇口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浇口套的仰视图;

图5为沿图4中A-A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沿图4中B-B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浇口废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产品的CAE分析结果图。

附图标记说明:10、轴流风叶;11、轮毂;12、轮毂嵌件;14、轮辐;20、浇口套;22、流道;24、头端部;242、浇口;243、引流槽;244、第一凹槽;246、第二凹槽;247、台阶面;25、尾端部;30、齿轮;40、齿条;50、气缸;60、分流针;64、分流部;66、环形凹槽;70、浇口废料;72、齿;74、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轴流风叶注塑模具具有用于成型轴流风叶的型腔(图中未示出),所述型腔的用于成型所述轴流风叶10的轮毂11的部位放置有轮毂嵌件12,所述轮毂嵌件12上设置有轴孔。

如图1、2所示,轴流风叶注塑模具的进胶装置主要由浇口套20和分流针60组成,其中,所述浇口套20设置于所述轮毂嵌件12的一侧,且所述浇口套20的头端部24与所述轮毂嵌件12的轴孔相对,所述头端部24的端面与所述轮毂嵌件12的表面接触或靠近,所述浇口套20的中心具有沿轴向贯通的流道22,所述浇口套20的头端部2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浇口242,该浇口242与所述型腔连通。所述分流针60装于所述轮毂嵌件12的轴孔内,且与轴孔密封配合,所述分流针60具有伸入所述流道22内的分流部64。

本实施例中的轴流风叶注塑模具的进胶装置,注塑时,熔融胶料进入浇口套20的流道22,当胶料流至浇口套20的头端部24时,分流针60使胶料均匀的分向四周,然后经过浇口242均匀充填到型腔,实现了料流平衡。经CAE分析,结果如图8所示,实现了充填平衡;而且,只有一个流道,水口重量约6g,大大减少了浇口废料的产生,节约了材料,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浇口242的数量与所述轴流风叶10的轮辐14的数量一致,且所述浇口242的位置与所述型腔的用于成型所述轮辐14的部位相对应。由于型腔的用于成型所述轮辐14的部位需要的胶料比较多,因此将所述浇口242设置在与所述型腔的用于成型所述轮辐14的部位相对应的位置可以进一步实现料流平衡。

优选地,为了方便脱胶,所述头端部24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引流槽243,所述引流槽243的一端与所述浇口24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流道22连通(如图3-6所示)。进一步优选地,为了方便脱胶,所述头端部24的内壁面为喇叭形状,所述引流槽243的与所述流道22连通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头端部24的内壁面上。

优选地,所述头端部24的外周面具有向内台阶状收缩的台阶面247,台阶面247与注塑模具的模仁一起形成所述型腔,所述浇口242设置于所述台阶面247上。这样,台阶面247作为形成成型产品的型腔的一部分,可以简化模具镶件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分流针60的分流部64的顶面为球形,分流效果好。而且。在所述分流部6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66,当浇口废料冷却凝固时,浇口废料与分流部64的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从而有利于通过分流针60将浇口废料70从浇口套20中拉出,方便脱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浇口套20可绕其轴线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注塑模具内,所述进胶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浇口套20旋转的驱动机构。这样,注塑完成后,驱动机构带动浇口套20旋转,从而带动浇口废料70旋转,使得浇口废料70与产品脱离,从而实现自动切浇口,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地,靠近所述头端部24的所述浇口套20的内壁面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244。这样,在浇口废料70上形成若干齿72(如图7所示),增大了浇口废料70与浇口套20之间的扭矩,可以防止浇口套20旋转过程中浇口套20与浇口废料70发生相对旋转,有利于切浇口废料。进一步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244之间的所述浇口套20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46,且所述第二凹槽246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244的深度。这样,通过第二凹槽246在两个齿72之间形成连接部74(如图7所示),增加了齿72的强度,防止浇口套20旋转过程中,齿72断裂。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包括齿轮30、齿条40以及气缸50,所述齿轮30设置于所述浇口套20的尾端部25;所述齿条40与所述齿轮30啮合;所述气缸50的伸缩杆与所述齿条4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齿条40。

本实施例中的轴流风叶注塑模具的进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1、注射:熔融胶料进入浇口套20的流道22,分流针60的分流部64使胶料均匀的分向四周,通过设置在浇口套20的头端部24上的若干浇口242均匀充填到型腔,然后保压冷却。

2、模内切浇口:气缸50的活塞杆伸出,带动齿条40沿直线运动,带动齿轮30旋转,从而带动浇口套20旋转,使浇口废料70与产品脱离,实现模内自动切浇口。

3、开模:模具开模时,已与产品分离的浇口废料70,由分流针60从浇口套20中拉着,随产品一起运动。

4、顶出:产品顶出时,浇口废料70随产品一起顶出,与分流针60分离,从产品上脱落,实现自动化生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叶注塑模具的进胶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大大降低了浇口废料重量,节约了生产成;而且,降低了产品动不平衡量和产品跳动变形量;此外,还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