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漏式潜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937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渗漏式潜油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泵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渗漏式潜油泵。



背景技术:

潜油泵在目前的工业运输和存储过程中被广泛用到,潜油泵通常是从储油罐中通过电泵抽吸实现工业用油或燃油的取用,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发现油管与人孔盖之间的连接部位,因为长期开合,导致管外壁与人孔盖内侧端面之间出现缝隙或请问形变,再加上部分锈蚀,容易产生一些残留油液的可燃气体发生汽化,而从缝隙和形变之处渗漏出来,导致油泵露出部分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结构简单、有效保证安全使用的防渗漏式潜油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渗漏式潜油泵,包括储油罐、人孔盖、泵管、电机以及出油管,储油罐顶部安装有人孔盖,在人孔盖中部同轴安装有泵管,该泵管下部伸入潜油泵且同轴安装有泵体,在露出人孔盖的泵管侧方位置上连通安装有出油管,在人孔盖上方的泵管上同轴套装一桶盖,该桶盖顶部设置有与泵管直径匹配尺寸的开口,在该开口的内侧端面同轴装配有橡胶垫,橡胶垫与泵管外壁面密闭压接,在桶盖下部与人孔盖通过螺纹密闭连接,在桶盖上方设置有一出气口,该出气口安装有胶塞。

而且,在与所述桶盖的人孔盖位置上安装有桶盖接口,该接口设置有外螺纹,桶盖底部设置有与接口匹配的外螺纹,

而且,在所述橡胶垫与桶盖内侧端面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垫片,该垫片用于橡胶垫的受力均匀,便于装配和保持使用时的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对现有潜油泵结构进行改造,结果简单、装配便捷,通过定期打开胶塞(图1中未示出),用导气管及气泵,可将桶盖内的气体抽吸干净,避免可燃气体扩算,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桶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防渗漏式潜油泵,见图1,包括储油罐(未示出)、人孔盖9、泵体(未示出)、泵管2、电机1以及出油管7,储油罐顶部安装有人孔盖,在人孔盖中部同轴安装有泵管,该泵管下部伸入潜油泵且同轴安装有泵体,泵管上部露出人孔盖且顶部安装有电机,该电机转子同轴安装有传动轴,在露出人孔盖的泵管侧方位置上连通安装有出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

在人孔盖上方的泵管上同轴套装一桶盖5,该桶盖顶部设置有与泵管直径匹配尺寸的开口,在该开口的内侧端面同轴装配有橡胶垫3,橡胶垫与泵管外壁面密闭压接,在桶盖下部与人孔盖通过螺纹密闭连接,在与桶盖的人孔盖位置上安装有桶盖接口7,该接口设置有外螺纹,桶盖底部设置有与接口匹配的外螺纹,在桶盖上方设置有一出气口6,该出气口安装有胶塞10,可定期打开胶塞(图1中未示出)),用导气管及气泵,将桶盖内的气体抽吸干净。

在橡胶垫与桶盖内侧端面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垫片4,该垫片用于橡胶垫的受力均匀,便于装配和保持使用时的密闭性。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