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给水泵的外置润滑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8081发布日期:2018-08-31 21:20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变频给水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变频给水泵的外置润滑油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变频给水泵的轴承、耦合器、齿轮、电机等转动部位,运行中需要供油设备给予连续、稳定的润滑和冷却。常规的变频给水泵供油设备为其耦合器内部内置的齿轮供油装置,供油装置包含齿轮油泵及其溢油阀、顺序阀、滤网、阀门等附件。内置供油装置的设备、系统出现异常,需要停止主给水泵运行,方能解体检修,给需要连续运行的工业企业带来经济性影响。由于内置润滑设备、系统设计紧凑,运行中出现润滑油压力波动时,人员需要近距离对给水泵转动部分进行调整,对人身伤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1)技术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变频给水泵内置润滑油系统不利于检修和运行中油压调整不便的不足,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变频给水泵的外置润滑油系统,包括: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组、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组、外置润滑油冷油器组、蓄能稳压器、溢油调压阀、PLC就地控制柜。

所述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组通过输油管道依次连接有润滑油过滤器组、外置润滑油冷油器组。

所述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组分别为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和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所述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和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通过输油管道并联设置。在进入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的输油管道上设置入口门,在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上设置有放空气门,在出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的输油管道上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逆止阀、出口门。同样,在进入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的输油管道上设置有入口门,在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上设置有放空气门,在出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的输油管道上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逆止阀、出口门。在甲侧输油管道的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和压力传感器之间接出有再循环管,连接到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入口门与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之间的输油管道处,并且在该循环管上设置有再循环门。

所述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组分别为甲侧外置润滑油过滤器和乙侧外置润滑油过滤器。所述甲侧外置润滑油过滤器和乙侧外置润滑油过滤器通过输油管道并联设置。在进入甲侧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的输油管道上设置有入口电动门,在出甲侧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的输油管道上设置有出口电动门;在进入乙侧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的输油管道上设置有入口电动门,在出乙侧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的输油管道上设置有出口电动门。

所述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组与所述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组之间的输油管道上设置有过滤器前压力传感器。在所述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组与所述润滑油冷油器组之间设置有过滤器后压力传感器。

所述外置润滑油冷油器组分别为甲侧外置润滑油冷油器和乙侧外置润滑油冷油器。所述甲侧外置润滑油冷油器和所述乙侧外置润滑油冷油器通过输油管道并联设置。在进入甲侧外置润滑油冷油器的输油管道上设置有入口门,在出甲侧外置润滑油冷油器的输油管道上设置有出口门;在进入乙侧外置润滑油冷油器的输油管道上设置有入口门,在出乙侧外置润滑油冷油器的输油管道上设置有出口门。

所述外置润滑油冷油器组连接有润滑油母管,所述润滑油母管上设置有一台蓄能稳压器,并且串联设置有一只溢油调压阀。所述溢油调压阀通过润滑油母管连接有耦合器。

所述蓄能稳压器通过入口法兰和关断门连接于所述润滑油母管上,所述蓄能稳压器顶部安装有调压阀。

所述溢油调压阀用于保持所述润滑油母管的油压稳定。在所述溢油调压阀的进出输油管道上分别设置有溢油调压阀前手动门和溢油调压阀后手动门。在所述溢油调压阀前手动门之前、所述溢油调压阀后手动门之后用输油管道连接,并设置有溢油调压阀旁路阀。

所述润滑油母管在所述耦合器内部分为三路支管,第一路支管进入主给水泵轴承润滑,第二路支管在耦合器内部润滑齿轮组,第三路支管进入电机、前置泵轴承润滑。所述三路润滑油支管分别设置有回油管路,汇入耦合器内部,由外置润滑油主油泵进油管路吸至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组,继续供油,完成润滑油的循环。

所述PLC就地控制柜采用西门子200控制器。可通过设置程序实现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的气动和停止,同时系统中设置有各种阀门、传感器等状态均可在PLC就地控制柜中显示,以方便操作人员调控。PLC就地控制柜还能够预先设置程序,实现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组、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组的一运行、一备用的自动调控。

