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大风量畜牧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8857发布日期:2018-06-08 21:2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腐蚀大风量畜牧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耐腐蚀大风量畜牧风机,属于风机领域。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CN201620191632.5,一种耐腐蚀大风量畜牧风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腐蚀大风量畜牧风机,包括SMC玻璃钢机壳、风机转轴、电机、十字形支架和电机固定板,在SMC玻璃钢机壳的前端设置有导流筒,在电机的输出轴前端设置有传动皮带轮,风机转轴上设置有风叶、转动皮带轮和固定轴,十字形支架设置在SMC玻璃钢机壳内,风机转轴固定设置在十字形支架的正中心,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十字形支架右下方的支腿上,在传动皮带轮与转动皮带轮之间套置有传动皮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十字形支架来固定风机转轴,不仅增强了SMC玻璃钢机壳的整体强度,同时也使得风机转轴在高速运转时更加平稳;通过移动电机固定板,可以随时调整传动皮带的张紧度,以便提高传动皮带的传动效率。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在鼓风的同时,调节畜牧厂的湿度,达到降温的效果,不能为养殖动物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生长环境,同时风机的功能单一。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耐腐蚀大风量畜牧风机,其结构包括动力机箱、机箱壳、固定件、耐腐蚀风筒、流珠轴承、扇叶、加湿降温装置、防护网,所述动力机箱设于耐腐蚀风筒后方,所述固定件均匀等距分布于耐腐蚀风筒外边面,所述机箱壳包裹于动力机箱外表面与动力机箱通过螺丝螺旋连接,所述耐腐蚀风筒后端贯穿于机箱壳嵌入动力机箱内部与动力机箱通过固定件焊接,所述流珠轴承设于耐腐蚀风筒后端中心,所述流珠轴承与动力机箱通过电线相连接,所述扇叶以流珠轴承为中心呈发射状分布于流珠轴承侧方与流珠轴承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加湿降温装置设于耐腐蚀风筒内部位于流珠轴承正前方,所述加湿降温装置两端与耐腐蚀风筒后端连接,所述加湿降温装置与动力机箱通过电方式相连接,所述防护网设于耐腐蚀风筒前方与耐腐蚀风筒前方与耐腐蚀风筒通过螺丝螺旋连接,所述加湿降温装置由水管、控制连接线、主体、水汽孔、摆动轴组成,所述水管一端嵌入主体内部与主体相连接,所述水管另一端贯穿于耐腐蚀风筒与水源相连接,所述控制连接线一端嵌入摆动轴内部与主体通过电方式相连接,所述控制连接线另一端与动力机箱通过电相连接,所述水汽孔均匀等距分布于主体弧形面与主体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摆动轴贯穿于主体上下面,所述摆动轴两端与耐腐蚀风筒内壁活动连接,状。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网由中心盘、固定钢丝、钢丝环组成,所述固定钢丝以中心盘为中心呈发射状分布,所述固定钢丝一端与中心盘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固定钢丝另一端与耐腐蚀风筒前沿通过螺丝螺旋连接,所述钢丝环以中心盘为中心平铺分布,所述钢丝环通过固定钢丝固定成网。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环设有5-10个,其直径大小呈等差数列分布,最大为120-150cm,最小为20-30cm。进一步地,所述耐腐蚀风筒的形状为圆台,其前端直径为155-170cm,后端直径为100-120cm。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形状为半圆,其直径为120-130cm。进一步地,所述加湿降温装置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铝合金,其设有3-7个水汽孔。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壳的材质为ABS塑料或PC塑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一种加湿降温装置,可以将适量的水汽随风吹入畜牧厂内,调节畜牧厂的湿度,同时起到降温的作用,给予养殖动物较为舒适的生长环境,有助于养殖动物的生长,实现了耐腐蚀大风量畜牧风机的多功能化。