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和能安装该送风装置的衣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4854发布日期:2019-04-03 04:1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送风装置和能安装该送风装置的衣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使用者送出空气的送风装置和能安装该送风装置的衣服。



背景技术:

在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公报实开昭64-30308号中公开一种带有用于向使用者输送空气的送风装置的雨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公报实开昭64-30308号



技术实现要素:

穿着带有该送风装置的雨衣的使用者能够通过来自送风装置的空气进行冷却,因此能够获得舒适的作业环境。然而,为了实现使用者的作业性的提高而期望送风装置小型化。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点而创造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小型化的送风装置和能安装该送风装置的衣服所涉及的更合理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方式是一种送风装置,其构成为可安装在衣服上,具有:电机;风扇,其由电机驱动旋转;和送风装置主体部,其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并且收容电机和风扇。电机由无刷电机构成。

在第1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中,能够通过无刷电机驱动风扇旋转来向使用者进行送风。此时,通过使用小型且大功率的无刷电机,能够一边确保送风装置的送风能力一边实现全面小型化。

送风装置还能够具有进行无刷电机的风量切换等的操作部、根据来自该操作部的信号来控制无刷电机的转速等的控制器。操作部能够由按钮或旋钮等构成,且能够配置于独立于送风装置而构成的操作主体部。另外,无刷电机和操作部电气连接于电池。

控制器能够配置于送风装置主体部或操作主体部。并且,该控制器能够设置在用于电气连接无刷电机、操作部和电池的电装电缆上。另外,控制器能够由中央运算处理装置构成,能够根据基于各种操作部、功能电路部的信号控制无刷电机的旋转量,使送风装置具有附加的功能。另外,送风装置能够构成为,使用者能够使用作为作业工具用而持有的电池。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方式是一种送风装置,其构成为可安装在衣服上,具有:电机;风扇,其由电机驱动旋转;和送风装置主体部,其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并且收容电机和风扇。电机具有电机主体部和驱动轴,其中所述电机主体部具有定子和转子。风扇具有安装于驱动轴的风扇主体部和叶片部。在驱动轴的输出轴方向上,电机主体部构成为比叶片部短。

通过该结构,由于能够将电机主体部控制在驱动轴的输出轴方向上的叶片部的长度内,因此能够抑制驱动轴的输出轴方向上的送风装置的尺寸的长尺寸化。

尤其在由小型且大功率的无刷电机来构成电机的情况下,在驱动轴的输出轴方向上能够实现电机主体部和风扇主体部的短尺寸化,伴随与此,能够实现送风装置的全面短尺寸化。

另外,作为本发明第1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或第2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另一方式,送风装置能够具有: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信息基准控制部,其构成为根据来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通过该结构,例如能够在温度高的情况下提高电机的转速,在温度低的情况下降低电机的转速。即,送风装置能够发挥根据温度信息来自动地调整风量的功能。

温度传感器例如在安装有送风装置的衣服中,能够安装在朝向使用者侧的区域(内侧区域)、或与该内侧区域相反侧的区域(外侧区域)。

温度信息基准控制部能够由进行无刷电机的旋转控制的控制器来构成。

另外,作为本发明第1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或者第2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另一方式,送风装置能够具有:接收部,其接收由移动终端发送的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和生物体信息基准控制部,其构成为根据来自接收部的生物体信息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作为移动终端的具体的结构,能够列举所谓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另外,还能够使用为了检测特定的生物体信息而独立地构成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移动终端和接收部中的信息传递能够通过无线或有线来进行。

另外,作为代表性的生物体信息能够列举体温、心率、出汗量等。

通过该结构,送风装置能够发挥根据生物体信息来自动地调整风量的功能。

另外,作为本发明第1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或第2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另一方式,主体部能够构成为能在吸气口与排气口之间收容过滤器。

通过该结构,能够抑制灰尘蓄积在送风装置主体的内部或灰尘向使用者送出。

作为过滤器的具体的结构能够列举由纸、无纺布、织物、发泡体构成的结构。尤其是,为了实现过滤器功能的高效化而能够使用所谓的hepa过滤器(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高效空气过滤器)。另外,在使用如hepa过滤器那样透气性比一般的纸过滤器差的过滤器的情况下,优选为由无刷电机来构成电机。

另外,作为本发明第1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或者第2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另一方式,送风装置能够具有过滤器状态检测部,其构成为检测蓄积在过滤器上的灰尘的状态。

通过该结构,例如能够检测到在过滤器上蓄积有规定量以上的灰尘的状态,因此,能够适宜地使用该检测结果。

过滤器状态检测部例如能够通过检测电机的转速和向电机供给的电流值的变化来构成。在该情况下,当在正在以规定的转速驱动电机旋转的状况下检测到比阈值高的电流值时,过滤器状态检测部能够判断为在过滤器上蓄积有规定量以上的灰尘。

