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气耗气体增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93520发布日期:2018-07-07 20:46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气耗气体增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体增压泵或阀,都以压缩空气驱动大面积活塞端产生小面积活塞端的高压气体输出,在增压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的气体,能量损失很大,由于受流量的限制,无法实现大流量气体的增压,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气耗气体增压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共用一根活塞杆的真空气缸、活塞式压缩气缸,所述活塞杆两端设有活塞,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步骤1)、先利用复位弹簧,使真空气缸内的活塞推向上真空腔;

步骤2)、将真空气缸的下真空腔抽真空,同时对活塞式压缩气缸的下压缩腔充气;

步骤3)、让空气进入真空气缸的上真空腔,使其内部的活塞克服阻力,快速推向下真空腔,从而使活塞杆带动活塞式压缩气缸内的活塞快速推向下压缩腔,使其下压缩腔内的气体快速排出;

步骤4)、再将真空气缸的上真空腔抽真空,同时对活塞式压缩气缸的上压缩腔充气;

步骤5)、让空气进入真空气缸的下真空腔,使其内部的活塞克服阻力,快速推向上真空腔,从而使活塞杆带动活塞式压缩气缸内的活塞快速推向上压缩腔,使其上压缩腔内的气体快速排出;

步骤6)、步骤2)至步骤5)周而复始,使活塞做往复运动。

一种根据上述所述无气耗气体增压方法实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主由真空发生器、真空气缸、活塞式压缩气缸、缓冲气罐、真空阀、触动阀、触发件、气管组成;

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气管一路与真空气缸的上真空腔连接、一路与真空气缸的下真空腔连接,在真空发生器的下真空腔内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真空气缸与所述活塞式压缩气缸共用一根活塞杆,在活塞杆上设有触发件;

所述缓冲气罐通过气管与真空发生器连接,且还通过气管一路与活塞式压缩气缸的上压缩腔连接、一路与活塞式压缩气缸的下压缩腔连接;

所述真空阀包括第1真空阀、第2真空阀,第1真空阀、第1真空阀通过气管分别与真空气缸的上真空腔、下真空腔连接;

所述触动阀包括第1触动阀、第2触动阀、第3触动阀、第4触动阀,所述第1触动阀连接在所述真空发生器与下真空腔之间的气管上,所述第2触动阀连接在所述真空发生器与上真空腔之间的气管上,所述第3触动阀连接在所述缓冲气罐与下压缩腔之间的气管上,所述第4触动阀连接在所述缓冲气罐与上压缩腔之间的气管上,所述第1触动阀、第3触动阀并排设置于触发件上方,所述第2触动阀、第4触动阀并排设置于触发件下方;

所述的无气耗气体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罐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气管上设有第1单向阀;

所述的无气耗气体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罐与上压缩腔、下压缩腔之间的气管上分别设有第2单向阀、第3单向阀;

所述的无气耗气体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器与真空气缸之间的气管上设有第4单向阀;

所述的无气耗气体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缩腔上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5单向阀、第6单向阀;

所述的无气耗气体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缩腔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7单向阀、第8单向阀。

所述的无气耗气体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为触发杆。

所述的无气耗气体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进气口上连接有节流阀。

本发明的无气耗气体增压系统优点在于:通过活塞式压缩气缸的二个缸腔进行压缩气体,其效率非常高,同时也可多组增压系统并联使用,能产生更大的高压气流。而且本系统在增压过程中不会损耗掉气体,节能非常显著,适用范围又广,能适应任何气体的增压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无气耗气体增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显示活塞上推状态;

图2是本发明无气耗气体增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显示活塞下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2所示,本发明的无气耗气体增压方法,包括共用一根活塞杆11的真空气缸2、活塞式压缩气缸3,所述活塞杆两端设有活塞,方法如下:

步骤1)、在初始状态时,先利用设置在真空气缸的下真空腔内的复位弹簧,使真空气缸内的活塞推向上真空腔。

步骤2)、通过真空设备,将真空气缸的下真空腔抽真空(或接近真空),同时对活塞式压缩气缸的下压缩腔进行充气。

步骤3)、当真空气缸的下真空腔达到真空(或接近真空)状态时,让外面的空气进入真空气缸的上真空腔,打破上真空腔的密封状态,使其内部的活塞克服阻力,快速推向下真空腔,从而使活塞杆带动活塞式压缩气缸内的活塞快速推向下压缩腔,使其下压缩腔内的气体快速排出,实现气体的增压输出。

步骤4)、再通过真空设备,将真空气缸的上真空腔抽真空(或接近真空),同时对活塞式压缩气缸的上压缩腔进行充气。

步骤5)、当真空气缸的上真空腔达到真空(或接近真空)状态时,让空气进入真空气缸的下真空腔,打破下真空腔的密封状态,使其内部的活塞克服阻力,快速推向上真空腔,从而使活塞杆带动活塞式压缩气缸内的活塞快速推向上压缩腔,使其上压缩腔内的气体快速排出,实现气体的增压输出。

步骤6)、步骤2)至步骤5)周而复始,使活塞做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活塞式压缩气缸的下压缩腔和上压缩腔连接输出增压气体。

