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手器的导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3540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干手器的导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具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手器的导风结构。



背景技术:

干手器是一种卫浴间用烘干双手或者吹干双手的洁具电器,分为感应式自动干手器和手动干手器。它主要运用于宾馆、餐馆、科研机构、医院、公共娱乐场所和每个家庭的卫生间等。洗手后,将手伸在干手器的出风口处,干手器会自动送出舒适的暖风,迅速使手变干,而当手离开干手器的出风口处时,干手器会自动停风关机,无需使用毛巾擦干手上水分,可防止疾病交叉感染。

然而现有的干手器在烘干过程中存在烘干速度慢,用户需等待较长时间进行烘干,同时吹出的风不够稳定会有波动,因而对现有的干手器进行改进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干手器的导风结构,主要解决了现有干手器存在烘干速度慢和出风稳定性差的问题,该用于干手器的导风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风轮、固定支架、出风下盖和出风上盖相互配合,使风在导向凸起I、导向凸起II和导向块引导压制下从环形出风口吹出,进而提高出风的速度和稳定性,大大地提高干手器的烘干速度,实用方便,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干手器的导风结构,其包括有相互配合的风轮、固定支架、出风下盖和出风上盖,所述风轮上设置有导风板以及均匀分布于导风板上的叶片,导风板的横向截面为弧形结构设置,风轮中部设置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中心处设置有直槽口形的转轴通孔,风轮通过转轴通孔套置于电机转轴上,风轮下侧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中部设置有与风轮相配合的进风口,风轮外套设置有与固定支架相适配的出风下盖,出风下盖上设置有围绕风轮呈旋涡状分布的导向凸起I和导向凸起II,且导向凸起I和导向凸起II呈柳叶形结构设置,风轮上设置有与出风下盖相互固定连接的出风上盖,出风上盖中部设置有与风轮相适配的风轮槽,出风上盖上还设置有环形出风口,环形出风口内均匀分布有导向块,导向块为弧形结构设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说明,优选地,所述电机转轴上套设有相互配合的转轴套和轴承,轴承外侧还套设有与圆形凹槽相适配的轴承套。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说明,优选地,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弧面结构,进风口的中心处设置有套置于所述轴承套上的环状结构,环状结构与固定支架间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块上设置有倒角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说明,优选地,所述出风下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出风口相配合的过渡圆角,出风下盖下部与壳体相互固定连接,出风下盖上设置有与壳体相适配的环形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说明,优选地,所述出风上盖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导向凸起I和导向凸起II相适配的导向槽I和导向槽II,出风上盖上侧设置有与所述风轮槽对应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上均匀分布有加强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该用于干手器的导风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风轮、固定支架、出风下盖和出风上盖相互配合,使风在导向凸起I、导向凸起II和导向块引导压制下从环形出风口吹出,进而提高出风的速度和稳定性,大大地提高干手器的烘干速度,实用方便,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风轮1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固定支架2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出风下盖3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出风上盖4的上侧视图。

图6为图1中出风上盖4的下侧视图。

图中1、风轮;2、固定支架;3、出风下盖;4、出风上盖;5、导风板;6、叶片;7、圆形凹槽;8、转轴通孔;9、电机转轴;10、进风口;11、导向凸起I;12、导向凸起II;13、风轮槽;14、环形出风口;15、导向块;16、转轴套;17、轴承;18、轴承套;19、弧面结构;20、环状结构;21、连接块;22、过渡圆角;23、壳体;24、导向槽I;25、导向槽II;26、凸起结构;27、加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6所示,一种用于干手器的导风结构,其包括有相互配合的风轮1、固定支架2、出风下盖3和出风上盖4,所述风轮1上设置有导风板5以及均匀分布于导风板5上的叶片6,导风板5的横向截面为弧形结构设置,弧形结构设置便于对风轮1产生的风进行压制和引导,叶片6的数量设置为九片且呈旋涡状分布,风轮1中部设置有圆形凹槽7,圆形凹槽7中心处设置有直槽口形的转轴通孔8,风轮1通过转轴通孔8套置于电机转轴9上,直槽口形的转轴通孔8便于电机转轴9带动风轮1转动,风轮1下侧设置有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中部设置有与风轮1相配合的进风口10,风轮1外套设置有与固定支架2相适配的出风下盖3,出风下盖3上设置有围绕风轮1呈旋涡状分布的导向凸起I 11和导向凸起II 12,导向凸起I 11和导向凸起II 12与叶轮1旋转方向相切,且导向凸起I 11和导向凸起II 12呈柳叶形结构设置,柳叶形结构设置便于对风进行引导和压制,风轮1上设置有与出风下盖3相互固定连接的出风上盖4,出风上盖4中部设置有与风轮1相适配的风轮槽13,出风上盖4上还设置有环形出风口14,环形出风口14内均匀分布有导向块15,导向块15为弧形结构设置,弧形结构的上端与环形出风口14相切,采用飞机引擎和汽车涡轮增压的原理提高了出风速度和稳定性,提高干手器的整体性能。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电机转轴9上套设有相互配合的转轴套16和轴承17,轴承17外侧还套设有与圆形凹槽7相适配的轴承套18。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进风口10上设置有弧面结构19,进风口10的中心处设置有套置于所述轴承套18上的环状结构20,环状结构20与固定支架2间通过连接块21固定连接,连接块21上设置有倒角结构,倒角结构减小空气阻力。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出风下盖3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出风口14相配合的过渡圆角22,出风下盖3下部与壳体23相互固定连接,出风下盖3上设置有与壳体23相适配的环形槽。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出风上盖4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导向凸起I 11和导向凸起II 12相适配的导向槽I 24和导向槽II 25,出风上盖4上侧设置有与所述风轮槽13对应的凸起结构26,凸起结构26上均匀分布有加强块27。

该用于干手器的导风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风轮1、固定支架2、出风下盖3和出风上盖4相互配合,使风在导向凸起I 11、导向凸起II 12和导向块15引导压制下从环形出风口14吹出,进而提高出风的速度和稳定性,大大地提高干手器的烘干速度,实用方便,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易于推广。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