另外,过滤器状态检测部能够通过检测电机的转速和风扇的风量来构成。在该情况下,当正在以规定的转速驱动电机旋转的状况下检测到比阈值低的风量时,过滤器状态检测部能够判断为在过滤器上蓄积有规定量以上的灰尘。

该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还能够具有告知部,该告知部根据来自过滤器状态检测部的信息来告知过滤器的状态。告知部能够构成为,例如向使用者传递由发光元件构成的视觉信息、由蜂鸣器产生的声音信息等。

另外,作为本发明第1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或者第2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另一方式,送风装置能够具有灰尘除去部,该灰尘除去部构成为将蓄积在过滤器上的灰尘从过滤器上除去。

通过该结构,灰尘除去部将蓄积在过滤器上的灰尘除去,因此能够抑制过滤器的更换频度。因此,能够向使用者提供经济性优良的送风装置。

灰尘除去部例如能够由通过使电机反向旋转来产生与通常反向的空气流动的电机反向旋转部来构成。通过该结构,能够产生向将灰尘从过滤器上除去的方向的空气流动。

另外,灰尘除去部例如能够通过在过滤器的内侧配置弹性部件来构成。在该结构中,在处于正在通过电机的旋转驱动来进行送风的状态的情况下,过滤器由于空气的作用而贴附于弹性部件,并且向内侧方向压缩弹性部件。然后,当电机的旋转驱动停止时,通过弹性部件复原,使过滤器急剧地向外侧移动。通过此时产生的过滤器的振动,能够将灰尘从过滤器上除去。

另外,作为本发明第1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或者第2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另一方式,送风装置能够具有珀尔帖元件。

通过该结构,送风装置能够送出被珀尔帖元件冷却后的空气或被珀尔帖元件加热后的空气。

另外,作为本发明第1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或者第2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另一方式,送风装置能够具有用于驱动电机的电池。

另外,优选为,该电池是能够驱动多种电动工具的电池。在该情况下,使用者能够将用于电动工具而持有的电池用于送风装置。即,使用者不需要为了送风装置而购买新的电池,因此比较经济。

另外,作为本发明第1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或者第2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另一方式,吸气口部能够包括在驱动轴的输出轴方向上开口的第1吸气口部和在与驱动轴交叉的方向上开口的第2吸气口部。通过该结构,送风装置能够通过在彼此不同的方向上开口的2个吸气口部来高效地进行吸气。

另外,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衣服的方式,能够构成为可安装送风装置。

通过该结构,在使用者使用送风装置的情况下穿着衣服即可,因此,能够提高送风装置的使用便利性。作为具体的衣服能够列举穿着在使用者的上半身的最外面侧的所谓的上衣(jacket)、穿着在下半身的裤子、上衣和裤子一体化的连体服。另外,在上衣的情况下,能够选择性地采用有衣袖的类型、无衣袖的类型。

衣服能够具有用于贯插送风装置的开口。另外,能够设置用于将衣服和送风装置相对连接的连接部。

另外,衣服能够具有:内侧区域,其在衣服被使用者穿着的情况下朝向使用者侧;内装部,其构成内侧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外侧区域,其位于内侧区域的相反侧;外装部,其构成外侧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内部空间部,其设置在内装部与外装部之间;和送风开口部,其设置于内部空间部。该送风开口部能够构成为,面向使用者的脖子或者腋下。

通过该结构,能够将来自送风装置的空气经由内部空间部从送风开口部向使用者送出。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实现了小型化的送风装置和能安装该送风装置的衣服所涉及的更合理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2是送风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送风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送风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送风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6是表示风扇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衣服的概要的主视立体图。

图8是表示电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9是表示衣服的概要的后视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内侧区域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安装有送风装置的衣服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中的电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3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中的电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4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中的电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6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中的电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8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中的电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9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第1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第1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第1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4是第1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后视立体图。

图25是送风装置的侧视图。

图26是送风装置的后视图。

图27是送风装置的主视图。

图28是图26的a-a剖视图。

图29是表示安装有变形例所涉及的送风装置的衣服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图23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和安装有该送风装置的衣服的第1实施方式~第1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11是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2是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3是第3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4是第4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5是第5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6是第6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7是第7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8是第8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9是第9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20是第10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21是第11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22是第12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23是第13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24~图28是第14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对具有与在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结构或零部件相同或同样的结构或功能的第2实施方式~第14实施方式的结构或零部件,有时使用同一标记而省略对其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11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100a和工作上衣200进行说明。该送风装置100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送风装置”一例,工作上衣20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衣服”一例。

(送风装置)

