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油抽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7945阅读:10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稀油润滑倒运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稀油抽油工具。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经常用使用稀油润滑设备,在润滑设备时经常涉及油品需散装到大小不等的容器内,现常规使用的抽油器为齿轮油泵,因其造价较高、使用较为笨重且容易故障,而不便于使用,因此,设计一种稀油抽油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油抽油工具,该工具能够解决常规抽油器造价高、使用笨重且易故障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稀油抽油器,包括一个带有开孔的底座,及固定在底座上的套管,套管顶部设有一盲板,抽油杆贯穿于盲板并伸入套管内腔,抽油杆的底端固定一抽油活塞;套管靠近顶部侧壁开有一孔并固定一向下倾斜分布的排油管。

优选的,所述盲板与套管顶部密封连接,且盲板中心开一圆孔,圆孔内安装一油封,抽油杆插入油封内孔。

优选的,所述抽油杆顶端固定一手柄。

优选的,所述抽油活塞包括连接在抽油杆上的开有多孔的底板,底板周壁紧密贴合有一胶皮。

优选的,所述底板外径小于套管内径30-100μm。

优选的,所述底座中心开有一个与套管直径1/2的进油口,底座的底部、进油口外圈设有两个或多个瓣状支撑。

优选的,所述排油管3向下30~45°角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该装置使用方便、经久耐用,造价低廉、维修方便,可以快速将油品抽出分装到不同的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稀油抽油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套管;3-排油管;4-盲板;5-油封;6-抽油杆;7-手柄;8-抽油活塞;8-1-底板;8-2-胶皮;9-进油口;10-瓣状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稀油抽油器,包括一个底座1及固定在底座上的套管2,套管2顶部设有一盲板4,抽油杆6贯穿于盲板4并伸入套管2内腔,抽油杆6的底端固定一抽油活塞8。套管2靠近顶部侧壁开有一孔并固定一排油管3,排油管3向下约45°角倾斜。盲板4将套管2顶部封死,且盲板4中心开一圆孔,圆孔内安装一油封5,抽油杆6插入与其匹配的油封5内孔,抽油杆6顶端固定一手柄7。

其中,抽油活塞8由底部的硬质且开有多孔的底板8-1与紧密贴合在底板上部的胶皮8-2组成。底板8-1外径小于套管2内径30-100μm,以防底板8-1在作活塞运动时与套管2卡死,胶皮8-2外径与套管2内径精密贴合,以防抽油时作无用功。

底座1中心开有一个与套管2直径1/2大小的进油口9,进油口9外圈由两个或多个瓣状支撑10组成,以防进油口9与油桶底部形成密封影响油品正常吸入。

当油品需要抽出油桶时,将抽油器下端放入油桶,一手握住套管2,另一手握住手柄7,通过抽油杆6牵动抽油活塞8作往复运动,当抽油活塞8向下时稀油通过底板8-1上的多个小孔挤压开胶皮8-2流入套管2与抽油活塞8的上部,当抽油活塞8向上拉升时应抽油活塞8底部的底板8-1作支撑,底板8-1上部的胶皮8-2作密封,就可以将油品提升,通过排油管3抽出。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