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震动感应计量装置的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002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震动感应计量装置的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体结构,特别是一种内置震动感应计量装置的泵。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工业产品,其种类和样式繁多,在各种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应用各种泵时,如果需要精确计算泵的流量,必须要在泵体外部外接一个流量计,不仅造成体积巨大、占用空间大,同时也给安装维护带来诸多不便,极大增加了整个泵结构的生产成本,不适用与对体积要求高的场合,应用范围小,用户体验不佳。

所述种种缺陷严重限制了本领域进一步向前发展和推广应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震动感应计量装置的泵,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体积大、占用空间大、安装维护困难、生产成本高、使用不方便等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置震动感应计量装置的泵,包括上泵体和下泵体,所述上泵体及下泵体分别具有上腔体及下腔体,所述下腔体内部设置有铁芯,所述铁芯具有铁芯中空通道,铁芯上部具有延伸进入到上腔体中的铁芯外伸部,所述铁芯中空通道由铁芯底部向上延伸到铁芯外伸部并从铁芯外伸部上部贯穿出来,所述下腔体中设置有分别位于铁芯上、下两侧的上压簧及下压簧,所述上腔体中设置有匹配所述铁芯中空通道上部出口的阀芯及用于将阀芯弹性压紧在铁芯中空通道上部出口处的阀芯弹簧,所述下泵体外周沿设置有磁匝圈,所述磁匝圈外周沿设置有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上绕设有漆包线圈,所述上泵体侧部设置有震动感应组件,所述震动感应组件可测量所述铁芯的运动次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震动感应组件包括震动感应支架及设置在所述震动感应支架上的震动感应PCB板,所述震动感应PCB板上设置有震动感应线路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铁芯外侧壁与下腔体侧壁为动密封,铁芯可在下腔体内滑动,所述铁芯每滑动一个周期,所述震动感应组件测量一个震动信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泵体上部具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内部具有出水管管腔,所述出水管管腔与所述上腔体连通,出水管管腔内部设置有单向阀及单向阀弹簧, 出水管管腔在其靠近上腔体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配合结构,所述单向阀弹簧可将单向阀压向单向阀配合结构并使得单向阀将出水管管腔隔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与上泵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为一锥形阀芯,铁芯的铁芯中空通道的上部出口处设置有配合所述锥形阀芯的内锥形阀芯配合口,所述阀芯弹簧将阀芯压紧在内锥形阀芯配合口处后,所述阀芯将上腔体与下腔体隔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匝圈包括绕设在下泵体外周沿的上磁匝圈及下磁匝圈,所述上磁匝圈与下磁匝圈之间设置有套设在下泵体外部的衬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泵体与下泵体通过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的上部固定在所述上泵体侧壁,所述连接器下部设置有用于与下泵体固定连接的保持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泵体下部与下泵体上部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上泵体外壁与下泵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外部密封圈,所述上泵体内壁与铁芯的铁芯外伸部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动密封胶圈和动密封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漆包线圈外部设置有线圈包胶,所述下泵体下部具有进水管,所述泵的侧部设置有接触片,所述接触片连接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震动感应计量装置的泵,该种内置震动感应计量装置的泵在其上泵体上设置有震动感应组件,利用所述震动感应组可精确计算该种泵的流量,将流量计算装置集成在泵上,免去了现有技术外接流量计的步骤,不仅简化了组装步骤,减少了泵的体积和泵所占用的空间,更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方便用户使用,用户体验更好。

总之,该种内置震动感应计量装置的泵,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体积大、占用空间大、安装维护困难、生产成本高、使用不方便等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铁芯滑动到最高点时的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铁芯滑动到最低点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 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4。

一种内置震动感应计量装置的泵,包括上泵体1和下泵体2,所述上泵体1及下泵体2分别具有上腔体11及下腔体21,所述下腔体21内部设置有铁芯3,所述铁芯3具有铁芯中空通道32,铁芯3上部具有延伸进入到上腔体11中的铁芯外伸部31,所述铁芯中空通道32由铁芯3底部向上延伸到铁芯外伸部31并从铁芯外伸部31上部贯穿出来,所述下腔体21中设置有分别位于铁芯3上、下两侧的上压簧41及下压簧42,所述上腔体11中设置有匹配所述铁芯中空通道32上部出口的阀芯51及用于将阀芯51弹性压紧在铁芯中空通道32上部出口处的阀芯弹簧52,所述下泵体2外周沿设置有磁匝圈,所述磁匝圈外周沿设置有线圈骨架64,所述线圈骨架64上绕设有漆包线圈65,所述上泵体1侧部设置有震动感应组件,所述震动感应组件可测量所述铁芯3的运动次数。