如图1所示,送风装置100a具有收容送风单元120的送风装置主体部110。另外,送风装置主体部110收容2个送风单元120。另一方面,送风装置主体部110还能够构成为收容多个送风单元120或构成为收容单一的送风单元120。送风装置主体部11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送风装置主体部”一例。如图5所示,送风单元120具有驱动电机121和风扇124。该驱动电机12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机”一例,风扇12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风扇”一例。

如图5所示,驱动电机121具有驱动轴123。与驱动轴123的输出轴平行的方向定义输出轴方向123a。与输出轴方向123a正交的方向定义输出轴正交方向123b。

在送风装置100安装于工作上衣200,并且该工作上衣200被使用者穿着的情况下,输出轴方向123a被沿使用者的前后方向配置(参照图8)。该输出轴方向123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轴的输出轴方向”一例。

如图2所示,送风装置主体部110具有第1主体部111和第2主体部112。如图2和图3所示,吸气口部111a被设置于第1主体部111。如图2和图4所示,排气口部112a被设置于第2主体部112。该吸气口部111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吸气口部”一例,排气口部112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排气口部”一例。

如图2和图5所示,吸气口部111a被沿第1主体部111上的输出轴正交方向123b设置。排气口部112a被沿第2主体部112上的输出轴方向123a设置。通过该结构,即使在由于使用者靠在墙壁而送风装置主体部110抵接于该墙壁等情况下,送风装置主体部110也能够高效地从吸气口部111a吸入空气,且将该空气从排气口部112a送出。

另外,如图2所示,用于向驱动电机121供给电流或驱动信号的电装电缆130从送风装置主体部110延伸出。电装电缆130与操作部140(参照图7)电气连接。

图5所示的驱动电机121由无刷电机构成。因此,能够通过实现驱动电机121的小型化和大功率化来一边确保送风装置100的送风能力一边实现送风装置主体部110的全面小型化。并且还能够提高驱动电机121的耐用性,同时易于连续地改变转速。

驱动电机121具有驱动电机主体部122和驱动轴123。该驱动电机主体部12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机主体部”一例,驱动轴12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轴”一例。

虽然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了图示,但驱动电机主体部122具有定子和转子。另外,驱动电机121具有与驱动电机主体部122相邻配置的由fet等构成的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由后述的中央运算处理部142进行控制。

如图5所示,风扇124具有安装于驱动轴123的风扇主体部125和叶片部126。该风扇主体部12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风扇主体部”一例,叶片部126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叶片部”一例。叶片部126相对于风扇主体部125而设置多个。

如图6所示,叶片部126以沿与输出轴方向123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方式来设置。另外,如图1所示,在叶片部126的外缘设置有一方侧端部126a和另一方侧端部126b。

如图6所示,在输出轴方向123a上,驱动电机主体部122构成为比叶片部126短。根据图6对该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将从叶片部126的一方侧端部126a向输出轴正交方向123b延伸的线与沿规定的输出轴方向123a延伸的线的交点作为一方侧端部位置126a1。将从叶片部126的另一方侧端部126b向输出轴正交方向123b延伸的线与沿该规定的输出轴方向123a延伸的线的交点作为另一方侧端部位置126b1。将该一方侧端部位置126a1与另一方侧端部位置126b1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1距离126l。

另外,将从驱动电机主体部122的一方侧端部122a向输出轴正交方向123b延伸的线与沿规定的输出轴方向123a延伸的线的交点作为一方侧端部位置122a1。另外,将从驱动电机主体部122的另一方侧端部122b向输出轴正交方向123b延伸的线与沿该规定的输出轴方向123a延伸的线的交点作为另一方侧端部位置122b1。将该一方侧端部位置122a1与另一方侧端部位置122b1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2距离122l。另外,一方侧端部122a和另一方侧端部122b在驱动电机主体部122的输出轴方向123a上由最突出的区域来定义。

第2距离122l构成为比第1距离126l短。据此,能够实现送风装置100a中的输出轴方向123a上的短尺寸化。

在图7中示出控制驱动电机121的操作部140。操作部140具有被配置于操作主体部141且由使用者手动操作的操作按钮141a。如图8所示,通过对操作按钮141a的操作而产生的信号被输入中央运算处理部142。中央运算处理部142构成为响应于操作按钮141a的操作而驱动驱动电机121。另外,中央运算处理部142能够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如图7所示,操作主体部141与送风装置主体部110、电池承受部170(参照图9)分体地构成。虽然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图示,但操作主体部141具有用于将其固定在使用者的腰带上的卡扣部。另外,操作主体部141还能够收容于口袋、或安装于腰带以外的衣服上。

