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扇扇叶电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5064阅读:972来源:国知局
吊扇扇叶电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具体是一种吊扇扇叶电动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吊扇普遍存在于许多家庭中,其作用是在炎热的天气下,通过电机带动扇叶旋转进而产生风力吹向人体,从而使人体皮肤表面的汗液尽快蒸发达到降低人体皮肤表面温度的作用,提高人体舒适度;但是由于吊扇仅在夏季才进行使用,因此其他时间均处于长期闲置状态;这样就会导致吊扇扇叶上会积累较多的灰尘,在后续需要使用时需要先进行扇叶的清洁工作,由于吊扇一般都是安装在天花板上,因此其扇叶距离地面较高,目前人们通过攀爬梯子或采用长杆清洁刷进行扇叶的清洁,但是这些方式进行清洁时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而且不能很好的清洁扇叶上表面的灰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扇扇叶电动清洁装置,无需人工手动清洁,通过电机带动清洁刷自动对扇叶上下表面进行清洁,不仅节约人员体力,而且能有效地清洁扇叶上下表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吊扇扇叶电动清洁装置,包括伸缩杆、支撑架、齿条、支撑杆、导向杆、移动清洁装置、灰尘收集盘和控制电路,支撑架设置在伸缩杆上部,灰尘收集盘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齿条处于灰尘收集盘的上方、其两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架的一端并与齿条互相垂直,导向杆的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并且导向杆与齿条相互平行,所述移动清洁装置由移动支架、清洁刷、电机和驱动齿轮组成,移动支架的上部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杆上,电机固定在移动支架下部,驱动齿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清洁刷为两个,两个清洁刷上下对称固定在移动支架上,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常闭按钮SB1、常开按钮SB2、继电器KM1、继电器KM2、继电器KV1、继电器KV2、接近开关B1和接近开关B2,所述接近开关B1和接近开关B2固定在齿条的两端;

所述电机分别通过继电器KM1中第一常开接点与继电器KM2中第一常开接点与电源连接,常闭按钮SB1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常闭按钮SB1的另一端与常开按钮SB2的一端、继电器KV1的第一常开接点一端、接近开关B1的一端和接近开关B2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M1的第二常开接点和继电器KV2的第一常开接点均并联在常开按钮SB2两端,继电器KM2的第二常开接点与继电器KV1的第一常开接点并联,继电器KV1的第二常开接点与继电器KV2的第一常闭接点串联后与接近开关B1并联,继电器KV2的第二常开接点与继电器KV1的第一常闭接点串联后与接近开关B2并联,常开按钮SB2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M2的常闭接点和继电器KV1的第二常闭接点串联后与继电器KM1的电磁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KM1的电磁线圈另一端与继电器KM2的电磁线圈一端、继电器KV1的电磁线圈一端和继电器KV2的电磁线圈一端连接后接电源,继电器KM2的电磁线圈另一端与继电器KV2的第二常闭接点和继电器KM1的常闭接点串联后与继电器KV1的第一常开接点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V1的电磁线圈另一端与接近开关B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V2的电磁线圈另一端与接近开关B2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灰尘收集盘下部设有排水管。

进一步,还包括喷水喷头、电动泵和供水桶,所述喷水喷头固定在移动支架上,喷水喷头通过电动泵及供水管与供水桶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伸缩杆、支撑架、齿条、支撑杆、导向杆、移动清洁装置、灰尘收集盘和控制电路相结合方式,通过伸缩杆调节高度后使扇叶处于两个清洁刷之间,开始清洁时电机带动驱动齿轮开始旋转,驱动齿轮由于与齿条啮合进而带动移动清洁装置开始移动,此时清洁刷开始对扇叶的上下表面进行清洁,当移动清洁装置触碰到接近开关B1时,电机会进行反转,从而使移动清洁装置反向移动,直至移动清洁装置触碰到接近开关B2,电机会开始正转;如此循环往复,达到对扇叶上下表面反复的清洁;被清洁刷扫落的灰尘会落在灰尘收集盘内进行收集,从而不会对其他地方造成污染。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工手动清洁,通过电机带动清洁刷自动对扇叶上下表面进行清洁,不仅节约人员体力,而且能有效地清洁扇叶上下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移动清洁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图。