通过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组送出,通过逆止阀、出口阀,将润滑油送至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组,经检验油质合格后,进入外置润滑油冷油器组,将润滑油温度保持在40℃进入润滑油母管,润滑油母管上设置一只蓄能稳压器并串联设置一只溢油调压阀,保持母管油压稳定。润滑油母管在耦合器内部分为三路,一路进入主给水泵轴承润滑,一路在耦合器内部润滑齿轮组,一路进入电机、前置泵轴承润滑。三路润滑油分别设置回油管路,汇入耦合器内部,由外置润滑油主油泵进油管路吸至主油泵,继续供油,完成润滑油的循环。PLC就地控制柜可实现外置主油泵的就地启、停、联动试验、紧急停止。系统中布置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实现外置主油泵的自动启、停及联锁启、停以及滤网的自动切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内置式的润滑油供油装置不同的技术特征是:①本实用新型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和外置润滑油过滤器设置有两套,且互为备用。运行中外置润滑油主油泵一运行、一备用,根据运行主油泵的状态及系统润滑油压力的变化,自动联动备用主油泵;外置润滑油过滤器一运行、一备用,根据运行过滤器前后压差自动切换备用润滑油过滤器,减少了人工干预,并为检修提供时间。②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组远离给主给水泵,仅通过管道与耦合器相连,避免了人员操作、调整时过于靠近转动设备的伤害风险。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系统直观,便于人员掌握和操作;外置供油装置一运行、一备用,自身可靠性、自动化水平较高,可降低人为干预。本实用新型实现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减少企业经济性受损、降低人员作业风险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总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组示意图,图4外置润滑油冷却器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蓄能稳压器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溢油调压阀示意图。

图1中,1是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组;2是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组;3是外置润滑油冷油器组;4是蓄能稳压器;5是溢油调压阀;6是主给水泵;7是耦合器;8是电机;9是前置泵;10是PLC就地控制柜。

图2中,1-1是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入口门;1-2是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1-3是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放空气门;1-4是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出口压力传感器;1-5是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再循环门;1-6是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出口逆止门;1-7是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出口门;1-8是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入口门;1-9是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1-10是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放空气门;1-11是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再循环门;1-12是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出口压力传感器;1-13是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出口逆止门;1-14是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出口门。

图3中,2-1是甲侧润滑油过滤器入口电动门;2-2是甲侧润滑油过滤器;2-3是甲侧润滑油过滤器出口电动门;2-4是乙侧润滑油过滤器入口电动门;2-5是乙侧润滑油过滤器;2-6是乙侧润滑油过滤器出口电动门;2-7是过滤器前压力传感器;2-8是过滤器后压力传感器。

图4中,3-1是甲侧润滑油冷却器入口门;3-2是甲侧润滑油冷却器;3-3是甲侧润滑油冷却器出口门;3-4是乙侧润滑油冷却器入口门;3-5是乙侧润滑油冷却器;3-6是乙侧润滑油冷却器出口门。

图5中,4-1是蓄能稳压器调压阀;4-2是蓄能稳压器本体;4-3是蓄能稳压器入口法兰;4-4是蓄能稳压器关断门。

图6中,5-1是溢油调节阀旁路阀;5-2是溢油调节阀后手动门;5-3是溢油调压阀;5-4是溢油调节阀前手动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变频给水泵的外置润滑油系统包括: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组(1)、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组(2)、外置润滑油冷油器组(3)、蓄能稳压器(4)、溢油调压阀(5)、PLC控制柜(10),进一步的,还包括需要润滑的主给水泵(6)、耦合器(7)、电机(8)、前置泵(9)。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组输出的润滑油,经由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组、外置润滑油冷油器组、蓄能稳压器、溢油调节阀送至各需要润滑的轴承部位,各轴承的回油汇至耦合器油箱,再由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组吸入、输出,完成外置润滑油系统循环。