另外,中央运算处理部142能够设置于操作主体部141、或设置于送风装置主体部110、或设置在电装电缆130(图2~图5)上。

在图9中示出用于驱动驱动电机121的电池180。电池180构成为相对于电池承受部170可拆装。电池承受部170具有安装于使用者的腰带上的卡扣部171。另外,虽然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图示,但横跨电池承受部170和操作部140而设置有用于向驱动电机121传递电流或驱动信号等的电装电缆。

另外,电池180能够借用电动工具或具有供暖功能的工作上衣等所使用的电池。据此,使用者能够实现送风装置100a的经济性的有效使用。

如图9所示,送风装置主体部110以吸气口部111a被配置在工作上衣200的外部且排气口部112a被配置于工作上衣200的内部空间部230(参照图11)的方式被安装在工作上衣200上。另外,在后面对内部空间部230的结构进行叙述。如图9所示,送风装置主体部110构成为通过第1卡合部110a和第2卡合部110b而相对于工作上衣200可拆装。第1卡合部110a由拉链构成。在该拉链中,一方的拉链齿设置于送风装置主体部110的周围,另一方的拉链齿设置于工作上衣200的送风装置用开口部212(参照图11)。第2卡合部110b由从送风装置主体部110延伸出的条带和以可拆装的方式卡合于工作上衣200的规定区域的按扣构成。通过第1卡合部110a和第2卡合部110b,能够可靠地确保送风装置100a与工作上衣200的卡合状态。

(工作上衣)

如图7和图9所示,工作上衣200的外侧区域210由外装部210a构成。工作上衣200具有用于供使用者的手臂贯插的衣袖部211。

工作上衣200具有在工作上衣200被使用者穿着的情况下朝向使用者侧的内侧区域220(参照图10)。在工作上衣200中,内侧区域220位于外侧区域210的相反侧。

如图9所示,在工作上衣200的背面侧安装有送风装置100a。为了安装该送风装置100a,在工作上衣200的背面侧设置送风装置用开口部212(参照图11)。

(内部空间部)

在图10中示出工作上衣200的内侧区域220。在内侧区域220的规定区域设置有内装部220a。该内侧区域220的规定区域包括与使用者的背部相对的区域。内装部220a的外缘部除了相当于使用者的腋下和脖子的区域、及与送风装置100a对应的一部分的区域之外,均与外装部210a连接。在内装部220a与外装部210a的非连接区域构成送风开口部231。在相当于使用者的腋下的区域的送风开口部231设置有拉链232。

如图11所示,由外装部210a和内装部220a包围的区域构成内部空间部230。送风装置100a向内部空间部230送出空气。内部空间部230内的空气的温度由于使用者的体温而上升,但该内部空间部230内的空气通过从送风装置100a吸入的外部空气而被冷却。另外,内部空间部230的容积通过来自送风装置100a的空气而扩大。

蓄积在内部空间部230中的空气被从送风开口部231送出。如图10所示,送风开口部231被设置于相当于使用者的脖子、腋下、腰的位置。即,送风开口部231被设置于使用者易于感觉热的部位,因此,能够通过来自送风开口部231的空气高效地对使用者进行冷却。另外,通过开闭拉链232,能够调整对使用者的腋下的冷却效果。

为了抑制空气从内部空间部230泄漏而由透气性差的材料来构成外装部210a和内装部220a。例如,外装部210a能够通过由棉花等天然纤维、尼龙等合成树脂纤维构成的织物构成。另外,内装部220a能够通过该织物或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薄膜体构成。外装部210a与内装部220a的连接能够通过缝制、粘结剂、拉链或者粘扣来进行。

(送风装置的动作)

如图9所示,送风装置100a通过第1卡合部110a和第2卡合部110b被安装于工作上衣200。如图11所示,安装于工作上衣200的送风装置100a的第1主体部111被配置在工作上衣200的外侧,第2主体部112被配置于内部空间部230。此时,驱动电机121由无刷电机构成,因此,能够实现送风装置100a的小型化。尤其是,如图6所示,在输出轴方向123a上,驱动电机主体部122构成为比叶片部126短,因此能够实现送风装置100a中的输出轴方向123a的短尺寸化。

来自送风装置100a的空气经由内部空间部230而向使用者送出,因此,使用者通过该空气被冷却。据此,工作上衣200能够实现使用者的作业环境的提高。

(第2实施方式)

根据图12对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100b的结构进行说明。送风装置100b构成为对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a增加附加的结构来发挥新的功能。

如图12所示,送风装置100b具有温度传感器143。该温度传感器14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温度传感器”一例。中央运算处理部142构成为,根据来自温度传感器143的温度信息来控制驱动电机121的转速。即,中央运算处理部142构成温度基准控制部。

温度传感器143与送风装置主体部110分体地构成,并且与中央运算处理部142电气连接。温度传感器143能够安装于工作上衣200的外侧区域210、内侧区域220或者内部空间部230(参照图7、图9~图11)。