图中:1、支撑架,2、齿条,3、导向杆,4、喷水喷头,5、清洁刷,6、支撑杆,7、电机,8、灰尘收集盘,9、排水管,10、伸缩杆,11、驱动齿轮,12、移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伸缩杆10、支撑架1、齿条2、支撑杆6、导向杆3、移动清洁装置、灰尘收集盘8和控制电路,支撑架1设置在伸缩杆10上部,灰尘收集盘8固定在支撑架1上,所述齿条2处于灰尘收集盘8的上方、其两端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支撑杆6固定在支撑架1的一端并与齿条2互相垂直,导向杆3的一端与支撑杆6固定连接并且导向杆3与齿条2相互平行,所述移动清洁装置由移动支架12、清洁刷5、电机7和驱动齿轮11组成,移动支架12的上部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杆3上,电机7固定在移动支架12下部,驱动齿轮11固定在电机7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齿轮11与齿条2啮合,所述清洁刷5为两个,两个清洁刷5上下对称固定在移动支架12上,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常闭按钮SB1、常开按钮SB2、继电器KM1、继电器KM2、继电器KV1、继电器KV2、接近开关B1和接近开关B2,所述接近开关B1和接近开关B2固定在齿条2的两端。

如图3所示,所述电机7分别通过继电器KM1中第一常开接点与继电器KM2中第一常开接点与电源连接,常闭按钮SB1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常闭按钮SB1的另一端与常开按钮SB2的一端、继电器KV1的第一常开接点一端、接近开关B1的一端和接近开关B2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M1的第二常开接点和继电器KV2的第一常开接点均并联在常开按钮SB2两端,继电器KM2的第二常开接点与继电器KV1的第一常开接点并联,继电器KV1的第二常开接点与继电器KV2的第一常闭接点串联后与接近开关B1并联,继电器KV2的第二常开接点与继电器KV1的第一常闭接点串联后与接近开关B2并联,常开按钮SB2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M2的常闭接点和继电器KV1的第二常闭接点串联后与继电器KM1的电磁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KM1的电磁线圈另一端与继电器KM2的电磁线圈一端、继电器KV1的电磁线圈一端和继电器KV2的电磁线圈一端连接后接电源,继电器KM2的电磁线圈另一端与继电器KV2的第二常闭接点和继电器KM1的常闭接点串联后与继电器KV1的第一常开接点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V1的电磁线圈另一端与接近开关B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V2的电磁线圈另一端与接近开关B2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灰尘收集盘8下部设有排水管9。

进一步,还包括喷水喷头4、电动泵和供水桶,所述喷水喷头4固定在移动支架12上,喷水喷头4通过电动泵及供水管与供水桶连通。增设喷水喷头4可在清洁刷5进行清洁时通过喷头喷洒清水便于清洁刷5对扇叶的清洁,同时清洁时使灰尘具有附着力从而避免了清洁过程中出现灰尘飞扬的情况,清洁后的污水会落在灰尘收集盘8内,然后通过排水管9排出,从而保证了扇叶的清洁度,并且污水不会对其他地方造成污染。

使用时,先通过伸缩杆10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后将吊扇的其中一片扇叶处于两个清洁刷5之间,通过闭合常开按钮SB2,此时继电器KM1的电磁线圈得电,使继电器KM1的第一常开接点吸合,从而使电机7通电后正转,进而通过驱动齿轮11旋转相对与齿条2运动,从而移动清洁装置开始朝一个方向移动,此时清洁刷5开始对扇叶上下表面进行清洁,当移动清洁装置移动到接近开关B1位置时,此时接近开关B1闭合,使继电器KV1的电磁线圈得电,进而继电器KV1的第二常开接点吸合,完成继电器KV1的电磁线圈的供电自锁;同时继电器KV1的第二常闭接点断开,使继电器KM1的电磁线圈失电,进而继电器KM1的第一常开接点断开,电机7断电并使移动清洁装置停止,另外此时继电器KV1的第一常开接点吸合,使继电器KM2的电磁线圈得电,进而继电器KM2的第一常开接点吸合,从而使电机与电源连通后反转,最终使移动清洁装置朝回程方向移动,同时接近开关B1断开,直到移动清洁装置达到接近开关B2位置时,此时接近开关B2闭合,使继电器KV2的电磁线圈得电,进而继电器KV2的第二常开接点吸合,完成继电器KV2的电磁线圈的供电自锁;同时继电器KV2的第一常闭接点和第二常闭接点断开,使继电器KV1的电磁线圈和继电器KM2的电磁线圈失电,使其常开接点和常闭接点恢复初始位置,其中继电器KM2的第一常开接点断开,电机7断电并使移动清洁装置停止,另外此时继电器KV2的第一常开接点吸合,使继电器KM1的电磁线圈得电,进而继电器KM1的第一常开接点吸合,从而使电机7与电源连通后正转,带动移动清洁装置开始朝向初始方向移动,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清洁完成后通过常闭按钮SB1的断开停止清洁工作,在清洁过程中清洁刷从扇叶上清扫的灰尘会落到灰尘收集盘8进行集中收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