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循环润滑系统的立式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6385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具有自循环润滑系统的立式干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真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干泵爪泵、螺杆、涡旋自循环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式真空泵对轴承及齿轮的润滑通常两种:

1、采用润滑脂润滑或者加油口定期加油润滑,这样的结构以北京朗禾科技采用较多,对齿轮的润滑或采用浸泡润滑,润滑油的位置淹没齿轮的1/3左右,通常是教科书里常用而又标准的设计。具体的缺点是,定期要给轴承位置添加润滑脂或者润滑油,由于缺少连续的加油润滑及冷却的过程,通常轴承的寿命较短,泵运行的噪声也相对较大。

2、采用循环泵从油箱里边抽油循环润滑等方式来润滑,这样的结构在北京朗禾爪泵的生产案例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结构可以保证轴承和齿轮的连续供油润滑,缺点就是结构复杂,需要提供一台循环泵以及循环的管路,制造成本大幅度提高,设备会因供油泵的损坏而导致整机损坏,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循环润滑系统的立式干泵,以解决对立式干泵的轴承、齿轮进行连续加油润滑,并且润滑系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问题如下:

具有自循环润滑系统的立式干泵,包括泵体、进气口、排气口、转子底座、位于转子底座下方的油箱和电机及联轴器;所述泵体包括螺杆、爪型或涡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泵体;电机12通过联轴器13,带动同步齿轮对11相对运动,所述同步齿轮对11分别带动第一转子4转动、第二转子5同步反向旋转,从而把从进气口3进入的气体通过容积变化,把气体从排气口1排出;在同步齿轮对11下方的第一转子4下方,安装有随动的甩油桶18,在甩油桶18上安装有与其同步旋转且推动真空泵油16往上运动的推油轮17,在第一转子4的下部开有起始于底端的纵向孔及与纵向孔上端连通的横向孔,由纵向孔和横向孔构成第一转子4的油纵、横向通路8,该横向孔位于第一轴承处;真空泵油16通过第一转子4的上述油纵、横向通路8到达位于同步齿轮对11上方支撑第一转子4旋转的第一轴承10,同时进入固定轴承的转子底座6横向油路7,通过该横向油路7进入第二轴承9处,由于重力作用从第一、二轴承的间隙里往下流到齿轮对11上,然后流回油箱。

所述推油轮17的推油盘为叶轮结构,在推油盘一侧设有过滤网15。

本发明的优点:

实现了轴承及齿轮的润滑油润滑,不需要定期对轴承加油,大幅度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以前更换轴承的周期为2年,现在更滑轴承的周期达到5年以上。

实现了轴承及齿轮的润滑油润滑,不需要额外增加一套油泵以及循环系统,以及外接电源,尤其是应用于易燃易爆的环境工况,一套油循环系统价格进万元,同样的效果本发明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避免因循环泵的损坏而导致泵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I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推油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沿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推油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1、排气口;2、泵体;3、进气口;4、第一转子;5、第二转子;6、底座;7、底座油横向油路;8、第一转子的油纵、横向通路;9、第一轴承;10、第二轴承;11、齿轮对;12、电机;13、联轴器;14、电机;15、过虑网;16、油;17、推油轮;18、甩油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结构参见图1、2、3、4所示,以转子为螺杆结构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其他如爪型、涡旋结构的泵体与上述螺杆结构的相同,就不一一给出实施例附图,进行说明。电机12通过联轴器13,带动同步齿轮对11相对运动,同时带动第一转子4转动、第二转子5同步反向旋转,在第一转子4与第二转子5相对运动过程中形成容积变化,从而把从进气口3进入的气体通过容积变化,把气体从排气口1排出。在第一转子4运动的同时带动其底端设置的甩油桶18进行旋转,在甩油桶18上安装有推油轮17和过滤网15,它们也同步旋转,从而推动真空泵油16往上运动,通过过滤网15及推油轮17进入第一转子4底端的纵向孔。在图2中的第一转子4、第二转子5就是两个螺杆。

参见图2所示,在第一转子4的下部开有起始于底端的纵向孔及与纵向孔上端连通的横向孔,由纵向孔和横向孔构成第一转子4的纵、横向通路8,参见图2中示出的第一转子的油纵、横向通路8,所述横向孔位于第一轴承处;真空泵油16通过第一转子4的上述油纵、横向通路8到达位于同步齿轮对11上方支撑第一转子4旋转的第一轴承10,同时进入固定轴承的螺杆底座6横向油路7,通过该横向油路7进入第二轴承9处,由于重力作用从第一、二轴承的间隙里往下流到齿轮对11上,然后流回油箱,从而完成了整个润滑及循环,只要电机旋转,轴承及齿轮位置的油就会源源不断的对轴承及同步齿轮对进行润滑。

参见图5、6、7所示,位于甩油桶18底口部的推油轮17是由叶轮状的推油盘组成,所述过滤网15贴于其下侧面上。

推油盘可以参考轴流风机的叶轮及泵的叶轮等进行设计,可以多种样子。本发明借鉴轴流或离心风机的叶翼型理论,所用的叶轮不需要产生较高的负压,只要有角度并在主轴旋转下,油均能够被抽上去,实施例叶轮利用了流体力学原理的设计出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