通过该结构,送风装置100b能够在温度高的情况下提高驱动电机121的转速,在温度低的情况下降低驱动电机121的转速。即,送风装置100b能够发挥根据温度信息来自动地调整风量的功能。

(第3实施方式)

根据图13对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100c的结构进行说明。送风装置100c构成为对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a增加附加的结构来发挥新的功能。

如图13所示,送风装置100c具有接收部144,该接收部144接收由可穿戴设备190发送的使用者的生物体信息。该可穿戴设备19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移动终端”一例,接收部14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部”一例。中央运算处理部142构成为,根据来自接收部144的生物体信息来控制驱动电机121的转速。即,中央运算处理部142构成生物体信息基准控制部。另外,接收部144被配置在送风装置主体部110内。

可穿戴设备190具有手表形状,被佩戴于穿着工作上衣200的使用者的手腕上。可穿戴设备190和接收部144中的信息传递构成为通过无线通信来进行。另外,作为生物体信息能够列举体温、心率、出汗量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作为一例,使用出汗量来作为送风装置100c中的生物体信息。

通过该结构,送风装置100c能够在使用者的出汗量多的情况下提高驱动电机121的转速,在出汗量少的情况下降低驱动电机121的转速。即,送风装置100c能够发挥根据生物体信息来自动地调整风量的功能。

(第4实施方式)

根据图14对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100d的结构进行说明。送风装置100d构成为,对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a增加附加的结构来发挥新的功能。

如图14所示,送风装置100d的送风装置主体部110构成为,能够在吸气口部111a与排气口部112a之间收容过滤器150。该过滤器15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过滤器”一例。更具体而言,过滤器150以覆盖吸气口部111a的方式来配置。即,在送风装置100d中,过滤器150被配置在送风装置100d的内部。

作为过滤器150的具体结构,能够列举由纸、无纺布、织物、发泡体构成。尤其是,为了实现过滤器功能的高效化而能够使用所谓的hepa过滤器。

hepa过滤器构成为透气性比一般的纸过滤器低,因此,送风装置100d中的风量的确保成为问题。但是,由于送风装置100d的驱动电机121由无刷电机构成,因此,通过适宜地调整该驱动电机121的转速,即使在使用hepa过滤器的情况下,送风装置100d也能够确保规定的风量。

通过该结构,送风装置100d能够抑制灰尘蓄积在送风装置主体部110的内部、或向使用者送出灰尘。

(第5实施方式)

根据图15对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100e的结构进行说明。送风装置100e与第4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d相比较,过滤器150相对于送风装置主体部110的配置方式不同。

如图15所示,在送风装置100e的送风装置主体部110的外部安装有过滤器150。更具体而言,过滤器150以覆盖吸气口部111a的方式被安装在第1主体部111。过滤器150构成为具有开口的袋状,在开口边缘部配置有橡胶等弹性部件。据此,能够通过该弹性部件的收缩力将过滤器150固定于送风装置主体部110。

通过该结构,送风装置100e能够抑制灰尘蓄积在送风装置主体部110的内部、或向使用者送出灰尘。

(第6实施方式)

根据图16对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100f的结构进行说明。送风装置100f构成为,对第4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d增加附加的结构来发挥新的功能。

如图16所示,送风装置100f具有电流检测部145和显示部146。该电流检测部14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过滤器状态检测部”一例。电流检测部145构成为检测向驱动电机121供给的电流的大小。另外,显示部146由被配置在操作主体部141(参照图7)上的led构成。

中央运算处理部142检测驱动电机121的转速和来自电流检测部145的信息。并且,中央运算处理部142构成为,在规定的驱动电机121的转速下向驱动电机121供给的电流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过滤器150上蓄积有超过规定量的灰尘,使显示部146的led亮灯。

通过该结构,送风装置100f能够通过显示部146来显示在过滤器150上蓄积有规定量以上的灰尘的状态的情况,因此使用者能够掌握合适的过滤器150的更换时期。

(第7实施方式)

根据图17对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100g的结构进行说明。送风装置100g构成为,对第4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f增加附加的结构来发挥新的功能。

如图17所示,送风装置100g具有灰尘除去部,该灰尘除去部构成为将蓄积在过滤器150上的灰尘从过滤器150上除去。灰尘除去部由被配置在过滤器150的内侧的弹性部件151构成。该弹性部件15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灰尘除去部”一例。弹性部件151由具有透气性的发泡体形成,被配置在过滤器150与弹性部件固定肋(省略图示)之间。

通过该结构,送风装置100g在处于正在通过驱动电机121的旋转驱动而进行送风的状态的情况下,过滤器150由于空气的作用而贴附于弹性部件151。据此,弹性部件151被向内侧方向压缩。然后,当驱动电机121的旋转驱动停止时,通过弹性部件151复原而使过滤器150急剧地向外侧移动。通过此时产生的过滤器150的振动,将灰尘从过滤器150上除去。