优选地,所述震动感应组件包括震动感应支架71及设置在所述震动感应支架71上的震动感应PCB板72,所述震动感应PCB板72上设置有震动感应线路模块73。

优选地,所述铁芯3外侧壁与下腔体21侧壁为动密封, 铁芯3可在下腔体21内滑动,所述铁芯3每滑动一个周期,所述震动感应组件测量一个震动信号。

优选地,所述上泵体1上部具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内部具有出水管管腔13,所述出水管管腔13与所述上腔体11连通,出水管管腔13内部设置有单向阀53及单向阀弹簧54,出水管管腔13在其靠近上腔体11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配合结构55,所述单向阀弹簧54可将单向阀53压向单向阀配合结构55并使得单向阀53将出水管管腔13隔断。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12与上泵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阀芯51为一锥形阀芯,铁芯3的铁芯中空通道32的上部出口处设置有配合所述锥形阀芯的内锥形阀芯配合口,所述阀芯弹簧52将阀芯51压紧在内锥形阀芯配合口处后,所述阀芯51将上腔体11与下腔体21隔开。

优选地,所述磁匝圈包括绕设在下泵体2外周沿的上磁匝圈61及下磁匝圈62,所述上磁匝圈61与下磁匝圈62之间设置有套设在下泵体2外部的衬套63。

优选地,所述上泵体1与下泵体2通过连接器8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81的上部固定在所述上泵体1侧壁,所述连接器81下部设置有用于与下泵体2固定连接的保持架82。

优选地,所述上泵体1下部与下泵体2上部之间设置有垫片83,所述上泵体1外壁与下泵体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外部密封圈84,所述上泵体1内壁与铁芯3的铁芯外伸部31的外 壁之间设置有动密封胶圈85和动密封环86。

优选地,所述漆包线圈65外部设置有线圈包胶66,所述下泵体2下部具有进水管22,所述泵的侧部设置有接触片91,所述接触片91连接有二极管92。

在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在通电前,参照图3,所述铁芯3在下压簧42的弹力作用下沿着下腔体21向上滑动到高位。

当泵开始通电后,所述铁芯3在磁匝圈的磁力作用下克服下压簧42的弹力并向下滑动,这时候,下压簧42位于的下腔体21部分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加,同时,由于铁芯外伸部31向下滑动,阀芯弹簧52所位于的上腔体11的部分体积变大,压强变小,这时候,下压簧42所处的下腔体21部分的水会克服阀芯弹簧52的弹力后将阀芯51顶开,并进一步从阀芯中空通道32中流进上腔体11中。。

进一步,当所述二极管92切断一半波形的瞬间,所述泵瞬间断电,所述磁匝圈对铁芯3的磁力消失,这时候,所述铁芯3在下压簧42的弹力作用下沿着下腔体21向上滑动,下压簧42处于的下腔体21部分的体积变大,压强变小,外部的压力会将水从进水管22压进下腔体21内;同时,所述阀芯51在阀芯弹簧52的弹力作用下将阀芯51压紧在铁芯中空通道32的上部出口处,阀芯弹簧52所处的上腔体11的体积变小,压强增大,进一步上腔体11中的水会克服单向阀弹簧54的弹 力将单向阀53冲开,上腔体11中的水进入到出水管12的出水管腔13中并进一步向外输出。

至此,所述泵完成一次周期工作,不断循环上述过程,所述泵就可以循环工作。

在上述的一个泵的工作周期中,所述铁芯每运动一次,所述震动感应组件产生一个震动信号。由于铁芯3每运动一次都有一个可标定的流量系数,设流量系数为K,即K=V/cycle,

由于:

V=L*S=(L2-L1)*1/*4π*D2

K=(L2-L1)*1/4*π*D2/cycle;

那么总的流量即为:

FLOWRATE=K*TOTAL CYCLE/min。

其中,所述S为上腔体11的截面面积,D为上腔体11的直径,所述L2为铁芯3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所述L1为铁芯3最高点与断电状态下其位置的高度差。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