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腐蚀大风量畜牧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湿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动力机箱-1、机箱壳-2、固定件-3、耐腐蚀风筒-4、流珠轴承-5、扇叶-6、加湿降温装置-7、防护网-8、水管-70、控制连接线-71、主体-72、水汽孔-73、摆动轴-74、中心盘-80、固定钢丝-81、钢丝环-8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腐蚀大风量畜牧风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动力机箱1、机箱壳2、固定件3、耐腐蚀风筒4、流珠轴承5、扇叶6、加湿降温装置7、防护网8,所述动力机箱1设于耐腐蚀风筒4后方,所述固定件3均匀等距分布于耐腐蚀风筒4外边面,所述机箱壳2包裹于动力机箱1外表面与动力机箱1通过螺丝螺旋连接,所述耐腐蚀风筒4后端贯穿于机箱壳2嵌入动力机箱1内部与动力机箱1通过固定件3焊接,所述流珠轴承5设于耐腐蚀风筒4后端中心,所述流珠轴承5与动力机箱1通过电线相连接,所述扇叶6以流珠轴承5为中心呈发射状分布于流珠轴承5侧方与流珠轴承5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加湿降温装置7设于耐腐蚀风筒4内部位于流珠轴承5正前方,所述加湿降温装置7两端与耐腐蚀风筒4后端连接,所述加湿降温装置7与动力机箱1通过电方式相连接,所述防护网8设于耐腐蚀风筒4前方与耐腐蚀风筒4前方与耐腐蚀风筒4通过螺丝螺旋连接,所述加湿降温装置7由水管70、控制连接线71、主体72、水汽孔73、摆动轴74组成,所述水管70一端嵌入主体72内部与主体72相连接,所述水管70另一端贯穿于耐腐蚀风筒4与水源相连接,所述控制连接线71一端嵌入摆动轴74内部与主体72通过电方式相连接,所述控制连接线71另一端与动力机箱1通过电相连接,所述水汽孔73均匀等距分布于主体72弧形面与主体72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摆动轴74贯穿于主体72上下面,所述摆动轴74两端与耐腐蚀风筒4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防护网8由中心盘80、固定钢丝81、钢丝环82组成,所述固定钢丝81以中心盘80为中心呈发射状分布,所述固定钢丝81一端与中心盘80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固定钢丝81另一端与耐腐蚀风筒4前沿通过螺丝螺旋连接,所述钢丝环82以中心盘80为中心平铺分布,所述钢丝环82通过固定钢丝81固定成网状,所述钢丝环82设有5-10个,其直径大小呈等差数列分布,最大为120-150cm,最小为20-30cm,所述耐腐蚀风筒4的形状为圆台,其前端直径为155-170cm,后端直径为100-120cm,所述主体72的形状为半圆,其直径为120-130cm,所述加湿降温装置7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铝合金,其设有3-7个水汽孔73,所述机箱壳2的材质为ABS塑料或PC塑料。本专利所说的加湿降温装置是指通过释放水汽随风吹入畜牧厂内,达到增湿降温效果的一种设备,其材质要求为抗绣的不锈钢、铝合金等材料,以被广泛运用于动物、植物养殖场所。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将加湿降温装置安装与耐腐蚀风筒内,通过摆动轴与耐腐蚀风筒活动连接好,再将控制连接线与动力机箱连接好,接好水源,连接电源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箱-1、机箱壳-2、固定件-3、耐腐蚀风筒-4、流珠轴承-5、扇叶-6、加湿降温装置-7、防护网-8、水管-70、控制连接线-71、主体-72、水汽孔-73、摆动轴-74、中心盘-80、固定钢丝-81、钢丝环-8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能在鼓风的同时,调节畜牧厂的湿度,达到降温的效果,不能为养殖动物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生长环境,同时风机的功能单一,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将适量的水汽随风吹入畜牧厂内,调节畜牧厂的湿度,同时起到降温的作用,给予养殖动物较为舒适的生长环境,有助于养殖动物的生长,实现了耐腐蚀大风量畜牧风机的多功能化,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加湿降温装置7由水管70、控制连接线71、主体72、水汽孔73、摆动轴74组成,所述水管70一端嵌入主体72内部与主体72相连接,所述水管70另一端贯穿于耐腐蚀风筒4与水源相连接,所述控制连接线71一端嵌入摆动轴74内部与主体72通过电方式相连接,所述控制连接线71另一端与动力机箱1通过电相连接,所述水汽孔73均匀等距分布于主体72弧形面与主体72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摆动轴74贯穿于主体72上下面,所述摆动轴74两端与耐腐蚀风筒4内壁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所述加湿降温装置的材质为铝合金,其设有3个水汽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所述加湿降温装置的材质为不锈钢,其设有7个水汽孔。实施例1实施例2使用寿命5年8年加湿效率好很好综上所述:当所述加湿降温装置的材质为不锈钢,且设有7个水汽孔时,其使用寿命较长,加湿效率较好,通过设有该加湿降温装置,可以将适量的水汽随风吹入畜牧厂内,调节畜牧厂的湿度,同时起到降温的作用,给予养殖动物较为舒适的生长环境,有助于养殖动物的生长,实现了耐腐蚀大风量畜牧风机的多功能化。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