即,送风装置100g能够在已进行驱动电机121的停止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地将灰尘从过滤器150除去。送风装置100g能够抑制过滤器150的更换频度,因此,经济性优良。

(第8实施方式)

根据图18对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100h的结构进行说明。送风装置100h构成为,对第5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e增加附加的结构来发挥新的功能。

如图18所示,送风装置100h具有灰尘除去部,该灰尘除去部用于将蓄积在过滤器150上的灰尘从过滤器150上除去。灰尘除去部由被配置在过滤器150的内侧的弹性部件151构成。该弹性部件15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灰尘除去部”一例。弹性部件151由具有透气性的发泡体形成,被配置在过滤器150与送风装置主体部110之间。

通过该结构,送风装置100h在处于正在通过驱动电机121的旋转驱动而进行送风的状态的情况下,过滤器150由于空气的作用而贴附于弹性部件151。据此,弹性部件151被向内侧方向压缩。然后,当驱动电机121的旋转驱动停止时,通过弹性部件151复原使过滤器150急剧地向外侧移动。通过此时产生的过滤器150的振动,灰尘被从过滤器150上除去。

即,送风装置100h能够在已进行驱动电机121的停止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地将灰尘从过滤器150上除去。由于送风装置100h能够抑制过滤器150的更换频度,因此经济性优良。

(第9实施方式)

根据图19对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100i的结构进行说明。送风装置100i构成为,对第6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f增加附加的结构来发挥新的功能。

如图19所示,送风装置100i具有由电流检测部145构成的过滤器状态检测部。

中央运算处理部142检测驱动电机121的转速和来自电流检测部145的信息。并且,中央运算处理部142构成为,在规定的驱动电机121的转速下向驱动电机121供给的电流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过滤器150上蓄积有超过规定量的灰尘,使驱动电机121反向旋转。

通过该结构,送风装置100i在判断为处于在过滤器150上蓄积有规定量以上的灰尘的状态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驱动电机121反向旋转来向将灰尘从过滤器150上除去的方向送出空气。

即,在过滤器150上蓄积有规定量以上的灰尘的情况下,送风装置100i能够自动地将灰尘从过滤器150上除去。送风装置100i能够抑制过滤器150的更换频度,因此经济性优良。

(第10实施方式)

根据图20对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100j的结构进行说明。送风装置100j构成为,对第4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f增加附加的结构来发挥新的功能。

如图20所示,送风装置100j具有灰尘除去部,该灰尘除去部构成为用于将蓄积在过滤器150上的灰尘从过滤器150上除去。灰尘除去部具有用于使驱动电机121反向旋转的反转操作部141b。反转操作部141b由被配置在操作主体部141(参照图7)上的按钮构成。中央运算处理部142以根据使用者对反转操作部141b的操作来使驱动电机121反向旋转的方式来控制驱动电机121。

通过该结构,当使用者判断为由于来自送风装置100j的空气的风量不足的情况等主要原因而在过滤器150上蓄积有规定量以上的灰尘时,使用者能够操作反转操作部141b。通过对反转操作部141b的操作,向将灰尘从过滤器150上除去的方向送出空气。

即,送风装置100j能够根据对反转操作部141b的操作而自动地将灰尘从过滤器150上除去。送风装置100j能够抑制过滤器150的更换频度,因此经济性优良。

(第11实施方式)

根据图21,对本发明第1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100k的结构进行说明。送风装置100k构成为,对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a增加附加的结构来发挥新的功能。如图21所示,送风装置100k具有珀尔帖元件160。该珀尔帖元件16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珀尔帖元件”一例。

珀尔帖元件160被配置在两个送风单元120之间,通过电池180(参照图9)来进行工作。在构成送出由珀尔帖元件160冷却后的空气的送风装置100k的情况下,珀尔帖元件160的吸热面(冷却面)朝向风扇124。另外,在构成送出由珀尔帖元件160加热后的空气的送风装置100k的情况下,珀尔帖元件160的散热面朝向风扇124。

通过该结构,送风装置100k能够送出由珀尔帖元件160调整了温度的空气。

(第12实施方式)

根据图22,对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100l的结构进行说明。送风装置100l与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a相比较,操作部140的结构不同。

如图22所示,送风装置100l的操作部140被设置于电池承受部170。在该情况下,能够使中央运算处理部142收容于电池承受部170。

通过该结构,送风装置100l不需要单独地设置操作主体部141,因此,能够实现零部件数的削减和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的提高。

(第13实施方式)

根据图23,对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100m的结构进行说明。送风装置100m与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a相比较,操作部140的结构不同。

