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片阀门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2012发布日期:2018-06-19 22:3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橡胶片阀门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片阀门真空泵。



背景技术: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其被广泛运用于冶金、化工、食品、电子镀膜等行业中。真空泵的类型繁多,按照结构原理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旋片式真空泵与往复式真空泵。其中往复式真空泵又称为活塞式真空泵,活塞式真空泵的核心部件是两个装有活塞的汽缸,电机通过活塞连杆带动两活塞分别在两汽缸中做活塞运动。每个汽缸上固定有阀板,阀板上设有阀孔以及密封该阀孔并可单向打开的阀门,利用两个汽缸中活塞的反向运动可实现两个阀门的开、闭,进而实现对目标容器的抽真空操作。

现有的活塞式真空泵中,阀门是一块可形变的金属薄片,在活塞于汽缸中反复滑动的过程中,阀门变形而开放阀孔或恢复形变而封闭阀孔,阀门在形变的过程中会撞击到阀板上,甚至有可能撞击活塞,因此会产生噪音,在长期使用后还可能会导致结构损伤。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工作噪音与结构损伤风险的真空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真空泵工作时的噪音与结构损伤风险的真空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片阀门真空泵,包括主壳体、双轴电机、连管以及两抽气机构,所述抽气机构包括外壳、汽缸、活塞、阀板、橡胶片阀门、顶盖以及活塞连杆,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主壳体一端,所述汽缸固定于所述外壳上端,所述活塞设于所述汽缸中,所述阀板固定于所述外壳上并开设有第一阀孔,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阀板上,所述橡胶片阀门设于所述阀板与顶盖之间并具有单向密封所述第一阀孔的第一活动片,两所述抽气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两端,所述双轴电机两端的输出轴分别伸入两所述抽气机构中并驱动所述抽气机构,所述连管连接于两所述顶盖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中使用橡胶片来作为阀门,并将橡胶片阀门设置在阀板之上,使橡胶片阀门的第一活动片与活塞隔离开,不会与活塞接触,而活动片在形变过程中即使撞击到阀板上,也能够藉由自身具有弹性的材料特性避免发出过大的响声,能够显著降低真空泵工作时的噪音,并避免了结构损伤。

较佳地,所述阀板上还设有第一凹槽以及一贯穿所述阀板的第二阀孔,所述第二阀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橡胶片阀门还包括第二活动片,所述第二活动片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处,所述第二活动片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顶盖中设置位于所述第二活动片之上的导气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活动片之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活动片,所述顶盖上设有第一气管与两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通过所述导气孔与一所述第二气管连通,另一所述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连管连通于两所述抽气机构的所述第二气管之间。

具体地,所述橡胶片上通过切出两U形缝隙而形成所述第一活动片与第二活动片

较佳地,所述抽气机构的所述外壳包括筒状的下壳体以及固定于所述下壳体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弧形的台阶面以及位于所述台阶面前端的豁口,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围绕所述台阶面的若干竖起的安装柱,所述下壳体的中间具有通孔,所述汽缸承载于所述台阶面上,所述阀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柱上并与安装座夹持所述汽缸。

较佳地,所述下壳体包括底壁及固定于所述底壁一侧的周壁,所述安装座往所述底壁的另一侧延伸。

较佳地,四个所述安装柱分别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四个角落处。

较佳地,所述安装柱的顶面设有螺孔,所述阀板通过螺丝与所述安装柱固定。

较佳地,所述抽气机构还包括一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输出轴固定,所述活塞连杆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凸轮。

较佳地,所述抽气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输出轴末端的散热风扇。

较佳地,两所述抽气机构的外壳通过螺杆连接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橡胶片阀门真空泵的立体图。

图2是橡胶片阀门真空泵的侧视图。

图3是橡胶片阀门真空泵的爆炸图。

图4是真空泵中一个抽气机构与双轴电机连接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抽气机构的爆炸图。

图6是抽气机构中外壳的立体图。

图7是外壳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抽气机构中阀板与橡胶片阀门的立体图。

图9是抽气机构中顶盖的立体图。

图10是抽气机构中汽缸、活塞、阀板以及顶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片阀门真空泵(以下简称真空泵),包括主壳体1、双轴电机2、连管3以及两抽气机构4。两个抽气机构4分别安装于主壳体1的两端,双轴电机2设置于主壳体1中,双轴电机2两端的两个输出轴21分别伸入到两个抽气机构4中并分别驱动两个抽气机构4运转。连管3连接在两个抽气机构4的上端之间以实现两个抽气机构4之间的空气流通。该真空泵工作时两个抽气机构4从待抽气的容器中抽取空气并排出到外部。抽气机构4在主壳体1端部固定后,可使用若干螺杆5连接在两个抽气机构4的外壳之间,从而加强真空泵整体结构的牢固性。两个抽气机构4的结构完全相同,以下就一个抽气机构4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