实施例2:

如图1至2所示,本发明的无气耗气体增压系统,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无气耗气体增压方法实现。该系统主由真空发生器1、真空气缸2、活塞式压缩气缸3、缓冲气罐4、真空阀、触动阀、触发件7、气管8组成。所述真空发生器1通过气管8一路与真空气缸2的上真空腔201连接,另一路与真空气缸2的下真空腔202连接,在真空发生器1的下真空腔202内设有复位弹簧10。上述中,所述的上真空腔201即真空气缸2对应活塞上方的腔体,所述的下真空腔202即真空气缸2对应活塞下方的腔体。所述真空发生器一种利用正压气源产生负压的真空元器件,真空发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中机械,电子,包装,印刷,塑料及机器人等领域,为公知设备,在此不作赘述。

所述真空气缸2与所述活塞式压缩气缸3共用一根活塞杆11,在活塞杆11上设有触发件7;所述缓冲气罐4通过气管8与真空发生器1连接,且还通过气管8一路与活塞式压缩气缸3的上压缩腔301连接,另一路与活塞式压缩气缸3的下压缩腔302连接。所述缓冲气罐4即储气罐,可以真空发生器的供气,保证对外供气的稳定。

所述真空阀包括第1真空阀501、第2真空阀502,第1真空阀501、第1真空阀502通过气管8分别与真空气缸2的上真空腔201、下真空腔202连接。所述真空阀具体可采用破真空阀,上真空腔201或下压缩腔302产生负压或真空逐步升高时,该阀能自动开启,破坏真空效应,所述破真空阀也为公知设备,在此不作赘述。

所述触动阀包括第1触动阀601、第2触动阀602、第3触动阀603、第4触动阀604,所述第1触动阀601连接在所述真空发生器1与下真空腔202之间的气管8上,所述第2触动阀602连接在所述真空发生器1与上真空腔201之间的气管8上,所述第3触动阀603连接在所述缓冲气罐4与下压缩腔302之间的气管8上,所述第4触动阀604连接在所述缓冲气罐4与上压缩腔301之间的气管8上,所述第1触动阀601、第3触动阀603并排设置于触发件7上方,所述第2触动阀602、第4触动阀604并排设置于触发件7下方。所述触发件7采用触发杆,当触发杆触发到触动阀的触发键时,所述触动阀打开,使气管形成通路。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气罐4与真空发生器1之间的气管8上设有第1单向阀13,以防止进入缓冲气罐4内的气体回流至真空发生器1。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气罐4与上压缩腔301、下压缩腔302之间的气管8上分别设有第2单向阀14、第3单向阀15,以防止进入上压缩腔301或下压缩腔302内的气体回流至缓冲气罐。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发生器1与真空气缸2之间的气管8上设有第4单向阀16,以防止抽出的气体回流至真空气缸2内。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缩腔301上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5单向阀17、第6单向阀18。所述下压缩腔302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7单向阀19、第8单向阀20。当活塞式压缩气缸的活塞在上压缩腔或下压缩腔内时,上压缩腔或下压缩腔也相对真空,此时真空气缸的负压无法推动活塞,这里的第6单向阀18、第7单向阀19是起破真空作用,保证活塞的正常推动。同时将排出的气体通过第5单向阀17、第8单向阀20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发生器1的进气口上连接有节流阀21。

工作原理:

先利用设置在真空气缸的下真空腔内的复位弹簧,使真空气缸内的活塞推向上真空腔,同时触发杆触发第1触动阀和第3触动阀,完成先初始化。此时压缩的低压气体经气管连接节流阀至真空发生器的进气口,真空发生器利用喷管的喷嘴高速喷射,形成卷吸效,使真空气缸的下真空腔内的空气被抽出,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同时真空发生器的出气口喷出的气体经气管连接单向阀进入缓冲罐,缓冲气罐的出气口连接第3触动阀至活塞式压缩气缸的下压缩腔的进气口,使气体注入其下压缩腔内。当真空气缸的下真空腔达到一定真空度时,第1真空阀打开,破坏真空效应,使其内部的活塞克服阻力,快速推向下真空腔,从而使活塞杆带动活塞式压缩气缸内的活塞快速推向下压缩腔,使其下压缩腔内的气体快速排出,实现气体的增压输出。

当真空气缸内的活塞推向下真空腔时,触发杆触发第2触动阀和第4触动阀,此时再利用真空发生器,使真空气缸的上真空腔内的空气被抽出,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同时缓冲气罐的出气口连接第4触动阀至活塞式压缩气缸的上压缩腔的进气口,使气体注入其上压缩腔内。当真空气缸的上真空腔达到一定真空度时,第2真空阀打开,破坏真空效应,使其内部的活塞克服阻力,快速推向上真空腔,从而使活塞杆带动活塞式压缩气缸内的活塞快速推向上压缩腔,使其下压缩腔内的气体快速排出,实现气体的增压输出。

最后,上述动作周而复始,使活塞做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活塞式压缩气缸的下压缩腔和上压缩腔连接输出增压气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