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隔膜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9060阅读:16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隔膜气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仪器仪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隔膜气泵。



背景技术:

隔膜气泵一般由偏心轮与气腔组成,通过偏心轮带动结构装置实现对气腔的往复挤压运动,进而实现对气体的抽排。微型气泵主要是指体积大小,大型泵一般指通常为气动隔膜泵、交流隔膜泵,用于工业应用的提供流量动力,而微型泵用于注重于流量的精度控制,多用在气体控制上。大流量是相对于微型气泵来说,微型气泵流量小至1ml/min,流量集中在10L/min以内,微型隔膜气泵流量在35ml/min-45L/min时,相对来说属于大流量。当下较大流量的微型气泵。微型气泵流量多为单个气腔,或者两个单独气腔外接管路汇合气流的形式,这些泵呈现体积大、结构复杂、功耗大等问题,大大阻碍了整个领域的更好发展。因此只有在这些方面的改进、突破,才能更好的满足当下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隔膜气泵,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功耗小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微型隔膜气泵包括依次固定连接且连通的第一气腔、主体舱和第二气腔,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均设置有进气腔和出气腔,进气腔和出气腔之间用隔板隔开,两个进气腔和两个出气腔靠近主体舱的一侧均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第二腔体的进气腔上端设置有进气口,第二腔体的出气腔上端设置有出气口,主体舱内设置有偏心轮装置,偏心轮装置包括两个偏心轮和连接两个偏心轮的传动轴,传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两个偏心轮远离传动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抽气膜片,当第一气腔、主体舱和第二气腔依次连接为一体时,抽气膜片能够同时覆盖同一腔体上的进气孔和出气孔。

所述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的进气腔连通的进气管路,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的出气腔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的进气腔连通的出气管路,主体舱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连通的连接管,当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和主体舱连接在一起时,位于主体舱上端一侧的连接管将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的出气管路连通,位于主体舱上端另一侧的连接管将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的进气管路连通,形成气流通路。

所述管路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防止漏气的密封圈。

所述第二腔体的出气腔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压力检测机构的引压接口。

所述气泵主体舱底部上设置有隔音装置。

所述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靠近主体舱一侧设置有第一管状凸起,主体舱两侧相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二管状凸起,当第一气腔、主体舱和第二气腔连接为一体时,主体舱两侧的第二管状凸起分别与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的第一管状凸起对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腔体设计,确保了气流的稳定,抽气膜片以降低气流的波动,确保了气流的稳定,当电机带动偏心轮装置实现对气腔的往复挤压运动时,较大面积的抽气膜片能迅速增大气流量,大大提高了电机能量的转化效率,降低了气泵的工作功耗,提高了电机能量的转化效率,解决了现有气泵体积大、结构复杂、功耗大的问题。

进一步的,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的进气腔连通的进气管路,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的出气腔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的进气腔连通的出气管路,主体舱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连通的连接管,当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和主体舱连接在一起时,位于主体舱上端一侧的连接管将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的出气管路连通,位于主体舱上端另一侧的连接管将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的进气管路连通,形成气流通路,连接两腔管路一体成型,无需外部管路连接气路,减小了气泵的体积,实现两个腔体气流互补。

进一步的,第二腔体出气口对出气气流进行截流,在第二腔体内形成压力,第二腔体的出气腔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压力检测机构的引压接口,实现对气泵抽气流量的检测,避免了外接流量检测机构的复杂性及流量检测结构自身阻力带来的流量的损失。

进一步的,气泵主体舱底部上设置有隔音装置,大大减小了气泵的噪声,更加便于各种检测类仪器仪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气腔示意图;

图4为第二气腔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两个气腔气流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气腔,2、偏心轮装置,3、电机,4、主体舱,5、第二气腔,6、隔音装置,7、主体舱盖,8、抽气膜片,9、进气口,10、引压接口,11、出气口,12、进气腔,13、出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微型隔膜气泵包括第一气腔1、偏心轮装置2、电机3、主体舱4、第二气腔5、隔音装置6、主体舱盖7、抽气膜片8和引压接口10。