参照图4至图7,抽气机构4包括外壳、汽缸42、活塞43、阀板44、橡胶片阀门45、顶盖46、活塞连杆47、凸轮48以及散热风扇49。其中外壳是抽气机构4的结构基础,供其它部件安装。外壳包括筒状的下壳体40以及固定于下壳体40上的安装座41,下壳体40与安装座41可单独成型后固定到一起,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下壳体40包括底壁401及固定于底壁401一侧的周壁402,底壁401的中间开设有一通孔403。周壁402上接近底壁401的位置设有两个固定座404,固定座404的作用是供螺丝穿过从而可将整个真空泵安装到需要的位置。安装座41向底壁401的另一侧延伸,安装座41从俯视角度看的外轮廓大致为矩形,但矩形的一侧具有一豁口411,安装座41上设有弧形的台阶面412,豁口411位于台阶面412的前端。安装座41上还设有若干竖起的安装柱413,若干安装柱413围绕于台阶面412,安装柱413的顶面设有螺孔(图中未显示)。本实施例中安装柱41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安装柱413分别设于矩形的安装座41的四个角落处。

双轴电机2一端的输出轴21穿过外壳上的通孔403,活塞连杆47下端压装入凸轮48、上端固定活塞43形成组件.此组件通过凸轮48和安装座41前端的豁口411装入到安装座41内,汽缸42向下套入活塞并固定在与其形状对应的安装座41上台阶面412中,并形成可滑动的密封连接,凸轮48固定在输出轴21上并位于安装座41下方。将阀板44利用螺丝固定到四个安装柱413上,固定后汽缸42被紧密地夹持于阀板44与安装座41之间,从而实现了汽缸42在外壳上的安装固定,阀板44固定后与汽缸42的周壁之间形成密封。

结合图8与图9,阀板44的顶面设有一定位槽441以及一位于定位槽441中的第一凹槽442,第一凹槽442的深度大于定位槽441但未贯穿阀板44。阀板44还上下贯穿地设置有第一阀孔443与第二阀孔444,第一阀孔443与第二阀孔444均位于定位槽441中,且第二阀孔444是位于第一凹槽442中。橡胶片阀门45的形状与大小均与阀板44上定位槽441一致,因此可放入该定位槽441中而定位在阀板44上。橡胶片阀门45上冲切出两个U形缝隙451并藉由这两个U形缝隙451形成了第一活动片452与第二活动片453,第一活动片452与第二活动片453的固定端位于内侧,第一活动片452与第二活动片453可自由翻动的一端位于外侧。橡胶片阀门45定位到定位槽441中后,第一活动片452完全地遮盖于第一阀孔443之上从而将第一阀孔443密封住,当第一活动片452向上翻起时第一阀孔443被打开。而第二活动片453位于第一凹槽442与第二阀孔444之上,且第二活动片453的大小小于第一凹槽442的尺寸,因此第二活动片453没有将第二阀孔444完全遮盖住,且第二活动片453能够向下翻动而进入到第一凹槽442中。

顶盖46的一侧设有一个中空的第一气管461,顶盖46的另一侧上设有两个中空的第二气管462。第二气管462的作用是与真空泵中另一个抽气机构4连接,而第一气管461与容器连通时作用是将容器中的气体抽出,另第一气管461与外部环境连通时作用是将气体排出到外部。顶盖46的底面大致呈平面状,顶盖46还设有开口位于底面的一导气孔463以及一第二凹槽464,前述的第一气管461通过该导气孔463与一所述第二气管462连通,而另一第二气管462从顶盖46内部延伸到第二凹槽464之内从而与第二凹槽464连通。导气孔463的大小远小于橡胶片阀门45上的第二活动片453,而第二凹槽464的尺寸大于第一活动片452。

当顶盖46固定到阀板44之上后,橡胶片阀门45的外沿被压紧在顶盖46与阀板44之间,从而使橡胶片阀门45被固定。固定后顶盖46的第二凹槽464位于第一活动片452之上,而导气孔463位于第二活动片453之上。可以得知的,由于受到阀板44的限制,第一活动片452仅能向上单向翻动而进入到第二凹槽464中,同样的,由于受到顶盖46底面的限制,第二活动片453也仅能向下单向翻动而进入到第一凹槽442中。

参照图10,当活塞43于汽缸42中向下滑动做吸气冲程时,第一活动片452受负压作用保持对第一阀孔443的密封,第二活动片453向下翻入了第一凹槽442中而打开了顶盖46上的导气孔463,此时导气孔463与第二阀孔444连通,气体从第一气管461被吸入并通过导气孔463进入到第二气管462中,同时气体还由导气孔463与第二阀孔444进入到汽缸42中。当活塞43于汽缸42中向上滑动做压缩冲程时,第二活动片453受正压作用而贴紧于顶盖46底面使导气孔463被封闭,第一活动片452则向上翻起到第二凹槽464中,使第一阀孔443与第二凹槽464连通,此时汽缸42中的气体便经过第一阀孔443与第二凹槽464进入到另一第二气管462中。

真空泵中连管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管3连接在两抽气机构4的四个第二气管462之间从而将两个抽气机构4的内部连通。将一抽气机构4的第一气管461与容器连通,将另一抽气机构4的第一气管461导向外部,则在真空泵工作后能够将容器中的空气抽出并排出到外部。

散热风扇49固定于输出轴21的末端,散热风扇49可在真空泵工作过程中将双轴电机2及活塞43运动产生是热量导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中使用橡胶片来作为阀门45,并将橡胶片阀门45设置在阀板44之上,使橡胶片阀门45的第一活动片452与活塞43隔离开,不会与活塞43接触,而活动片在形变过程中即使撞击到阀板44上,也能够藉由自身具有弹性的材料特性避免发出过大的响声,能够显著降低真空泵工作时的噪音,并避免了结构损伤。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