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酸耐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240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酸耐磨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效率高、节能的SJB型耐酸耐磨泵。



背景技术:

泵,是一种用以增加液体或气体的压力,使液体或气体输送流动的机械,被广泛使用在各大领域;传统的泵,包括泵体、连接在泵体上的轴承箱组件、连接在泵体和轴承箱组件之间的叶轮和泵盖以及设置在泵盖和轴承箱组件之间的密封装置;在化工行业中,不但需要泵具有耐酸碱腐蚀、耐高温、耐磨的性能,而且需要泵的输送效率高,节能,以及密封性能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节能的SJB型耐酸耐磨泵,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酸耐磨泵,包括泵体和连接在泵体上的泵盖;所述的泵体和泵盖之间设置有叶轮;其特征是:所述的泵体内壁上设置有与叶轮的主叶片配合的第一面;所述的第一面与叶轮的主叶片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空间;所述的泵盖侧面上设置有与叶轮的副叶片配合的第二面;所述的第二面与叶轮的副叶片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空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叶轮为半开式叶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面和主叶片之间平面投影后为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横截面之间,由泵体横向中心线处向外延伸,逐渐变小,形成梯形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端部之间的距离≤泵体流道的宽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面和副叶片之间平面投影后为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间隙空间的宽度尺寸B为1-2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间隙空间的宽度尺寸C为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耐酸耐磨泵,与传统结构相比: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一间隙空间和第二间隙空间;实际使用时,通过第一面与叶轮的主叶片之间配合,以及第二面与叶轮的副叶片之间配合,分别形成第一间隙空间和第二间隙空间,通过控制第一间隙空间和第二间隙空间的间隙,不但减少了由泵体进口到泵体出口,介质的损失,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叶轮的装配,降低了密封结构的压力,提高了密封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A向局部放大视图;

在图中:1.泵体、2.泵盖、3.主叶片、4.第一面、5.第一间隙空间、6.副叶片、7.第二面、8.第二间隙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在附图中:一种耐酸耐磨泵,包括泵体1和连接在泵体1上的泵盖2;所述的泵体1和泵盖2之间设置有叶轮;所述的叶轮为半开式叶轮;所述的泵体1内壁上设置有与叶轮的主叶片3配合的第一面4;所述的第一面4和主叶片3之间平面投影后为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一面4与叶轮的主叶片3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空间5;所述的泵盖2侧面上设置有与叶轮的副叶片6配合的第二面7;所述的第二面7和副叶片6之间平面投影后为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二面7与叶轮的副叶片6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空间8;所述的第一面4和第二面7的横截面之间,由泵体1横向中心线处向外延伸,逐渐变小,形成梯形结构,减少了泵体1流道出口处的水力损失;所述的第一面4和第二面7上端部之间的距离≤泵体1流道的宽度,减少了泵体1流道出口处的水力损失;所述的第一间隙空间5的宽度尺寸B为1-2mm,减少了水力损失,便于叶轮安装调节,防止卡死;所述的第二间隙空间8的宽度尺寸C为1-2mm,减少了水力损失,便于叶轮安装调节,防止卡死;实际使用时,通过调节第一间隙空间5和第二间隙空间8的间隙,提高了耐酸耐磨泵的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密封效果,降低了密封结构的压力,延长了密封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

1.泵体1、泵盖2、叶轮采用了非金属材料经过高温、高压一次模压成型,泵体外壳101,采用抗压、抗冲击的优质A3钢经熔模铸造而成,特别是泵体1为整体模压结构,平均壁厚达到25mm以上,能完全适应含固量高的液体的输送,达到耐磨的效果,即使在耐酸耐磨泵发生气蚀时也不会损坏,大大提高泵的使用寿命;用熔模铸造的优质A3钢泵体外壳101固定,与泵体1形成了夹板组合式结构,使耐酸耐磨泵的机械强度得到保证;

2.密封箱体102设计了水冷却结构,在耐酸耐磨泵运转的过程中,具有一定压力的冷却水注入密封箱体102内,当液体温度较高时,它既起到冷却密封面的作用,又起到降温、隔温,保护轴承,延长轴承使用寿命的作用;机械密封的动静环材质采用无压烧结碳化硅,碳化硅具有耐磨、耐腐,自润滑性能好的特点;

3.叶轮采用半开式结构,当介质中的固体颗粒含量较高时,叶轮流道也不会发生堵塞,叶轮设有背叶片,能有效降低机械密封密封面的压力,使密封面不会出现因泵体1内泵腔压力大而脱开,同时在泵盖2上设有三个回流孔,从叶轮外圆出来的高压液体有一小部分经回流孔冲洗密封面,然后再经背叶片回到叶轮出口,形成一个内循环,反复冲洗密封面,使密封面不会因粘满颗粒而损坏。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