参照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固定连接且连通的第一气腔1、主体舱4和第二气腔5,第一气腔1和第二气腔5的外形尺寸相同,第一气腔1、第二气腔5均包括进气腔12和出气腔13,进气腔12和出气腔13之间用隔板隔开,两个进气腔12和两个出气腔13靠近主体舱4的一侧均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第二腔体的进气腔12上端设置有进气口9,第二腔体的出气腔13上端设置有出气口11和引压接口10,出气口11和引压接口10在泵内部为同一空间,通过第二腔体的出气腔13出气口的截流,在引压接口10形成压力。主体舱4内设置有偏心轮装置2,偏心轮装置2包括两个偏心轮和连接两个偏心轮的传动轴,传动轴与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两个偏心轮以传动轴的几何中心点对称设置,两个偏心轮远离传动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抽气膜片8,抽气膜片8为圆形,抽气膜片8的直径大于第一气腔1或第二气腔5上进气孔和出气孔上最远两点的距离,即当第一气腔1、主体舱4和第二气腔5依次连接为一体时,抽气膜片8能够同时覆盖同一腔体上的进气孔和出气孔,抽气膜片8以降低气流的波动,确保了气流的稳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上的进气孔上均设置有单向膜,抽气膜片上下振动,产生气流,单向膜片使产生的气流单向流动。当电机3带动偏心轮装置2实现对气腔的往复挤压运动时,较大面积的抽气膜片8能迅速增大气流量,大大提高了电机3能量的转化效率,降低了气泵的工作功耗。

参照图5,第一气腔1、主体舱4和第二气腔5依次用螺丝固定连接为一体,装配时,主体舱的外壳分别与第一气腔1管状凸起、第二气腔5管状凸起压住抽气膜片8以实现密封作用,第一气腔1和第二气腔5的进气腔12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气腔1和第二气腔5的进气腔12连通且直径相同的进气管路,第一气腔1和第二气腔5的出气腔13上端另一侧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气腔1和第二气腔5的出气腔13连通且直径相同的出气管路,上述连接第一气腔1、第二气腔5的进气管路、出气管路位于分别位于主体舱4上端两侧,该连接与主体舱不连通。当第一气腔1、第二气腔5和主体舱4固定在一起时位于主体舱上端一侧的连接管将第一气腔1和第二气腔5的出气管路连通,位于主体舱上端另一侧的连接管将第一气腔1和第二气腔5的进气管路连通,形成气流通路,管路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防止漏气的密封圈,无需外部管路连接气路,减小了气泵的体积,实现两个腔体气流互补,第一气腔1、单向膜和抽气膜片8实现第一腔体1侧的气体流动;第二气腔5、单向膜和抽气膜片8实现第二腔体侧的气体流动。气泵的气流流向为:第二腔体进气口、进气管路、第一腔体、出气管路、第二腔体出气口,这两个通道实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气流的汇总,最终从第二气腔5的进气口进气、出气口出气。

气泵主体舱盖7上设置有隔音装置6,隔音装置6为隔音棉,大大减小了气泵的噪声,更加便于各种检测类仪器仪表使用。气体流量检测装置一体化设计,可直接通过单根采压管连接压力检测机构,压力检测装置实质作用是为了流量检测,由第二气腔5、引压接口10、出气口11共同构成了压力检测装置,出气口11对气流有的截流作用,在第二气腔5内部产生压力,该压力在引压接口10进行检测。流量不同,在第二气腔5内部产生压力不同,从而可通过引压接口10检测压力,以实现流量检测,避免了外接流量检测机构的复杂性及流量检测结构自身阻力带来的流量的损失。泵体中的电机使用螺钉固定,需要在电机相对的一侧留有开口,以便于固定电机,同时将隔音装置6固定在该开口处,实现隔音降噪。

优选的,第一气腔1和第二气腔5靠近主体舱4一侧设置有第一管状凸起,主体舱4两侧设置有与第一气腔1和第二气腔5的管状凸起对接的第二管状凸起,当第一气腔1、主体舱4和第二气腔5连接为一体时,主体舱4两侧的第二管状凸起分别与第一气腔1和第二气腔5的第一管状凸起对接。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一体化设计”、“固定”、“安装”“增加”等术语应作广义的理解,例如可以是螺丝连接、胶连接、铆接、压接等,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作出若干简单推算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