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自动通风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44781发布日期:2018-11-24 10:46阅读:65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厢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轿厢自动通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梯主要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电梯井道中,部分电梯安装在玻璃幕墙井道内部,而建筑物电梯井道、玻璃幕墙井道通风口一般都比较小,导致电梯井道内部空气流动、更换缓慢,而电梯运行时,电梯轿厢门系统关闭,轿厢系统本身预留缝隙的空气流通速度往往不足以满足轿厢内部乘客需求,故电梯轿厢系统一般都会配置轿厢风扇,加大轿厢内部空气流通速度,保障乘客乘坐轿厢舒适、安全;同时,在天气较热时可以通过风扇,为轿厢内部乘客散热。

电梯运行故障时,轿厢照明、风扇一般都会停止运行,轿厢仅仅依靠预留通风口换气,如果故障时间较长,乘客由于紧张导致呼吸加快,轿厢通风口换气速度往往无法满足需求,而加大通风孔又会影响轿厢整体强度及美观。此外,电梯运行故障时,轿厢照明关闭,轿厢内部摄像头无法监控轿厢内部情况,当有人员困在轿厢内部时,单纯依靠查考摄像头无法准确确认。

显然一种能够根据电梯轿厢内部温度高低自动调节风量大小,同时在电梯故障困人时,能自动检测轿厢内部是否有乘客,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控制风扇运行的电梯用通风扇的研发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自动通风扇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电梯轿厢通风扇根据轿厢内部温度高低自动调节风量大小,并能在电梯故障困人时,自动检测轿厢内部是否有乘客存在,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控制风扇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电梯轿厢自动通风扇,包括外壳、电机以及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水平设置的长方体结构,在外壳内水平设有一叶片轴,所述叶片轴位于外壳的中部,其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外壳的两端相连;所述电机安装于外壳的一端,其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叶片轴相连,所述扇叶安装于该叶片轴上,通过电机能够带动叶片轴及扇叶转动;

该外壳的两侧板上设置有若干进风孔,使外壳的两侧板形成镂空板;在外壳的下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出风口,在出风口的两侧分别竖直设有一导风板;在两导风板之间设有温度检测装置和红外线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红外线检测装置分别安装于导风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通过安装支架与外壳相连,叶片轴靠近电机的一端伸出外壳后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扇叶的长度方向与叶片轴的长度方向一致,其宽度方向与叶片轴的径向一致。

进一步地,在壳体下侧的四角处分别设有一橡胶减震垫。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孔为竖直设置的条形孔。

一种基于上述电梯轿厢自动通风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以及红外线检测装置均与电梯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梯控制器经风量调节器后与电机相连;其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1)电梯启动后进行自检;

2)电梯正常运行时,通过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轿厢中是否有人,若有人,则电梯控制器通过风量调节器控制通风扇启动进行通风;

3)通过温度检测装置进行轿厢内的温度检测,然后电梯控制器根据不同的温度区间通过风量调节器进行对应风量的通风;

4)当电梯出现故障停机时,若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轿厢有人,则电梯控制器根据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信号通过风量调节器控制通风扇重新启动;同时,电梯控制器向中控或维保人员发送电梯救援警示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扇根据出风量从小到大分为四档,其中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温度为10℃以下时对应的出风量为一档,10-20℃时对应的出风量为二档,20-30℃时对应的出风量为三档,30℃以上时对应的出风量为四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方案公开的通风扇结构简单,能够对电梯轿厢内部进行温度检测及人员检测,并能够将检测到的传递到电梯控制器,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对轿厢进风量进行调节;从而提高乘坐电梯的舒适性。

