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飞机的可分离式多孔限流活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9644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用于飞机的可分离式多孔限流活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系统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飞机的可分离式多孔限流活门。



背景技术:

在航空领域,小型低速飞机功能系统的作动器容腔通常比较小,工作时为维持飞行姿态稳定,需要为飞行控制系统提供更充裕的反应时间,因此要求液压系统将工作液流量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飞机液压系统流量一般在250L/min,需要控制的流量一般在20L/min左右。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小流量产生有效控制且工作可靠的限流活门。

现有技术对限流活门中,限流孔为直通小孔,当系统发生污染产生大颗粒(尺寸与限流孔相当)时,会发生限流活门堵塞故障,造成系统功能突发失效,从而引起事故症候或事故。并且每个限流活门对流量的控制都需要通过试验后对限流孔进行修正,修正到设计值,现有的限流活门单个小孔本身就很小,对小流量修正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飞机的可分离式多孔限流活门,包括:

外壳,其呈筒状,外壳两侧分别和液压导管相连接,液压导管套在外壳外部;

左喷嘴,其包括均设置在外壳内的密封段A和限流段A,密封段A和外壳间隙配合,密封段A上设有环形凹槽,密封段A的环形凹槽内装有左密封圈,限流段A位于密封段A的靠近对侧液压导管的一侧,且限流段A和外壳之间留有一定间隙,限流段A上沿径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限流孔A,左喷嘴沿轴向设有贯穿其的空腔,限流孔A与左喷嘴的空腔相连通;

右喷嘴,其包括均设置在外壳内的密封段B和限流段B,密封段B和外壳间隙配合,密封段B上设有环形凹槽,密封段B的环形凹槽内装有右密封圈,限流段B伸入限流段A内并与限流段A过渡配合,右喷嘴沿轴向设有空腔,右喷嘴空腔的一端与液压导管连通,另一端伸入限流段B,右喷嘴空腔的伸入限流段B的一端沿径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限流孔B,限流孔B和外壳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外壳两侧的外壁均开有螺纹,液压导管套设在外壳上并与外壳相螺接。

优选的,左喷嘴还包括限位段A,限位段A位于外壳外部,且其面向外壳一侧的外径大于外壳面向限位段A一侧的外径。

优选的,右喷嘴还包括限位段B,限位段B位于外壳外部,且其面向外壳一侧的外径大于外壳面向限位段B一侧的外径。

优选的,限流孔A的数量为三个,且各限流孔A的孔径相同。

优选的,限流孔B的数量为三个,且各限流孔B的孔径相同。

优选的,限流孔A和限流孔B的孔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飞机的可分离式多孔限流活门,采用了6孔并联+间隙控制的方式,考虑系统污染时即使单个小孔堵塞只能造成系统性能降低,但不会造成系统功能失效,同时,6孔并联+间隙控制的方式使流量修正余量更大,另外,该限流活门采用可分离式设计,拆组装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飞机的可分离式多孔限流活门的正视剖视图;

图2是用于飞机的可分离式多孔限流活门中的外壳的正视剖视图;

图3是用于飞机的可分离式多孔限流活门中的左喷嘴的正视剖视图;

图4是用于飞机的可分离式多孔限流活门中的右喷嘴的正视剖视图;

图5是用于飞机的可分离式多孔限流活门的介质流向图。

附图标记:

外壳1;

左喷嘴2,限位段A21,密封段A22,限流段A23;

右喷嘴3,限位段B31,密封段B32,限流段B33;

左密封圈41,右密封圈42;

限流孔A51,限流孔B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飞机的可分离式多孔限流活门,限流是液压系统常用的一种流量控制方式,主要用于控制液压作动系统的运动速度,本实用新型采用3小孔+间隙+3小孔的结构,通过调整孔径及间隙保证限制流量范围宽,可以选择不同的孔径尺寸来实现不同流量控制的目的。如图1所示,该用于飞机的可分离式多孔限流活门包括外壳1、左喷嘴2、右喷嘴3、左密封圈41和右密封圈42。

如图2所示,外壳1呈筒状,外壳1两侧分别和液压导管相连接,左侧接左液压导管,右侧接右液压导管,两个液压导管均套在外壳1外部,本实施例中,外壳1两侧的外壁均开有螺纹,两个液压导管套设在外壳1上并与外壳1相螺接,当液压导管与外壳1进行螺接时,由于拧紧力矩的作用将外壳1与液压导管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如图3所示,左喷嘴2包括均设置在外壳1内的密封段A22和限流段A23,本实施例中,左喷嘴2还包括位于外壳1外部的限位段A21,限位段A21的面向外壳1一侧的外径大于外壳1面向限位段A21一侧的外径,用于防止左喷嘴2在轴向上发生移动,影响到限流效果。密封段A22和外壳1间隙配合,用于进一步提升限流作用,密封段A22上设有环形凹槽,密封段A22的环形凹槽内装有左密封圈41,限流段A23位于密封段A22的靠近对侧液压导管的一侧,且限流段A23和外壳1之间留有一定间隙,限流段A23上沿径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限流孔A51,限流孔A51的尺寸可根据需要限流的流量进行设计,可通过调整限流孔A51的尺寸来实现不同的流量限制功能,本实施例中,限流孔A51的数量为三个,且各限流孔A51的孔径相同,而为达到精细调整,也可以单独调整其中一个孔的尺寸。左喷嘴2沿轴向设有贯穿其的空腔,限流孔A51与左喷嘴2的空腔相连通。

如图4所示,右喷嘴3包括均设置在外壳1内的密封段B32和限流段B33,本实施例中,右喷嘴3还包括位于外壳1外部的限位段B31,限位段B31的面向外壳1一侧的外径大于外壳1面向限位段B31一侧的外径,用于防止右喷嘴3在轴向上发生移动,影响到限流效果。密封段B32和外壳1间隙配合,密封段B32上设有环形凹槽,密封段B32的环形凹槽内装有右密封圈42,限流段B33伸入限流段A23内并与限流段A23过渡配合,右喷嘴3沿轴向设有空腔,右喷嘴3空腔的一端与液压导管连通,另一端伸入限流段B33,右喷嘴3空腔的伸入限流段B33的一端沿径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限流孔B52,限流孔B52和外壳1内部相连通,限流孔B52的尺寸可根据需要限流的流量进行设计,可通过调整限流孔B52的尺寸来实现不同的流量限制功能,本实施例中,限流孔B52的数量为三个,且各限流孔B52的孔径相同,而为达到精细调整,也可以单独调整其中一个孔的尺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限流孔B52和限流孔A51的孔径相同。

用于飞机的可分离式多孔限流活门的工作原理如下:

介质从右喷嘴3的空腔一端流入,从空腔另一端的限流孔B52流出并进入外壳1内,此时介质由于右密封圈42的存在而无法从右喷嘴3的限位段B31流出,同时限流段B33和限流段A23过渡配合,使得介质必须通过限流段A23和外壳1之间的间隙,并从限流孔A51流入左喷嘴2的空腔内,此时介质由于左密封圈41的存在而无法从限位段A21外侧流出,因此只能从左喷嘴2的空腔内流出,完成限流过程,需要说明的是,介质流向不限,可以按上述方向流,也可以反向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