如图23所示,送风装置100m的操作部140被设置在工作上衣200上。即,在工作上衣200上安装操作主体部141。在该情况下,能够将中央运算处理部142收容于操作主体部141。

通过该结构,送风装置100m的操作部140能够设置在使用者易于确认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

(第14实施方式)

根据图24~图28,对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送风装置100n进行说明。另外,送风装置100n的结构的大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a相同。下面,主要对与送风装置100a不同的送风装置100n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8所示,送风装置100n具有送风装置主体部110和被收容于送风装置主体部110的2个送风单元120。

如图24和图25所示,送风装置主体部110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整体形成为大致椭圆箱形的壳体,具有第1主体部111和第2主体部112,该第2主体部112以可沿输出轴方向123a拆卸的方式被安装在第1主体部111上。在第1主体部111上设置有用于从外部向送风装置主体部110吸入空气的吸气口部111e,另一方面,在第2主体部112上设置有用于从送风装置主体部110向外部排出空气的排气口部112a。换言之,送风装置主体部110在输出轴方向123a上在一侧的端部区域具有吸气口部111e,在另一侧的端部区域具有排气口部112a。

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本实施方式的吸气口部111e包括在输出轴方向123a上开口的第1吸气口部111f和在与驱动轴123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输出轴正交方向123b)上开口的第2吸气口部111g。更详细而言,如图24和图28所示,第1吸气口部111f和第2吸气口部111g分别设置在第1主体部111的第1壁部111c和第2壁部111d。

第1壁部111c是第1主体部111中以与驱动轴123大致正交的方式(换言之,以大致沿输出轴正交方向123b伸展的方式)来配置的部分。另外,第1壁部111c是在使用者穿着安装有送风装置100n的工作上衣200(参照图9)的情况下,在外装部210a的外部被配置在使用者的背部的后方,且与背部相向的部分。如图24和图26所示,第1吸气口部111f包括在第1壁部111c上形成于与风扇124相向的2个圆形区域的多个通孔。这些通孔、即第1吸气口部111f在输出轴方向123a上(详细而言,在输出轴方向123a上在与第2主体部112相反的方向(在与使用者的背部相反的方向))开口。经过第1吸气口部111f的空气的流路沿输出轴方向123a延伸。另外,构成第1吸气口部111f的通孔只要在输出轴方向123a上开口即可,其数量和配置位置并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

如图24、图25和图28所示,第2壁部111d是从第1壁部111c的外周开始在输出轴方向123a上向第2主体部112延伸的周壁部。另外,第2壁部111d是在使用者穿着安装有送风装置100n的工作上衣200(参照图9)的情况下,在外装部210a的外部从使用者的背部向后方突出的部分。第2吸气口部111g包括形成于第2壁部111d的多个通孔。这些通孔、即第2吸气口部111g在与驱动轴123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输出轴正交方向123b)上(与使用者的背部大致平行地)开口。经过第2吸气口部111g的空气的流路沿与驱动轴123交叉的方向延伸。另外,构成第2吸气口部111g的通孔只要在与驱动轴123交叉的方向开口即可,其数量和配置位置并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

另一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排气口部112a设置于第2主体部112。更详细而言,如图25、图27和图28所示,第2主体部112包括2个送风单元收容部112b,2个所述送风单元收容部112b形成为在输出轴方向123a上向远离第1主体部111的方向突出的圆屋顶形,在内部收容送风单元120。排气口部112a包括形成于送风单元收容部112b的多个通孔。这些通孔、即排气口部112a在输出轴方向123a上(详细而言,在输出轴方向123a上在与第1主体部111相反的方向(在使用者的背部的方向))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通孔还在与驱动轴123交叉的方向开口。另外,构成排气口部112a的通孔只要至少在输出轴方向123a上开口即可,其数量和配置位置并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

如图28所示,送风单元120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包括驱动电机121和风扇124。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在输出轴方向123a上,驱动电机主体部122的长度与风扇124的叶片部126的长度大致相同,或者略比其长,但比一般的有刷电机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124的直径为63mm。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使用者手动操作的操作部140与第12实施方式同样,设置于电池承受部170(参照图22)。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121构成为所谓的集成电路型无刷电机,中央运算处理部142(参照图8)与开关元件、转子的位置检测用传感器一起被搭载于电路板(省略图示),且内置于驱动电机12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送风装置主体部110延伸出的电装电缆130(在图24~图28中省略图示。参照图2~4)与电池承受部170电气连接。通过对设置于电池承受部170的操作部140的操作而产生的信号经由电装电缆130而被输入中央运算处理部142。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n上设置有吸气口部111e,该吸气口部111e包括在驱动轴123的输出轴方向123a上开口的第1吸气口部111f和在与驱动轴123交叉的方向上开口的第2吸气口部111g。因此,送风装置100n能够从彼此不同的方向来高效地进行吸气。因此,能够一边确保与如第1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a那样只有吸气口部111a的情况同等的吸气量,一边通过减小输出轴方向的厚度来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其中,所述吸气口部111a在与驱动轴123交叉的方向上开口。