2、通过本方案公开的控制方法,能根据轿厢内部温度高低,自动控制风量大小;同时能检测轿厢内部是否存在乘客,在电梯故障关人时自动重启风扇,保证轿厢通风,并且及时发出求解信号,保证外部人员及时施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1—外壳,2—电机,3—扇叶,4—进风孔,5—导风板,6—温度检测装置,7—红外线检测装置,8—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电梯轿厢自动通风扇,包括外壳1、电机2以及扇叶3。所述外壳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体结构,在壳体下侧的四角处分别设有一橡胶减震垫8;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因通风扇工作而产生的振动,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梯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在外壳1内水平设有一叶片轴,所述叶片轴位于外壳1的中部,其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外壳1的两端相连。所述电机2安装于外壳1的一端,其电机2轴通过联轴器与叶片轴相连;具体实施时,所述电机2通过安装支架与外壳1相连,叶片轴靠近电机2的一端伸出外壳1后通过联轴器与电机2轴相连;这样电机2的安装以及电机2与叶片轴的连接更加方便。所述扇叶3安装于该叶片轴上,通过电机2能够带动叶片轴及扇叶3转动;其中,所述扇叶3的长度方向与叶片轴的长度方向一致,其宽度方向与叶片轴的径向一致。

该外壳1的两侧板上设置有若干进风孔4,使外壳1的两侧板形成镂空板;具体实施时,所述进风孔4为竖直设置的条形孔;从而使进风口的面积更大,能够有效保证进风量。在外壳1的下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出风口,在出风口的两侧分别竖直设有一导风板5;两导风板5之间形成出风通道。为进一步保证风的流向,在导风通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挡板,该挡板与两导风板5端部相连;从而使出风通道形成封闭结构。在两导风板5之间设有温度检测装置6和红外线检测装置7,所述温度检测装置6和红外线检测装置7分别安装于导风板5上;具体实施时,温度检测装置6和红外线检测装置7安装于两导风板5相向的侧面的下部,并分别靠近外壳1的两端;这样,能够使通风扇的安装更加方便,并且检测效果更好。其中,所述温度检测装置6为温度传感器;成本更低,并且检测稳定性更好。

本通风扇在使用时,将通风扇设置在轿厢顶部,其出风口与轿厢顶部预留进风口对接,工作时:电机2运转并带动扇叶3转动,空气从镂空板上进风孔4进入风扇内部,从导风板5之间形成的出风通道进入轿厢。

参见图3,一种基于上述电梯轿厢自动通风扇的控制方法,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以及红外线检测装置均与电梯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梯控制器经风量调节器后与电机相连。其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1)电梯启动后进行自检;自检后启动电梯运行。

2)电梯正常运行时,通过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轿厢中是否有人,若有人,则电梯控制器通过风量调节器控制通风扇启动进行通风。

3)通过温度检测装置进行轿厢内的温度检测,然后电梯控制器根据不同的温度区间通过风量调节器进行对应风量的通风。其中,所述通风扇根据出风量从小到大分为四档,其中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温度为10℃以下时对应的出风量为一档,10-20℃时对应的出风量为二档,20-30℃时对应的出风量为三档,30℃以上时对应的出风量为四档;这样,能够更好地降低电梯运行的能耗,并提高乘梯的舒适性。

4)当电梯出现故障停机时,若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轿厢有人,则电梯控制器根据红外线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信号通过风量调节器控制通风扇重新启动;同时,电梯控制器向中控或维保人员发送电梯救援警示信号。

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轿厢温度较高时,发出信号到电梯控制器,电梯控制器转换信号后发出令到风量调节器,风量调节器根据指令提高电机转动速度,从而增大通风扇出风量;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轿厢温度较低时,电梯控制器发出令到风量调节器,风量调节器根据指令降低电机转动速度,从而减小通风扇出风量。

当电梯故障停梯时,轿厢内部照明、风扇全部停止运行;此时,若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轿厢内部有乘客,立即发出信号到电梯控制器,电梯控制器接收信号后发出指令到风量调节器,风量调节器根据指令控制通风扇重新启动,保证轿厢通风;同时,中央处理器直接发出救援警示信号到中控或维保人员或者门岗、保安人员等,以及时准确的传达救援指令,保障救援及时。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