如图2和图1所示,耦合器(7)的润滑油母管从耦合器油箱底部引出,分支为两条管路,分别经过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入口门(1-1)供给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1-2);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入口门(1-8)供给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1-9)。经甲乙两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升压后,分别通过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出口逆止门(1-6)和甲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出口门(1-7)或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出口逆止门(1-13)和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出口门(1-14)送至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组(如图3)。

在润滑油系统运行中,甲、乙侧外置润滑油主油泵一台用于运行、一台用于备用,两台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始终处于互为备用状态。备用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逻辑备用,即两台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各自的出口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分别传至PLC控制柜(10),正常出口油压为0.40Mpa,当运行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的出口压力≤0.35Mpa时,PLC控制柜(10)联锁备用外置润滑油主油泵启动,维持系统油压;第二种是状态备用,即将两台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电机的运行状态电信号分别传至PLC控制柜(10),当运行泵的状态电信号消失,自动联锁启动备用泵,从而保持润滑油系统的工作连续性。在两台主油泵的出口管上,各装设一路再循环管路(1-5和1-11),接至对方主油泵的入口;在两台主油泵的泵体最高点,各接一路放空气管路(1-3和1-10)引致耦合器(7)上部,在运行泵运转的同时,向备用泵不断的输送润滑油,将备用泵内的空气挤出至耦合器,保证备用泵启动即可以达到出力要求。

图3为并联的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组(甲侧润滑油过滤器为2-2,乙侧润滑油过滤器为2-5),一台用于运行、一台用于备用。由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组出口来的润滑油,流经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组,除去润滑油中杂质,送至外置润滑油冷油器组(3)进行冷却。甲侧外置润滑油过滤器进行过滤时,甲侧外置润滑油过滤器入口电动门(2-1)、出口电动门(2-3)开启;乙侧外置润滑油入口电动门(2-4)、出口电动门(2-6)关闭。外置润滑油过滤器组前、后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2-7和2-8)并将压力信号引致PLC(10),当前、后压力传感器压力差达到0.06Mpa时,PLC(10)自动发出切换信号,开启乙侧外置润滑油过滤器出、入口电动门(2-6和2-4),投入乙侧外置润滑油过滤器(2-5)运行,随即关闭甲侧过滤器出、入口电动门(2-3和2-1),停止甲侧外置润滑油过滤器(2-2)运行,同时发出报警信号。

图4为外置润滑油冷却器组,采用手动操作,当任一侧冷油器发生泄漏、堵塞故障时,手动切换至另一侧运行。

图5为润滑油母管的蓄能稳压器(4),蓄能器本体(4-2)采用蓄能器入口法兰(4-4)、蓄能稳压器关断门(4-3)与润滑油母管相连,运行中蓄能稳压器关断门(4-4)保持常开,润滑油在润滑油母管压力作用下压进蓄能稳压器内部,挤压蓄能稳压器内部皮囊,通过蓄能稳压器顶部的调压阀(4-1),将蓄能稳压器内部压力整定为0.38Mpa,目的是在切换外置润滑油主油泵(1)的过程中,补偿短暂的润滑油压下降,使润滑油母管压力不低于0.35Mpa。

图6为一台外置润滑油溢油调压阀(5),运行中溢油调压阀(5-3)的前、后手动门(5-4和5-2)保持常开,旁路阀(5-1)关闭。溢油调压阀(5-3)采用泄流调节,自动将润滑油母管0.40Mpa的润滑油压力调整为0.15Mpa,送至各用油轴瓦部位,泄漏的润滑油通过溢油调压阀(5-3)底部放油管排至耦合器(7)油箱。故障时关闭前、后手动门(5-4和5-2),开启旁路门(5-1),采用人工调整润滑油压。

PLC控制柜(10),可实现外置润滑油主油泵的启动、停止;外置润滑油系统的逻辑联锁、状态联锁;事故报警功能,减少人工干预,实现自动投入。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