另外,通过采用小型且大功率的无刷电机来作为驱动电机121,除了输出轴方向123a上的短尺寸化之外,还实现风扇124的直径的减小。在现有技术的采用有刷电机的送风装置中,风扇的直径一般在80mm以上。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一边确保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送风装置同等的风量,一边将风扇124的直径减小到63mm。这样,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00n实现全面小型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140被设置于电池承受部170,因此,不需要单独地设置操作主体部141,能够实现零部件数的削减和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的提高。另外,驱动电机121构成为集成电路型无刷电机,因此,不需要将中央运算处理部142搭载于其他零部件,能够实现零部件数量的削减和配线的简化。

本发明所涉及的送风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第1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构。例如,能够适宜地组合第1实施方式~第14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

另外,例如,如图29所示的送风装置100p那样,在送风装置主体部110中也可以收容单一的送风单元120。并且,也可以将多个送风装置100p安装于工作上衣200来使用。另外,在图29中图示出安装有2个送风装置100p的例子。

并且,还能够设置用于实现其他功能的新的结构。例如,能够构成为,设置电池180的剩余电量检测部,中央运算处理部142能够检测电池180的剩余电量,并且以与该剩余电量对应的转速来使驱动电机121旋转。通过该结构,能够长时间(例如8小时)驱动驱动电机121,因此,能够避免在作业中意外地停止送风的事态。

另外,还能够在送风装置主体部110内设置离子发生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与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的对应)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各结构要素与本发明中的各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如下。

送风装置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100h、100i、100j、100k、100l、100m、100n、100p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送风装置”一例。工作上衣20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衣服”一例。送风装置主体部11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送风装置主体部”一例。驱动电机12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机”一例。风扇12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风扇”一例。吸气口部111a、111e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吸气口部”一例。第1吸气口部111f、第2吸气口部111g分别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吸气口部”、“第2吸气口部”一例。排气口部112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排气口部”一例。驱动电机主体部12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机主体部”一例。驱动轴12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轴”一例。输出轴方向123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轴的输出轴方向”一例。风扇主体部12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风扇主体部”一例。叶片部126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叶片部”一例。长距离部128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长距离部”一例。中央运算处理部14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温度基准控制部”或者“生物体信息基准控制部”一例。温度传感器14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温度传感器”一例。可穿戴设备19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移动终端”一例。接收部14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部”一例。过滤器15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过滤器”一例。电流检测部14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过滤器状态检测部”一例。显示部146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部”一例。弹性部件151或者反转操作部141b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灰尘除去部”一例。珀尔帖元件16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珀尔帖元件”一例。

鉴于上述发明的要旨,本发明所涉及的作业工具能够构成以下方式。另外,各方式除了单独地或者相互组合来使用之外,还能够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组合来使用。

(方式1)

温度基准控制部由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的中央运算处理部构成。

(方式2)

生物体信息基准控制部由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的中央运算处理部来构成。

(方式3)

具有告知部,该告知部构成为,根据过滤器状态检测部的信息,当在过滤器上蓄积有规定量以上的灰尘时进行告知。

附图标记说明

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100h、100i、100j、100k、100l、100m、100n:送风装置;110:送风装置主体部;110a:第1卡合部;110b:第2卡合部;111:第1主体部;111a、111e:吸气口部;111c:第1壁部;111d:第2壁部;111f:第1吸气口部;111g:第2吸气口部;112:第2主体部;112a:排气口部;112b:送风单元收容部;120:送风单元;121:驱动电机(电机);122:驱动电机主体部;122a:一方侧端部;122a1:一方侧端部位置;122b:另一方侧端部;122b1:另一方侧端部位置;122l:第2距离;123:驱动轴;123a:输出轴方向;123b:输出轴正交方向;124:风扇;125:风扇主体部;126:叶片部;126a:一方侧端部;126a1:一方侧端部位置;126b:另一方侧端部;126b1:另一方侧端部位置;126l:第1距离;130:电装电缆;140:操作部;141:操作主体部;141a:操作按钮;141b:反转操作部;142:中央运算处理部(控制器);143:温度传感器;144:接收部;145:电流检测部;146:显示部;150:过滤器;151:弹性部件;160:珀尔帖元件;170:电池承受部;171:卡扣部;180:电池;190:可穿戴设备;200:工作上衣(衣服);210:外侧区域;210a:外装部;211:衣袖部;212:送风装置用开口部;220:内侧区域;220a:内装部;230:内部空间部;231:送风开口部;232:送风开口拉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